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19066100000035

第35章 西部大开发与民歌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1)

——观中央电视台西部民歌大赛后的思考

邓宁东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资源——民歌文化的抢救开发与保护传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影响最大、意义深远、功德无量的壮举,当属《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33个省、市、自治区卷的普查编纂和中央台2004年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了。

“民歌是人民自己的创作,它记录了各时代人民的精神生活……它涉及的生活面极为广泛,从民族的历史到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从各种劳动生活到家庭、婚姻和爱情生活;从各种民间风俗到宗教信仰,在不同民族的民歌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吕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序言》)。“民歌是历史的见证,社会的缩影,生活的结晶,人民的心声”(刘同生《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宁夏卷》概述)。各种类型的中国民歌,是在960万平方公里广袤土地上生存繁衍的56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起来的夺目耀眼的璀璨珍宝,其丰富多姿、异彩纷呈、代代传承的状况,堪称世界之最。20世纪80年代始,由国家统一安排并列入重点科研项目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经近20年普查编纂,33个省、市、自治区卷已陆续完成审定出版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每卷按“质量高、品质全、范围广”的编辑方针,择优选入各卷1000余首,33卷约选编3万余首(仅占普查资料的1/10),这一修筑文化长城的伟大壮举,其价值和意义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普查编纂民歌集成的过程,正是大力弘扬民族地域文化、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的热潮兴起发展之时,让56个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珍宝,在改革开放、对外文化交流中重新放出奇光异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民歌的普查收集、整理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程,让民歌在市场经济多元文化的时代潮流中,继续传承并占据主导地位,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是给“夹在书页中的纸蝴蝶”重新插上翅膀的关键。中央电视台利用其大众传媒、覆盖面广的优势和现代科技的实力,为促进电视艺术的民族化,首创电视与民歌联姻,现场演唱评介与实地采访相结合的方法,陆续推出了“西部之声”“民歌欣赏”“民歌寻根”“中国风”等栏目,给各族民歌的传播与发展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勃勃的春天,其中声势浩大,效果最佳的2004年春节西部民歌大赛,把这一壮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据现场介绍,从西部11个省区选报的4000余名歌手中,择优选拔300余名参加现场演唱评比,充分展现了西部各族民歌的独特风采,以及各省区在民族地域民歌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方面的成就与收获。我作为一名酷爱民歌的作曲者和影视编导,从头至尾仔细观赏了现场演唱、评比和评介,心潮起伏,激动不已之后,在绕梁的余音中,结合多年来自己学习研究民歌文化的心得,就当前民歌资源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方面的驳杂现象和存在的问题,谈些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元文化的渗透冲击,在城乡文化市场中,民歌文化由于传承方式落后而受到排挤,前些时候似乎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因而“民歌将衰亡没落”的担忧和主张“用现代流行音乐改造民歌”的论调时有泛起。四部音乐集成的普查选编、媒体有效传播方式的发挥、文化之旅的广泛开展等,都证明了这些担忧和主张是“杞人忧天”和“井蛙之见”。

民歌作为口头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几千年来,一直像源头活水一样,通过渗透、交流、扩散、融合等多种方式,用自然传承(无意识传承)和人为传承(有意识传承)的方法进行保护传承与更新发展。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所以能一代又一代不断地传衍中不断丰富发展,形成民族的、地域的独特色彩和风格,除以上的原因外,还由民歌本身的艺术特性和不同的文化背景、民俗特点、语言特点、审美习惯以及战争、移民迁徒、文化交流等主客观因素所决定和使然的。

民族从产生之时起就和人民大众的生活、劳动、习俗、语言、审美等密切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音乐艺术形式。正像一首哈萨克民歌中所唱的那样:“民歌伴随一生,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进入坟墓都离不开民歌。”也像一首“花儿”中所唱的那样“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居住在城市的人是很难感受和理解民歌在民间的这种一代传一代,时时唱,处处唱的自然传衍文化氛围的。我为了音乐创作的需要,曾专门到边远农村去调查收集过民歌,也在外出旅游时,参加访问过国内外保护开发的一些以民歌为主的研究机构和民俗文化村点。曾深深地为民歌的活力和在自然传衍中的千变万化和多姿多彩所感动,也为民歌的顽固生命力和无限的生机而赞叹不已。难怪欧美人都喜欢到云、贵、川、藏、蒙等地区去,回归自然享受天籁、地籁、人籁所带给的无比和谐、甜美、舒畅、愉悦的意境心情。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越是受现代文明和人为破坏少的地区,在自然传承中保护下来的“原生态”民歌文化,才是最纯真自然、艺术魅力最强、最具有人文科学价值的文化资源。

中央电视台在其民歌专栏节目中,多次以“原生态”民歌为主向我们作过最真实的展示,不论是有民间歌手演唱的信天游、花儿、小曲子或云、贵、广西等省区少数民族的歌曲小曲与多声部民歌,以及内蒙的长调和一个人唱两个声部的呼麦,还是新疆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木卡姆”乐舞等,都让广大受众领略过他的无语伦比的魅力,得到过最纯至真的美的享受。正因为如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人类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法中,严格规定原生态的、不受现在文明侵袭和人为破坏的保护条例。功德无量的四部民族民间音乐集成,从一开始就严格规定了在深入普查的基础上,用音、谱、图、文、像等手段,把民族民间世代传承的音乐及其人文背景真实地记录下来,再加以科学的、系统的选编论证,使其成为有珍贵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专著和方志。据宁夏卷主编刘同生研究员介绍,由于人力物力和经费不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各地还未按原先的设想和规定,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系统地建立起音、谱、图、文、像俱全的民族民间音乐博物馆或资料库。在所谓的“择优选编”的统一要求下,各省区60%~90%的编余资料(其中不乏有珍贵价值的资料),大都由于无条件妥善保管而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和遗憾。

我在随宁夏电视台“小燕子”艺术团出国访问时,曾参观过欧洲一些国家民间音乐资料馆,宏观地展示介绍以及每一首民歌的原型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渗透演变,以及记录者、演唱、时间、地点等,都一应俱全地用音、谱、图、文、像等现代科技手段完整、系统地表现出来。欧美等国历来对口头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持“存在即价值”的态度,从不用人为的观念或好恶任意取舍或篡改修正原生态民歌,这种严谨科学的学术观念和认真细致的治学方法,是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