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入党培训教程
19065800000014

第14章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

第二个阶段——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这一理论初步形成的阶段。1982年我党召开十二大,会上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十二大以后,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全面展开,邓小平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的论断。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明确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条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并明确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至此,我们党已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了比较充分的论述,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第三个阶段——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是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的阶段。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首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了十二条原则,系统地阐明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阶段。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从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高的理论层次,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作出科学的概括,并写入党章。这标志着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当代的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理论上的第二次飞跃。

第四个阶段——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命名的阶段。为了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科学阐明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强调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写进了党章。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正式确立和命名。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于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其内容包括了九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做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第三,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第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第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第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第八,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第九,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上述九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同时有着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理论精髓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八个字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贯穿于他的整个理论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和全部内容的始终,是这一理论具有盎然生机的源泉。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理论成果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和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就国际形势来讲,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更为激烈,这一切给党执政和领导各项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就国内形势而言,我们在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之后,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把一个什么样的党带入21世纪,怎样领导人民在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江泽民同志始终关注并思考的重大问题。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时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同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党要解决好诸多复杂矛盾和困难,经受住新的考验和锻炼,把我们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2001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正确回答了在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

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并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执政为民。党的十六大高度评价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把它写进党章,把它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04年又写进宪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是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发展先进文化,将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发展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产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因此也是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力量。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首先,“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走在中国社会发展前列的先进政党。所谓先进就在于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党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党兴旺发达的标尺。是否坚持并做到了“三个代表”,是我们党能否在新时期承担起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的根本保证。

其次,“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20世纪上半叶,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从而取得了执政的地位。20世纪下半叶,我们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又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赋予的、人民赋予的。我们党能够执政并且能执好政的基础,从根本上说,就在于能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的世纪,我们党治理国家的任务更加艰巨,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多、更复杂,只有坚持“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我们党才能始终用好人民赋予的执政权力,无愧于历史赋予的执政地位,才能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

最后,“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在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党领导人民战胜了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建立了新中国。它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经过五十八年的奋斗,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尽管在历史上我们党犯过多次“左”倾、右倾的错误,最终都经受住了考验,并愈益坚强,赢得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特别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