书城文化勤俭孝敬
19060500000026

第26章 缇萦上书

两千多年以前,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法律是很严酷的。犯罪的人常常被判处肉刑。肉刑可怕极了,有的是在犯人脸上刺字,有的是割去犯人的鼻子,还有的是砍去犯人的左右脚。大多数老百姓虽然对这种法律有意见,但都给那些厉害的刑罚吓怕了,谁也不敢站出来说话。一直到了汉文帝的时候,一个名叫缇(tí)萦(yínɡ)的小姑娘写了一封信,竟然一下子把这个大问题解决了。

那时候山东临淄地方有一个读书人,名叫淳于意。他喜欢医学,学了很多古代医学家传下来的治病的好法子,知道哪些病能治,哪些病治不了,给人看病总是很有把握。很快,他就成了当地有名的医生。

后来,淳于意又做了太仓县的县令,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好事。因为他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到处游玩,喜欢随随便便地过日子,不愿意当官受拘束。所以不久他就辞了官,仍旧去当医生。

有一次,当地一个大商人的小妾患了病请淳于意去医治。淳于意还是很有把握地给她开了药方,没想到那个女人吃了药不见好转,过了几天就死了。那个大商人认为是淳于意害了他的小妾,就气冲冲地跑到官府,告他医术不精,给人看病马马虎虎,害死了人命。淳于意虽然觉得冤枉,可是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法官就判决施肉刑。因为他曾经做过官,必须到京城去接受刑罚,所以就差人把他押解到京城长安去。

离开家的时候,淳于意难受极了。他没想到自己半辈子老老实实地行医、办事,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判了肉刑,以后还怎么活下去呀!他摇着头,睁着酸酸的眼睛往四周看着,真希望能有个人来帮他一把。可是家里只有几个女儿,女儿们都爱父亲,这会儿正哭哭啼啼地悲伤得不行,她们又有什么法子救父亲呢?淳于意忍不住叹着气说:“唉!生女不生男,遇上急难,一个有用处的也没有!”

女儿们低下头,哭得更厉害了。唯有最小的女儿缇萦,这会儿一抹脸上的泪花不哭了。她想:“为什么女儿就没有用处呢?难道我就不能在父亲危难的时候尽一点孝心,替他做点事情吗?”于是她对父亲说:“让我跟您一块去长安吧,即使帮不上什么忙,我也可以照顾照顾您。”

淳于意这时候心里热乎乎、乱糟糟的,嗓子干干的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使劲地摇着头。他可不想答应缇萦跟他去,一来是心疼这个小女儿,去长安那么远的路,她小小年纪怎么受得了这个苦;二来是不相信一个小姑娘能帮上什么忙,带上她还是个拖累。押送淳于意的解差也一百个不愿意,押送犯人本来就是个苦差事,再带上个小姑娘,那简直是又背上个大包袱,赶那么远的路,不累坏才怪呢!

缇萦见他们不肯带自己去,急得握紧了拳头,小脸憋得通红,她使劲跺着脚,大声说:“父亲辛辛苦苦把我养育到这么大,临到他有难的时候,我却什么也做不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你们不让我去,我就去死!”大伙儿看她瞪着泪眼一副拼命的样子,有些人感动,有些人敬佩,也有些人害怕。万一又闹出人命,那可不是好玩的。最后,解差只好带上她一块儿上路了。

从山东到长安,那可有好几千里,中间还隔着好些大山、大河,更不用说路上还断不了碰上刮风下雨的天气。要一步步走过去,别说孩子,大人也受不了。一路上,缇萦受的苦真不少。以前在家的时候,老是父亲、姐姐们照顾她,现在她不但要照料好自己,还得照料父亲。有时候她累得直想哭,又不能不拼命咬牙忍住。她不想让父亲伤心,更不想让父亲为自己担心,所以在父亲面前总是又笑又唱,以减轻父亲的忧伤,哪怕只能减轻一点点也好啊!

披着阳光、月光,顶着风风雨雨,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反正到长安的时候,缇萦原本稚嫩的小脚板上已经长出了厚厚的一层老茧。

一到长安,父亲就被送进了监狱。缇萦一个人站在车来人往的长安街头,真不知道该往哪里去。除了在监狱里的父亲,她在长安没有一个亲人,甚至连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这么一个孤零零的小姑娘,靠什么把她的父亲从可怕的肉刑下救出来?她只有一样东西,就是对父亲的孝心、爱心,她就想凭这个救出父亲。她相信人人都应该有一颗孝心、爱心,连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不会例外。于是,她决定去找皇帝说一说。皇帝住的皇宫是谁都知道的,缇萦一问,人家就告诉她了。

皇宫大极了,高极了,气派极了,一级级的台阶通上去,简直像在半空中。宫门口站着一排排高大威武的卫兵,他们穿戴着亮晃晃的盔甲,拿着长长的矛戟(jǐ),一副吹胡子、瞪眼睛的模样。缇萦有些害怕,可是不通过他们就见不到皇上,见不到皇上就救不了爸爸呀。她使劲壮了壮胆,走上去了。卫兵们看见一个小丫头要进宫,都觉得挺新鲜,就问她:“小姑娘,你有什么事呀?”

“我要见皇上,我要救我爸爸。”话出了口缇萦就渐渐不怕了。她把父亲的事和她的心愿一股脑说了出来。卫兵们原本瞪圆的眼睛都慢慢地眯缝起来,他们被小姑娘的孝心打动了。可是皇宫不能随便进的,他们商量了一下就对缇萦说:“没有皇上的命令,我们可不敢随便让你进去。不过你可以先给皇上写一封信(古文叫上书),我们帮你交给皇上。”

缇萦就写了一封信,请卫兵传上去。

汉文帝听说有个小姑娘来上书,觉得挺惊奇。小姑娘有什么事要跟皇帝说呢?他拿过信一看,字虽然写得歪歪扭扭,可是内容挺感人的,说得也很有道理。

信是这么写的:

“我叫缇萦,是太仓县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这会儿犯了罪,应当受到肉刑的处罚。一个人死了,不能再活;割去了鼻子,不能再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愿意给公家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自新的机会。恳求皇上开开恩!”

小姑娘的真情感动得汉文帝怔了半晌说不出话来,也觉得肉刑实在太严酷,太不合理。他决定不但要帮助小缇萦,还要帮助天下所有像缇萦这样的孩子。他就召集了大臣,对他们说:“犯了罪,应当受到惩罚,这是没话说的。可是现在的刑罚不但让犯人受到痛苦,而且还毁坏了他们的身体,害得他们一辈子没法再做好人。这样的刑罚怎么能劝人为善呢?我决定废除肉刑,你们商议一个代替肉刑的办法吧。”

不久,汉文帝就向全国下了一道命令,废除了可怕的肉刑。这样,小姑娘缇萦不但帮助了自己的父亲,也替天下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