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洛肯
清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各门各类的集大成时代,也是满族自身的文学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过渡与奠基,清中期尤其是乾隆朝的政治、经济都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这就为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元、明两朝已经陷入发展瓶颈的诗词在清代中期再次显露出勃勃生机。清代诗文的辉煌成绩不但成就了中国古典文学最后一个发展高峰,也推动了满族文学的发展。入关百年来,清廷大力推动汉文化发展的同时,满族自身也在积极的进行汉语文创作。发展到乾嘉朝,满洲人才辈出,不仅是创作队伍和文学作品的数量远远超过清代前期,在艺术形式上于诗词之外,又涉及散文、小说等创作领域,把满族文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迈上自身发展的又一高峰。
满族入关之初,出现的汉文创作的最早形式就是诗歌。从清初到清中期的乾嘉朝,这100多年的时间内,八旗子弟的汉文化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的诗文创作不论是从创作群体来说,亦或是作品的数量与质量上来说都达到了清王朝的顶峰。著名诗人袁枚说:“近日满洲风雅,远胜汉人,虽司军旅,无不能诗。”客观地道出了这时期的八旗子弟汉文化水平的程度之深以及诗歌创作的热忱。
据恩华纂辑、关纪新整理点校的《八旗艺文编目》统计:清代旗籍可知的满洲作者有326位,中期乾嘉两朝就有65位。法式善《八旗诗话》中记载这一时期满族诗人68人;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中记载这一时期满族诗人23人;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中记载这一时期满族诗人25人;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中记载这一时期满族诗人42人;李灵年、杨忠《清人别集总目》中记载这一时期满族诗人36人。由此可知,清中期满族作家文学的繁荣昌盛。通过综合比较,本文涉及87位满族作家,其中宗室王公19位,八旗大臣61位,闺阁作家7位。
一、宗室作家
乾嘉时期是宗室文学发展的又一黄金时期。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这时出现的宗室作家群体大多都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宗室作家在这时期是比较活跃的,这不仅表现在诗集数量多,同时,也表现在交友、赠答、互为序跋方面。满族历来尊重向往汉文化,入关以来,宗室子弟无不以汉族大儒为师。随着满族作家汉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以汉儒为师亦是为友,相互唱和、赠答,宗室子弟更是如此。宗室作家流传下来的诗文别集多数都有汉族大儒的序、跋。如《清艳堂近稿》有嘉庆四年纪昀序,又刘墉题诗,末有误庵成书、吴鼒跋;《草檐即山集》有临川乐钧序,末有李韫英跋;《东行吟抄》前有潘陽西桥慈士衡敬序;礼部侍郎蔡世远序、国子监祭酒邵基序、兵部侍郎胡煦序、翰林院编修顾成天序、江宁施炳炎序、江宁常伟都序。可见,这一时期,满族宗室作家文坛的兴盛。下面对乾嘉时期宗室作家的诗文集版本及收藏情况情况作一梳理。
永瑆,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清高宗乾隆帝弘历第十一子,封成亲王。生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卒于道光三年三月(1823年)。著有《诒晋斋诗文集》《诒晋斋随笔》《苍龙集》《听雨屋集》等。《苍龙集》及其手书22首诗之诗册,未刊刻。《诒晋斋集》八卷附《随笔》一卷,刊本3册,藏国家图书馆、大连市图书馆,辽宁图书馆、辽宁大学图书馆。《诒晋斋集》八卷,刻本,南大藏;光绪五年古冈刘氏藏修书室刻述古丛抄本第四集,旅大藏。《诒晋斋集》八卷《后集》一卷,道光二十五年二世孙载瑞刻本,南大藏;清刻本,南图藏。《诒晋斋集》十卷,记前集八卷、后集一卷、随笔一卷、收乾隆二十八年至嘉庆二十五年之作,麟魁为之序,道光二十八年载锐刻,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又有《诒晋斋后集》一卷,光绪八年溥尉北京刻,南开大学图书馆藏。《诒晋斋诗集》六卷,藏修堂丛书本。钱仲联著《清诗纪事》收录《题近香楼》《游万柳堂有感》《闻平金川捷报》《昭陵石马诗》《感怀》《题诒晋斋》《题尚书房消寒杂咏册子》《乾隆癸卯九月廿六日至广宁县翌日北镇庙陪祭恭纪》《送钱抚棠少宰》等诗作。永瑆的诗文中描写塞外、江南以及中原风光的诗作多数都情景交融,诗格清高。而他的怀人、题画之作,词句典雅,因此得到当时众多学者的称赞。昭在《啸亭续录》中谓其“成哲王诗文精洁,书法遒劲,为海内所共推。”符葆森的《国朝正雅集》中载“成郡王载锐云:诒晋斋者,予先曾祖游心翰墨、悦志诗文之处也。先王性好临摹晋人书法与赓飏著述之诗文。常于歌咏升平之中,己寓忠孝诒谋之意,可谓蔼然乐善,穆如清风者也。自幼画法精进,博涉诸家,晚年自成一家之妙。”又见《寄心盫诗话》:“诗由汉、魏、两晋下窥三唐,靡不精贯诸家,自成一体。”杨子华《芳菲菲堂诗话》中称其“清才哲学,天潢中殆第一人。集中如《扬州杂咏》及《杨柳青竹枝词》均逸趣横生,风流自赏,毫无富贵逼人气也。”
弘昼,雍正帝第五子,康熙五十年出生,乾隆三十五年薨。雍正十一年正月封和硕和亲王。著《稽古斋全集》八卷,乾隆十一年内务府刻本。卷首乾隆丙寅四月望日御笔序、御制原序、和硕庄亲王爱月居士序、和硕果亲王自德居士序、和硕亲王序、大学士鄂尔泰序、大学士张廷玉序、大学士朱轼序、大学士蒋廷锡序、兵部侍郎福敏序、礼部侍郎蔡世远序、国子监祭酒邵基序、兵部侍郎胡煦序、翰林院编修顾成天序、江宁施炳炎序、江宁常伟都序。《稽古斋全集》八卷,自刻本,五册,辽宁图书馆藏。《升平歌咏》一卷,国家图书馆藏。《清凉山小志》一册,国家图书馆藏。《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二十,艺文志,集部:选弘昼《稽古斋全集》。
弘晓(1722~1778年),字秀亭,号冰玉道人、冰玉主人,爱新觉罗氏,怡贤亲王允祥之子。雍正八年十二月弘晓袭怡亲王。著有《明善堂诗集》,乾隆间陆续刻成,南京图书馆藏十卷本,中科院图书馆藏十一卷本,国家图书馆藏三十二卷本。所见十一卷本,首有乾隆十四年慎郡王序,乾隆九年秀亭冰玉主人自序及伊都立、沈景润、张纯熙序,又范棫士、张衡序及乾隆十四年陈孝冰序。慎郡王允禧序称,“《明善堂诗》已行于时,己巳春復裒集所作,自甲子至丁卯得若干首,将续刻之”,是此集早有刻本传世。诗起戊午,止于戊辰,当为乾隆三年迄十三年。冰玉主人自序称,“岁在庚戌,予甫九龄”,此庚戌应是雍正八年。《明善堂诗集》三十卷、《诗余》一卷、《词余》一卷,乾隆刻本,北图藏。《明善堂诗集》十二卷,乾隆刻本,南图、北大、人大藏。《明善堂诗集》四十二卷、《文集》四卷、《诗余》一卷、《词余》一卷,乾隆四十二年刻本,辽图、复旦、华东师大藏,此集乃去世前一年自刻,当是足本。《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二十,艺文志,集部,选《明善堂诗集》。
永恩(生卒年不详),字惠周,号兰亭主人。康良亲王杰书(礼烈亲王代善孙)之曾孙、康修亲王崇安之子。永恩的著作有《时艺》《律吕元音》《金错脍解》《诚正堂诗稿》《诚正堂文稿》以及戏曲著作《漪园四种》等。《诚正堂文稿》收有永恩论述文章理论的几篇文章,即《文章论》《通文论》《音字说》《三十六体源流说》《时艺自序》《金错脍解序》等。《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二十,艺文志,集部,选永恩《正堂时艺一卷》。《诚正堂稿》八卷,六册,辽宁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辽宁图书馆藏。《诚正堂稿》诗八卷、词一卷、文一卷、时艺一卷,乾隆十八年家刻本,北图、辽图、复旦、华东师大、日本静嘉藏;乾隆五十三年刻本,中科院藏。《诚正堂稿》,乾隆间刻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十二卷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十卷本。
如松(1737~1770年),号素心道人。豫通亲王多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五世孙、辅国公功宜布第三子。著有《怡情书室诗钞》。《怡情书室诗钞》刊本一册,目前藏于辽宁图书馆。《虚窗雅课》(一集二集),刊本一册,藏于国家图书馆、辽宁图书馆。《丁香亭诗选》,按其分体为六卷,乾隆十九年德保抄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前有楚南老人王文清、钱塘张宝鹤序。约为乾隆十八年所作。《怡情书室诗钞》,署睿恪亲王,仅一册,乾隆五十四年刻,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本,有“翁方纲印”(阴文方印),又乾隆戊申皇十一子序,又丙寅浭阳守正朱笔题识。凡诗百68首,约止于乾隆三十一年。《燕京大学图书馆报》1932年第二十五期,有跋所撰《竹窗雅课》稿本,此编当亦存世。
永珹,清高宗乾隆帝第四子,别号寄畅主人。著有《寄畅斋诗稿》《纪行诗钞》。钱仲联《清诗纪事》第三卷中收录其《过孔武壮王有德墓》。昭梿《啸亭杂录》卷九,录其所作《过孔武壮王墓》,记孔有德战死桂林事。《纪行诗钞》一卷,二册,辽宁图书馆。《诚正堂稿诗》八卷、词一卷、文一卷、时艺一卷,乾隆十八年家刻本,北图、辽图、复旦、华东师大、日本静嘉藏;乾隆五十三年刻本,中科院藏。《八旗艺文编目》别集载其著有《寄畅斋诗稿》,今未见传。此《纪行诗钞》二卷,乾隆间钞本,辽宁省图书馆馆藏。徐世昌在《晚晴簃诗汇诗话》中谓其“王诗意度高华,风格雋上。七言近体其神味、声律不在晚唐韩、吴、罗、韦诸家下也。”
弘旿(1743~1811年),字仲升、卓亭,号恕斋,一号醉迂,别号瑶华道人,又号一如居士、杏农村。恪亲王允袐(康熙帝玄烨第二十四子)第二子。弘旿一生工画,讲究笔致墨韵,风格清新,师从董邦达,自署瑶华道人,名与紫琼并著。更善于诗赋,著有《恕斋集》《瑶华道人诗钞》《谦吉堂印谱》等。自乾隆二十八年至嘉庆四年间,诗作颇多,从中遴出300余首,别为十卷,辑为一集,名为《瑶华道人诗钞》,多为即兴、写物、题画之作。其中,附《御览集》一卷,即为弘历过目或与弘历唱和之作。钱仲联《清诗纪事》录其《赋得寒梅着花未》《和彭文勤诗》两首。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谓其“画笔高妙,直逼云林,诗亦唐人高调”。李兆元《十二笔舫杂录》“工诗文,善书画,为一时之冠”。又如《春晖余话》中:“朱韞云:我朝宗室善诗者最盛,如紫琼崖主人、红兰主人、泰菊主人及瑶华道人,其尤著者也”。徐世昌《晚晴簃诗汇诗话》“瑶华道人精绘事,山水花木,兼擅其胜。诗视紫琼,微若不逮。然乌衣风度,间雅雍容,固亦宗潢之雋也”。所著先有《赐宴宗室礼成恭纪七言排律一百韵》,仅一卷,乾隆间刻本,中国图书馆馆藏。后边所作为《瑶华道诗人诗钞》十卷、《预览集》一卷,嘉庆间刻,又有民国三十一年新河冯氏补刻光绪刊本,中国国家图书馆皆有收藏。嘉庆本卷首钤间印身外浮名好是间。诗编年,自乾隆二十八年迄嘉庆九年所作,共300余首。今存此集咸丰二年刻本及光绪七年刻本,皆不及十卷之数。又有稿本存世,题为《瓊华道人诗稿》,不分卷次,温州市图书馆藏。《瑶华诗钞》十卷《预览集》一卷,清刻本,北图、辽图、鲁图、中科院、华东师大、徐州藏。
淳颖(生卒年不详),爱新觉罗氏,号玉盈主人。豫通亲王多铎五子多尔博后裔、豫恪亲王如松第三子。《虚白亭诗钞》二卷,刊本二册,国家图书馆、辽宁图书馆藏。《澹香吟稿》(夫妇诗合刊),清刻本一册,国家图书馆藏。《虚白亭诗钞》二卷,录诗二百余首,多随扈乾隆至圆明园及承德避暑山庄所作,嘉庆十年初刻,国家图书馆藏。后选录百余首,书名及卷数如旧,嘉庆二十一年刻。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别本《虚白亭诗钞》不分卷,抄本,一册,首都图书馆藏。《八旗艺文编目》载,所著又有《身云室诗稿》,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