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武威通志·古浪卷
19072100000014

第14章 经济(8)

驼运

骆驼是古浪县历史上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民国24年(1935)全县有骆驼526峰。民国35年(1946)土门地区有17家驼户(商号4家,驼户13家)就有骆驼779峰,大靖地区7家商号就有驼547峰,全县共有1326峰。主要是把河西地区乃至甘肃省内、宁夏、内蒙古、新疆的羊毛、牛毛、皮张、药材、食盐等土特产品,运往陕西汉中和河北京津地区,再将那里的五金百货运回,有时也被政府调遣运送军用物资。民国30年(1941)县政府将土门地区的部分驼户组成两个驼运队,一队225峰,二队213峰,为第八战区甘新交界的猩猩峡转运苏联援华抗日物资,时达2年之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50年代初骆驼大部分被政府收买,组成进军西藏的骆驼运输队,驼运基本消失。

(二)、大车运输木、铁车运输

民国32年(1943)政府组织全县车辆,将县内国库仓粮义务运往兰州第八战区,时达1年之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到了80年代,已全被机动车辆所代替。

胶轮大皮车运输用3至4匹骡马牵引,1956年开始使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轿车专供乘人用的车辆,为大户人家所有,1957年以后已不再使用。

(三)、汽车运输

1990年资料统计,全县行政机关单位共有货运汽车92辆,其中大货车48辆,小货车44辆。

客运、货运情况:1975年客运量2.148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04.7277万人/公里;货运量1.3637万吨,货运周转量135.7682万吨/公里。1980年客运量14.6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250.68万人/公里;货运量0.96万吨,货运周转量82.90万吨/公里。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民间运输为主。

第十一节邮政通讯

一、邮政

明朝,本县设龙沟(黑松驿)、古浪2驿站,各有军士60名,骡马60匹;设安远、龙沟、古浪3个递运所,每年配夫50名,牛40头,牛车40辆。清朝顺治时,设古浪、黑松林、安远3个驿站和古浪、黑松林、安远3个递运所。清乾隆初(1736~1746),在县境北路沿边(长城)设5塘,加永登县划归的2塘,共7塘,每塘夫5名,马10匹。光绪三十年(1904)在古浪设邮寄代办所,由铺户包办,负责投递公私文函。民国22年(1933)古浪设三等邮电支局,辖土门、大靖2个代办所。1950年经过整顿,开农村邮路3条,为驴驮、步行投递。1963年农村邮路延伸到410公里,1973年农村邮路发展到41条,邮路总长度1452公里,其中自行车邮路31条,摩托车邮路2条,委办汽车邮路1条,步班邮路6条,畜驮班邮路1条。1978年,全县邮路总长度为1685公里。1990年全县开通的邮路41条,总长度1600公里,县城至各支局、所、代办所均为委办汽车邮路,总长度400公里。各支局、所、代办所到各村民委员会均为自行车邮路,总长度1200公里。逐日班邮路11条,隔日班邮路30条,乡邮人员30人。2000年邮政业务量达125万元,邮政局、所24处,邮电职工111人,农村程控交换机实占容量4613门。2005年邮政业务量454万元,邮电局、所27处,职工186人,农村程控交换机实占容量31500门。

主要业务:函件、包件、机要通信、汇兑、邮政储蓄、报刊发行。

二、电信

古浪电信,始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时由交通部次长盛宣怀主持请丹麦工程师架设兰州至肃州(酒泉)单铁电报线一条,线径4毫米。古浪境内自乌鞘岭界碑起到双塔界碑止,全长52.5公里,有电杆560根。光绪十八年(1892)春,甘肃大旱,民间纷传“有雷电然后有雨,自电杆设,上系白瓷瓶,电报局以收电声者也。此祸不除,吾辈无生路矣!”县民杨玉林、杨玉保,倡民拔毁电杆,此举波及河西,古浪、武威境内电杆被拔毁许多,使刚刚建起的电信通讯遭受巨大损失。

主要业务:电报、有线电话、移动电话、网络等。

电报网路古浪县电报业务始于民国21年(1932)。民国38年(1949)8月马步芳部队溃退时,派工兵破坏乌鞘岭、古浪、武威间铁线120对公里,铜线120对公里,致使古浪电信中断。1949年工作量只有400张。1950年到1958年共有业务量16519张。60年代年平均业务量5580张,70年代年平均业务量10768张,80年代年平均业务量13522张。

(一)、有线通讯

有线通讯分为长途电话和市内电话。长途电话业务开办于民国25年(1963),当时开通武威至古浪,武威至土门、大靖电路。设古浪、大靖电话所,土门巡房。1989年开通长途自动电路10条。1990年底,古浪长途电话业务共有7项内容:代号、特种、政务、紧急调度、新闻、普通、公务。特种业务有预约电话、会议电话、租用电话、租杆挂线、代理维修设备等种类。

1949年本县长途电话开通业务量很少,只有650张。1952年至1958年业务总量16624张,年平均业务量2375张。1981年至1990年,共有业务量134980张,年平均业务量13498张。

1951年县人民政府自筹资金架设了3部城区电话。1990年底,市内电话用户达456户,农村电话用户142户。进入20世纪90年代,电信业务发展迅速,2000年电信业务量发展到846万元,电信营业局、所23处,电信职工51人,程控交换机容量12632门。2005年电信业务量为2698万元,营业局、所27处,职工110人,程控交换机容量40000门,其中市话机容量8000门,农话机容量32000门。

三、移动公司

古浪县移动通信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20日,从原古浪电信中分离出来,组建成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公司,隶属于武威移动通信分公司,共有员工5人。

移动电话始用于1997年,实行公司化、专业化经后,移动通信的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建成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全、服务水平一流的综合移动通信网络。数字移动通信网已覆盖古浪95%以上的乡镇及旅游景点,实现了交通干线312国道、308省道沿线的连续覆盖及全国的自动漫游。移动公司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移动梦网”、“动感地带”等著名的品牌,已深入人心。基站31个,直放站8个,年业务收入达上千万元,依法纳税近30万元。发展社会合作营业厅13个,社会代办网点30处,并指定专人对大客户进行管理和服务。

四、联通公司

中国联通古浪分公司是中国联通武威分公司的分支机构,成立于2004年3月。

中国联通古浪分公司成立后,坚持“高技术、高起点、高质量”的原则,在短期内建成了覆盖全县的GSM/CDMA数字移动网络,其经营范围包括:无限通信业务、长途电话业务、本地电话业务、数据通信业务、电信增值业务、以及以主营业务有关的其他业务。在各乡镇都设有中国联通业务代理商和业务代办点,形成了全范围的销售服务网络。

第十二节商贸物资

一、商业

1956年6月撤销工商科,成立商业局。1990年,商业局下属4个公司,1个废品加工厂,共有干部职工385人。有购销站9个,批发部5个,零售网点22个(县城15个、农村7个)。有固定资产316万元,流动资金总额1037万元,其中自有流动资金89.2万元,年销售总额2448万元。1984年工业品购进总值为1182.74万元,1990年达1596万元。1985年统计,零售购销额为547.7万元,1990年为716万元。2000年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为18986万元,2005年重点商流企业销售额54630万元,各乡镇个体商业销售额27062万元。

清代,古浪“商贾乃多陕、晋人”,“商业以土门、大靖两地为殷繁,县城、龙沟等次之”。光绪末年,全县共有大小商号280多家,其中大靖110多家,资本总额在5万至10万银圆的大字号有10多家;土门有80多家商号,资本总额在5万至10万银圆的大字号也有七八家;古浪、龙沟铺有40多家商户。

民国初年,仅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等地在古浪的坐商就有60多家,当时,全县雇用店员20人以上的有10余家。这些商人还联系同业募券集资,先后在古浪、土门、大靖等地修建陕、山会馆,统一协调价格,进行横向联系,全力进行商业活动,加上本地商人,全县共有大小商家350多户。民国20年至24年(1931~1935),全县山川曾广种鸦片,每当收烟季节,商户云集近千家,或坐地收购,或长途贩运,鼎盛一时。据民国37年(1948)统计,古浪、土门、大靖、龙沟铺等地,共有大小商户300家。

1953年全县有私营商业523户,大多聚集在几个大集镇。1956年,全县完成了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县私营商业户减少到495户,“文化大革命”个体商业活动被取消,1978年后,集市贸易活动又重新开放,私营商业户开始逐年发展起来。1980年全县有个体商业户176户,从业人员315人,1990年个体商业户发展到2691户,从业人员5593人。2005年个体商业户发展到3130户。

195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49万元,供销合作商业零售额为13.1万元,私营商业零售额为123.4万元,饮食业零售额为5.7万元;1966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797万元,国营商业零售额为258.8万元,供销合作商业零售额为477.9万元,合作商业零售额为18.8万元,饮食业零售额为14.46万元,工业零售额为26.9万元。

198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2529万元,国营商业零售额为913.6万元,供销合作商业零售额为1436万元,饮食业零售额为27.8万元,工业零售额为32.11万元,其他行业零售额为10105万元。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7210万元,国营商业零售额为2861万元,供销合作商业零售额为2435万元,合作商业零售额为10万元,私营商业零售额为准30万元,饮食业零售额为173万元,工业零售额为307万元,其他行业零售额为794万元。2005年,经贸系统销售总额5841万元,粮食系统销售总额为611万元,烟草系统销售总额为4917万元。

二、供销合作

民国32年(1943)在县城建立消费合作社1个,入股社员266人,社股3018股,筹集股金30180元。民国33年(1944)有消费合作社1个,社员150人,有股金32992元。这种消费合作社一直存在到1949年9月。1951年6月,在一区成立城关供销使用社,1952年全县已有基层供销社7个,下辖9个门市部,5个分销店,3个流动送货组。1990年县供销合作社下辖农副、农业生产资料、工业品3个专业公司和8个基层供销社,2个分社。有商业网点226个,共有干部职工972人,有固定资产517万元,流动资金2793万元,入股资金184万元,入股者4万多户,累计贷款1609万元。2005年供销系统销售总额为4912万元。

三、物资经营

1973年6月25日成立了县物资局。1990年底,物资系统共有3个专业公司,7个基层销售网点,有职工71人,固定资产43万元,流动资金29.9万元,经营品种1300种。建成仓库8个,面积2148平方米,物资购进总额达310万元。90年代中后期,个体私营物资户增加,逐渐占有主导地位。

四、对外贸易

古浪县没有专门的对外贸易机构,对外贸易主要是通过代理商进行。出口商品,主要有4类29种。出口商品大部分销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

发菜是受外商青睐的优质产品,产于半荒漠和荒漠草原,据1956至1986年31年的统计,共出口47.4万斤,年均出口1.53万斤,最多的1958年为5.68万斤,最少的1967年为2984斤。2000年国家禁止收购、销售发菜。

山羊绒质地纯真,深受外商欢迎。据1953年至1988年36年的统计,共交售外贸部门20.01万斤,年均0.558万斤。

蜂蜜是本县纯真菜花蜜所酿,品质优良,据1961年至1988年28年的统计,共交售外贸部门416.95万斤,年均14.89万斤。

羊、猪肠衣据1955年至1981年27年的统计,共交售外贸部门羊、猪肠衣15.862万根(羊肠衣59766根,猪肠衣98854根),年均5875根。

地毯质地纯真考究,古朴典雅,花色新颖,立体感强,年产4000平方英尺,经交售外贸部门后,远销日本、西德和香港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