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沿黄城市带发展的金融理论与实践
19079800000033

第33章 沿黄城市带区域金融合作构想(3)

费尔德斯坦和霍里奥克于1980年提出了一种检验区域金融合作程度的方法,理论依据是储蓄、投资与资本流动的关系。在一体化的资本市场中,有一个统一的世界真实利率。任何一国的储蓄都被看作是全球储蓄池中的一部分,一国储蓄的增加应引起世界储蓄池的增加,这将会使得所有国家的投资增加。而不同国家的投资都使用全球储蓄池中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在开放经济下,一国的储蓄和投资决策是可以相互分离的,即高储蓄率的国家不一定有高投资率,而低储蓄率的国家可以有高投资率。一国储蓄与投资的相关系数应该很低甚至为零。费尔德斯坦和霍里奥克提出了用回归方程:()=a+b+e来检验一国的开放程度。其中为国内投资与GDP之比,为国内储蓄与GDP之比。

这里,本书采用时序数据对宁蒙陕甘区域内1956年至2010年的储蓄投资相关性进行检验,数据资料来源于相关统计年鉴。每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分解成家庭和政府消费、总资本形成、存货变动和净出口(支出法)。各地储蓄定义为该省GDP减去私人和政府消费,各地投资定义为总的私人和政府资本存货的变化,在统计年鉴上是资本形成总额,可分解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储蓄率等于储蓄/GDP,投资率等于投资/GDP。

首先,从储蓄率和投资率的长期趋势图可以看到,1990年以来,宁蒙陕甘投资率总体上超过储蓄率,并且投资率和储蓄率都存在上升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后,投资率上升幅度明显,这证明了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

其次,从投资方面来看,2000年后,内蒙古投资率上升最快,陕西投资率上升最平稳。这两个省区在宁蒙陕甘区域内发展势头最好。宁夏和甘肃的投资率变化趋势相似,但是宁夏比甘肃高大约20个百分点。从储蓄方面来看,内蒙古和陕西的储蓄率明显高于宁夏和甘肃,原因部分在于这两省区经济更发达,人均收入更高。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储蓄率自然变高。

宁蒙陕甘储蓄和投资关系究竟如何呢?本书做一个简单的实证分析。方法是以投资为被解释变量,以储蓄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

本书把储蓄与投资相关性的检验分成改革前(1956~1977年),改革后,西部大开发前(1978~1999年),以及西部大开发后(2000~2010)三个阶段。

从上表可以看出,储蓄和投资的相关性大体上是逐步增加。就内蒙古而言,其投资率与储蓄率的相关系数由改革前的0.286上升到西部大开发前的0.495,继而上升到2000年以后的1.04,说明本地的投资越来越依赖于本地的储蓄,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可以理解为市场更加分割。虽然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央增加了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宁蒙陕甘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金融资源快速增加,但是区域金融市场并没有更加开放和走向一体化,而是更加割裂。

二、宁蒙陕甘区域金融集聚效应

测度宁蒙陕甘地区金融业的集聚程度使用的指标是赫芬达尔指数(HI指数),介绍如下:

(一)赫芬达尔指数

赫芬达尔指数是指产业中所有企业市场份额的平方和。其计算公式为:

HI=si2,i=1,2,…,n

其中,HI指数是衡量金融业集聚的重要指标,定义为各地区金融资源占全国金融资源百分比的平方和,si代表第i个地区金融资源占全国的百分比。HI指数实质是赋予每个地区的份额si的一个权重,通常对金融资源多的地区给予的权重大。指标中所采用的金融资源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由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余额相加得到。

(二)数据来源

所采用的宁蒙陕甘地区贷款和存款月度余额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全国贷款和存款月度余额数据来源于中经网。

(三)测度结果及分析

2003年以来,赫芬达尔指数存在整体上升趋势,宁蒙陕甘地区金融业存在金融集聚现象。2007年以前,赫芬达尔指数处于较低水平,但从2008年开始变大,此后赫芬达尔指数中间虽有波动,但金融集聚水平一直维持上升态势。本书也可以看到,虽然陕甘宁蒙地区赫芬达尔指数具有整体上升的趋势,但是赫芬达尔指数的值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可以判断出,宁蒙陕甘地区金融集聚现象存在,但是由于整体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的较低阶段,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很大,金融产业集聚程度低、集聚速度慢。

(四)宁蒙陕甘金融聚集的层次分析

在此,本书引入经济地理学的威尔逊模型进行分析,用金融辐射力代表金融发展水平,来度量各个城市对其周边城市的金融“溢出效应”,并测算出各个城市的金融辐射半径。具体思路是:首先,选取重要的经济金融指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测算出各个城市的金融竞争力,找出对周边地区有金融辐射力的城市;其次,运用威尔逊模型测算出这些城市的金融辐射半径;最后,运用专业的图形软件绘制出这些城市的金融辐射域。

威尔逊模型的表达式为:θ=Ai×exp(-βri)

式中,θ表示某区域内的影响阈值,即影响的临界值。当一个城市的金融能量衰减到这个阈值以下时,就能认为这个城市对其周边地区没有金融影响力了。Ai是主要社会经济变量,本书用它来代表某个城市的金融资源总量。β为衰减系数,它反映某个城市的金融辐射力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的速度。所以当达到一定距离时,某个城市的金融影响力衰减为0,这个距离可以用ri来表示,即某城市的金融辐射半径。

本书选取5个经济金融指标来测算宁蒙陕甘城市群城市的金融竞争力,这5个指标分别是:GDP、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固定资产投资额、财政收入。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出各个城市的金融竞争力,并进行排名。

因子得分大于0.4的城市有金融辐射功能,其余城市被视为接受金融辐射。因此,本书将重点讨论西安、兰州、银川三市的金融辐射程度,并最终测算出它们的金融辐射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