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学来说,音乐对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触类旁通的理解能力、归纳分析的思维能力、动手协调的能力、尤其是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意义。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囊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是无限的,它推动着世界的进步,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的确,音乐给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及灵活多样的可能,事实上音乐活动本身就离不开创造与思维。思维是一种多元化、多侧面、多层次、多反复的对客观事实的高级反映,也就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同时活跃,感情和理智的完美统一,所以进入最佳的音乐活动境界对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极好的培养和锻炼作用。爱因斯坦还曾说道:“我的很多创造发明都来自音乐的启发。”相传爱因斯坦在最后完成《相对论》的一周左右时间里,每天傍晚7点左右都会从他的阁楼里准时传来优美的小提琴声音,他的小提琴演奏水平不低。音乐通过声音的活动过程来呈现形态,占用一定的时间来陈述内容,同时也随着时间的进行而转瞬即逝。显而易见,接受音乐形象有赖于记忆能力,漫不经心,前听后忘,不可能得到完整的印象,谈不上从事音乐活动。只有专心注意,才能享受音乐的情趣,领会音乐的精髓。音乐欣赏就是艺术化的音响流在听觉中造成一个持续不断的链式“痕迹”流,完成感知的过程,人们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完成审美过程的。此外,欣赏音乐过程的想象和联想,也是以记忆作为前提的,音乐把人的思维活动激发起来,把非同类的事物也牵涉到审美中来了。例如视觉的感受、哲理的体会等,还包括各种感觉之间的转移、交换,其实质就是对过去已有经验的再造或改造,在音乐的刺激下能引起过去有关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时,才能产生联想,所以,音乐活动的本质性的作用就是建立在记忆之上。因此,音乐对于锻炼和发展人的记忆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要忘记,记忆是优秀人才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素质。一般来讲,明快活泼的音调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激烈跳跃的旋律使人紧张兴奋,缓慢婉转的声响使人压抑忧伤。由声音刺激人们听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情绪感受,是人们无需思索而情不自禁发生的。由于声音的运动与人的内心情感运动存在着对应关系,其对应关系具有生理、心理机制上的必要性,声音就成了表达和激发人们内心情感最直接、最有效的物质形式。音乐作品往往在加上标题后更能表情达意。如贝多芬的第三交响乐《英雄》,第五交响乐《命运》,第九交响乐《合唱》,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乐《悲怆》等。纯音乐作品加上标题是有意义、有作用的,但标题绝不是乐曲的对等物,乐曲也不是标题的简单演绎。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说:“只有出于音乐所需,作为整体理解的不可缺少的东西,标题或曲名才是有必要的。”要给乐曲加上一个明确但又不牵强而又能使音乐作品的弦外之音回味无穷的标题绝非易事。与此相对的是无标题音乐,无标题音乐主要指各种奏鸣曲、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赋格曲等室内乐以及各种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管弦乐曲,它们都没有明确的标题,它们不是借助于标题或文字说明来表达内容,而是靠音乐本身的各种手法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抒发作曲家的内心活动,从而激起听众在感情上的共鸣。音乐是一种不需要任何翻译即可沟通人们感情的具有世界性、共时性的艺术语言,其特有的审美价值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比拟的。音乐是表演艺术,作曲家写出的作品,只是记录声音形式的乐谱符号,从乐谱到声音,必须通过表演者的演奏或演唱才能实现。准确地将乐谱符号转化为实际的音乐声音,是对音乐表演者的最基本要求。音乐表演不仅是在技术上将乐曲符号转化为实际音响的物质手段,而且也是艺术的再创造过程。实际上,不同的音乐表演艺术家由于各自的性格、气质、生活经历、思想修养、艺术趣味等方面的差异,在诠释处理同一乐曲时,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千差万别。著名指挥家卡拉扬指挥贝多芬的作品,其速度、力度适中,讲究结构的严谨完整,用朴素自然的手法强调表现作品的深邃的哲理性,而他的学生日本的小泽征尔在指挥上则气势宏伟,对比强烈,着意于英雄性格的表现。另一位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在指挥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时,曾使听众大吃一惊,那冷酷的命运主题一向被奏成沉重而不慌不忙地来“敲门”,而托斯卡尼尼却让它闪电霹雳般地突然闯了进来。所以,音乐表演在音乐创作中是必不可少的完成手段,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离开了音乐表演,音乐创作就是一纸空文,也就更谈不上音乐欣赏了。不要忘记,这个世界上能够仔细、熟练地阅读总谱且从中读出美感来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因此,音乐是由创作、表演、欣赏三大板块共同完成的,欣赏是其终端。
二、音乐的基本构成
(一)音乐的基本要素
1.旋律
旋律又叫曲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是塑造音乐形象的最主要的手段,各种不同的千变万化的旋律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的基础。
2.节奏和节拍
节奏一词的含义较为广泛,一般事物匀整的交替都可以叫做节奏。在音乐中,节奏一词的意思是:由音值的长短与强弱拍位所构成的组织形态。在乐曲中,强弱拍有规律地交替,叫节拍。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的一切语言都是在时间中进行,且无一不是借助节奏的律动而被赋予生命的。
3.速度和力度
速度就是音乐进行的快慢程度,确切地说,就是节拍单位跳动的频率。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与速度关系很大。比如:哀乐是大家所熟悉的乐曲,它的进行总是稳定在一个较慢的速度上使听者感到深深地悲哀。如果把它的速度加快很多来演奏,就会变为一首活泼、欢快的曲子,这就极大地违背了音乐原本要表现的乐思。力度是指音乐演奏过程中的音量变化。力度变化也传达了一种音乐信息。表现人激动的情绪时一般音乐的力度大。反之,在表达安静、舒缓情绪时音乐力度会比较弱。
4.音色、音区
音色是由发音体的不同所决定的,音乐绝对是通过不同的音色来表现,不同的音色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很难想象长时间地使用同一种音色。例如小号的声音给人感觉有力向上,小提琴较为抒情,单簧管则比较冷静,大号低沉厚重。
音区是指整个音域中不同的高度,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音区,不同的音区又有不同的音色。音区使用是音色表现的一种手段。
5.调式、调性
调式是人类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创立的乐音组织结构形式,调式的判断明显体现在乐曲的起音和终止音上。按照各种调式的主音和其他音级的音程关系,可将各种调式大体分为两种,即大调式和小调式。大调式较为明朗,小调式较为柔和。调性是指调式类别与主音的名称。在我国,还有各种民族调式的存在。
(二)音乐的曲式结构
1.动机
动机是乐曲最小的单位,一般至少包含一个弱音和一个强音。
2.主题
主题是乐曲中乐思的核心,是其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
3.一部曲式
一部曲式由一个乐段构成的曲式,叫做一段式,能表达完整的乐思。
4.二部曲式
二部曲式由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也叫做二段体。两个段落既有明显的段落感,又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5.三部曲式
三部曲式由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可以由各种类型的乐段结构组成。
6.回旋曲式
回旋曲式由欧洲民间轮舞歌曲演变而来,音乐主题有间隔地出现三次以上,中间插入与音乐主题相对比的插部。(A+B+A+C+A+D+A),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
7.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是古典和现代器乐创作中最重要、最复杂和最高级的一种曲式结构形态,它常常被用于奏鸣曲、序曲、交响诗、交响曲和协奏曲等大型器乐曲中的主要乐章。奏鸣曲式能够深刻地揭示作曲家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精神体验,传达深刻的哲学思想,反映人类的重大斗争或历史事件,因而它能使那些大型器乐曲具有巨大的戏剧性的感人魅力。
(三)音乐的体裁形式
音乐的体裁大致可以分为器乐、声乐以及器乐和声乐相结合的戏剧音乐。
三、管弦乐队简介
音乐艺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史,走过了几千年甚至更长的时光,而且还将继续走下去。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音乐作品,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音乐风格特点,还有不同的音乐形式和音乐语言,音乐从简到繁应有尽有,包罗万象。因此,表演和欣赏音乐作品也就逐渐成为一件高雅和有文化含量的人的事情。
所谓管弦乐队,主要是指演奏古典(严肃)音乐、规模庞大的乐员(乐器演奏员)组合。管弦乐队存在的目的,就是演奏近三四百年来人类创作的浩如烟海的、各种风格类型的管弦乐曲。管弦乐队最初面世是在近四百年前的歌剧院里,当时的国王和贵族供养着管弦乐队,以备宫廷以及各种演出之需。管弦乐队里乐员的人数随音乐作品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有些两百年前的乐曲只需要30~40人,而一些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的作品则需要100多人演奏。有的乐团有时还要加上一只大合唱队,以演出如弥撒亚、安魂曲一类的合唱作品。许多管弦乐队都拥有自己的合唱队。管弦乐队的演出是否精彩,首先要看作曲家赋予乐曲的音乐内涵如何,再就是乐队是否倾尽全力表现了出来。在总体上把握的是乐队指挥,因为管弦乐是由很多人参与的,不单有乐队,有时还有独奏演员、独唱演员,甚至还有合唱队,所以必须要有指挥来指导整场演出。指挥站在舞台中央的指挥台上,所有参与演出的人一眼可以看见他。指挥运用其独特的手臂姿势、身体动作、面部表情以及口型等来控制或调整乐队的声音,以使乐队的演奏达到最佳效果。一个管弦乐队通常会任命一个首席指挥或常任指挥,他基本与乐队一起工作,为他们的大部分演出担任指挥。乐队有时也会邀请一些名指挥前来客串,称为客座指挥。
管弦乐队虽然在规模上各不相同,但他们全都有四大主要乐器组,分别是: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
弦乐器组
弦乐器一般由五组乐手组成: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倍大提琴)。乐队中弦乐演奏员人数的少许变化对乐曲没有太大影响。不过,要获得满意的弦乐音效,每一分组必须要有足够多的乐手,一只常规的管弦乐队通常有60名左右的弦乐演奏员。
木管乐器组
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构成了木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中的每种乐器通常由两名或三名乐手演奏。木管乐器组有时为了演奏的需要,会加入短笛、英国管或萨克斯。
铜管乐器组
标准的铜管乐器组包括四只圆号、三只小号、三只长号和一只大号。铜管乐手有时会把弱音器插入铜管乐器的管口,这样会弱化乐音,改变音色。交响乐的力量与气势一般由铜管乐器来体现。
打击乐器组
打击乐器组可以有定音鼓、大鼓、小军鼓、铃鼓、钹、三角铁、铜锣、钟琴和木琴等等。渲染音乐的气氛是打击乐的强项。
除了上述四组乐器之外,管弦乐队往往还加用竖琴、钢琴、管风琴、电子琴或其他特色乐器等以增强乐队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