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9080000000181

第181章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46)

(一)个性化全开放式演练环节

每堂课都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个性化英语学习成果,鼓励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例如,播报英语新闻、英语电影述评、英语歌曲演唱、同声传译模拟、自创英文故事或诗歌等。总之,激励每个学生有准备地实践自己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这样还能起到互惠教育作用。

(二)有主题半开放式互动环节

作为项目型或任务型作业,教师做好课前布置工作,安排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以个体或团队形式预先做好较充分的准备,课堂上以演示、表演、演讲、讨论、辩论等方式进行互惠式学习,既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又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主题的设定要兼顾语言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要能够体现一定的时代性,尽量避免老调重弹。针对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要重视学生举一反三的运用能力,技能只有经过反复操练、多维运用才能达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的境地,切忌满堂灌的一言堂;主题任务的设定要与课文内容、篇章鉴赏和文化比较建立较为密切的联系,鼓励学生通过创造性的实践表达思想,允许有讨论、有分歧、有新意,教师同时要加以及时引导,避免盲目地走过场,或消极、悲观思想任意弥散。

(三)教师精讲与指导环节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宝贵,革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忌流于形式而疏于实质。教师在课堂上绝不是看客。课前教师要对教学重点精挑细选,对各种模式的可行性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上要有条不紊地将各个步骤依次落实。有些内容要教师精辟讲解,使学生有拨云见日般的顿悟;有些内容要循循善诱,热情启发和诱导,使学生有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成就感。同时,学生的课堂活动丝毫离不开教师的积极指导,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干预,也要现场发挥,发掘学生可能迸现的生动火花,使他们随时可能实现某种自我超越。对各阶段活动,教师要积极做出评价和总结,尤其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对个性化学习策略的探索更要予以点拨,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从而扬长避短,将其继续发扬光大。

五、形成性评价方式是对创新尝试的有形支持

Henning 指出,语言测试有多少个目的,就会有多少种测试类别。积极的考核评价方式是对创新精神的认可。针对课堂教学,综合英语课程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面也应予以相应的调整。有意识的创新尝试,积极的课堂表现,个性化学习策略的摸索,课堂内、外语言实践能力的创新运用都可以通过量化作为学生创新素养提升的考量指标,这也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有形支持。除了强调横向的学生之间的比较外,还要强调纵向的自我发展比较,引导学生参与到自我评价体系中来,加强反馈,并作出基于评价基础之上的学习策略调整,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六、小结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大学教育如何使学生与教师人尽其才,教学条件与教学环节物尽其用,从而使学生能够热爱所学专业,有效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在不断的继承中发展、创新,这应当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思考的重中之重,任何一门课程概莫能外。综合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棘手的问题,如不爱参与活动的学生、课堂语言环境的创造和维护、语言基本功的整体提高、创新实践的可操作性等,这些仍将是本课程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改进的重点。

浅谈传播学基础理论课程中的“情境教学”

张杰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100044)

摘要:传播学基础理论课程是比较枯燥、抽象的,而“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增强这些课程的吸引力。应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建立时效性强、易引发学生共鸣、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再为学生设置合理的“真实任务”。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自身素质:建立完善的新闻传播信息知识储备以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以使理论知识和鲜活的实践紧密相连。

关键词:情境教学 新闻传播学 教学情境 基础理论课程

“新闻学原理”、“传播学概论”是新闻传播专业必修的两门理论基础课。相对于生动形象的专业课程而言,基础理论课程显得枯燥、抽象,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形成厌烦和抵触情绪。但是,基础理论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又是显而易见的,它是进入专业学习的一个必要的“入门”过程。如果在这个阶段学习的理论不够扎实,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将来对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如果在这一阶段产生了畏难和抵触情绪,那么无疑会影响学生在以后学习本专业的自信心,甚至会使他们转而投向别的专业。因此,如何增强基础理论课程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对于本专业的浓厚兴趣,是摆在每一位教授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师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在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说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如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片,辅之生动形象的语言,甚至配以令人印象深刻的音效,声情并茂地讲解相关理论,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但是,这种单纯依赖于教师一方准备丰富生动的教案,单纯依赖于“我说你听”的教学模式,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作用。

如何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讲”转变为主动的“学习”、积极的“思考”,这是我们有效提高课程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对于这个问题,“情境教学法”不失为一个良好的解决之道。“情境教学法”源于“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这个概念。“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理论最早在国外兴起,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布朗(J.S.Brown)等人提出。它本来是英语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学说认为,传统教学暗含了这样一种假定,即概念性的知识可以从情境中抽象出来,因此,概念表征成了教学的中心。而实际上,这种假定恰恰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教学的有效性。他们认为,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所以,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和感知上。布朗等人提出了“认知学艺模型”(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Model),试图借鉴某些行业中师傅带徒弟的有效传艺活动,通过一些与这种传艺方式相类似的活动和社会交往形式,使学生适应真实的实践活动。它主张通过在真正的现场活动中获取、发展和使用认知工具,来进行特定领域的学习,强调要把学习者和实践世界联系起来。

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设定一定的真实任务(AuthenticTask)情境,引导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的基础上获得理论知识。在借鉴了上述种种当代西方的情境学习理论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着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李吉林老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探索出了以“美”为境界,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的情境教学模式,后来以此为基础,全面拓展,形成情境教育理论。总结起来,情境性教学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学习的任务情境应与现实情境相类似,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由于具体问题往往都同时与多个概念理论相关,所以,研究者主张弱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交叉。其次,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资料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范式,并指导学生的探索。最后,情境性教学需要进行与学习过程相一致的情境化的评估(Context-Driven Evaluation),或者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的融合式测验(Integrated Test),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

从教学实践来看,这种情境教育理论也很适合于在大学教育中的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课程中使用。因为这些课程中所讲授的理论知识都是多年来学者们从新闻传播实践领域中经过常年的摸索总结出来的抽象的规律和理论,这些原理和理论既然来自于实践,那么,就给它们同“情境”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抽象的规律和理论应用到当前的传播实践当中去,然后再在这些传播实践中为学生们建立“真实任务情境”,即以这些传播实践为背景设置某些问题,要求学生予以解决。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就会学到某些规律和理论。

那么,怎样设置真实任务情境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实,关键在于任务情境所涉及的当前传播实践必须能够充分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有积极性去完成和此项传播实践相关的学习任务。所以,以下几点在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时尤其需要注意。

一、建立时效性强的教学情境

“时效性强”指的是教学情境中所涉及的新闻传播信息越是新近发生的越好。曾有学者给“新闻”下过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同样的道理,教学情境中所涉及的传播实践越是新近发生的就越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传播学概论中有一部分内容讲的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的着名的“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即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的政治倾向。在讲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以“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为传播实践背景建立教学情境,由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是2008年发生的一个重要政治事件,以此建立教学情境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易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学情境

这指的是教学情境中所涉及的新闻传播信息越接近学生的身份、年龄、心理状态,越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就越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解“新闻舆论”时,可以选择在地震中教师弃学生而逃的“范跑跑”事件,分析新闻舆论在此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此事件涉及自然灾害发生时师生关系的处理,当然会引发学生的兴趣。

三、建立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

一般而言,教学情境中所涉及的新闻传播信息越是新鲜奇特、越是有趣,就越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007年,“纸馅包子”事件曾经把不少老百姓吓坏了。事后被证明是假新闻。由于用纸做包子馅这个事件本身就让人匪夷所思,因此,以此为背景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起学生的认知兴趣。

总之,在当前形形色色的新闻传播现象中,教师必须注意选取那些能充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传播实践,并把它们和所要教授的理论捆绑在一起,从而建立起教学情境。传播学理论认为,任何成功的传输都依赖于读者能够被激活的感知、处理和解读能力。任何主观意图很好的新闻传播文本发挥导向作用的首要条件就是能够激活受众的认知结构和能力。因为受众总是从自己的客观需求和认知结构出发,对媒体所传播的信息进行选择性编码、结合和比较来获得自己认可的结论的。遵循以上几条原则来选取新闻传播实践案例,其实就是力图使这些新闻传播信息更符合学生的客观需求和认知结构,能够有效地激活他们的感知、处理和解读能力,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设置“真实任务”以构建科学的教学情境

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教学情境除了包括有着强烈吸引力的传播实践之外,还应该有教师为学生在“真实任务”中设置的特定角色。也就是说,在设置一个新闻传播现象发生的具体情境的同时,还要赋予学生在这个情境中的特殊角色,让他们在实际的亲身体验中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这就是情境教学法所要求的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和感知上、使学生学习的任务情境与现实情境相类似、使教学的过程与现实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

比如,在前文提到的例子中应该怎样设置“真实任务”?在以“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为传播实践背景建立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普通选民,那么,他们会投票给谁?从学生的投票结果中再学习“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和“选择性接触假说”等理论知识。在“范跑跑”事件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假想自己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在发现这样的新闻线索时会怎样编写新闻,想要怎样引导舆论,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在“纸馅包子”事件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这样一个学习情境:假如你们是作假的记者,那么,你们在作假的过程中究竟做了什么?犯过哪些错误?在学生自己的总结过程中,他们就会从反面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记者需要具备哪些重要的品质。这也是新闻学概论课程中需要向学生讲授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