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9080000000053

第53章 教学模式改革()(32)

(1)宽口径,厚基础。

按大类培养,拓宽了专业口径,夯实专业基础。在培养计划中,提出按照通识教育、学科门类教育和自主教育3个层次来进行设计。从“宽口径,厚基础”出发,按“电子信息科学类”设置基础平台,体现“学科门类教育”,按大类进行培养,进一步拓宽了专业口径。在制定课程体系时,覆盖信息安全相关的学科基础,例如,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计算机专业基础、电子信息科学基础、网络与通信基础等。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时数是有限的,我们又有所侧重,根据我们的优势,确立了以学习数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类课程为主,兼学通信课程的思路。

针对大类培养方案、选修课比例较大和弹性学制的现状,必然会造成一些学生对专业内涵了解模糊,盲目选修课程等问题。为此,在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置了“信息安全专业导论”课,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专业内涵、培养方案,了解专业方向的知识体系、课程结构、发展前景、社会需求等情况;通过学习,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目标形成个性化的培养计划。这些措施的实施既保证了培养方案的顺利进行,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自己、对工作的责任感。

(2)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

信息安全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在设计培养方案时特别注重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在完善理论教学体系的同时,把实验、实习等环节从过去辅助的地位,提升到了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地位,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注重校内外结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验教学、实习、专题训练、课程设计、军训及社会调查、课外认证与竞赛、毕业设计、科学研究等各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统筹安排,构建了包括基础层、提高层和研究创新层3个层次,以培养工程素质、基本实践能力、综合设计能力、科研素养、创新能力为目标,层层递进并4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①基础层包括大学物理实验、计算机基本技能、英语听说能力训练、工程素质训练、认识实习、科研基本技能(文献检索、专项调研等)训练等实践项目,侧重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应用的训练,使本科生形成最基本的工程素质与实践认知能力。

②提高层主要设计学科大类专业基础实践,包括相应的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就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环节等,侧重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初步设计能力和系统开发能力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完整的工程素质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③研究与创新层包括课内与课外两部分内容,课内包括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课外包括证书认定、学科竞赛、公开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科研实践活动等,侧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给予研究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我们还通过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激励学生的创新潜能,如导师制、“创新学分”制、专项经费支持等。

(1)从一年级起,给每个学生配备讲师职称以上的导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

(2)培养方案中设置10学分的自主教育学分,鼓励学生公开发表论文、取得各类专业证书和反应能力水平的考试证书、参加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得专利和开展创新科研十佳活动等,均可取得学分。

(3)以信息安全关键技术为主导,以保密类课程为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在设计专业课程时,开设以网络安全、密码学、信息安全概论、信息安全管理、计算机病毒防护、信息隐藏技术、电磁防护技术等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类课程为主导,其他计算机应用类技术为辅的专业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保密类的专业人才,我们通过深入的探讨,还精心设计了体现保密特色的课程,包括信息安全标准与法律法规、保密管理、保密防护技术、保密检查技术等。

(4)增强德育和法律意识教育。

由于信息安全与保密具有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性,与其他相关专业相比,信息安全专业的教育特别强调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和诚信意识。为此,在德育方面除了常规的政治思想课外,增设“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计算机与法律”和“专业素质教育”课程。

(5)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

信息安全是对抗性很强、淘汰速度极快的学科,因此保持信息安全专业学科的全方位先进性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通过几种方式,保证信息安全专业内容和课程的设置能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第一,与保密技术研究所合作办学,是我们培养真正适应国家保密工作需要的高素质保密类专业人才的重要保证。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保密局的相关专家就与我们就培养的保密类人才规格、目标、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炼出适合保密类专业人才的课程,如保密防护技术、保密检查技术、保密管理、保密法律法规等。我们将聘请国家保密局和国家保密技术研究所的相关专家作为我们保密类课程的老师,通过他们,学生将真正了解保密工作的整体框架、工作需求和最新发展,并且能真正学到适合保密工作需要的知识。

由于目前没有保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先例,保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还需要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与国家保密技术研究所联合办学,国家保密技术研究所可以根据形势和实际工作的需要,提供对人才素质的希望目标,可以提炼出最新的保密类课程,这将使所培养的学生能真正满足保密工作发展的需求。

第二,与信息安全学科建设相结合,坚持学研结合的培养方式。我们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交叉学科的建设,目前信息安全交叉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研究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的科研队伍,拥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基础设备,在信息安全体系结构、可信计算、信息安全与保密、网络安全管理技术、智能化网络安全技术、生物特征识别与认证、数字水印、信息网络与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等方向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坚持信息安全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结合,将大大促进师资力量、实验资源的整合,不但有利于按大类培养,并且使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形成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第三,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的师资,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方式。除了由本校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专业人才为主外,还聘请了一些高水平的信息安全和保密方面的专家,这部分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提供有益的补充。一方面,聘请国内外着名的信息安全与保密专家,以讲座的形式,为学生开设信息安全专业导论课程。这将有利于学生了解学术的前沿,建立信息安全与保密的整体概念和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考虑到增设的信息安全专业在保密技术和管理人才方面的特色,学院还将从国家保密技术研究所聘请保密管理与技术方面的专家,开设最新技术讲座、保密防护技术、保密管理、保密检查技术等课程,使学生不但掌握扎实、系统的保密专业知识,而且还了解最新的保密发展的前沿,他们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保密特色的专业人才的重要保证。另外,根据教学任务需要,从着名科研院所和企业聘任教师及高级技术人员讲授信息安全类专业课程。这部分教师大都来自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掌握最近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他们的到来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最前沿技术,与世界主流技术的发展步调保持一致。

(三)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信息安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尽心设置实践课程环节外,还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1)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研究中心提供部分专业实验和毕业设计实习的实验条件。

作为主要的承担信息安全专业课的研究室,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底。目前,研究中心实验室面积一百五十多平方米,有价值近200万元的实验设备,有多年的信息安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经验,已成为企事业单位、军队等部门的信息安全领域高级人才培训基地。研究中心主要从事信息安全体系结构、安全操作系统和可信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开展了在应用层安全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安全结构、PKI、VPN 及安全审计日志服务器等方面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研究中心在信息安全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承担了国家“973”、“863”、国防预研、国信办和铁道部等多项科研工作,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开办后,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研究中心将是本科学生进行实验、毕业设计、学习信息安全前沿课题的最好的教学实验基地。

(2)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提供部分专业实验和毕业设计实习的实验条件。

因为信息安全实验室的建设投入比较大,许多高校达不到专业建设的要求,因此可以采取与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等方式。从事信息安全方面的企业,他们一般都具备一定规模的实验环境,并有许多信息安全方面的成功案例,重要的实践环节可以派学生到企业去做。

这样既解决了高校信息安全实验环境欠缺的问题,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与国家保密技术研究所共建联合培养基地。

国家保密技术研究所与北京交通大学已经建立了广泛和良好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并于2007年7月成立了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保密技术研究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探讨以国家保密技术研究所技术、实践经验和北京交通大学理论研究和设施结合,建立实训基地,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高我们的实践教育水平,又能促进保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可以为培训现有保密工作人员提供更好的条件,促进双方在信息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共同发展。

(4)与其他信息安全与保密相关部门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通过与国家保密技术研究所等国家机关,海军、空军等机要部门,思科、天融信等企业单位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科研、实践及人才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我国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紧缺,培养信息安全专门人才,并确保现有信息安全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已成为信息安全产业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对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研究与实践,在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科特色和信息安全学科专业特点,在人才培养目标、信息安全专业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努力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为国家的信息安全与保密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伟平,杨路明.信息安全人才需求与专业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的研究[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14(1):47-49.

[2]王昭顺畅“信息安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6(10):73-75.

[3]方勇,周安民,刘嘉勇,等.信息安全学科体系和人才体系研究[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14(1):5-9.

[4]张焕国,黄传河,刘玉珍,等.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4(2):16-20.

[5]冯登国.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教育之体会[J].计算机教育,2007(10):7-8.

[6]中央保密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北京召开[J].保密工作,2008(1):4-4.

[7]杜延华.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几点思考[J].保密工作,2006(4):17-17.

计算机本科教学的改革实践

高金山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100044)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验平台和学科建设,从与高技术公司及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自制教学实验设备和开设综合性设计课程等方面,介绍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实践。

关键词: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实验室建设

前言

为了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化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科学技术学院以争创国内一流专业为目标,在计算机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下面从3个方面加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