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位将军名叫沈攸之,他很重视人才,招募(mù)了好多有才气有力气的人在自己的部队里做事。这些人有的为他出谋划策,有的为他英勇杀敌。沈攸之的部队有了这些人,到哪儿都能打胜仗。皇帝很欣赏他,就派给他更多的士兵。
有一次沈攸之又要招募人才了,他亲自写好了《招贤榜》让士兵们贴到各地去。全国各地的贤人和武士看到《招贤榜》就都来报名,希望能在沈攸之手下大展宏图。只有一个叫双泰真的勇士看到《招贤榜》以后理也不理,转身就走。有人把这件事告诉给了沈攸之,沈攸之听后觉得很奇怪,心想:“我贴《招贤榜》没有人不来,就这个双泰真和大家不一样,他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不然决不会那么骄傲的。”想到这儿,他就向手下的谋士们打听双泰真的情况。
有一个谋士告诉沈攸之说:“据说双泰真力气很大,几百斤的石头他举起来根本就不费劲儿,而且他还有一身的好功夫,将军如果能得到这么个人才,一定会有很多好处的。听说他还很孝敬母亲,也许他不愿意母亲还在世的时候就离家去当兵打仗吧?”
这话说得沈攸之动心了,倒真想见见双泰真到底是个什么人物,就派人去请双泰真。
可使者却一个人回来了,说是双泰真根本就不愿意参军,因为他家里还有位老母亲要他伺候呢。沈攸之听了点点头,心想,这可真是个孝子!
后来双泰真到江陵去做生意,沈攸之刚好带部队也经过江陵。听说双泰真在,沈攸之就带了人亲自去请他。双泰真看到大将军亲自来了,有点儿不好意思再推托,只好答应下来。他跟着沈攸之回到了军营,立刻被任命为小队长。
可是双泰真并不想当兵,他惦记着在家的妈妈,怕她在自己不在家的这几天生病或者出什么事,又怕她想自己想得着急,心里真是烦躁得要命。可部队纪律严明,他又不能随便离开,这叫双泰真犯了愁。
过了几天,双泰真实在不能忍耐了,就半夜里从营房中跑了出来。
古时候士兵逃跑是要被杀头的。可这时他什么也顾不上了,只管一个劲儿往自己家的方向跑去。
沈攸之果然很快发现了双泰真逃跑的事,他气得拍着桌子大骂:“双泰真太坏了,我亲自请他来的,又让他当小队长,他竟然还跑!这次我一定要惩罚他!来人啊,派20个戴甲的勇士去追他,然后带他来见我!”
勇士们骑马去抓双泰真,速度很快,没几天就赶上了他。双泰真一看不妙,就停下来拔出剑和追兵搏斗。他力气大极了,谁也斗不过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逃走了。
双泰真虽然摆脱了追兵,却不敢再大意了。因为他明白沈攸之这次派了20个人没抓住他,下次会派更多的人,直到抓住他为止。自己总有一天会被他抓住的,唯一的生路就是逃到沈攸之的势力达不到的地方,或许自己还可以保全性命。
打定了主意,双泰真正想抬腿,可突然想到妈妈该怎么办呢?自己跑得那么匆忙,没法带上妈妈。何况带上妈妈,自己不但没法保护她,反而会让她丧命的。想到这儿,他干脆打定主意自己先去,等过些日子沈攸之不再派人抓自己了再回家去接妈妈。
追双泰真的那些勇士也很聪明,抓不到双泰真就去抓他妈妈,把老太太带回了军营。
沈攸之没有亏待双妈妈,他热情地款待她,然后把她儿子当兵又逃跑的事讲给她听。
“好男儿就应该当兵,为什么要待在家里呢?”他说。
双泰真的妈妈非常明白事理,就答应帮沈攸之劝劝儿子。
背地里沈攸之却命令手下人贴出布告,告诉双泰真,他母亲已经被抓住了,要他出来用自己来换母亲,否则就杀了她。双泰真在很远的地方得到了这个消息,心里悲痛极了。他没想到自己的逃跑竟然连累了妈妈,于是他就主动投案自首了。他明明知道沈攸之见到自己肯定会发怒甚至杀掉自己,但为了妈妈,他什么都不管了。
沈攸之一看双泰真果然来了,心里很高兴,搀着双泰真的妈妈出来见他。老妈妈见到儿子自然很高兴,她马上劝儿子:“孩子啊,沈将军希望你能为国家杀敌立功,可你却只为了一点私心就逃跑了,这是多大的罪过!沈将军不想怪罪你,因为他知道你是孝顺的孩子,是为了我才这样的。孩子啊,你不要管我了,沈将军已经专门派了人伺候我,你就放心地跟他好好干吧!”
双泰真听了妈妈的话,感激地流下了眼泪,跪在地上请沈攸之原谅自己。沈攸之看到他真心悔改,就又升了他的官,让他当大队长。
以后,双泰真在沈攸之的带领下杀敌无数、百战百胜,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