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武威通志·古浪卷
19072100000026

第26章 文教(3)

(五)有线电视

1994年10月,在县城建立有线电视台,11月开始试播,1995年1月正式开通,转播中央及部分省台、地区台、县自办电视节目共15套。2003年12月,投资80万元,采用光缆对县城有线电视主杆线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光纤双向传输网,节目套数由15套增加至30套。止2006年,共发展用户4685户。

大靖有线电视站于1995年6月动工建设,8月正式开通,站址古浪县大靖镇镇政府所在地,转播中央及部分省台电视节目8套,2000年1月并入大靖模拟多路微波电视网,2005年12月模拟多路微波停转后,并入大靖数字多路微波电视网,并更名为大靖数字电视站。

海子滩有线电视站于1995年6月动工建设,8月正式开通,转播中央及部分省台电视节目8套,2000年1月并入大靖多路微波电视网,2005年12月并入大靖数字多路微波电视网。

黄羊川有线电视站。1995年8月动工建设,同年10月建成开通,站址古浪县黄羊川乡政府,覆盖黄羊川乡乡政府所在地及附近村庄。

(六)“村村通”工程建设

自1998年下半年起,国家计委和广电总局提出在本世纪末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2004年开始,党和国家又提出未来几年实现20户以上的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古浪县农村广播电视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行政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中,先后投资180万元建成平顶山12路单频道多路微波转播站和青山寺12路宽带多路微波转播站,在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中,建成219个“村村通”站室,2001年被评为全国、全省、全县“村村通”工程建设先进集体,并有2人次被评为全县“村村通”工程建设先进个人,1人次被评为“2002年度全省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个人”。

在2004-2005年度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中,投资355万元,建成数字多路微波前端机房、黑冲滩中继站,对原有平顶山、大靖青山寺多路微波转发站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建成了数字多路微波传输系统,通过三级同频转发,实现了县城与川区乡镇广播电视联网。

(七)、电影放映

1956年,组建古浪县电影一队。1958年,成立古浪县放映站,下设2个电影队。1959年至1961年并入天祝县。1962年,恢复古浪县放映站,仍下设二个电影队。1964年,成立古浪电影管理站。1968年,更名为古浪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部。1970年,更名为古浪县电影管理站。1981年,撤销古浪县电影管理站,成立古浪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八)、事业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古浪县电影由省、专区直属电影队巡回放映。1956年,古浪县电影一队成立,使用机型为“匈牙利P型和捷克ABMO”16毫米电影放映机,“1101型”发动发电机。1958年,在古浪县人民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县城修建了大礼堂,场内为长木座椅观看席。同时,成立了古浪放映站,放映设备为35毫米“54-35型”和16毫米“54-16型”放映机,发动发电机为“1101型”和“1103型”。属古浪县文教局领导,放映站工作人员和电影一队为一套人马,后又成立电影二队。

60年代,先后组建电影三、四队,分别承担农村电影放映宣传任务。70年代初,组建古浪县电影五、六、七、八队(七队为8.75毫米放映设备),承担农村电影放映宣传。1975年,古浪县井泉人民公社电影队成立,到1979年底全县16个公社都成立了公社电影队。1981年,古浪县电影管理站更名为古浪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古浪放映站改为古浪电影院,放映设备更新为35毫米固定式“松花江5502型”放映机。1993年,电影体制改革,古浪县城镇电影院因经营困难,陷入瘫痪,农村电影队因电影放映经费问题而全部停业。1996年,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立2个电影放映队,同时,又聘用5个个体队开展农村放映活动。

1999年,因电影放映经费问题无法落实,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电影放映队停业。

2002年,国家开始实施“2131”工程,古浪县重新启动了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省“2131”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分配给县电影放映车1辆、300座电影放映篷1顶、16毫米电影放映机7台、发电机4台,并对原有3台16毫米旧放映机和1台发电机进行了维修启用,组建电影放映队10个,开始了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至2006年度共放映电影8294场次。2005年顺利通过了省、市“2131”工程领导小组的达标验收,被省广电局、省“2131”工程领导小组授予全省农村电影“2131”工程先进集体称号。

三、网络

古浪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8月,专业经营数字GSM网络和GPRS网络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拥有无线通信和互联网经营权,是古浪县最大的移动通信企业。公司已建成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全、服务水平一流的综合移动通信网络。

数字移动通信网已覆盖古浪95%以上的乡镇及旅游景点,实现了交通干线312国道、308省道沿线的连续覆盖,并实现了全国的自动漫游;基站由1个发展为31个,直放站由1个发展为8个,年业务收入达上千万元,依法纳税近30万元,人均纳税6万余元。中国联通古浪分公司是中国联通武威分公司的分支机构,成立于2004年3月。

中国联通古浪分公司成立后,坚持“高技术、高起点、高质量”的原则,在短期内建成了覆盖全县的GSM/CDMA数字移动网络。

第四节科学技术

一、机构

1958年5月成立古浪县科学技术委员会。12月随古浪县建置撤销并入天祝县科委。1978年7月恢复古浪县科学技术委员会。1979年县地震办公室成立,1980年7月县能源推广站成立,1984年县计量标准所成立,均隶属县科委领导。1958年8月成立气象站,隶属县政府和地区气象局双重领导。1984年6月成立水文站,隶属甘肃省水利厅直接领导。

1998年初撤销古浪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古浪县科学技术局,县科技局编制10名,下设办公室和业务股。

二、队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县上下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健全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全县有县农技中心、林技中心、水技中心、兽医站、园艺站、草原站、农经站、农广校、种子公司、种子管理站、良种场、农产品检测站、病虫区域测报站等县级农技推广机构12个,24个乡镇农技、畜牧、林业、农机等技术服务推广站。有各类农技服务人员1459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217名,兽医技术人员101人,园艺技术人员15人,草原技术人员26人,农机技术人员74人,水利技术人员665人,林技技术人员201人,其他农技服务人员80人。农技推广人员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01人,初级职称518人,分别占0.5%、6.9%、35.5%;本科学历的59人,专科学历的273人,中专或高中学历的527人,分别占人员总数的4%、18.7%和36.1%。

第五节文物古迹

一、文物

县博物馆于1990年4月从县文化馆分出单设,编制5人,其中领导职数1人,中级职称1人。

主要古遗址:朵家梁遗址、高家滩遗址、老城遗址、营盘梁遗址、小坡遗址、白板滩遗址、顾家平滩遗址、陈家河沿子汉代遗址、大墩子遗址、孤山遗址、三角城遗址、干城遗址。有新石器时代古遗址47处,古墓葬40处,古建筑60处;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17处,其中市级8处,县级109处;馆藏文物1208件,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59件、三级文物84件。较为典型的有马家窑、齐家、沙井等文化类型的彩陶,以及汉代青铜器、唐代鎏金佛、宋元瓷器等,尤以大司农平斛、明代水陆画和《甘珠尔》大藏经最为著名。

有远古时代的植物种子化石,犀牛化石;新石器时代的双耳旋纹彩陶罐,双单射线纹圆底彩陶瓮,陶球顶针、石祖、石斧、玉刀、玉凿、玉钵;汉唐铜尊、铜佛。“关内侯”铜印、铜弩机;宋元时期的西夏水壶、棒、八思巴铜佛、回龙铜佛、藏文经卷;明清时代的紫砂壶、水陆画等。

二、古迹

(一)、罗汉楼,原名菩萨楼,又名土门钟楼,为土门故城东城门。建于清朝康熙九年(1670),因最初在楼上供奉十八罗汉,所以当地人称之为罗汉楼。楼体3层,高20米,单檐、歇山顶,楼底部一层为城门,砖木结构,面宽3间,进深2间。南侧有阶梯。中间一层室内两侧各开一偏门,设登顶木楼梯,周围有绕廊,边设近一米高的围栏。上层无门有窗,无绕廊可依。檐柱、角柱、擎柱一体,当心间宽敞,两次间较窄。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结构合理,雕梁画栋,檐牙高啄,古朴雄浑,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

(二)、三义殿位于土门镇街东北隅之柏台。柏台是一土筑的台子,高约5米,南北宽15米,东西长16米,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三年(1704),因处柏树森森、苍翠欲滴而得名,为古浪八景之一。台上原有建筑多座,后来皆毁于民国16年(1927)大地震,只有三义殿幸存。

三义殿在台之中央,坐北向南,面宽3间,进深1间,前廊、立柱、卷棚、起脊、灰筒、滴水槽,重檐歇山顶,有斗拱3朵,形体古朴厚重。殿内正中有泥塑彩绘的刘备、关羽、张飞像,高约3米,两侧塑立侍二童,高约1.5米。左边塑诸葛亮像,右边塑赵子龙像。塑像比例合度,人物面容端庄丰润,衣着线条流畅,体态自然,形神逼真,极具观赏价值。

(三)、玉祖台又名玉皇殿,位于土门镇农贸市场院内,是一座四面出角、带彩卷棚的明代建筑。该殿建在一个高3米、东西长30米、南北宽27米的土筑台墩上面,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大殿为砖木结构,面宽3间,进深2间,歇山顶,前后出廊,补间铺作,当心间斗拱2朵,次间1朵,活斗活开,拱下设短昂,造型独特,呈现出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极具观赏性和文物价值。大殿内泥塑玉皇大帝像,经维修彩绘,已恢复原来面貌。

(四)、财神阁位于大靖镇外城十字中心,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8),阁高21米,周长30米。原为上下两层,1987年拆析重建时,砖砌3米高底层,中开“十”字拱门,贯穿四街。

上两层楼为木质结构,单檐歇山顶,进深一间,四周绕廊,宽2米,中间拖有三踩斗拱,次间一踩,每个柱头拖一踩,每根柱子两端拖柱牙,刀刻缠枝纹,檐下平板亦刻缠枝纹。起脊翘角,脊中间起南北二小脊,东西又起一脊,里面是伞盖尖顶式建筑。二楼四面敞开,东西南北依次悬“节荣金管”、“永锡纯嘏”、“恩施泽沛”、“峻极天市”四块匾额。三楼安装阁门,内塑财神像1尊。下层东南角开一小门,内设阶梯,用以登楼。整个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精美,登临其上,全城及四郊景象,尽收眼底。因造型奇特,结构精巧,被收入《中国建筑学》1书。

(五)、火祖殿大靖镇北的古浪三中校园内,建于清乾隆元年(1763)。大殿建在1米高的四方土台上,为砖木结构,四周有绕廊,筒瓦起脊,卷棚歇山顶,面宽3间,进深1间,每间有斗拱3朵,一斗二升,有柱牙,雕梁画栋,四面绕角,结构严谨。

第六节体育

一、机构

民国时期,古浪县无专门体育机构,也无专职体育人员,学校体育由教育部门管理和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体育业务归属教育科管理。1960年11月教育卫生合署,体育业务仍归文教卫生局兼管。1964年9月19日古浪县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文化大革命”前期体委瘫痪,1979年恢复。1987年以后,分别在大靖、土门、定宁、泗水、胡家边等乡镇成立体委,指导群众体育活动,体委主任由乡镇文教干事兼任。

二、社会体育

(一)、游戏体育

游戏体育是民间主要的传统体育活动,在城镇和乡村广为流传,深受青少年喜爱。主要有赶球儿、打喝梭、打毛蛋、蹬棍、掐方、抓子儿、改绊儿、拔腰、摔跤、踢毽子、跳绳、跳方、戏千秋、老鹰抓小鸡、放风筝、捉迷藏、围和尚等游戏活动。

(二)、赛马

赛马是干城、横梁、黄羊川、黑松驿等山区农牧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干城在每年农历二月二日进行,黄羊川、横梁、黑松驿等乡则是在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进行。民国及其以前,和天祝藏民一起每年如时在西大滩或东大滩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每年的赛马会和物资交流大会同时举行,既弘扬了传统,又活跃了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