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沿黄城市带发展的金融理论与实践
19079800000030

第30章 金融支持沿黄城市带发展的总体思路(10)

加大金融资金投入力度。围绕当地骨干项目开发,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70%以上留在当地使用。继续实施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项目,落实农村妇女(青年)创业小额信贷优惠政策。加快实现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全覆盖。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等投入力度。从重点项目入手,解决好饮水、行路、用电、基本农田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坚持统一规划,群众参与,自愿搬迁,稳步推进的原则,以居住在边远山区以及水电路不通、资源匮乏、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户为重点,坚持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移民搬迁与重点村建设、退耕还林、小城镇建设、产业开发等相结合,实行跨村、跨乡、跨县(市)进行异地移民扶贫搬迁,努力做到“搬一批人,退一片地,绿几架山,清一沟水,富一方民”。

稳步推进劳务移民金融服务工作。围绕劳务移民就业及培训需求,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及就业培训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和完善符合职业教育培训特点的贷款管理办法,结合订单式、定向性劳动力转移培训,采取由用工单位、培训基地统一“承贷承还”的方式,向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或农村适龄青年提供信贷支持,提升农民转移就业能力。

支持构建多产业发展并举的扶贫开发新格局。“十二五”时期,自治区将加快建设固原盐化工循环经济扶贫示范区、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西北通用航空产业扶贫试验区、西兰银现代物流园区4个扶贫示范区,建成西吉马铃薯和西芹、彭阳优质牧草和经果林、原州区冷凉蔬菜和枸杞、泾源苗木和肉牛、隆德花卉和中药材、同心羊绒和红枣、海原羊绒和马铃薯、盐池滩羊和中药材、红寺堡酿酒葡萄等17个扶贫产业示范园。各金融机构应围绕扶贫示范园区的建设,积极跟进,主动服务,加大支持,促进六盘山区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构建以工业为主导、多产业发展并举的扶贫开发新格局。

支持贫困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农村水、土、田、林、路、电等符合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支持固海、盐环定、红寺堡3个大型灌区和山区库井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支持青兰高速公路宁夏段、东线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完善六盘山区干线公路网络;支持推进宁夏电网升级改造和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的需求。在保证信贷资金安全偿还的情况下,对已经落实财政资金的公益性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加强信贷资金配套支持;对具有未来收益权的经营性农田水利项目,应鼓励以项目未来的收益权或收费等经营收益为担保,发放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抵押贷款。

(五)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将改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信贷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确保中小企业信贷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扶持培育非公有制企业增实力、上规模。继续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专营机构的作用,实现中小企业的专业化服务。

地方性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挖掘企业信用信息,努力打造中小企业服务品牌。从中小企业特点出发,细分企业类型和融资渠道,积极推广动产(权利)担保贷款、互保联保贷款、循环自主贷款等多种信贷创新产品。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抵押担保范围,围绕应收账款、存货等创新多种物权组合担保形式,围绕“五大十特”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供应链、产业链融资业务,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特色化的信贷产品。进一步简化中小企业业务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为企业量身定制信贷、结算、结售汇、代理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切实满足中小企业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在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同时,要着力于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可以结合“宁夏中小企业百家成长千家培育”发展工程,依托人民银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筛选出一批经营状况良好、发展潜力较大、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中小企业,推荐给金融机构,争取优先获得各类金融支持。建立“推荐发行债券企业库”,对入库企业,通过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中小企业发行债券的现实需求及主要困难,结合企业自身及资金需求特点,向企业推荐适宜的直接融资方式。如发行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银行间市场债券,公开发行股票,与金融租赁公司合作开展融资租赁以及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等。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是指中小微型企业在中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发行和转让,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由证券公司承销。2012年4月,证监会召开媒体通气会,通报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制度框架已经基本建立。2012年6月,第一批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成功发行。与其他市场融资方式相比,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最大优势在于审批时间较快和发行门槛低。其审核时间在10日以内,对于发行债券企业的净资产、盈利能力、发行规模、资金用途都不做限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初期,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仅在浙江、江苏、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六地试点。随着各项制度的完善,未来宁夏等沿黄城市带中小企业也将能够发行私募债券,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六)助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促进黄河文化繁荣

黄河文化是沿黄城市带的灵魂文化,中华民族的摇篮,大力发展以黄河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促进黄河文化繁荣发展,需要金融机构大力支持。

在以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央行特别强调拓宽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范围,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支持的手段和方式,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央行副行长马德伦强调,要通过金融力量推动文化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促进文化消费,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引导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签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大力开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企业“走出去”的贷款担保业务品种,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迅速做大做强,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等等。

今后应通过进一步加强信贷政策指导、转换银行经营机制、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保险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大型企业集团进军文化创意产业等方式,进一步促进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应抓紧制定和完善规范专利权、版权等无形资产评估、质押、登记、流转和托管的管理办法,培育流转市场,突破文化产业融资难的基础性制度障碍。积极与有关商业银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促进银企合作,并通过组织洽谈会、推介会等形式,构建文化产业项目融资平台,加大文化产业保险介入力度,降低文化产业项目运作风险。应研究知识产权、企业无形资产和电影(视)制作权的质押方式,以解决文化创意产业普遍缺失抵(质)押物的问题;可与产权交易、信托、证券等相关机构合作,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资金结算、机构理财、供应链融资、并购贷款、国际业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

(七)促进内陆开放经济发展,提升对外开放的结构与层次

促进内陆开放经济发展。积极落实进出口核销管理等重点改革措施,组织开展贸易融资等业务,支持涉外企业加快发展,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升级。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在工程承包、旅游、穆斯林用品和清真餐饮业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提升宁夏对外开放的结构和层次。

积极支持创建综合保税区。开展综合保税区外汇业务前期培训工作,掌握保税区业务操作流程,为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及筹备工作提供支持。加强外汇管理、海关、商务、税务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和密切配合,努力实现外汇管理的配套服务功能。

(八)进一步支持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宁东基地自2003年启动建设以来,煤炭、电力、煤化工三大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近10万产业人口加速聚集,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显着提升。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紧扣自治区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加大对宁东基地的信贷投放,金融信用植入和大量资金支持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尤其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十二五”时期我国能源电力需求仍将持续较快增长,国家明确了西北地区作为能源业战略接续地的重要地位。沿黄经济区被确立为国家重点开发区,蒙陕甘宁能源化工“金三角”的协调发展也提升为国家战略,均表明高标准建设宁东基地的政策环境越来越明晰,宁东基地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快发展时期。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宁东基地工作,是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精神的有力抓手,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宁夏经济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金融机构加强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提供了战略机遇。

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应加大长期资金筹措力度,积极向总行申请资金,运用总行信贷直营模式争取信贷倾斜。应提升银团贷款专业化管理水平,通过组织系统内跨区域联贷和区内银团贷款,合理引导内外部资金支持宁东基地资源高效开发。应加强项目营销和评估管理,向重大优质项目提供中长期信贷承诺,并根据项目的实际进程逐步放款,密切跟踪集团企业贷款的具体使用情况,确保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应加强同宁东基地管委会和宁东投资开发公司的沟通合作,对承贷主体和抵押担保措施合规、还款来源明确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稳妥提供贷款支持,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