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问题新闻的媒介传播技巧
19071000000022

第22章 问题新闻传播原则与运作规范(2)

三、方式方法问题

问题新闻的传播十分讲究方式方法,如前所述,表现的方式方法有时直接影响到传播的功能。问题新闻传播方式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看起来是微观层面的问题,但处理不好,会违背我们的初衷,落得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结果。目前,我们的问题新闻传播方式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以评判的口吻进行报道

这是多年来形成的问题新闻报道习惯,媒体自认为是代表党和人民说话的,就要以居高临下、一贯正确和训导的方式表明态度,对事物加以评判和裁定。要知道,在现在的舆论环境下,这样的问题报道,受众并不欢迎,被曝光甚至被批评的对象也难以心悦诚服。我们以媒体披露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在其著作中大面积抄袭外国学说观点为例。这一问题近两年成为科技教育界一个热点问题(学术腐败),许多媒体或简单报道一下此事件,或加以夸大,缺乏理性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分析,缺少人文关怀精神。而《扬子晚报》则与众不同,他们采取了另外一种报道方式。该报2002年1月28日B4版"空地"栏目评论的社会热点就是王铭铭事件。整个栏目分成醒目的上下两块,大标题分别是《谁该挨板子——为王铭铭说话》、《学术失范的根源,个体处境的无奈——为王铭铭说话》。报道中,无论是对为王说话者,还是对不为王说话者,都作了深层次的理性分析。《扬子晚报》没有像判官一样"判出"哪一方正确,而是让双方各抒己见,让读者充分了解各方面意见,真正实现了"实话虚说;评论社会热点,虚实自便;众口联播;七嘴八舌谈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栏目宗旨。

2.一味煽情

这种情况主要以生活、都市类报刊最为突出。一些媒体和记者热衷于对暴力、色情、毒品、灾祸等问题新闻信息的报道,且笔触煽情、夸张,一味渲染。这种现象既是为了迎合一些受众的低级趣味,同时也是为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换来"卖点",增添广告份额。所以我们在一些地区的媒体上经常会看到血腥、耸人听闻、不堪入目、无法卒读的新闻报道。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媒体主管部门加强监管,需要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严于自律,以社会效益为重,采编有积极社会意义的问题新闻。问题新闻本身就具有新闻天然的"卖点",新闻媒体应着力传播社会需要的、有积极意义的问题新闻,而不应因袭西方黄色新闻的报道手法,把功夫用在煽情上,仅以感官去刺激和征服受众,那其实是一种低级、无能的表现。

3.报道角度和编排手段失当

我国媒体对问题新闻的报道,尤其是对灾祸新闻报道的角度选择上存在漠视生命的倾向。举例来说,2002年4月15日上午,由北京飞往韩国的一架客机在釜山坠毁,造成128人遇难。空难发生后,国内众多媒体在报道了事故的过程的同时,反复强调国航保持了47年的"安全记录",大谈空难后保险金发放的方式、数额和中外乘客的差别,很少有媒体引导人们去关注可能导致空难的人为因素,很少有媒体引导人们去反思中国民航管理体制所存在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对于空难中的死者及其家属来说,彻查事故的原因才是安慰他们的最好方式,再长的"安全记录"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过于急切地谈保险金,更是对死者的"大不敬"(韩国媒体语)。正是由于缺少足够的反省,未及时采取切实的改进措施,22天后北航再度发生空难。虽然我们很难说媒体应对此负责,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新闻媒体在行使"守望环境"的功能时,面对非常情况时理应及时发出预警。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媒体在这一点上普遍存在着不足。

编排手段失当主要表现在对一些图片的处理上。编辑在处理这些图片时缺少必要的审慎态度,以致造成意想不到的消极后果。例如,国航空难发生后,北京一家著名的新闻周刊做了《国航悲情时刻》的专题,并附上记者在现场采访的照片。照片上女记者面带微笑,记者的身后就是飞机的残骸和忙碌的人群。这组报道本来相当精彩,很有感染力,配上这样一幅让人莫名其妙的照片,人们不能不怀疑记者和媒体的动机。再比如,北航失事客机的黑匣子打捞上来以后,全国有相当多的报纸(其中不乏一些大报)在显要位置刊发了新华社发的新闻照片。照片正中央是微笑的打捞员手捧黑匣子,四周是热烈鼓掌的人群,场面非常令人费解。黑匣子的打捞固然重要,但空难发生才一周,一百多位遇难同胞尸骨未寒,家属们还未从灾难的悲痛中回过神来,媒体就这样炒作打捞黑匣子的喜悦,不能不引起读者的反感和愤怒。一位读者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说,"我可以理解打捞员胜利完成工作后的喜悦心情,但是,把这一刹那定格后进行传播,我认为是记者感情麻木的表现。……为了媒体的商业利益和提高所谓的阅读兴趣,不惜炒作、猎奇、煽情,用重大灾难、危机的当事人的伤痛来填充自己的时段与版面,是一种残忍的行为,不但被高水平的媒体所不齿,也被受众所厌恶。"

4.忽视时宜性和揭露的方式方法的选择

问题新闻若忽略报道的时宜性和揭露的方式方法,只图一时的痛快,便会影响问题的解决。新闻是向全社会传播的,问题一旦报道出来,便会起到号召人们参与解决问题的作用。如解决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或基本成熟,这种方式可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于某些一时尚无可能解决或不宜公开报道的问题,过早地向社会直接曝光,让矛盾公开化、尖锐化,便会使当事人解决问题失去回旋余地,有可能形成对峙态势,使实际工作和问题的解决变得被动。因此,选择报道问题新闻的时机应慎之又慎。几年前,浙江淳安县千岛湖上的"海瑞号"游船发生一起特大纵火案,船上的30多人全都遇难,其中有24名台湾游客。这本来是一起刑事案件,但国内的新闻媒体压住不报道,直到一段时间破案后才披露出来。而在这期间一些海外媒体则借此渲染,大做文章,批评我国政府对人的生命漠不关心,部分海外游客也心存疑虑取消了来华观光的计划。这种"压"法显然是不明智的,有损于我国形象,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所以,我们在进行问题新闻报道时,应设身处地为当事人和所属单位想想,时机不到的就暂时不公开报道,可以报道的也要注意措辞的准确、适当,有时婉转的表达方式,反而能调动起积极因素,促使问题向好的方面转化。

5.不鲜活、不尖锐、不深刻

"三不"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徐占焜对问题新闻中热点问题报道的概括。"不鲜活"表现在有些报道死板、老一套、八股脸,几乎没有新鲜的事件、新鲜的面孔、新鲜的分析,有的只是众所周知的材料的堆积,散发着资料室故纸堆里的陈腐气息。新闻单位本来既非"官"、也非"仔",却操着一副"官腔"、"仔调",令人厌烦。其特点是内容空洞、形式呆板、语言僵化、时效性不强,不是活鱼、鲜鱼,而是死鱼、臭鱼。新闻性差,新闻价值低。往往按行业排队,话说某某行业,某某行业的过去与现在,泛泛而谈,枯燥无味。因而造成人们对某些"热点报道"的冷淡,形成反常的"热点不热"现象。有的"热点报道"技术味、学术味太浓,好像老百姓越看不懂,作者就越高深,因而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不尖锐"表现在有的新闻媒体的"热点报道"过于平淡、平庸,说一些不冷不热、不痛不痒、不咸不淡的话。事物的发展就是矛盾的运动,当今变革时代矛盾尖锐复杂,热点报道必须正视矛盾、解剖矛盾、反映矛盾,而有的新闻媒体的"热点报道"绕开矛盾走,回避矛盾,四平八稳。"不深刻"表现在有的新闻媒体的"热点报道"很肤浅,缺乏应有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有的是放空炮,无的放矢,谁也打不着;有的是东一枪、西一炮,不成气候;有的虎头蛇尾、后劲不足,雷声大、雨点小。总之是缺少胆识,致使一些"热点报道"越报越冷,滑坡严重,难以为继。

四、问题新闻报道的难点

对问题新闻报道,新闻媒体心知肚明,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从新闻媒体与外部关系的处理上来说,问题新闻报道的最大难点,用新华社一位副总编辑的话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些地方、部门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不向新闻媒体通报情况。

二是在捂不住时,采取种种方法,不希望新闻媒体公开报道。

三是在不得不发稿时,故意缩小损失。

四是稿件流程手续多,误时误事。

五是部门、地方的有关人员不了解当前的宣传形势,不懂得新闻规律,不少人根本没有做过新闻工作,不了解新闻单位的工作程序、特点和时效要求,用官僚机构的一套办法来对付新闻工作,而且很难"俯允下情",听取新闻单位的意见,有些人还非常喜欢向新闻媒体发号施令。如此等等。

就新闻媒体对问题新闻传播的内部运作而言,有学者把新闻媒体的苦衷归纳为"四难",很能说明问题。

(1)是非难以判断。这不仅由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条新的道路,人们对于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而且,还由于过去我们长期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生活,想问题、办事情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沿用旧的思想模式和是非标准来分析和评判。比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长期以来,人们离开生产力水平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做"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做资本主义加以反对。如前些年,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平均主义说成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等等。

(2)关系难以处理。改革与发展、发展与稳定、经济发展与廉政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等关系的正确处理,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比如,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邓小平在1982年就提了出来,以后又多次讲到这个问题。但是,在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时刻,却发生了动乱,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这其中固然有国际大气候的影响,但是,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不说是一条重要原因。

(3)分寸难以把握。这个问题,在经济生活中比较突出。比如,如何把握恰当的宏观调控力度,既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不引发大的通货膨胀。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容易讲清,在实践中却不易掌握,特别是报道中缺乏统一的具体操作规程,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偏差。比如,1992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了经济过热的问题,全国就像个大工地,到处都是脚手架。上下都喊"热",可是一说到本地、本单位,又都说"热"得不够,或者还没"热"起来。沿海地区的同志说,我们占有快速发展的天时、地利,在我们这里投资收益比较大,我们有条件,就应当发展得快一些。而内陆不发达地区的同志说,我们条件差、起步晚,这两年才刚刚有点"热"劲,应当给予特殊照顾。两方面说得都有道理。但是如果不从全局考虑问题,一旦引发大的通货膨胀,整个国民经济就会遭受严重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经济宣传,既要宣传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又要宣传保持冷静头脑,防止经济过热。但是,怎样才能做到不让不该热的热起来,不让不该冷的冷下去,其分寸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

(4)态势难以驾驭。由于"热点问题"大多是比较敏感的问题,在舆论引导上,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态势难以驾驭的局面。比如,1993年春天谣传黄金价格暴涨、人民币调剂大幅度下跌,以至于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不得不公开辟谣。造成局面难以控制的原因虽然有多种,但与宣传舆论不恰当地宣传不无关系。当时舆论宣传说,中国即将"复关",人民币官方牌价要与市场调剂价很快并轨,从而加剧了群众预期通货膨胀心理。再如,过去我们的体系不够完善,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本来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之义,但由于在一个时期的宣传和工作中过分强调了"放",而忽视了"管",好像"统一开放"就是"撒手不管",特别是在市场机制和法规不健全、中介机构不完善的情况下,让个体商贩和一些非农产品收购单位进入了农产品收购市场,结果导致粮价猛涨,哄抬棉价,争相收购,秩序混乱,态势一时难以控制。党中央、国务院不得不采取棉花不放开市场、不放开经营、不放开价格的"三不放开"政策,强化市场管理,才维护了正常的流通秩序。

第二节问题新闻传播的宏观把握

要想实现问题新闻传播的正向功能,首要的就是对问题新闻传播进行科学的宏观把握。

一、提高认识、端正观念

从问题新闻的特性、功能和社会需要出发考虑问题,我们应该从思想高度重视对问题新闻的传播,而不能把它看成是正面报道的点缀,看成是权宜之计,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是一个时期的应景或作秀。对待问题新闻传播的认识问题,从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媒体的宣传舆论水平的高低,不可等闲视之。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对问题新闻传播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