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青少年音乐欣赏
19062000000001

第1章 音乐欣赏概述(1)

一、音乐欣赏概述

音乐艺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史,走过了几千年甚至更长的时光,而且还将继续走下去。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音乐作品,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音乐风格特点,还有不同的音乐形式和音乐语言,音乐从简到繁应有尽有,包罗万象。因此,表演和欣赏音乐作品也就逐渐成为一件高雅和有文化含量的人的事情。同时,音乐欣赏也培养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时代感以及独特的个人艺术视觉及审美情趣,触摸历史的沧桑与辉煌,增长了知识,有时比书本上的某些知识更加生动、深刻。从自然科学方面来看,音乐艺术是离不开声音的,而声音必须要有物质基础,人们把声音加以控制,结合成各类声音作品来传达感情,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音乐的这一切过程都与其他的学科有着越来越多的横向联系,且这种联系越来越紧密。音乐科研还有很多尚未开发的领域,其中不少正是专业口径狭窄的音乐家们所无能为力的,必须与理工学科、医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共同开拓才有可能。因此,文理渗透、学科杂交所形成的新的边缘学科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些学科给了青年人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和施展才华的空间,尤其在各种先进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更是如此。音乐作为一门学科无法孤立地存在于社会,而必须与其他学科并存,世界上没有一所音乐学院只开设专业课而不学习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因此,学习音乐必然促进其他方面知识的发展。音乐自古就与医学关系密切,古希腊的比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音乐治疗”的概念。当代美国学者莱歇文在其所著《音乐与治疗》一书中,以大量事例说明了音乐与医学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他创立了“音乐理疗学”,近60年间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在世界上很多医院临床应用的音乐电疗法,是利用声、电两种物理因素的同步作用,使心理治疗与物理治疗融为一体,用电极板调制音乐的电流,按解剖部位或经络穴位导入人体即会产生明显疗效。有的医院还将音乐引入手术室,用优美、柔和的音乐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的心理负担,使病人获得平衡心态。据说:上海一家医院在进行一例阑尾炎手术时,让病人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结果少用了一半的麻醉剂。所以,当今的人们是越来越离不开音乐了。医学实验证明,从事音乐活动对于人的左右半脑的平衡发展十分有效。有人估计,人脑的记忆等于全世界藏书的全部信息,而我们只用了十分之一,有的说万分之一或十万分之一,不管哪个数字准确,人脑还有很大潜力没有被开发利用起来这个结论是没有疑问的。如何去开发这种潜力呢?自然就想到了音乐,于是有的人提出了“7+1>;8”理论,就是每天用一小时参加音乐活动,学习效率大于原来的8小时,这对于学校这样主要精力都用在学习上的地方来说是很值得一试。著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晚年在他的自传里写道:“假如我能从头再活一次,我一定要让自己每周至少听一次音乐会,这样,我脑中那些已经衰退的部分就可以继续保持他们的生命力。”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曾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密切关联的,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的观念理解都需要智慧。”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谈到自己的家庭生活时曾说:“我的婚姻生活非常幸福,夫人是女高音歌唱家,她与我的专业相差很远。但是,正是由于有了她我才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多姿多彩的音乐艺术。音乐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学会了更加广阔的思维方法……”,钱学森爱好音乐,尤其是在夫人蒋英的艺术熏陶下,他对音乐艺术有了更深沉的感悟,也给他的科学事业增添了灵感。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爱因斯坦、恩格斯、列宁、居里夫人、高尔基、李四光、钱学森等这些世界公认的聪明人,同时也都是音乐爱好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