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丁炜的先祖推定为丁谨。目前这一提法最具代表性,也最为学界认可。庄景辉先生在《陈埭丁氏回族婚姻形态的历史考察》中明确地提出了丁谨为丁炜始祖这一观点。文中言:“‘丁氏一世祖丁谨(字慎思,号节斋,1251~1298年),宋咸淳间自姑苏籍居城南之文山里,元至正末年由泉州徙居陈江(今陈埭)。’文中又言:‘13世丁炜(字澹汝,号雁水,1634~1696年)娶同邑华族,侯官县儒学教论前酉举人蔡公樠女,继娶前袭锦衣卫指挥使梅公应春男天禄公女’”。陈国强先生的《福建陈埭回族的形成与发展》中也采纳了这一观点。
而丁炜在《问山文集》中的一篇行状则证实了这一观点的真实性,从而也确立了它的权威性。丁炜在《诰赠朝议大夫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加一级先考颙初府君先慈贞懿陈恭人行状》一文中提到:“府君讳梡,字幼荐,号颙初。其先为苏州守,讳维清公。之后,自始祖节斋公讳谨,于宋咸淳间,卜居泉郡文山里,数传仁庵公讳善,徙陈江,代有隐德。”
从史书记载来看,丁谨生卒年为1251~1298年,而赛典赤·赡思丁生卒年为1211~1279年,比丁谨早40年,因此二者不可能为同一人,由此推之,赛典赤·赡思丁为丁炜先祖这一提法无法为学界所认可,而使得丁谨为丁炜先祖这一提法更具说服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丁谨为丁炜的始祖。
三、丁炜诗歌创作研究
丁炜的诗歌创作在清初闽中诗家中极富盛名,声名仅亚于周亮工。袁行云先生在《清人诗集叙录》中评论丁炜说:炜官鲁山,地僻事简,肆力于诗歌古文词。其名在“十子”之列,诗纯乎唐音。五古《咏史八首》《游窊山诗》有序,《闻魏惟度续石仓诗选有寄》,七古《过仙霞岭》《沈石田山水歌》《谒嵩嶽》《大孤山》,七律《蓟门咏怀》《长安杂兴》八首,《拜李卓吾墓》,以及《秦淮竹枝词》《李儿泗竹枝词》,雄浑淡宕,兼而得之。《从军行》《戒驿》《书甲寅腊月事》,具述自身经历。
虽然丁炜的诗歌创作取得了较高的文学成就,也得了时人和后人的肯定和赞赏,但历来丁炜及其诗歌创作却并未受到后人的极大关注,对他的研究从目前所能收集到的资料来看,真可谓是凤毛麟角。
丁炜及其诗歌创作的研究在钱仪吉编订的《碑传集》卷八十一中陈寿祺撰的“丁炜传”中初见端倪。文中言:“炜诗力追唐贤,而能以文采润饰。其吏治长洲汪婉,宁部魏礼,龙眠钱澄之,华亭沈荃,莱阳宋琬,新城王士禛,秀水朱彝尊等,叙其诗文,交口推之,以为‘丽而则,清而腴。’其集皆士禛与宣城施闰章所评定,文亦具体。”此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丁炜的生平及其诗论主张,并明确提出了丁炜的著作,为后人进一步地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国朝耆献类征》卷一百五十六,《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及《清史列传》卷七十《文苑传》全是据《碑传集》所写。清代著名诗人沈德潜《清诗别裁集》中收入了丁炜的“贾岛峪”、“卧病酬林澹亭”、“哭外甥吴兴公先生”三首诗。已故北京大学教授邓之诚先生的清代诗歌文献学著作《清诗纪事初编》,收录了丁炜的《长安杂兴》诗二首,并对丁炜生平及其著作版本进行了扼要而精当的交待,认为丁炜“诗摹唐贤,音调谐和,文亦修洁。”袁行云先生所著《清人诗集叙录》,专门针对诗人的诗集而作,书中选录了清代诗人2505人,并对诗人的生平,均有较为详细的介绍,丁炜也被列入书中。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丁炜的生平和版本信息,而且对其诗作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福建师大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清诗选》中收入了丁炜的《新淦舟行》一首,并对丁炜生平做了简单的介绍。庄景辉先生编订的《陈埭丁氏回族宗谱中》收入了丁炜的《雁水公示和二首》和《哭亡女》,并对丁炜的家世渊源做了较为详尽细致的考证,给后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除此之外,丁福保先生辑录的《清诗话》,郑方坤先生的《全闽诗话》中也对丁炜的诗歌创作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对于丁炜诗歌的研究,陈庆元先生发表在《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2期的文章《清初拔逸闽派的诗人丁炜》是开篇之作,文中结合清初的时代背景及文学主张,较为详细的分析了丁炜及闽派代表诗人林鸿和高棅的诗歌创作及其诗论,对二者做了分条缕析的对比,从而指出了丁炜不能被归为闽派诗人的这一论点。陈庆元先生的这一论点打破了清代文豪王士禛对丁炜的评论。是文主要分析了丁炜的诗论主张,对作品并未给予深入细致的分析,因此本文观点论据稍显不足,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观点,本文有着积极的创新意义和极大的借鉴之处。丁玲玲发表在《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上的文章《丁炜其人》中主要就丁炜的家世及其个人经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其诗歌和诗论也做了简单的介绍,但只是引用他人的观点,并无新意。杨大业先生发表于《回族研究》杂志2008年第1期上的文章《明清回族进士考略(十二)》,除了对丁炜的生平和著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之外,还收入了许多丁炜诗歌的摘句,这对我们进一步研究丁炜提供了一些帮助。
就诗学专著和文学史性质的论著来看,关于丁炜诗的研究也为数不多,清代诗学研究大家严迪昌先生的力作《清诗史》,煌煌几十万字的著作,无一字涉及到丁炜,只是在论述神韵派的影响时,捎带性的提及到了“金台十子”。朱昌平、吴建业两位先生主编的《中国回族文学史》,对丁炜进行了专章分节的论述,就其家世、诗词文创作及文学主张以及取得的艺术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与前人对丁炜的研究相比,这里的研究已经是较为详实、系统的了,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总的来说,对于丁炜诗歌的分析,过于简单,未能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较深层次地分析出丁炜的诗学思想及其深层次的创作心理。邱树森先生主编的《中国回族史》中对丁炜的诗歌及其诗论进行了简单的概述。
四、丁炜其他创作的研究
除了诗歌创作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外,丁炜的词、文创作也较为丰富,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著有《紫云词》、《涉江词》各一卷,《涉江词》已散佚,目前仅存有《紫云词》一卷。《紫云词》中共收入丁炜词192首,卷首有秀水朱彝尊、武林丁澎、吴江徐轨为其作序。炜总体词风为豪放与婉约兼容。他的词总体上可分为四类:纪游写景词、状物抒情词、田园词和闺情词。丁炜词集取名“紫云”有不忘乡土之意,其《〈紫云词〉自序》云:“其名义紫云,则乐操土音耳。吾乡城南有山紫帽,紫云尝冒其上,即唐真人郑文叔遇羽衣授金粟处。”
丁炜词风格与诗近似,填词始于宦游之时,词作教晚,然亦受到时人好评。丁炜所作《自赋莺啼序纪事词》“此词一出,好事者争相钞写,遂与坡公《八镜台》并传。”(乾隆《泉州府志》卷五十七,《拾遗》下)朱彝尊序其词云:“《紫云词》流播南北,盖兼宋元人之长。”
闵丰著的《清初词选本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中的《清平初选后集》(康熙十七年刻本)选丁炜词一首;《词觏》(道光二十四年金天福钞六卷本)收丁炜词7首;《亦园词选》(康熙二十八年刻本)收丁炜词3首;《草堂嗣响》(康熙四十八年辟疆园刻本)收丁炜词2首;《古今词选》(康熙五十五年瘦吟楼刻本)收丁炜词一首。时人葉恭绰主编的《全清词钞》(中华书局,1982年版),收入丁炜“望海潮”、“鬓云松”和“四和香”三首词。庄景辉编订的《陈埭丁氏回族宗谱中》收入丁炜的散文《恭题乔初公老叔画像赞》一篇,据载,在镶于陈埭丁氏回族大宗祠中堂门外两侧的“敬录雁水公诗词石刻”中分别刻录了丁炜的《本意·渔夫词》和《村居诗》。
丁炜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其诗、词的创作上,他的散文创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散文成就体现于他所著的《问山文集》八卷。经统计,在这八卷文集当中收入了各类文共93篇,卷一为序,收入文26篇;卷二为记,收入文6篇;卷三为书,收入文32篇;卷四为传,收入文2篇;卷五为祭文,收入文6篇;卷六为形状,收入文4篇;卷七为志铭,收入文1篇;卷八为杂著,收入文15篇。其中序、书的篇目最多。分别有太仓黄与坚、关中周燦、龙眠钱澄之、新定毛际可、宁都魏礼、同里张汝瑚为《问山文集》作序。
虽然丁炜的词、文创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历来对其的研究对极少。丁炜词的研究,开启先河者应该是清人为其词所作的序及其评论。徐轨序云:“其所作直能上掩和凝,下追温尉,举凡芊绵韶令,雄奇排,无不各臻其胜,洵乎台章、柳、秦、黄、姜、史诸家而集大成者也。”陈维岳序云:“丁雁水先生,名家各体俱工,填词兼善珊瑚架笔色丝黄绢之题,玳瑁为簪,流水高山之韵;语其奇丽,散天半之朱霞;譬此清真,舞云间之独隺。阳春白雪,郢中之逸唱齐停;皓齿朱颜,一代之佳人并老洵。足使温韦咋舌,姜史灰心者矣。”从前人的评论中我们可以充分的看到丁炜的词作,在当时有着极高的评价。朱昌平、吴建业主编的《中国回族文学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在丁炜的专章论述中,对丁炜的词和文分别进行了阐述,将丁炜词分为纪游写景、状物抒情、田园和闺情四种题材类型,并且分别对其进行了赏鉴和论述,然而只是选取了几首颇具代表性的词作进行分析,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因此并未上升到词学的高度。两位学者同时还提出了丁炜散文创作的种类,着重选取了《甓园记》来对丁炜的散文创作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分析依然流于表面,并未形成深刻的影响。
综上所述,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丁炜这位优秀的清初回族文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看到这种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这些研究成果大都流于表面,并未进行深入的挖掘,还存有很大的不足。这就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需要我们去拓展,目前我们需要研究的主要有:丁炜家世渊源的详细考证;丁炜生卒年的确定及其生平的考证;结合丁炜的著作对其诗词文创作及其理论进行全面的研究;将丁炜放置于当时的文坛中,与相关的文学群体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为全面的把握他所拥有的独特的文学魅力。丁炜作为一位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对他的研究无疑会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钱仪吉编碑传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
2.严迪昌著清诗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3.严迪昌著清词史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4.朱则杰著清诗史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5.袁行云撰清人诗集叙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6.王夫之等撰清诗话·渔阳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
7.李伟、吴建伟主编回族文献丛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8.叶恭绰编全清词钞(上)北京:中华书局,1982
9.白寿彝主编回族人物志(下册)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
10.赵尔巽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
11.陈庆元著福建文学发展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12.杨大业明清回族进士考略(十二)回族研究,2008(01)
13.陈国强福建陈埭回族的形成与发展民族研究,1991(4)
14.庄景辉陈埭丁氏回族婚姻形态的历史考察回族研究,1995(2)
15.丁玲玲丁炜其人泉州师院学报,2000(5)
16.陈庆元清初拔逸闽派的诗人—丁炜泉州师专学报(社科版),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