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器乐曲一般指结构较大,篇幅较大的单乐章(有的不止一个乐章)器乐作品,它有较为复杂的音乐思维,比较全面的调性、和声布局以及戏剧性和矛盾冲突,能够充分展示器乐化音乐作品的表现魅力。音乐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音乐精品(包括中国作品)。
一、交响序曲(Overture)
交响序曲,早期是指歌剧、清唱剧、芭蕾舞剧、话剧及其他大型音乐作品的序奏音乐。19世纪初叶以后出现了独立演奏的不附在任何作品之前的“音乐会序曲”,其中有些是标题音乐,就是用文字或题目来阐明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器乐曲。在形式上,这些序曲都是单乐章的作品,大都用奏鸣曲式写成。
最早定型的序曲形式是吕利的法国序曲,一般包括一个庄严煊赫的附点节奏的慢段落,继以一个模仿风格的快段落,有时,快板用一小段近似开始处风格的音乐结束。三乐章(快--慢--快)的意大利歌剧序曲为A·斯卡拉蒂在1680年后所建立,其后的发展与交响乐汇合,直至今日还有人作音乐会序曲(其中多半以奏鸣曲式为基础),有些是为特定场合而作。
1.柴可夫斯基之《1812序曲》
《1812序曲》全名叫《1812庄严庆典序曲》,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作于1880年。这一年10月,柴可夫斯基的好友,也是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创建人尼古拉·鲁宾斯坦请柴可夫斯基为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写一首管弦乐曲,他提出三个题目请柴可夫斯基选择:①博览会开幕,②亚历山大二世加冕二十五周年,③救主基督大教堂落成,柴可夫斯基选择了第三个题目写成了这首序曲。
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于1812年拿破仑侵俄战争中被毁掉。1812年拿破仑调集了60万大军进犯俄罗斯,逼近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拿破仑的军队不适应俄罗斯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败,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消灭,拿破仑只带了几个随从绕道德国才回到法国。乐曲即以这一历史事件为题材写成。
本曲在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举办的第六次交响音乐会上首次演出,取得很大成功,柴可夫斯基频频谢幕,当时的《俄罗斯新闻》评论道:“这次音乐会大概会长久地留在所有听众的记忆里,我们由衷地庆幸,因为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不是伟大天才只有逝世后才能被社会承认的时代。”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评论道:“……这一深刻的人民性的音乐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伟大力量。”原曲结尾引用帝俄国歌《上帝保佑沙皇》,十月革命后苏联作曲家格拉祖诺夫改用俄国作曲家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中的《光荣颂》,苏联解体后又改回。
乐曲采用奏鸣曲式写成,乐曲开始是一个序奏,它包括两个音乐主题,第一个主题缓慢、庄严,它的旋律来自一首宗教歌曲《上帝,拯救你的众民》,仿佛是表现俄国人民在困难当头时祈求上苍的保佑。序奏的第二个主题是由木管和圆号吹出的骑兵主题,象征着俄国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敌的英雄形象。在主部的中间,我们可以听到用法国号吹奏的《马赛曲》的旋律片段,在这里,柴可夫斯基用法国著名的《马赛曲》来象征法国侵略军的步步逼近。序曲的副部主题抒情而优美,具有俄罗斯民歌的风格,它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副部中还出现了另外一个主题,它的旋律具有舞曲的特点,由一首民歌《在大门旁》演变而来,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乐观、幽默的性格,仿佛是对俄国的士兵们在战斗的间隙中欢快地跳舞休息的场景的描绘。序曲的展开部和再现部都是运用上面的各种音乐材料来描绘战争的场面。但是,在这里《马赛曲》已逐渐失去其耀武扬威的性格,它转入了较低的音区,旋律也显得支离破碎,预示着侵略者必败的命运,而俄罗斯人民的两个主题却一再得到加强,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节节胜利。序曲的结尾是灿烂辉煌的,在这里,铜管乐器加入进来了,钟声、鼓声、礼炮声响成一片(首演时,在乐队后面架设了几门大炮,这在音乐史上是极为少见的),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举国欢腾庆祝抗战胜利的盛大场面。最后,音乐中出现了帝俄国歌《上帝保佑沙皇》,并结束全曲。
2.吕其明之《红旗颂》
《红旗颂》是我国作曲家吕其明于1965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序曲,也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歌颂红旗为主题的器乐作品,同年在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上海管弦乐团联合作为开幕曲首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部作品至今仍经常被一些电影、电视、音乐会所引用,也成为在广播、影视、晚会上播放、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常常被电台、电视台用于主旋律节目之中。《红旗颂》是一首赞美革命红旗的颂歌。红旗象征着正义、光明以及人们对未来无限美好的遐想,人们仰望红旗,思绪万千,心潮澎湃。
乐曲开始,铜管奏出以国歌为素材的引子,紧接着,弦乐奏出舒展、优美的颂歌主题,它所具体描写就是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新中国诞生了!人们仰望红旗,激动万分。
连接部,双簧管奏出深情如歌的旋律,描写经过斗争洗礼的人们对红旗的无比情怀,传达出人民对红旗至深的情与爱。乐曲逐步发展,转向乐器交替的二声部模仿,连续的三连音音型使节奏富于动力,将乐曲推上一个小的高潮。
乐曲的中间部分,在铿锵有力的三连音节奏进行中,圆号奏出简短有力的曲调,仿佛是前进的号角。接着,颂歌主题变成了豪迈的进行曲,象征着在革命红旗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开了巨人般的前进步伐,势不可挡、所向无敌。
颂歌主题的再现部分,进一步表现了亿万人民对红旗、对祖国和对正义的尽情歌颂。尾声处号角更加雄伟、嘹亮,形成强劲有力的最高潮,表现了中国人民永远高举红旗,豪迈走向辉煌灿烂的明天的英雄气概。整首乐曲气壮山河,催人奋进,演奏时间约11分钟。
3.李焕之之《春节序曲》
作于1956年的《春节组曲》于当年全国音乐周首演时即获得听众一致赞赏。尤其是其中的《序曲——大秧歌》(后常以《春节序曲》为名单独演出)广受欢迎,成为中国喜庆佳节中屡演不衰的保留节目。主要是采用中国民间传统曲调“大秧歌”作为素材,用ABA复三部曲式写成。乐曲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入一种普天同庆、团结友爱的欢乐情绪中,你仿佛看见广袤的中国北方平原上,星罗棋布的村村落落走出了一队队扭秧歌的男女老少,冒着严寒,腰扎红绸带,踏着秧歌步,扭得英姿飒爽,头上全是热气,雀跃,欢腾,让愁苦远远离去,让一年的灰尘一扫而净,让生活充满快乐,让欢笑留在每个家庭,每条街道,每个村落。
随着音乐一转,悠扬的独奏把你带入久远的情思,袅袅的炊烟、覆盖着白雪的田野、鸡鸣狗吠,还有孩子们贴在窗户上的笑脸,一片生机盎然……跟着,合奏和不断的变调将乐曲引向高潮、更高潮。耍龙灯啦!跳狮子舞啦!小伙子们身姿矫健、龙腾虎跃。踩高跷啦!打腰鼓啦!大姑娘们俊绣柔美、婀娜多姿。大爷、大娘站在村口笑得合不拢嘴,一群群小孩子跑来跑去、嬉笑打闹,爆竹声声、锣鼓喧天,春节到啦,春节到啦!春天开始的庆祝到啦!
严冬即将成为过去,新年,新的一年开始,新的憧憬、新的信心、新的努力,一切都是一个新字,这便是春节。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它延续着中华民族的香火,传承着未来。
[作曲家简介]
柴可夫斯基(Chaikovsky,Piotr lIyich 1840—1893)
柴可夫斯基1840年出生于俄罗斯维亚特卡省边境的沃钦斯克矿区小镇,是家中的第三个孩子,父亲是矿上的总督察,他鼓励柴可夫斯基从小学习钢琴,八岁时全家迁往彼得堡,他被送入寄宿学校,十岁时转学到法律学校,十四岁时他敬爱的母亲死于霍乱,同年他开始创作。十九岁时在俄司法部任职,同时在新开设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从扎列姆巴和安东·鲁宾斯坦私人学习音乐,进步神速。由于司法部的职务与学习音乐之间的矛盾,柴可夫斯基几经考虑,于1863年毅然辞去司法部的工作而完全献身于音乐事业。1865年,柴可夫斯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作品为康塔塔《欢乐颂》(席勒诗),获得银牌奖。同年应鲁宾斯坦之邀,柴可夫斯基来到莫斯科,任教于新成立的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并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1868年柴可夫斯基开始与里姆斯基·科萨可夫、巴拉基列夫以及俄罗斯民族乐派中的其他成员交往,但认为他们(里姆斯基·科萨可夫除外)虽有才能但只是一些自以为是的业余作曲家。对于民族乐派来说,他们则倾向于认为柴可夫斯基是个平淡无奇的折中主义者,尽管在他已经写出的作品中,表现俄罗斯民族性的深度,不亚于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柴可夫斯基为自己不能以全部精力投入创作而苦恼,但为了经济来源,他又不得不继续担任教学工作。1877年7月柴可夫斯基和米柳科娃结婚。但是柴可夫斯基的至今已成定论的同性恋倾向意味着这个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不幸的,他在失望中走到伏尔加河畔企图自杀。可是,大约在这同一时期,一位富于同情心的崇拜者和庇护者梅克夫人给予了他弥补,她与他通信,但从未会面。梅克夫人是一位颇有文化教养的富孀,非常喜爱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两人在频繁的通信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梅克夫人从1877年开始,每年给予柴可夫斯基以优厚的经济资助,使柴可夫斯基有可能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创作。从1877年到他去世的10多年间,是柴可夫斯基在创作上获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第4、第5、第6交响曲以及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玛捷帕》、《黑桃皇后》、《伊奥兰特》,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以及许多浪漫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佳作。
柴可夫斯基精通多种语言,人也富于机智,而且在有生之年就已经功成名就,享誉一方,这在当时的音乐家中并不多见。但他处世过于悲观,欠缺坦率,女人在他的一生中所占的重要性非常少,他最大的兴趣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他的一生并不一定很不幸(中年即已功成名就),但由于他生性忧郁,多愁善感,随着年岁的增加,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到他写作最后的《悲怆交响乐》时,已成为哀怨绝望的千古绝唱,使千千万万的人一撒同情之泪,让人感慨万千。
柴可夫斯基一生中曾多次去西欧旅行,并于1891年赴美国纽约,巴尔地摩,费城等地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受到空前的欢迎,被美国的乐迷们视为帝王。1893年5月,柴可夫斯基接受了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10月28日在圣彼得堡亲自指挥其《第六交响曲》(悲怆)的首次演出后九天,在午饭时饮用了一杯未煮沸的水,这一鲁莽的举动(也许是故意如此)的后果是患了霍乱,11月6日逝世(另一说是因同性恋自杀而死)。葬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修道院格林卡、鲍罗廷和穆索尔斯基墓旁,人们演出《悲怆交响曲》来纪念他。柴可夫斯基对俄罗斯、对世界、对后世影响甚大。
柴可夫斯基的主要作品如下:
(1)交响乐六部
(2)歌剧十一部
(3)舞剧三部
(4)钢琴协奏曲三部
(5)小提琴协奏曲一部
(6)大提琴《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一部
(7)大量的管弦乐序曲,室内乐,钢琴曲,歌曲以及教堂音乐和部分理论著作。
吕其明(1930.5-)
吕其明,中国作曲家,安徽无为人。十岁随父去淮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先后在二师抗敌剧团、七师文工团、华东军区文工团任团员。1951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1955年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任作曲。196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历任上影乐团团长、上海电影总公司音乐创作室主任,是中国音协第四、五届理事。1990年离休后还创作有《国旗·一九九七》、管弦乐组曲《雨花祭》、弦乐合奏《龙华祭》等管弦乐作品,其中《雨花祭》是为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写的背景音乐,这部作品长达60分钟,分为15个乐章。作为烈士的后代,他将自己的感情全部倾注在这部作品中。从1999年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新馆开馆以来,这首背景音乐就没有停过,《雨花祭》的总谱也一直保存在纪念馆内吕惠生烈士纪念墙前的玻璃柜里。吕其明说:“我的作品能和烈士们共存,和父亲共存,我感到无上的荣耀,如果父亲能知道,也一定会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