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清真产业与认证
19062600000013

第13章 清真产业(6)

(1)宁夏清真产业基础条件好宁夏位于中国西北腹地,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宁夏历来与伊斯兰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商贸合作和友好往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宁夏更加注重与伊斯兰国家的友好往来。1984年,世界伊斯兰联盟代表团应邀访问宁夏。同年,宁夏举办了第一次伊斯兰国际经济技术洽谈会。1985年,宁夏穆斯林友好访问团出访中东6个伊斯兰国家。进入21世纪,宁夏和伊斯兰世界的交往与合作愈加频繁,涉及的领域也愈加广泛。

阿拉伯国家是我国开拓清真食品出口的目标市场。宁夏具有中阿商贸往来人才优势。

在广东和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从事阿拉伯语翻译工作的宁夏籍回族人口超过了5000人。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已有公立、私立阿语学校14所,4000余名阿语翻译人才陆续走向中阿交往的舞台,还有2400余名学生在校学习。当前仅宁夏吴忠市就有3000多人常年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小商品之都”浙江义乌从事阿语翻译工作。

当前清真烹饪业的人才远远满足不了清真餐饮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清真烹饪业的高端人才短缺,培训清真饮食烹饪高端人才可形成一个民族饮食教育产业。宁夏有高级清真烹饪业人才和专业培训基地在加强此项工作,向全国输送清真餐饮大厨。也可以组织培训清真饮食餐饮团队分派到伊斯兰世界穆斯林国家组织的57个成员国。

宁夏旅游产业体系进一步健全,产业基础设施更加扎实,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目前宁夏共有旅行社63家,星级饭店57家,国家A级系列景区100余个。正在转向打造中国世界穆斯林旅游集散地。宁夏是我国农业重点生产基地,也是全国十大草原之一,有充足的牛、羊肉和各种农产品资源。宁夏光热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具备生产优质蔬菜瓜果的区位优势。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正在围绕清真产业重新规划布局,大力发展优质粮食、奶产业、清真牛羊肉、蔬菜瓜果产业,为发展清真食品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2009年7月正式挂牌以来,依托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产品检验检疫技术研究中心,认真组织开展对清真食品企业产品的认证工作。先后受理了28家企业的申请,通过清真食品认证专家组对企业申请材料的形式审核、现场评审和跟踪评审,认证中心向18家企业下发了《清真食品认证批准表》,并核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认证证书》。

(2)银川市清真产业概况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市,“十二五”清真产业规划已初定,要打造清真产业“三区”、“五中心”,年产值将达150亿元。

“三区”即银川德胜国家级清真食品产业开发区、银川国家级清真产业保税区(或自由贸易区)、银川国际经济合作实验区。“五中心”是指建设清真食品认证中心、经贸物流中心、伊斯兰金融中心、中阿国际博览中心、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研发中心。目标就是将银川打造成全国最大的清真产业集散地、特色鲜明的世界穆斯林文化展示地、面向穆斯林世界的国际旅游目的地。银川市清真优势特色产业明显,而作为全市清真产业重要内容之一的清真餐饮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广泛性。据统计,目前银川共有餐饮企业3630家,清真餐饮已经占到全市餐饮业的60%以上,年营业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11家,德隆楼、老毛手抓、阳光那波里等企业在西安、北京开设连锁加盟店100多家,银川生产的清真食品也已经走向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2010年,银川市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清真美食文化之都”。

银川市三大基地建设己初具规模。目前,德胜宁夏清真食品工业园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成,聚集了敬义泰、饮和食品、红旗服装等20多家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生产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望远食品加工区形成了以清真肉制品、清真乳品、清真方便食品、保健品、清真调味品、穆斯林用品为重点行业的中小型企业群,产品基本形成了辐射周边,逐步进入国际市场的良好局面。

(3)吴忠市清真产业概况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大城市吴忠市清真产业发展既好又快,清真产业年产值2009年已达120多亿元。吴忠市现拥有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中国回族文化建筑之乡和中国清真美食之乡、中国回商大会永久会址等多项美誉。

吴忠是丝绸古道上的商埠重镇,“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精华之地。历史上,“水旱码头、天下大集”,有胆识、能吃苦、善经营的吴忠回商闻名遐迩。吴忠市现有人口135.68万,其中回族人口68.5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0.5%,是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是名副其实的回族之乡,在发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和明显的资源优势。

清真产业是吴忠市发展特色经济的主体,也是形成经济优势的主要依托。截至2009年底,吴忠市清真产业出口总额达到916万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62.26%。全市从事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个体经营户)共有140130家,从业人员238814人,规模以上企业28家(指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初步形成了清真肉制品、清真乳制品、清真餐饮、清真方便休闲食品、清真粮油、清真调味品、回医回药、清真保健品、穆斯林用品等为主的七大重点产业雏形。

吴忠市目前已形成的品牌产品有“夏进”乳品、“沙漠王子”、“涝河桥”清真牛羊肉、“老毛”手抓、“国强”手抓、“老苗”月饼、“中华雪”面粉、“原野”蜂蜜、“万绨旎”民族服饰等。全市有17家企业(市场)被国家民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为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定点企业(市场)。一批穆斯林用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其中,富盛机械制造公司制造的伊斯兰风格的铁艺制品远销阿联酋、伊朗、沙特等穆斯林国家;宁夏雄鹰皮草集团生产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二毛皮大衣、背心、褥子、围巾等,产品90%远销欧美国家和地区。

2.宁夏清真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宁夏选准了清真产业这张“牌”,这也是宁夏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利用民族地区优势为经济优势,打民族牌、走民营路、谋富民策。宁夏清真产业研究者与区政研室专家学者共同认为:宁夏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总人口625万,其中回族人口近36%,和阿拉伯国家的交流有历史渊源,也有文化优势和宗教信仰的优势。构筑面向阿拉伯国家的内陆开放型新经济,这无疑是提升西北地区乃至中国面向中东、中亚、西亚、北非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最佳选择。

(1)加大关键环节研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工作①加快推进清真食品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建设。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清真食品质量标准。应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认证通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制定清真食品屠宰加工、化妆品、保健品、药品、添加剂、配料等相关标准和认证细则。积极开展与穆斯林国家的认证互认工作。努力开拓宁夏清真食品的海外市场,提高清真食品在穆斯林国家的知名度、认可度以及市场占有率。

②加快清真产业市场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宁夏清真餐饮“走出去”战略。加快清真产业链、包装、配送和物流体系建设,打造清真产业国际物流中心。

③加快清真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围绕出口和产业链延长,研究开发清真食品深加工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研发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穆斯林服饰、专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

④加快推进清真产业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联系协调,积极推进银川综合保税区相关论证和报批工作,使银川建设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保税区构想成为现实,促进宁夏清真产业向国际化发展。

(2)理顺管理和监管体制,完善清真产业发展政策机制①抓紧理顺管理和监管体制。成立清真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清真产业发展局,专门负责清真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项目资金的审批和重大事项的协调。进一步明确清真食品政府监管部门,完善监管制度,建设监管队伍;在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增设清真食品监管部门和人员,整合监管资源,发挥食品监管部门优势;发挥好伊协在清真食品监管中的作用;成立清真食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②尽快完善清真产业发展政策机制。加大清真产业发展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细则,强化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考核。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创新资金融通手段和投资方式,支持清真产业发展。吸引伊斯兰国家资金支持清真产业发展。

③加强产业规划。培育产业发展基地和龙头企业。结合自治区“十二五”规划和构建内陆开放经济区,研究制定全区清真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抓紧制定专门的清真产业产品目录和招商引资目录。同时,加快清真牛羊肉基地建设。要大力发展专业养殖户、规模化牧场和养殖小区;建立草畜供应机制,千方百计扩大养殖规模;鼓励企业到外区建设屠宰厂;充分利用周边省区丰富的资源,壮大清真牛羊肉产业。

④加大宣传,营造清真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清真产业发展与回乡文化宣传结合起来,与特色优势农业结合起来,加强“清真”这一金字招牌的宣传。不断扩大清真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抢占清真食品质量标准高地,把质量标准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带动全国清真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寄语宁夏清真产业

机遇不可失。机遇是什么?机遇就是发展的优势和有利条件,是一个地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跳板。宁夏作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之一,必须结合宁夏回乡实际,对外大开放、大发展。宁夏申请举办“中阿经贸论坛”,是宁夏历史上一件重大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实现宁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多年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宁夏具备了举办“中阿博览会”的基础条件。宁夏存在双重后发优势,一是与国际之间的差距,二是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当前是继承发扬重开丝绸之路的一个最佳机遇。宁夏人应当在其中充当开拓者、引领者、奋斗者,为祖国崛起强盛作出应有的贡献。通过举办“中阿博览会”,可以打破美英欧日贸易保护,可以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世界伊斯兰国家的国际外交关系,提升我国处理国际事务时的软实力。

作为中国的穆斯林省,宁夏有责任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引领中国农产品转化为清真食品,占领中东市场。在全中国,也只有宁夏可担当此任。如何做?突破口在哪?本书建言献策:向广西学习、向义乌学习,实施“项目合作、主动出击、重点突破”战略方针。

1.向兄弟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习向广西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学习。东博会2004年至2009年连续成功举办6届,带动了西南一大片,成效巨大。“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范例,值得宁夏人很好地学习。就目前来看,华南有广交会,西南有东盟博览会,华东有上海世博会,唯独西北还没有一个具有较强国际知名度的博览会,宁夏要向广西学习,在国务院、中央各部委的全力支持下搞一个与东盟博览会水平规模相当的战略发展平台。

解放思想,深入研究宁夏“中阿经贸论坛”,向“中阿博览会”转变。将筹办“中阿博览会”列入宁夏人民政府报送国务院《关于将宁夏列为国家级内陆开放型经济(面向穆斯林世界开放)先导区的建议》。并将筹办“中阿博览会”工作正式列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报送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力争进入《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内,作为国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大项目扶持。通过举办“中阿博览会”,深化宁夏的对外开放,成为我国面向中东及穆斯林世界的桥头堡,服务于我国西部开放的战略部署,达到增强西部地区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缩小我国东西发展的差距。

宁夏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广西举办东盟博览会工作中的经验及教训。邀请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广西)—东盟博览会秘书处派专人指导培训宁夏筹办国际地区间博览会专业人才团队。同时向国务院直属部委要干部,从国家外交部、商务部等抽调或短期挂职,培养熟悉中阿国际关系的专业干部,加强宁夏“中阿博览会”工作。成立宁夏与阿盟经贸战略发展领导小组常设办公室。邀请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宗教局、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等部门组建“中阿经贸论坛”政策咨询指导小组。

确定每届“中阿经贸论坛”主题,应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中阿自贸区建设、服务中国西部大开发、实现宁夏跨越式发展为中心。一要紧扣中国—阿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发展。二要紧扣解决中国和阿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和难题。三要紧扣中国和阿盟22国特别是海湾六国的经贸互利合作和发展,同时研究扩大对区域外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