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熹宗天启年间(1621~1627年),由于皇帝昏庸,朝廷的大权都落在了大太监魏忠贤的手里。魏忠贤一手遮天,倒行逆施,不仅使百姓怨声载道,就连朝廷内部也矛盾重重。一些有正义感的官员和知识分子便勇敢地站出来,展开了弹劾(hé)魏忠贤的斗争。
魏忠贤在昏庸腐朽的皇帝的庇护下,不但不有所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起来。他利用手中控制的特务机关——“东厂”,残酷镇压敢于反对他的人。
在这场殊死的斗争中,当朝大理寺少卿、左佥都御吏左光斗被魏忠贤诬陷为与边庭打了败仗的将军密谋造反,被捕下狱了。
消息传开,左光斗的亲朋好友,有的回避,有的摇头,慑(shè)于魏忠贤的淫威,竟没有一个人敢到东厂监狱去探望,生怕连累自己。只有他的一个学生史可法,从他被捕入狱的第一天起,就怀着万分焦急的心情,日夜守候在狱门外。
这天早晨,惨淡的阳光射到监狱高高的院墙下。等候探监的史可法焦急不安,他揉了揉沉重的眼皮,强打起精神,凝视着那两旁立着猛狮石像的黑漆大门。
不一会儿,大门开了。两个身穿黑衣、腰挎大刀、凶神恶煞般的差人走了出来,他们边走边谈。史可法忙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听。其中一个说:“左光斗那个家伙,嘴巴真硬,最后只好用了炮烙刑,就快不行了。”“什么?炮烙刑?!”史可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种残酷的刑法他只在书中读到过。接着,另一个说:“就是嘛,谁让他嘴硬,迟早是个死。唉,伙计!小声点,可别让外面的人知道了。”史可法赶紧侧过身去,假装跺脚取暖。
是真的吗?我的尊敬的左老师就要被奸臣害死了。史可法想着,顿时泪流满面,脑海中浮现出过去发生的事情……
这是一个什么地方?院内古木森森,雀鸟啼叫,门口一个老和尚手拿大扫帚扫着地上的落叶和积雪。啊,这是古庙萧寺。史可法刚从山上打柴回来,知道庙里很安静,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就放下柴担子,拿起随身携带的书本,向老和尚作了个揖,大步走进去。他走了几步,来到了一个幽静的厅堂。厅堂里有一张石桌子,他就搬来一块石头,在桌前坐了下来。先看了一阵《资治通鉴》,然后提笔写了一篇文章。不知不觉,中午已经过了,史可法感到疲倦极了,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一觉醒来,天色已暗。他一动身,咦?身上哪来的貂皮大衣?门窗又是谁给掩上的?史可法连忙收拾起书本,走到大门口一问老和尚,才知道下午北直学使左光斗到过这里。是他!那个为民兴修水利、为官清廉、办学公正、又很有学问的大官。哎呀,我真没福气?怎么睡得那么死,错过了见到他的机会。史可法心中又惊喜,又后悔……
这又是一个什么地方?厅堂那么高大、宽敞,气氛这么宁静、肃穆,满堂坐了那么多的青年人。啊,原来这里正举行北直郡的童生岁考。史可法刚答完试卷,就听见有人喊他的名字。他感到很吃惊,抬头一看前面那高高的案桌前,坐着一位50岁上下、脸色微红、下巴上略有一些胡须的官员,正对着他点头微笑,并招手示意他把试卷交上去。史可法急忙走上去,那位主考官迅速地看了一遍试卷,提起笔来,在试卷上批了“第一名”三个大字。史可法还没反应过来,大官就叫他跟着到了内宅,拜见一位和蔼可亲、衣着华贵的妇女,并说:“夫人,这就是那次我在萧寺里见到的名叫史可法的年轻人,今年才20岁。我的几个儿子,庸庸碌碌的没有什么出息,将来能继续我的事业的人,怕就只有这个年轻人了。”
“啊,您就是左大人!请受弟子一拜。”史可法如梦方醒,“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快起来!可法,我知道你家境贫寒,你以后就住在我家读书吧。至于吃穿的问题你就不用考虑了,你的母亲我也会妥善安排的。”
“左大人,太感谢您了!今后弟子倘能有所作为,定报知遇之恩!”
一道电光闪过,紧接着响起一阵雷声。史可法被惊醒了。
他抹掉脸颊上的眼泪,更加思念慈父般的老师。但是,眼下怎么与老师见面呢?
“不,我不能再在这里空等了,我必须想个办法。一定要到监狱里去见见我的左老师。”
雨,哗哗地下着;雷声,一阵比一阵紧。史可法到城里
找了个熟人,隐瞒了真正意图,借来了50两银子。他跑回监狱门口,磕着头,哭着向守门的老狱卒求情:“大爷!请您让我进去见一见我那就要死去的左老师吧!”
那个老狱卒终于被感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和他商量了进牢门的办法。史可法万分感激,又给狱卒叩了个头,转身消失在倾盆大雨中。
第二天早晨,雨停了。那狱卒刚一开门,就看见一个面目污黑、身穿破烂衣服、背着一个烂竹筐、手拿一把长铁铲的清洁工站在面前。他正要发问,清洁工已先开了口:“大爷,还认识我吗?昨天……”“噢!小声点,快进来。”狱卒说着,迅速环顾了四周,见没人注意,就领着史可法进去了。
他们一前一后,东一拐,西一转,最后来到一个偏僻的角落。狱卒把史可法带进了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
史可法集中视线,借着墙上高高的小窗透进来的一线微光,模模糊糊地发现墙角地上斜躺着一个人。
史可法一惊,丢下铁铲,向前扑去。他仔细辨认,认出这正是他日思夜想的左老师。他的脸面、额头已焦烂不堪,左腿膝盖以下的筋骨全断了。史可法再也不忍心看下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抱着老师的断腿“呜呜”地低声哭起来。
这时,昏迷中的左光斗醒来了。他双眼已睁不开,但从这低低的抽泣声中,他知道是自己的得意弟子史可法。他全身猛地抽搐了一下,吃力地用右手撑开眼皮。
“没有用的东西,这是什么地方,你竟闯了进来?”左光斗怒骂道,“国家已腐烂不堪,我这个老头子已经不行了,你是来送死的么,将来国家大事靠谁来撑持?快滚,否则我打死你!”
说着,左光斗顺手摸起地上的一根短铁棒,举起就打。
史可法深知老师的重托,他不敢出声,忙起身退了两步,又倒地向老师磕了几个头,才直起身满含着悲愤、敬慕的心情,一步一步地离开了那间漆黑的小屋。
过了不久,左光斗就被奸党害死在狱中。
老师虽然死了,但老师刚直不阿、威武不屈的形象,却时时浮现在史可法的眼前。他常用老师平时的教诲和狱中的重托来鞭策自己、勉励自己,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后来,史可法中了进士,还当了兵部尚书。
随着地位的提高、学问的增加,史可法对老师的尊敬与怀念与日俱增。他每次带兵经过安徽桐城,都一定要亲自到老师家去,向老师的父母问安,并上堂拜见师母,完全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史可法后来在抗击清兵、保卫大明的战斗中以身殉国,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英雄。他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老师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