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9080000000119

第119章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60)

从日常生活来看,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化学有关,人人都需要化学制品,可以说我们生活在化学的世界里;从社会发展角度,化学对于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及新的实验手段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仅化学学科本身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而且由于化学与其他科学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也大大促进了其他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发展和交叉学科的形成。当今化学发展的一个特点是积极向一些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渗透,目前国际上最关心的几个重大问题:环境的保护、能源的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的研制、生命过程奥秘的探索都与化学密切相关。由此可知,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它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要都有密切关系。化学不仅是化学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也是广大人民科学知识的组成部分,化学教育的普及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的需要。

四、课程的宗旨与内容

北京交通大学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本科专业由原来全部面向铁路、服务铁路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改变为保持铁路、交通运输特色,面向全社会的定位和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工、管、经为主,理、文、法兼顾,涵盖六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专业设置格局。“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改变教学观念,革新化学教育,拓展化学教学视野,反映当代化学前沿,体现多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重在创新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与社会”为全校选修课程,共设32学时、2学分,主要对象为全校所有院系各年级的学生。作者之一于2003-2004年第一学期担任了此次授课的任务,考虑到六大学科各专业的学生基础、特点及课程学时的限制,作者选择了能源(包括能源的分类和能量的转化、煤炭及其综合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核能和化学武器等)、环境保护(包括环境与生态平衡、自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循环、大气污染、水体污染、食品污染、室内环境污染与家居装修和化妆品与健康等)、生命现象与化学(包括地球生物进化与生命起源、生物体中的重要有机化合物、营养、健康与化学元素和吸烟、毒品的危害等)及材料(包括无机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等)等热点作为中心内容,并向学生推荐R·布里斯罗着的《化学的今天和明天》作为参考书。

课程的考核方式摆脱了传统的习题模式,在讲课的过程中多次让学生随堂写讨论问题的个人见解;期终考核要求学生完成自己选题目的专题小论文,字数1500字以上。学生们都很重视,为写论文阅读了有关期刊杂志或书籍,还有些学生结合家乡的实际或自身经历、体会进行观点的阐述或讨论,有见解,有分析。期末,通过学生们的网上投票评价,得知该门课程的讲课效果较好,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作者在交大担任“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授课任务还是第一次,许多不足的地方还需要努力提高,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都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总结和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曾冬梅.宽口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国大学教学,2003(7).

[2]唐有祺,王夔.化学与社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科研创新指导下的研究性课堂教学

艾丽华,罗四维,于双元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100044)

摘要:提出科研创新与研究性课堂教学的5个有机结合点,即跟踪国际前沿与专业课原文资料教学、引导发散思维与设计多种答案的习题、尊重并利用数据与教学实验结果的评定标准、注重问题背景的分析与经典创新的借鉴及从具体到一般与问题的形式化表述。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课堂教学 科研方法 创新

一、引言

创建研究型大学是目前高校讨论的热点,也是各高校都在努力争取达到的目标。创建研究型大学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型大学可以从多个角度探求,分别从研究型大学的规模结构与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院系设置、研究性实验的开设及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等方面展开了相关的研究。本文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结合科学研究的环节,进行科研创新融入研究型大学课堂教学的探讨。

二、科研创新与研究性课堂教学的结合点

从狭义讲研究性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研究课题,具备从事研究工作的基本素质;从广义讲就是培养学生使其具备善于归纳问题、从多角度认识问题、发现事物中潜在的规律,以及提出创新方法的潜能。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学飞教授认为,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还是要抓好基础性的本科生教育,这样,做研究才会有保证。

本文提出科研创新与研究性课堂教学的5个有机结合点,使科研环节在研究性课堂教学中得以恰当的展现。

(一)跟踪国际前沿与专业课原文资料教学

跟踪国际前沿动态在科研创新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阅读原文资料来掌握最新信息是跟踪国际前沿的首要环节。

虽然大部分同学通过了四级、六级公共英语水平考试,但当他们要通过阅读专业英文文献来获取知识、信息时,还是感到有很大的心理障碍。这使大部分同学没有主动阅读原文资料的意愿,而更愿意去读同类内容的中文文献。然而对于业界前沿的内容,就少有同类的中文翻译文献。因此,我们要培养研究型人才,必须在跟踪国际前沿这一环节上提早训练学生,使他们具备这种素质。

公共英语的学习为学生奠定了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但是,专业内容的跟进阅读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阅读专业原文资料的能力也需要累积。任何人都必须经历过一定数量的专业原文阅读训练才能达到自如地阅读原文。只有在跨过了这个语言运用瓶颈之后,学生才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自如地利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

因此,选用原文资料教学对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这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专业外语词汇量,更重要的是促进他们养成阅读专业原文的习惯及提高阅读专业原文的水平,进而提高学生通过阅读专业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

专业课采用原文资料教学又有别于专业英语教学。主要因为专业课教学资料在学术内容上更加连贯、深入且有系统性。随着课程内容的渐进,关键词的重复出现,加上课堂的讲解,可逐步缓解学生的阅读难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通过阅读新内容,将外语真正地用起来。这种不是为了纯粹阅读英文而进行的阅读,会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使他们逐渐地从被动阅读原文转变为主动阅读原文。更重要的是,这为学生未来从事科学研究或高新技术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引导发散思维与设计多种答案的习题

从小学到大学,很多学生都习惯对答案,这实际上源于布置给学生的习题通常只有一个答案。这种类型问题能起到专项知识应用的训练目标。然而,从某种意义上也造成了学生解决问题思路的局限化。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有很多开放性的问题是不限定只有一个答案的。

美国教育学博士Meeker M.N.认为发散思维涉及广泛搜取信息、探求另类构想、强调多样化及有质量的产出。美国心理学家Guilford J.P.在他的着作中进一步指出,收敛思维利用逻辑推理进行聚焦式的信息搜索,认为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而发散思维则是具有流畅、灵活、独创、求精的思维。哪里有发散性加工或转化,哪里就产生了创造性思维。

为了激发、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了有多种答案的习题。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训练创新的机会和空间。

(三)尊重并利用数据与教学实验的评定标准

实验数据分析是科研创新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里既有尊重原始数据的科研观问题,又有用数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的方法问题。对与预期趋势不符的数据不能采取回避甚至抛弃的做法,而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要告诉学生这里也可能蕴藏着我们还没有获知的规律,这正是科研创新的契机。

对于可预期结果的教学实验,学生自己就可以判断所获得的实验结果数据的优劣。然而随着实验的进行,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预测不到的事情。为了防止有些学生丢掉与预期不符的数据,应在实验报告的评定标准上进行改革。即只要找出不符合预期数据的产生原因,可以同样被认为是优秀的实验。以此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风格,同时要善于分析。教学实践表明,有些同学在对非预期数据进行分析时,对所学问题的融会程度甚至超出了只是幸运地得到了正确实验数据的同学。

更有意义的是,这个分析过程培养了学生挖掘数据之间关联的能力,而这正是揭示事物之间的新规律进而通向科研创新的潜在通路。

(四)注重问题背景的分析与经典创新的借鉴

科研工作中对问题背景进行分析、综合是非常重要的,是创新的前提。

课内教学应加大对问题提出、问题背景、问题进展分析的讲解力度,而不是只侧重问题本身解决方法的讲解。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构建一个全局框架。

注重问题背景的分析能避免使学生一下子陷入一个复杂、具体的细节中。而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理论或方法的来龙去脉,才能举一反三地学习其他知识,解决其他问题,甚至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这样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进一步的是,还可以借鉴经典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创新发展历程,使学生获益于教育的本质。

(五)从具体到一般与问题的形式化表述

科学研究需要从具体到一般的表述、推理及综合能力。对研究内容进行形式化表述是一个重要环节,体现了认识的深度。

英国教授菲利普斯曾将博士论文《独创性贡献》的表现归纳为15种。其中有一种便是“首次对某一问题进行综合性表述”。由此也可以看出对学生进行这一训练的重要性。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涉及这类从具体到一般的形式化表述教学内容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形式化表述对于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也是课程的一个讲解难点。而这正是展现科研中具体到一般的推广过程,是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恰当案例。

三、结语

我们课程组(计算机体系结构)从2002年起采用原文资料教材,开展双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挖掘与科研环节相融合的教学内容,将正确的科研观展现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每一个教学环节,开展研究性教学。同时将课程组成员所从事的部分科研内容节选下来,作为辅助该课程的实验内容。文中列举的科研创新与研究性课堂教学的结合点是作者的教学心得,愿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同探讨。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陈连坤,王移芝,赵宏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100044)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总体培养目标、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原则、计算机基础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计算机基础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学生提供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能来解决学生自己的专业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 总体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的建设原则 理论教学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总体培养目标

如今,计算机已成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工具,高校的学生不能仅局限于会使用计算机,而且要对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相关的软硬件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我校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不同于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在课程的组织、内容的选取、讲授的深度上有自己的考虑标准。其教学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能来解决学生自己的专业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并结合新形势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新需求,经研究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重新定位,在满足各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形势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