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9080000000228

第228章 实践教学改革()(24)

基于现行的教学模式,理论课带实验项目的教学形式,已经实施多年,并且有它的可行之处:比如,大规模的学生基础实验,定时定内容,可保障最基本的教学环节运作,实验内容可满足共性的基础学习,可操作性强。所以从教学环节的组织上,保留基础的实验项目,随理论课的进程而辅以实验,可以加强理论学习效果。在这种教学组织模式下,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学生方面看,实验教学的实验内容比较单一,被动式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学习的空间;从实验室方面看,设备资源和知识资源没有充分发挥的作用。

在完成基础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机械工程独立实验课的教学形式,可以为多模块、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提供更多的支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需求选择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也可以通过综合实验课的资源融入新的实验内容,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

在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转变以“单一验证、技能传授”为主,为“自主设计、强化能力”为主,本着“设计与制造相结合”、“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单元技术与系统思想相结合”、“机与电相结合”、“专业技能与创新素质相结合”、“经典内容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更新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在夯实基础实验的同时,增加了设计综合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

二、机械工程独立实验课的设计与实践

机械基础实验室在承担的机械基础性全院必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的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设计了五门综合实验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的需要,一方面使机械工程基础实验教学的内容得以扩展,另一方面使机械基础实验室的教学覆盖面从机械专业学生扩展到全校11个学院的所有专业的学生,在机械创新教育实践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机械工程独立实验课的设计

以提高学生机械设计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不同层次、不同模块实验内容设计了独立实验课,五门课的设计如下。

①产品创意设计实验课:32学时。全校选修。课程定位: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机械创新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经历从设计到制作完成机电产品的整个过程,体验专业的定位;并从中培养创新技法,激发创新潜能,提高和拓展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产生创造性的解决方法。

②机械工程综合实验课:32学时。机械专业学生限选。课程定位:设置综合实验项目,以课题形式进行研究性实验教学,学生自选课题和相关配套实验。通过一系列的专题实验项目,如摩擦磨损实验、润滑油性能实验、零件疲劳实验、机械设备工况检测与分析实验、机械动平衡实验、弹簧性能分析、精密机构与装置结构分析、金相分析与显微镜应用技术、暗室技术等专题性实验,了解机械设计与制造研究领域的一些动态,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科研实验方法,增强学生的科学实验兴趣,培养工程综合实践能力。

③机器人设计与控制实验课:32学时。全校选修。课程定位:从实践入手讲解机器人的设计与控制方法,综合了机器人机械本体设计与运动控制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④金属材料微观组织与摄影及暗室技术:16学时。全校选修。课程定位:使那些没有机械基础知识的学生通过实验课了解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并掌握一些研究方法。

⑤机械创意实践:16学时。机械专业学生限选。课程定位:利用实验室的资源,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与模型制造。要求学生提交创意报告和作品。激励学生进行机械创新设计。

以上实验课程单独设课,有些实验课对前期课程无任何要求,只是以实验的形式进行机械基础知识的普及性教育,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全校学生;有些实验课是针对三年级的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限选课,学习的重点是从实验研究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专业知识解决一些机械工程领域实际问题。

2.机械工程独立实验课的实践

独立实验课教学运作从2003年教学计划的执行,到2008年已有五年的历程。在五年的实践过程中,有以下收获和感触。

①独立实验课的教学形式得到学生的欢迎

独立实验课是全校选修和专业限选课,每学期的课程是否可以开课,要看学生的选课人数是否达到开课要求,独立实验课每学期的开课率100%,深受学生的欢迎。

②机械工程基础教育的覆盖面增大

由于设计的实验课有些是基础性的通识教育,全校选修,没有前期课程的要求,选课学生涉及全校11个学院各专业,在以机械工程为背景加强工程创新教育方面增大了影响力。

③学生自主性实验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大部分实验内容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和动手,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需要独立解决问题,知识的运用可以是多样性的结果,所以每个学生都会主动参加设计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④促进教师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实验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开展了研究,探索采取不同的实验教学指导方法,形成一套不同类型的研究性实验教学设计方案。包括进行教学的组织方式、教师的辅导方式、学生的选择权限的适度把握、开放过程中的管理与监测、教学效果的考评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⑤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实验内容的多样性,在实验室的设备维护和人员投入方面增加了实验室的工作量,需要配套政策支持;独立实验课从教学计划方面考虑是教学资源,其内容要不断更新,也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参议,非常有利于将科研成果转换成教学内容,但是由于不是必修课内容,没有引起更多教师的关注,内容的更新滞后。

结束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一个完美的教学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多种形式的教学环节,独立实验课的设置,由于其独立的实验环节、相对主动的学习方式、多重知识的应用平台,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环节,多种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独立实验课的实施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工程能力培养。

毕业设计流程管理

肖燕彩

(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100044)

摘要:毕业设计的选题、科技文献的查阅、开题报告的撰写、中期检查的实施和毕业论文的合理组织是本科生毕业设计流程中的一系列关键环节,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毕业设计 选题 文献查阅 开题报告 中期检查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是实现本科生培养任务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初次系统接受的科研训练,是培养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毕业设计的质量集中体现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是衡量本科生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质量,本文对毕业设计流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了探讨。

一、科学选题是搞好毕业设计的关键

教师或学生自行进行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个环节。选题非常重要,题目决定了毕业设计的内容,好的题目是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的先决条件。选题时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并以能力发展为基本目的,内容尽量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或专业研究方向,力求巩固、深化和扩大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发展本科生的工作规划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活跃思维。同时要广泛阅读相关资料,在满足本科毕业设计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将学生的毕业去向、用人单位现阶段的工作任务、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及学生的兴趣有机融合,这样选出的课题才有前沿性、综合性和实际性,才能使学生综合地运用、灵活地发挥所学的知识。

除此之外,选题时还要把握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如果题目太简单,没有一定的深度,学生轻而易举就将工作任务完成,则既达不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又容易引起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各种误解。如果题目太大太难,则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不能使学生得到从查资料、定方案、设计系统、制作电路和调试到撰写论文等一系列的全面锻炼,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认真选读科技文献至关重要

文献查阅是接受毕业设计任务后,展开科研工作的第一步。有人说:“查好了国内外文献资料,试验就等于做好了一半。”这说明了收集和分析资料在整个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文献查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推广使用,学生很容易获得大量丰富的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但是面对找到的大量文献,如何将其变为自己有用的知识呢?一般情况下,在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众多论文后,一定要先选读论文。一篇完整的论文,包括摘要、前言、实验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部分。选读论文时,首先要看论文的摘要。因为论文的摘要是论文的提要,包括文章的核心内容,如作者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得到了什么结果等。在看过摘要之后,再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是粗读还是精读等。

阅读文献时还要注意看文献的顺序,一般是先看最近发表的论文,然后根据文后的参考文献再去查阅相关论文。另外,在精读文献的过程中,要随时做笔记,将自己的想法或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时写下来,避免以后重新查阅,浪费时间。

三、抓好开题报告能一举多得

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撰写开题报告,要求学生搞清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对题目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并使原来的论文设计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统,对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尴尬局面。同时使学生撰写课题方案论证报告的方法和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抓好开题报告,加强论文设计论证环节能一举多得,对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开题报告不仅要显示研究者所要研究的问题,还要揭示这些问题得以提出的依据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因此,撰写开题报告不能满足于将开题报告诸表格逐一填满,而是要研究各项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内在的逻辑路线去表达。

开题报告的第一部分一般是内在地指向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具体问题的提出建立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这里的文献研究可以是对研究现状的把握。

①若题目是设备、仪器等的研制,既包括硬件设计又包括一定的软件设计,则研究现状一般需要明确该设备、仪器的研制意义,目前这类仪器的发展状况,今后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②若题目是对某类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的软课题,则需要明确方法的形成史,各种方法被使用的条件,各种方法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等。这样一来,对研究现状的把握虽然重点在于分析当前所使用的各种方法,但也涉及这些方法的历史,而方法的历史又与问题的历史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来讲,基于方法探索的毕业设计的研究现状往往涉及问题和方法两个方面。特别对那些还没有充分明确,或者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的问题更是如此。

研究内容是研究问题的具体化,它所显现的是论文的问题域。而关键问题是问题域中那些能够把其他问题联系起来的“关节”,抓住了这样的问题往往能够实现问题域的突破,可见关键问题是由问题域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而非人为选择的结果,也不是研究者主观上认定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或重点问题。关键问题是非常具体的,从关键问题的选择中很容易考查研究者对问题的洞察力。若关键问题与研究者所涉及的论题基本一致,可以用关键问题作为整个研究的问题。

研究目标是对论文所涉及的问题范围,解决该范围内的每个问题所要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加以限定。因为一篇论文不可能解决问题域里的所有问题,甚至不可能彻底解决一个问题,而只能在一定的范围、程度和水平上加以解决。

研究方法要与研究内容中的具体问题基本对应,所以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对研究内容所涉及的问题加以归类,然后根据各类问题设计适合的研究方法。

研究的实施方案与工作计划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区别,他们所要回答的问题都是怎样去研究问题,因此两者都不是按照时间来展开的,而是按照问题来展开的。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去解决做出交代,因而最好将研究内容里的问题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加以排列,然后再分配相应的时间,而不是按照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撰写论文来安排。

四、中期检查,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不少同学忙于找工作、考研,还有部分同学要补考以前的不及格课程等,导致毕业设计进展缓慢,中期检查就是针对这一现象而采取的必要措施。通过中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学生与指导教师进行深层次沟通,深入分析研究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