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问题新闻的媒介传播技巧
19071000000071

第71章 网络问题新闻传播的(3)

第三节网络问题新闻写作方法和要求

在网络上,记者、编辑报道问题新闻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除文字外,还可以利用动画、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手段,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优势,有助于从更多的角度把问题新闻表现得丰满。另一方面,问题新闻传播的网络渠道也给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易读性与可读性要求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6年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占前三位的分别是网络、电视和报纸。其中网络占82.6%,高于电视的64.5%和报纸的57.9%。浏览新闻、搜索引擎、收发邮件是网民经常使用的三大网络服务,其中浏览新闻以66.3%名列榜首。可以看出,浏览网络新闻是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网络受众阅读网页内容,大多都是"大海捞针"式地浏览、跳读。现在的网站主页大多是以海量信息模式编排的,用户只能从即有的信息里去挑选有用信息,可能浏览多条才能挑选出一条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是所谓的"人找信息"。从web1.0浏览器技术来讲,现在就是这个状况,未来换成web2.0的浏览器,情况会大为改观。web2.0支持发布信息,从浏览到发布,看似一小步,其实是一个质的飞跃。因为发布信息不同于浏览信息,网络受众可以根据个性需求把信息写出来贴到网上,让其他的网友看到他所发出的信息,然后其他网友把他需求的信息反馈回来,可能发出一条信息就能获得多条有用的反馈,这是所谓的"信息找人"。目前扫描、浏览信息是网络受众的阅读习惯。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可读性实验室研究员鲁道夫·弗雷奇,他的研究成果有两个重要公式,一个是易读性公式,一个是趣味性公式。

弗雷奇研究过英语国家的阅读能力和英语文章的阅读难度,他提出一个易读性公式(reading ease formula):

R.E=206.835-0.846wl-1.015sl

在这个公式之中,R.E是易读性的得分,wl是每100字的音节数,sl是每一个句子中的平均字数。

用这一公式得出的易读指数在0~100之间,指数越高说明文章越容易读。其中,60分以上的文章属于通俗易懂的,60分以下的文章开始有些费力,而且对读者的教育程度也有一定的要求。30~50分一般就要求有大学文化。

这个公式是以英语为基础的,研究的是英语文章易读性。所谓易读性是指文字通俗易懂。对中国网络受众来讲,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6年7月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网民的特征结构为:男性、未婚、35岁以下、大学本科以下、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下(含无收入)网民的比例依然在网民各特征数据中占据主要地位,他们所占比例分别为58.8%、55.1%、82.3%、72.4%、78.0%。网页内容和易读程度需要以这部分网民为参考,易读性要求不能超过大学文化。在中国,一般小学以上,大学以下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识记汉字不少于3000个,可以接受基本的汉语语法分析、段落分析和语篇理解。

汉字是象形文字,字形的不同也会带来一些差异,但是借助这个公式,我们大体上可以粗略估算一下句子长度、句子结构的复杂程度等对我们汉语阅读的障碍。在写作问题新闻时,网页中的文字较多使用短句,句子结构简单,多用常用词汇,少用生僻字等,都能够使文章易读。

对网络问题新闻来讲,更重要的是可读性,它指文章值得一读。可读性以趣味性公式(也叫人情味公式)来衡量(human interest formula):

H.I=3.635PW+0.314PS趣味性指数,H.I指趣味性指数(趣味性指数也即人情味指数),PW指每100个字中的人称词数目,PS指每100个句子中的人称词数目。

趣味指数在0~100之间。指数越高,说明文章的趣味性越浓。其中,0~10,表示枯燥;10~20,表示较有趣;20~40,表示有趣;40~60,表示非常有趣;60~100,表示生动。

在写作问题新闻时,多叙事、多描写细节、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学会使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和表达问题新闻事实,少用抽象的语言,避免逻辑顺序和结构的混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问题新闻的可读性。

二、专题化要求

问题新闻因为具有失调性、矛盾性、震撼性、疑惑性、兼容性、负向性、变异性、消极性等特点,事件往往在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伦理道德等方面同社稷民生关系紧密,既反映民生与民情,又关系到社会群体的利益和发展。比如环境污染、突发灾难、安全生产、道德沦丧、经济结构畸形等问题。写作、编辑这类新闻的时候,需要集合稿件来突出和强化,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有助于问题早日、顺利的解决。由于问题的暴露和解决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从多个角度、全面、均衡地报道新闻的事实,并且要有一定数量的评论以引导舆论的方向。换言之,要做到让受众知情,理性地面对问题,力戒漠然处之或者过度反应,应逐步解决问题。

网络专题没有公认的定义,我们认为它是网络媒体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常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如突发事件或宣传主题),设计固定的页面,集合文字、图片、图表、即时滚动新闻、音频、视频、flash与其他相关资料的集中报道。问题新闻专题报道一般由一条重头网络问题新闻为主,超链接上相关背景资料、相关报道、相关评论。而不是像简单的问题专题栏目那样,只展现与该问题新闻主题相关的信息列表。网络问题新闻专题侧重于对报道主题的挖掘,大量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和累积。

比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网络媒体可将其作为主打事件。一方面,交待清楚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加入大量背景资料、实时跟踪事件的最新发展,且对社会各方的反应和评论予以跟进,从而实现多媒体报道;另一方面,建立大新闻观念,在相关性上做好文章,把相关环境污染事件分类条陈,通过超链接整合到一起,以产生立体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三、深度报道的要求

网络继承了报纸而不同于广播、电视之处就是具有深度报道的优势。网络是一个海量的数据库,以文字为主储存大量的信息,而文字的特点就是擅长理性地、逻辑地梳理问题,线性的思维却能够使人沉静下来,去深入地思考问题。这也是报纸之所以能够和广播、电视分江山的奥妙所在。但这些海量的信息驳杂无序,编辑编排的时候很容易简单罗列事实,超文本写作也很容易使阅读线路偏离主题方向。深度报道就是要提炼和加工大量新闻信息,补充动态报道的肤浅,理性地分析问题新闻事件或现象的来龙去脉,找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说白了,深度报道的目的就是分析新闻事实,找到事情的本质。深度报道不止于关注编辑、报道数量,而是强化报道的质量。

比如人民网"人民视点"策划报道的""龙图腾下岗"与民族文化自卑"。整个报道在介绍了问题的起源和网友的论争情况之后,主体分为四大版块,每个版块围绕一个问题讨论,这四个问题是:

争议一:"龙"不再适合中国形象?

争议二:中国处于五千年来最大的盛世?

争议三:如何看待二百年前的中国热?

争议四:一个词,一个形象,一句话,你如何向世界形容中国?

这四个问题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问题顺序不可逆。编辑试图在寻找""龙"不再适合中国形象"这种说法的本质。每一个争议主题后都有相关内容的链接,或者是各家报纸的反应,或者是各方的观点,总之多角度、多侧面的集中反映问题。最后是"看完了,我也有话要说",点击该链接即进入网友的留言。在该页面的左下方,是专家对此事态的链接,从中可以看到更多专家的观点。整个页面配以图片,色彩艳而不乱,结构清晰、条理清楚。从内容来看,不同的争议统领不同的材料,又最终整合在讨论主题之下,做到了"大而化之"、"分而治之",如剥洋葱皮,一层层除去外衣,看到了洋葱最里面的东西。

网络问题新闻继承了传统媒体的优势,结合网络的特点,发展出超链接的写作方法。超链接写作是基于网络超文本技术之上的写作,是分层次的写作。网络问题新闻分为五个层次:

一、标题;

二、问题或现象概述;

三、正文:问题新闻发展动态、问题新闻分析、结论等;

四、背景资料、关键词链接;

五、网友互动链接。

以""龙图腾下岗"与民族文化自卑"为例。

第一部分:标题;

如何向世界表现中国?

第二部分:问题简介,这部分一般是概述已经存在的、影响重大的问题、现象。

近几天,关于"龙"是否适合做中国形象标志的问题,在网络中掀起了一场声势不小的讨论。如果仔细观察各方网友的观点便不难发现,随着讨论的深入,网友们的关注和思考不再仅仅停留在"龙图腾"事件本身,而是进一步着眼于这样一个问题:面对世界各方汇集过来的目光,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态、以怎样的方式来展示中国?那么,就让我们来共同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吧。

第三部分:正文分为四部分,分别以四个分支问题的小标题贯穿。

争议一:"龙"不再适合中国形象标志?

争议二:中国处于五千年来最大的盛世?

争议三:如何看待二百年前的中国热?

争议四:一个词,一个形象,一句话,你如何向世界形容中国?

在此案例中,问题争鸣与分析占主体。

质疑:改变"龙"标志的文化自卑与理性自负

因外国人对"龙"产生的一些所谓"不符合实际的联想",就要作出改变,是典型的文化自卑。一个自信的民族是无须惧怕别人误解的。美国人怎么就不怕外国人对其作为国家标志的"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鹰产生"不符合实际的联想"呢?更何况,一个国家,其形象的树立靠的是做而不是说,更非其他。

理解:咱们来心平气和地说说"龙"

这个见解算不上"语出惊人",批评者以讨好西方、数典忘祖加以抨击更显得霸道。一霸道就失去平常心,就出现"西方曲解龙"的瞎说。作为一个文化概念,东西方对龙的象征意义确有不同的看法。而且,这是历史长期沉淀的结果,只是现在我们才知道别人还有另一套解释龙的体系。西方人不能说中国人美化了龙,中国人也没必要指责西方人曲解了龙,双方实际上都没见过龙,只是文化符号而已。

学者呼吁为中国龙正名英译名用Loong弃Dragon

上述三条分别从《济南时报》、《晶报》和《新民晚报》概述出观点,分析改变"龙"标志的是文化上的自卑与理性自负心理作怪,辟清了"西方曲解龙"的原因,认为中国龙的标志不必改变,但是英文中的表达要变"Dragon"为"Loong"。

第四部分:背景资料链接

比如争议一,小标题""龙"不再适合中国形象标志?"之后链接了一则来自中新网的资料:《易被误读?专家建议不再以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打开链接,出现如下内容:

易被误读?专家建议不再以龙作为中国形象的标志

中新网12月4日电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教授领衔,重新建构和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这一重要研究已正式被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据新闻晨报报道,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中外所普遍认同。中国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平添了几分自豪感。然而,"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

考虑到包括"龙"在内的一些中国形象标志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招致误读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歪曲,吴友富建议,中国国家形象品牌可以在空间上分块,在时间上分段。在顾及历史因素的同时,考虑当代的时代特色,考虑到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不同文化特色与特征。此外,还要有所考虑到民族、宗教信仰和地域文化等因素。

吴友富指出,西方世界对东方佛教和儒家文化是心存偏见的。而其实中国的儒释道三家,追求的是修身养性,倡导的是以民为本,天人合一,充分体现出了人性。因此,在重塑和构建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时,应该非常重视和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面形象和积极元素,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重塑出能够真正代表当今中国形象的标志物和载体。

就中国国家形象品牌构建的实现途径,吴友富表示,要通过大力宣传、挖掘和阐释类似"龙凤呈祥"、《清明上河图》这样的中国历史上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来形象化地表达出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追求美好、祥和的理念与民族文化底蕴。

据悉,这个课题如果完成,所塑造的中国国家新的形象标志,很有可能将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用。

这则新闻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编辑在该链接之下,配了两幅龙的彩图:一幅是中国"九龙壁上的龙",一幅是"西方传说中的Dragon"。这两幅图也是背景资料。

第五部分:网友互动。点击"看完了,我也有话要说"进入,查看网友评论及反馈。在网友评论页面的左下角,链接了相关的问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