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锻炼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具有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具有突出的意义。如何锻炼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要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我思考,并给学生创造自学的机会。工程训练恰恰就是要让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自我获取知识的过程。此外,工程训练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新问题出现,这就为锻炼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四、工程训练中心的基本要求
根据工程训练的内涵和任务,工程训练中心是一个专门对学生开展工程训练的基地。这个基地的基本要求是:拥有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具有浓厚的工程氛围;拥有基本的工程装备;拥有足够的富有工程意识和工程特长的合格教师;拥有完备的管理系统。
所谓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就是要构筑包括目标、动力、内容、条件及管理等5个亚系在内的教学系统,这些亚系之间相互制约、互动发展。任何一个亚系的缺乏或软弱都会影响工程训练整体目标的实现。这一点在示范中心建设中至关重要。
所谓的工程氛围,不是简单的教学氛围,而是包括先进复杂的设备、成套的工具和科学生动的教学环境在内的立体化条件系统。工程的范围很宽,任何一个工程训练中心都不可能将所有的工程包括在内,所以工程训练示范中心的工程氛围的建设必然是限定在一定工程范围进行的,这种范围一般都会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原有的基础来选择。目前,绝大多数的工程训练中心是在传统的金工实习基地基础上扩展而成的。
所谓拥有基本的工程装备,就是要以基础工业为背景,配置代表性的工程装备。如机械工业、冶金、能源、材料等就是典型的基础工业,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都以加工制造装备为基本配置。
所谓拥有足够的富有工程意识和工程特长的合格教师,就是要保证能够驾驭工程装备开展教学活动的师资队伍。这些教师自身必须首先具有突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然后才能在工程训练的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富有成效的工程训练。遗憾的是,在高等学校,这方面的师资比较缺乏,而且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为了做到这些,还需要有合理科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所以,工程训练中心必须有完备的管理系统,包括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和管理设施。这一系统与企业管理不同,其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包括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利用,教学实效性最大限度地体现和教学过程安全可靠。
五、工程训练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工程训练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取得共识,各高校都强化了师资队伍,并响应教育部号召,聘请教授担任主任,使工程训练的教学理念和内容体系有了一定程度的更新。
经过教学研究已经形成了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内容体系,适应不同专业大类学生的不同需要和特点。
但是,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工程训练的受益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在管理机制上。首先,目前不少高校的工程训练经费没有单列,而是裹在了预算并不宽余的学院包干使用的教学经费中。尽管教学管理部门和有关领导都承认工程训练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由于没有经费保证,哪个学院安排工程训练多,哪个学院的教学经费就等于亏空多。其次,目前工程训练也有不少是归口机电学院管理,而学校并没有因此而增加机电学院的教学经费。所以,导致了工程训练任务越大,机电学院的计划外开支就越大。第三,工程训练与其他课程不一样,其时间需要相对集中,最小时间单元不能小于4学时,最好是整天。而现在缺乏对工程训练的统一调度,导致工程训练任务在各学期中的分布严重失衡,资源无法合理利用。
面对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急切需要,为解决工程训练受益面小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①将工程训练作为全校的通识教育公共课,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和协调。机械类、近机类学生工程训练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密切,开课学期刚性较大,排课时优先安排;非机类学生工程训练的开课学期灵活性较大,可以插空安排。这样,既能使有限的工程训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能使受益面明显扩大。
②工程训练经费单列。即根据工程训练的计划人·天数核算工程训练经费和设备维修经费,在学校教学经费和实验设备费预算中单列,划拨到各个学院和实验室管理处,专款专用。这样既解决了各学院工程训练费用不明确,又保证了工程训练设备的及时更新和较高的完好率。
③落实工程训练基础条件建设与发展规划,改善硬件设施。由于工程训练需要必要的硬件条件来保证,而这些硬件条件的投资是比较大的。所以,只有将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纳入学校规划,并积极落实,才能解决训练面积不足,设备老化的问题。
六、结语
工程训练是现代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教育教学环节,其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知识、工程能力、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技术。工程训练中心是专门对学生开展工程训练的基地,要求拥有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具有浓厚的工程氛围;拥有基本的工程装备;拥有足够的富有工程意识和工程特长的合格教师;拥有完备的管理系统。通过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机制的调整,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受益面小的问题。
致谢
本文属于北京市教改项目“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和评价系统研究”的一部分,感谢北京市教改项目经费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2.
[2]刘宁.创新精神与工程能力的培养.天津大学学报,4(4):993.
[3]赵文武,胡小平,谢东海.基于教育创新的工程训练中心建设.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
建立专业实验室面向全校的开放平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体会
刘建华,何涛
(北京交通大学,100044)
摘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势所趋,传统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技术的训练,造成学生知识面窄、学习的主动性差,缺乏创新性。本文从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出发,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的特点,建立专业实验室面向全校的开放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工程素质教育的场所,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实践。
关键词: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工程素质 实验室开放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又进一步强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势所趋。而实践教学环节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立专业实验室工程实践的开放平台,加强工科学生工程实践环节,注重大学生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能力应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掌握与应用知识的本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理解为:在已获得必要的基础理论或专业理论知识后,针对具体问题,继续补充知识,并加以应用,从而能够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本领。大学生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工程实践教学以其“亲身经历与感受”为特征,在这方面有着其他教学过程无法替代的显着作用。目前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大学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一些人遇到工程问题,往往拿不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或办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如何为学生创造条件,培养训练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工程素质及创新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
一、建立专业实验室开放平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
在国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进入实验室。目前国内在对工科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其实践性环节大多以教学计划安排的实习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效果不很理想。专业实验室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已形成人员和设备的优势,但一直面向本专业科研和教学服务,服务对象范围窄,设备利用率低,办学效益差。在当前教育方针指导下,专业实验室应当更加充分地发挥其潜能,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启发创新思维方面发挥其更广泛的作用。
为了配合学校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要求,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的培养优势,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我们利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室现有设备和企业赞助,建立了以“汽车及发动机拆装”为平台的校内实践场所(现有可供学生动手拆装的汽车2辆,发动机20台),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并进行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训练的探索。
为了能使不同专业的学生进入到“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专业实验室,参加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与训练为目的的系列实践活动,我们首先开设了全校任选课“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拆装实践”、“汽车知识”等程课,以“汽车及发动机拆装”为主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至今已完成10多届学生的培养,学生来自土建、经管、电子、人文、计算机、电气、运输等学院,在此基础上对专业实验室开放平台下教学内容、管理模式、教育手段、教学定位、开放效果等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围绕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探索。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安排
我们将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由于学员来自各个专业,在本领域的知识基础几乎为零,但接触的内容又相对比较专业,因此安排了必要的理论教学部分。学生不但了解了现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动手拆装实践中的兴趣和信心。在亲自动手解体、组装汽车发动机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较好的印证,促进了相关知识的掌握。
2.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训练
学习过程中我们侧重于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不仅使学生掌握机械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熟悉各机构工作过程、调整方法和步骤;学会和掌握机械机构常见故障判断处理方法等知识,而且通过实际操作实习,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综合分析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懂得并能正确地使用常用机、工、量具和专门工具;熟悉和掌握安全操作常识,零部件解体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培养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
3.强调团结协作作风的培养
学生在分组解体、装复的过程中,任务量比较大,而且面对的问题也是全新的。学生必须团结协作,否则就会完不成任务,在甚至还不知道彼此姓名的情况下,发挥团队的能量,最快最好地完成工作,这是在今后日益增大的社会压力下最需要的个人素质。为做好这方面的培养,我们在时间安排上打破规定时间的限制,只要学生感兴趣,可以反复解体、装复,直到完全熟练掌握发动机的解体组装工艺。实践证明这样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为又快又好地完成工作往往能够不断总结经验,学会分工、规划,从开始的超时完成到后来的提前完成。
4.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知识技能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的有机结合实践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它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原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要达到这一目的,光有教师的讲授和操作示范,没有学生的主动配合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我们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立足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有机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①突出课程完整性。注重学生的知识、素质、综合能力培养和训练;教学内容全方位,即机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配合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零部件测绘方法着眼于工程知识的学习;常见机械故障判断、分析处理,着眼于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并在实践中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和训练。
②在教学安排上采用“讲、练、研讨”。
讲:机构工作原理、拆装工艺步骤、故障判断方法及操作要点、高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练:拆装动力机械装置,分析机构工作原理、机构工作过程、拆装步骤及操作方法;分析、判断、处理机械常见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