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玉米
19065500000005

第5章 玉米各生育期如何科学灌水?

(1)播种期灌水。玉米播种前必须保证土壤有足够的墒情,既要能满足种子发芽出苗需水,又要保证拔节前对水分的需要,促使根系下扎,壮苗发根。播前贮备灌需灌深、灌透,尤其是盐碱地,应做到洗压盐碱。贮备灌水量一般为80~100立方米/亩,同时要做好灌后耙耱保墒工作。

(2)苗期灌水。玉米苗期以生长根系为中心,需水量少,生产上一般不灌水,若底墒不足则需要及时浇水,一般情况下土壤水分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为宜。对麦田套种玉米采取“明浇小麦暗润玉米”,浇小麦麦黄水,以促进套种玉米的健壮生长和提高产量,可解决小麦与玉米争水矛盾,成为套种玉米一项必不可少的主要增产措施。

(3)拔节孕穗期灌水。拔节孕穗期耗水量的增加,必须进行人工灌溉才能满足需水要求。抽雄以前半月左右,要求较多的水分,适时适量灌溉,可使茎叶生长茂盛,加速雌雄穗分化进程,如天气干旱出现了“卡脖旱”,会使雄穗不能抽出或使雌雄穗出现的时间间隔延长,不能正常授粉,这对于玉米产量会产生严重影响。玉米拔节孕穗期间加强灌溉和保墒工作,是争取玉米穗多、粒多,提高产量的关键环节。

(4)抽穗开花期灌水。抽穗期土壤墒情不好,天气干旱,会缩短花粉的寿命,推迟雌穗抽花丝的时间,授粉受精条件恶化,不孕花数量增加,甚至造成“晒花”,导致严重减产。据调查,花期灌水,一般增产幅度11%~29%,平均增产12.5%。

(5)成熟期灌水。玉米受精后,经过灌浆、乳熟、蜡熟达到完熟。实践证明,这期间维持土壤水分在田间持水量的70%,可避免植株的过早衰老枯黄,以保证养分源源不断向籽粒输送,使籽粒充实饱满,增加千粒重,达到高产的目的。

(6)玉米田间排水。玉米虽然需水量比较多,但不耐涝。如果土壤湿度超过田间持水量的80%以上时,就会造成玉米生长不良,极大的影响产量。

我国大部分玉米产区,在玉米生育期间正是雨季,尤其是黄淮流域夏玉米产区,雨量多集中在7~8月份,如无排水准备,低洼地区很容易遭受涝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排水防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