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晚情续语:一位老师的教育期待
19069600000003

第3章 校本研修与教师发展(2)

教师的自觉省察反映了教师的积极自我教育意识,是教师人格的一项重要职业品质。在追求教师专业发展更高境界的过程中,教师自觉省察的职业品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倾听大师心声

倾听大师心声,即教师潜心研读教育大师的名著,细读、慎思、明辩,从中悟出改进自己教育实践,提高教学水平的真实感受和心得。教育名著之于教师,其意义不证自明。但广大中小学教师涉猎其间者并不多,或者是把教育活动当作教师个人的经验性任务;或者是因为其理论阐述过于宏大,不易把握;或者是因工作繁忙、紧张,无暇顾及。凡此种种,根源大抵是由于尚未理解读教育名著的真谛,没有感受到倾听大师心声的思想之明彻,更没有体悟出和大师交流后教育实践的升华。在浩如烟海的教育名著中,中小学教师至少应读一读《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赞可夫《教学与发展》、《陶行知文集》、《学记》等。语文教师更应把《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作为必读之书。笔者正是在反复研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过程中,改革了自己的阅读教育实践,确立了“立诚”是做人与作文的理想境界的作文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从而体悟出倾听大师心声对于教师之必需和急切。

2、解读名家课例

在学习教育专著,提高理论素养的基础上,重视对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典型课例的研究、解读,是教师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解读名家的典型课例,不仅可以学习他们娴熟的教学经验,感受他们鲜活的教育思想,更能领略他们崇高的师德和人格,学习他们锐意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创造精神。解读名家课例的要义有三:一是从课例中透视出名家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二是梳理出课例中蕴含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智慧;三是探寻出其教学设计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准确把握和对教学程序的科学预设。这些无不是教师形成良好专业素养、提高专业水平的高质量营养。笔者1993年10月12日在银川九中听特级教师徐振维的口头作文课,课后即席评课。徐老师授课的情境至今仍记忆犹新。随后写了评课札记《让每个学生都想说、敢说、会说》,其中所反映的徐老师的作文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每每读来,令人总有意犹未尽之感。这也许就是解读名家课例的长久效应。

3、注重实践积淀

朱永新教授在谈到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时说过:“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这样的教育科研应该鼓励。”(引自《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南京师大出版2003年P5)教师注重实践积淀,就是朱永新教授所说的坚持记录自己的教育现象、感受和思考。这样的实践积淀,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洞察,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形成和自我对话的研究机制,从而真正发现自己,解读自己,反思自身实践,进而调整提升自己,使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教育行为同步优化。这正是朱永新教授所说的“这样的教育科研应该鼓励”的原因所在。

教师实践积淀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教育现象,源于对自己“教案”的进一步研究,也称“教历”研究。这种研究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探究提供了原始资料和物质依托。“教历”研究的内容包括:

(1)一般项目,包括教师姓名、记录时间、科目与专题、任教班级、学生人数、记录所包含的时间跨度(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等。

(2)课前计划,主要是教案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程序、教具等。

(3)过程描述(课堂教学情况),这一部分内容是教案所没有的。教案只强调计划,不太关注实际教学情境的描述。过程描述包括四部分内容:

一是过程实录。由其他教师、教研人员或教师个人记录的课堂教学实录,可以是文字的或是录像、录音。

二是时间分配记录。各个教学环节实际所用时间。

三是调整记录。教师根据教学进程情况,临时改变计划,对教学内容、方法、步骤所作的调整及其原因。

四是课堂管理与辅助教学行为记录。包括特定教学情境中问题行为的管理,学习动机的激发,师生思维的碰撞,问题探究的深入引导策略等。

(4)课后反思,教师在教学之后,把已经完成的教学过程当作对象进行反思分析。信息的来源可以是自我评价或他人的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教学过程的记录可以有详式、略式之分。详式即上文所说的实录;略式主要记录实际教学过程与教案设计的差异,教学中的灵感和机智应重点记录。

实践积淀的另一类是授课之后教师写的教学后记、教学札记或是依授课情境所写的教学案例。教学后记、教学札记篇幅可长可短,内容灵活多样,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的情况,作为评价教学设计的依据,也可以记录授课的感受和新的发现。这些都可以发挥“备忘录”的作用,为日后改进教学设计和提高实践水平提供借鉴。教学案例的内容可以反映教学的某一精彩片段,也可以是授课全过程。

总之,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4、乐与同行交流

教师工作的特点之一是分散的个体劳动,既有开拓创造的一面,又有缺乏交流、故步自封的一面。因此在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历程中,强调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借鉴分享以及主动接受专家或教研人员的专业引领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正是上文所论述的他育和自育相结合的意义所在。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育情境的体会和认识往往不同,因而就会作出不同的解释。教师和同行之间的经验交流分享,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阐释教育现象的意义,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就有一种“再发现”的感觉和收获。这正是教师深入反思教育实践,重新建构专业理论范式的最好机会。特别是高水平的教师和教研人员的参与,对于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和专业素养是非常有益和有效的。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也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目标,不仅取决于教师强烈的自我教育意识,而且也与科学的教师教育管理机制和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只有建立起充满活力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并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使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自觉实践者和研究者,才能使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步走向自主的轨道。

教师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家园建设

——教师节20周年感悟

每当听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时,我的心中便会产生疑问:教师的生活真的像蜡烛那样进行着一次性消费吗?“为教书而生,为教书而死”是过去在灰暗的底色上描画教师生活的情景。在知识经济时代,在课程改革的热潮中,我们应当有另一种认识,那就是教师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的时候,也需要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一片天地。教师已不再是蜡烛,更应做催发学生激情燃烧的火炬。教育是对于他人的内心的关注,而起点则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教师在真诚关注学生内心的同时,也应当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内心。教师需要有新的生活方式,但不是那种“带着教案走向学生”的单调生活方式,教师需要有特殊的精神家园,但不是像蜡烛燃烧那种灰色的精神家园。教师的生活方式应该是丰富的,教师的精神家园应当是多彩的。

从教36年了,同行们谈到我的教师生涯时,总说我是幸运的。我不以为然。如果是幸运的话,那是因为我选择了丰富的学校生活方式,同时构建了多彩的精神家园。多少年来,我一直坚持自己设计的“读书、写作、研究”的学校生活方式,并以此来构建自己专业发展和人格完善的精神家园。

我以为,教师应该把读书、写作、研究视为自己生命的体现形式。读书,要挤时间,利用各种时间的“边角料”去耐心读,要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读经典教育理论,中国的和外国的;读教育报刊,专业的和理论的。中外文化作品以及反映中学生生活的书都应该在我们的读书视野之内。教师不读书,必然缺乏理性的思考力和批判力,对自己和同行的教育实践的认识和审视就必然缺乏评价升华的能力,最终导致经验总结和教学研究只能在平面上低效重复。教师的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还伴随着教育实践、阅读和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教师的写作,不能只是写教学总结和论文,还可写教学后记,写读书札记,写教育案例,写教学研究报告和教育调查报告,写与教育实践反思有关的各类文章。写作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教育实践的过程。思想从研究中来。教师拥有研究的机会,抓住了这个机会,就踏上了从经验型教师走向科研型教师的路程。为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去研究,把自己的课堂和学生作为研究的场所和对象,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反复研究,这就是属于教师自己的研究————-行动研究。这种研究过程是教师的一种学习过程(包括读书和写作)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人格完善的精神家园构建过程。

教师精神家园的构建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专业素养的提高、专业水平的发展;二是专业精神的充实和自身人格的完善。前者具有事实特征,而后者则体现价值特征。如果将教师精神家园的建设仅停留在前一层次上,那么充其量也是一般意义上的专业水平提高,还不能称之为“精神家园建设”。教师精神家园建设是以追求理想人格为基本向度,是把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境界加以追求,有如孟子所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一大快乐。在这样的价值引导下,教师关注生命,关注现实生活世界,在终极关怀的意义上理解教育活动、理解自我,使教师注重自我完善,追求完整统一人格的实现。这样教师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要求教师知识、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获得统一,教育活动便成了教师生命的一部分,职业不再是谋生,而被视为教师实现生命价值的场所,是个人生命力勃发与价值实现的载体。

教师精神家园的构建或许可能成为一种共识,而需要深入思考的是它的动力。要使精神家园的建设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不断地自觉省察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职业理想。“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这种反省实质上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自觉,蕴含着一种坚强的意志和奋发的精神,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积极的精神自觉意识,是教师人格的一项重要职业品质,它所关注的是:“我是谁”——思考自己的职业角色与特征;“我在哪里”——思考自己职业生涯中当前的位置;“我将走向哪里”——明确自己朝什么方向发展及如何发展并以终身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作为职业生涯的推动力,是教师建设精神家园的宝贵动力资源。

试想,如果把教师读书、写作、研究教育实践的生活方式比作叶和花的话,精神家园的建设便是果实的孕育,而教师自我省察的精神自觉意识则是它的根,根深方能叶茂,花艳而最终硕果累累。

值教师节20周年,借以上感悟和同仁们共勉!

让行动研究真正成为教师自己的研究

一、从开题报告中引出的思考

由于工作的关系,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在我审阅过的近50份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中,发现几乎都涉及到行动研究这一教育科研方法。同时,也发现对该研究方法理解准确、表述清楚的不到10%。先看两份结构规范、论述水平较高的开题报告对行动研究的陈述。

1.2003年宁夏教育厅规划课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合作学习研究》开题报告中对行动研究作如下表述:“在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对学生合作活动的指导参与,探索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方法,把合作学习的方法贯彻到教学中。”

2.2003年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规划课题《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中这样表述行动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分层异步教学的各种操作模式,从中总结带有共性的教学模式。”

上述对行动研究的两种表述,不符合对该研究方法概念界定的一般表述,和其本质特征也相去甚远。究其原因:一方面,课题研究者缺乏行动研究的实际感受,因而对此种研究方法尚有困惑;另一方面,写开题报告时,没有深入学习相关的理论,造成对行动研究的本质特征不甚了解。那么,行动研究到底是一种什么研究方法,它和广大中小学教师有什么关系,行动研究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教师自己的研究,这些问题就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