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勤俭孝敬
19060500000041

第41章 朱寿命讨饭赎母

在熙熙攘攘的京城闹市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墙角有个乞丐跪在那里。有一个过路人走过来,瞟了一眼乞丐面前的纸,只见上面写着:“我为赎出母亲向您讨钱。”这个过路的人再看看跪在面前的那个乞丐,见他面黄肌瘦,好像几天都没吃东西的样子,就问他:“小兄弟,你母亲现在哪儿啊?你为什么要把她赎出来呢?”

那个乞丐抬起无神的眼睛,回答道:“这位大哥,我本来是江西人,因为战乱,我们母子俩失散了。我妈妈被人卖到正蓝旗下当奴仆,我要凑钱把她赎出来。”

过路人很可怜他,就扔下几枚铜钱走了。

望着过路人远去的背影,乞丐的眼前又浮现出几年前的情景:

他叫朱寿命,本来和妈妈一起在家里生活得挺好的。每天他早出晚归给别人干活儿,妈妈在家里织布做饭,家里虽然很穷,但他们却很快乐。可没想到那一年清兵和一群匪徒在他们县打起仗来了,老百姓纷纷逃命,朱寿命也搀扶着妈妈跑在逃难的人群里。突然一队清兵杀了过来,大家吓得到处乱跑,又挤又撞,踩死了好多人,把他和妈妈冲散了。

朱寿命在人群里大喊:“妈妈!妈妈!你在哪儿?”可是听不到妈妈的回答,他自己反倒被人群拥着离开了他和妈妈失散的地方。

等到朱寿命再回去找妈妈时,早已经找不到了。他翻遍了地上的尸体,没有妈妈,才轻轻地松了口气。看着周围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尸体,朱寿命不由得大哭起来,伤心得不得了。可那时候大家都只顾自己逃命,死了亲人或者找不到亲人的特别多,谁顾得上来可怜他呢?

就这样,寿命由于日日夜夜想念妈妈,就天天哭泣,有时甚至夜里做梦都能哭醒。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对他说:“你别太难受了,你妈妈她好好儿的,一点儿事也没有。那一年她和你失散以后,被人抓起来卖到正蓝旗下当奴仆去了。你如果想见你妈妈,就去京城吧。找到她以后把她赎出来,这样你们母子就可以团聚了。”

朱寿命没想到妈妈竟然当了奴隶伺候别人,心里难受极了,更加悲伤地痛哭起来。他凄惨的哭声惊动了邻居,邻居们赶忙跑来劝他别太难过了。

朱寿命看到邻居们都来了,就抹掉了眼泪,对着他们深深鞠了一躬,说:“各位大叔大婶,我今天得到消息说我妈妈被卖到京城去了,我一定要找到她。如果这辈子见不到妈妈,我绝不活着回来!”

大家都挺同情他,连声说:“好孩子,快去吧,一定要把妈妈接回来呀。”大家有的掏出钱塞给他,有的从家里拿了干粮放在他的背包里。在乡亲们的祝福声中,朱寿命离开家上了路。

他身穿打着补丁的旧衣服,脚蹬妈妈给他打的草鞋,身后背一个黄包袱,走累了就在树荫下歇歇,向人要碗水就着干粮吃,吃完了又继续赶路。这一路,朱寿命吃了数不清的苦,脚磨出了血泡,衣服被树枝撕成了条条,人也瘦得成了皮包骨头。可是他一点儿也不在意,他只想快快赶到京城找到妈妈。

就这么走了三千里,他终于来到了京城。可一进城门,却发现京城实在太大了,根本不知要到哪儿去找妈妈。这个时候他带的干粮全吃光了,包袱里的钱又舍不得花,只好来到集市上向赶集的人们讨钱、要饭。人家给吃的,他就捡起来吃掉;人家给钱,他就收起来缝在衣服里面。即使一整天什么吃的也没要到,也不敢浪费一分钱去买个馒头,就只好挨一天饿。他舍不得花钱住店,就和一群乞丐住在破庙里,请大家替他打听妈妈的下落。

后来有人告诉朱寿命,说正蓝旗下有个人家里的很多奴仆都是在战乱中买来的,说不定他妈妈就在里面。朱寿命就找到了那家,果然妈妈在那儿给人当老妈子。他找到那个旗人,拿出身上所有的钱想把妈妈赎出来。可那个旗人很恶毒,要他好多好多钱。朱寿命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只好苦苦哀求,可那个旗人根本不答应他,反而把他赶出了家门。朱寿命日夜跪在旗人家门外恳求,两个膝盖都跪肿了,可狠心肠的旗人还是要那么多钱。没有办法,朱寿命只好继续在集市上讨钱,想等钱攒够了再去赎妈妈……

朱寿命突然又想到这天是妈妈的生日,自己还要去给她祝寿呢。他赶忙收了摊子和钱,数出几个铜板,又将其余的小心地放进口袋,然后到街上一家面馆买了一碗肉丝面,小心翼翼地端到了妈妈的主人家。

妈妈见朱寿命来了,非常高兴,拉着他问长问短。朱寿命跪下来磕了几个头说:“妈妈,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说着把那碗面举过了头顶。等妈妈吃饱了,才站起来。

走出大门,正好碰见妈妈的主人陪着一个当官儿的走出来。那个旗人一看是朱寿命,就变了脸色,大声训斥他:“你这个小子,钱没攒齐就跑来干什么?还不赶快走!”

那个当官的就问这是怎么回事,旗人就把前前后后的经过告诉了他。那人听完以后,动了侠义心肠,说:“这是个孝子,我来拿钱帮他赎出母亲吧。”

寿命听了,感激地跪在地上给那人连磕了几个响头,就跑去接妈妈了。

母子俩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江西老家。朱寿命终于找到妈妈的事儿传遍了全村,大家都赶来向他们道喜。看到朱寿命由于长期忍饥挨饿而泛黄的脸,大家都很心疼。有人就问:“你为什么能费尽千辛万苦去找妈妈呢?”

朱寿命憨厚地笑着说:“我没读过书,也不懂什么大道理。我只知道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每天都要吸取妈妈的营养才能长成人形,我怎么能不报答她呢?父母爱护子女,子女孝顺父母,这是人的天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