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本关爱铸造师魂
19064000000062

第62章 后进生更需要关怀

语文教师 贺青松

后进生更需要关怀,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班级的需要,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需要,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需要。

后进生,是指在道德品质、学业成绩、心理素质等方面和品质纯正、自主学习、积极上进的学生相比,发展相对滞后的学生。

没有永远的后进生,只有不断进步的后进生。

对于后进生的关怀,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关怀:

一、榜样示范,正人正己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前辈告诉我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是说榜样示范的作用是巨大的。

我认为教育后进生比教育优生更需榜样示范,为什么呢?

优生多数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日常行为,自觉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往往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自主开展学习,能有计划、有程序地安排自己的学业,甚至规划自己的人生。

后进生,尤其是思想道德方面的后进生,素质堪忧,不能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甚至有破坏行为,故意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太会尊敬自己,更不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学习方面的后进生,人生理想不明确,人生奋斗目标不清晰,常常表现出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状态。

具体说我们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榜样示范教育:

(一)日常行为的榜样示范作用

常言道:“正人先正己。”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不做。我10年前在一所边远地区的乡镇中学任教,我亲眼看见一个“育人”场景,学生站在老师身边很投入地背历史,而老师更投入地坐在麻将桌子兴奋地喊:“幺鸡、二筒、三万”,学生说:“老师,我背完了”老师挥了一下手,连声说道:“好!好!”,学生就此告别。因为那个地方的学生很纯朴,学生不太计较老师的行为。

而在华阳中学这个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地方,假如你给学生的示范不够,学生是不会听你的,你边抽烟边教训学生:“同学啊,你不应该抽烟”,他心里会跟你较劲,“你还在抽烟呢。”

曾经有一位在厕所抽烟的学生在接受老师的教育后,对老师说:“老师,我能否给你提个意见?”老师看学生态度很好,还想和自己主动交流,欣然回答:“说,赶快说!”“老师,您今后还是不要抽5元一包的烟了,太掉您身价了,我抽的都是‘娇子’。”

如此这般的行为示范,老师怎么能教育好行为品质方面的后进生!

(二)学习态度的榜样示范作用

很多后进生在学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不是因为智商不高,不是因为学习方法的问题,也不是因为学习技巧的问题,而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

学习习惯不好,主要是因为学习态度有问题。通常表现在学习方面的态度是对自己的学习敷衍塞责,拒绝配合老师的教育,甚至顶撞老师。

比如,我让他们学会写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我就把我的20年前的成长日记给他看,说要学好语文必须记好日记,记录生活才会有作文源泉,告诉他们“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积极指导学生进行知识预习,应该做好课前准备,我就展示给他们看我几周前就准备好的教案,教育他们学习要做好预习工作,上课才能和老师进行思维对比,才能主动理解、记忆,真正学有所得。要教育他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去面对自己的学习。

教育后进生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要做到心中有数,就要展示我的备课本上的课时安排计划,哪天哪节是什么教学计划,甚至上半节与下半节的安排都得很清楚。

因为我分管全校6000多名学生的纪律和安全等工作,杂务事很多,经常忙到晚上11点多,才能够休息。但是我仍告诉学生不管杂务事再多,我都会提前写好教学内容,提前写好教学计划,就会忙而不乱,忙而有序,给学生做一个行为示范,让学生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业计划乃至人生规划!

(三)批改作业、试卷的榜样示范

后进生的学习方法不是很明确,作业的格式、试卷的答题技巧都存在明显的问题,更应该详细批改,从而教育他怎么规范思维、规范书写、规范表达。

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详细批改作业、批改试卷,认真下评语,通过评语,体现老师的一种敬业精神,一种对学生负责、关心学生的态度,让学生感动,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前几天,我们班的数学老师李红告诉我,一位名叫子同的学生在他的数学自习课上,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抄写作文,李老师从来没有见他那么认真地做事情,虽然没有做数学作业,但看见他学习态度有进步,还是很高兴。她问我为什么这位学生有这么大的转变?

我说,我宣布过平时作文被同学和我评为“优秀”等级的,学生要用学校校报稿笺纸重新抄一遍,汇总编成文集。我还说,文集将一直保存下去,今后的师弟师妹还可以学习,他们的儿女还可以学习参观。他这一次的作文是“优秀”等级,准确地说是鼓励性的“优秀”等级,所以他非常在乎这件事!

只有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去关爱我们的后进生,才能唤起他们的良知,唤起对我们的认可,从而认可我们的教学,甚至喜欢我们的学科。

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对后进生的关心,不要一开始就期望过高,不管是行为规范还是学习要求都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一)尊重后进学生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说:“尊重人,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中心,也是道德的核心。”

中国从来不缺少智慧超人的老师,也不缺少学识渊博的老师,很多时候缺少的是尊重学生人格的老师,缺少的是发自内心关爱学生的老师。

了解他的成长背景,是顺境中成长起来的,还是逆境中成长起来的,是娇生惯养型,还是压迫成长型,是基础知识存在问题还是学习态度存在问题。

因为我知道,“师生交往的效果,取决于双方理解、尊重的诚意。”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够了解学生。

(二)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

“相互理解是有效交往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尊重的基础上交往,以交往促进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从善意出发,有与学生亲切交往的愿望,体察学生情感的要求。”

高中学生,很要面子,尤其是在全班批评他,更伤他的面子。走进后学生,单独和他交流,解除他思想的防线,提出你的教学要求,一步一步地让他了解你,学生才能接受你的要求。

只有在尊重、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以心换心,师生愉快合作,才能创造教育奇迹,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持之以恒,永不言弃

后进生最大的问题是行为反复出现错误,而且是出现一些常规性的错误。

后进生不是不讲道理,不是不听道理,不是要刻意和老师作对,而是缺乏自控能力,缺乏坚持,缺乏韧劲!

老师就只有以宽广的胸怀,博大的爱,无私的奉献精神去关心他们,不能因一两次乃至十次的失败就放弃对后进生的管理!

对后进生的爱护,必须持之以恒!

对后进生的成长,必须满怀期望!

对后进生的责任,必须永不言弃!

学生的教育,对相对优秀的学生来说,需要锦上添花;对相对后进的学生而言,更需要雪中送炭,所以后进生更需要关怀,更需要老师的呵护,更需要老师的爱心。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陈安福.中学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陈安福.课堂教学管理心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