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武威通志·天祝卷
19072300000010

第10章 经济(4)

(九)科研成果

华北落叶松引种试验研究

1970~1992年,在新疆落叶松、华北落叶松等20多个品种中筛选出了适宜祁连山东端栽植的华北落叶松,在全县各国营林场进行育苗、造林试验。共培育适应性强、适宜栽植的落叶松纯林126公顷、混交林150公顷,均郁闭成林,部分已成材。

水源涵养林综合培育试验研究

1973~1998年,开展祁连山东端(北坡)水源涵养林封山育林研究。共投资93万元,历时15年,封山育林9738.7公顷,人工造林3000多公顷。1995~1999年,培育云杉林5000亩,示范区优良木株数提高10.1%,材积生长量提高80.3%,生长率提高78%,土壤含水量增加2.3克/100立方厘米。此项研究成果获2000年度甘肃省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青海云杉林抚育间伐技术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抚育间伐改善了林分环境,促进了林木生长,抚育标准地的林木直径生长量和生长率分别比对照地提高32.5%和30.7%,材积生长率提高27%,同时促进了林木个体的生长发育,减缓了林木分化,增强了抗御雪害能力。

林地鼠害防治研究

中华鼢鼠是一种以取食植物根系为主的地下害鼠。全县更新造林地普遍受其危害,苗木被害死亡率为17~30%。1982年5月至1992年总结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使全县更新造林地的平均被害株率由防治前的17%降至3%以下,基本控制了鼠害。1992~1999年,开展了祁连山东端林区中华鼢鼠综合防治试验研究,累计完成防治面积80万亩次,受害株率由15~30%降到2%,8年挽回经济损失460多万元。

青海云杉种实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1993~1998年,查出祁连山北坡青海云杉种子园、母树林种实害虫14种,其中发现危害云杉幼果和针叶的害虫新种1种-云杉脊冠网蝽,危害种子的害虫新种1种-球果长尾小蜂;查明种实害虫的主要危害种类4种,查清了危害青海云杉母树的主要叶、梢、枝干病虫害10种,提出了抚育管理、摘除球果、保护天敌、适时采用化学药品防治的综合治理措施。此项研究获甘肃省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祁连圆柏育苗技术研究

根据初期试验结果,从采种精选、播种育苗、苗期管理、越冬管理、荒山栽培等5个方面探索最佳技术。1988年,祁连林场选种21千克,然后用湿沙拌种自然冷藏越冬、-80℃低温冷冻、40%的稀硫酸浸种等3种处理方法,各处理种子7千克,于1989年春,在冰沟河苗圃选择0.5亩圃地分别等面积作床条播,当年出苗率分别为自然冷藏种30%、机械低温处理种50%、稀硫酸处理种40%。幼苗采取麦草和柳笆覆盖越冬,1990年10月调查,保苗率80%。1992年苗高20厘米出圃,在阳坡和半阳坡开挖水平沟栽植,成活率93%。1998~2000年哈溪林场购进青海互助县北山林场圆柏种子,连续3年加大播种量,每亩下种75千克,出苗率50%。

桦树育苗造林试验

1990~1993年,古城林场进行了桦树育苗造林试验,育苗1.5亩,生产苗木7万多株,在封育围栏内和围栏外灌丛中试验造林200多亩,平均成活率80%。

此外2003年,天祝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三期工程规划方案,达省内先进水平;2004年,完成夏玛林区森林健康保育策略技术研究项目;2005年,完成祁连山东端自然保护区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研究项目。至2005年,全县林业系统在科研工作中,获国家部门奖励2次,获省级部门奖励13人(次)。

四、畜牧业

(一)历代畜牧业

天祝地区在秦以前为羌戎驻牧之地,经营马、牛、羊等畜。

汉初,河西草原为大、小月氏及羌驻牧之地。牧养马、牛、羊等畜,十分兴旺。还牧养骆驼、麯麰等“奇畜”。

宣帝时,在河西牧养的各类牲畜百万头(只)之多。《汉书·地理志》称河西“地广人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

北魏后,重视发展畜牧。据《魏君·食货志》载称:“以河西水草美,乃以为牧地,畜产滋息,马至二百余万匹,橐驼将半之,牛羊则无数”。

唐朝贞观元年(627年),战获突厥马2000匹,又得隋朝马3000匹,迁牧于陇右一带,40年后繁生至70.6万匹。唐开元、天宝年间,养马实行监牧制,分设8监于河西,主管马政。牧监虽以养马为主,但牛、羊却数倍于马。羊有河西羊、河东羊、蛮羊(即藏羊)等品种。

五代至宋初,凉州地区由吐蕃六谷部控制,畜牧业发达,尤以养马业驰名,北宋军马的来源,主要是凉州地区。仅六谷部左厢副使折逋游龙钵一次贡马达2000匹。故《宋史》载有“凉州之畜甲天下”之颂。

明代天祝多牧养牦牛和黄牛,并开始繁养犏牛。羊官牧规模不大,多为民间饲养。宣德年间(1426~1435年),蒙古部落移至庄浪河流域及哈溪、祁连一带,带来蒙古羊种,天祝始有蒙古羊品种。

清初,沿袭明制,设甘肃行太仆寺,在河西置牧监3处,统12苑马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后,河西设大小官马场41处。在天祝设有乌鞘岭、松山、铁城台、镇羌滩、哈溪下西项、古城野狐川6马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拨西宁马场牧马1100匹,分牧于河西及天祝石门寺等草场。各马场养马共1.97万匹。

清代,天祝藏、蒙古等民族不植五谷,惟事畜牧,牧放马、牛、羊,兼养猪。白牦牛繁养增多。“白牛食雪山肥草,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可合旃檀”(《凉州府志备考》)。羊分绵羊、山羊。品种主要为蒙古羊、藏羊及蒙藏混血羊。当时天祝岔口驿、金强滩、松山滩、棋子岭、古古拉、卡洼掌、吐鲁沟、响水河、火烧城、西坪山、安远堡、毛毛山等地的游牧部落“食毛践土于此,毳帐当路,畜马弥山。番之牦牛、犏牛、马、羊充斥道途”(《秦边纪略》)。马、牛、羊总数不下数十万头(只)。故有“祁连之饶,畜牧蘖生”(《五凉考治六德集》)。

民国32年(1943年),天祝共存栏马1.18万匹(内含骡、驴),牛2.5万头,羊11.62万只,猪7600口。民国35年(1946年),松山军牧场引进阿拉伯种马改良土种马。

40年代末,由于瘟疫流行,狼害猖獗,牲畜死亡严重。1949年全区死牛7800头,羊只死亡1.2万余只。同年末,天祝地区存栏马骡1.56万匹,牛3万头,绵、山羊11.86万只,猪1.29万口。

(二)畜牧业的发展

1952年始引进新疆细毛种公羊,改良本地羊1076只。至1957年大畜发展到11.08万头(匹),绵、山羊发展到32.45万只,其中改良羊4.8万只,猪存栏1.98万口。为国家提供菜牛2229头,菜羊8164只,禽蛋2.05万公斤,绵羊毛24.12万公斤,山羊毛4755公斤,各类皮张5.3万张。

1958年,在牧区建农场11个,将5个牧场改变为农场。牲畜因大量宰杀和出售而锐减。1959年全县出售牛3173头,羊2.95万只。

1965年全县大畜存栏12.2万头,绵、山羊41.8万只。

1978年后,天祝恢复为牧业县,1980年,全县大小畜(不包括猪)存栏66.51万头(只),其中绵羊增长尤为显著。当年出栏猪2万口,产肉100万公斤;出栏羊5.02万只,产肉90.3万公斤;出栏肉牛7983头,产肉58.72万公斤。产牛奶63.52万公斤,绵羊毛76.51万公斤,山羊毛2.95万公斤,禽蛋9.78万公斤。牧业总产值达1151.8万元。1988年,全县从事畜牧业的人口4.95万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28.2%,大小畜存栏56.95万头(只),其中改良羊36.5万只,占绵羊总数的86.9%。生猪存栏4.4万口。牲畜出栏率为19.53%,肉类总产量3697.41吨,羊毛产量970.61吨,牧业总产值1705.6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46%。

截止2006年,全县大小畜存栏59.77万头(只),当年出栏肉牛3.72万头,肉羊24.57万只,猪出栏9.56万头,肉类总产量14163吨,畜牧业总产值达17917.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1.80%。

天祝白牦牛

天祝白牦牛,藏语统称“华锐诺噶尔”,属优良畜种,在全国乃至世界牦牛品种中属珍稀地方类群。因其全身被毛纯白如雪,主产于天祝而得名。被载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天祝白牦牛最早是由生活在昆仑山至祁连雪山一带的野牦牛,由古代西部羌人驯化而成,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和严酷的自然选择,造就独特的体质体态结构和生理机制,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耐寒、耐粗饲,在粗放经营条件下,仍能正常地生长繁殖。天祝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海拔在2040~4874米之间,适于饲牧牦牛。天祝藏族自治县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白牦牛数量有较快的增加。至2005年末,全县牦牛存栏数为8.98万头,其中白牦牛4.25万头,占牦牛总数的47.33%;白牦牛种群中有纯白牦牛0.41万头,占白牦牛总数的9.8%。

甘肃高山细毛羊

甘肃高山细毛羊是以当地藏羊、蒙古羊及其混血羊为母本,引用新疆细毛羊和高加索细毛羊为主要父本,采取多亲本复杂育成杂交方式,于1980年育成的甘肃省第一个细毛羊品种。到1992年,全县绵羊数量达35.47万只,其中细毛羊和改良羊达20.96万只,甘肃高山细毛羊达5.37万只。1992~1994年,实施规范化塑膜暖棚养殖技术项目,促进了良种、良舍、良料、良法、良医综合技术的配套应用,成年羊只均增加产值18元,获得省畜牧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新品种细毛羊改良

1996~1998年,实施“牧区开发示范工程”项目,引进中国美利奴种公羊和澳血公羊进行中国美利奴高山型细毛羊新品种的培育。至2000年,累计完成授配母羊19500只,生产澳美杂交一代18560只,其剪毛量和剪毛后活体重均比甘肃高山细毛羊有明显提高。2002年同时引入肉毛兼用羊、欧拉羊、藏系大白羊推广改良肉羊品种2000只。后又引进陶赛特、邦德和波德代等肉羊和肉毛兼用羊新品种进行杂交改良。2005年,在8个乡镇设立绵羊人工授精站共35个,授配细毛羊6.79万只,全县细毛羊和改良羊数量达到37万只,占绵羊总数的94.85%。

绒山羊

1980年,始引入辽宁盖县绒山羊、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和阿拉善左旗白绒山羊等优良种羊进行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取得良好效果。1996~1998年,先后引进辽宁盖县绒山羊和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建立优质绒山羊养殖示范村10个,示范户196户,组建绒山羊纯繁育群4群,年提供种公山羊60只。个体产绒量提高200克以上,每年可实现新增产值154.6万元以上。在朱岔等重点产区组建绒山羊纯繁群20个,发展专业户396户,改良后的绒山羊平均产绒371克,最高可达650克,比当地土种山羊产绒196克提高了89.29%。至2005年,全县存栏山羊14.12万只,其中改良绒山羊数量为7.9万只,多属河西绒山羊品种。

岔口驿马

岔口驿马是由“汉唐马”繁衍至今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天祝县为主产区,县内尤以松山、抓喜秀龙、石门、柏林、华藏寺、打柴沟等乡镇为最。县境内的岔口驿,是西部古驿道必经的驿站之一,明代在此地设茶马互市,此后,逐渐变为赛马和马匹交易地。每年农历“二月二”在岔口驿举办赛马暨物资交流会沿袭至今,岔口驿马因此得名。岔口驿马头形正直,体躯粗壮,身高中等,眼大眸明,性情灵敏,肢势端正,蹄质坚硬。属挽乘兼用型。天祝县各族人民历来有选育、调教走马的传统习惯和经验,以岔口驿马善走对侧快步的独特性能,在现有马匹中,以训练走马者居多。一般马稍加调教即成走马。岔口驿走马在全省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赛马项目中均取得好成绩。由于全县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岔口驿马逐渐退出了役用市场,加之马术项目水平低、竞技马市场开发滞后等原因,饲养数量逐年下降,1986年,全县养马2.13万匹,2005年0.83万匹,且适龄母马不足0.2万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