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9080000000092

第92章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33)

关键词:学生 信息 心理状况 实效性

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学者对学生信息传播的过程,尤其是政治性比较强的政治导向信息的传播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会产生一定的传播效果。这里所谓的“传播效果”,通常具有双重含义:狭义上,它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者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学生身上所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上的变化;广义上,它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者对学生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作用,也不管这些影响和作用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显性的还是潜在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传播效果的产生和大小始终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接受程度。学生是传播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活跃的因素,是产生传播效果的关键。任何传播活动只有被学生接受,并在学生中产生一定的效果,传播过程才算完整。

而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人,是具有一定的心理和生理机制的。因此,传播活动首先必须作用于人的心理,以心理为中介,才能产生效果。本文针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心理作一个具体的分析。

一、学生的认知心理

我们在这里所分析的学生的认知心理,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被教育者对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者传播信息及对信息本身的认识和看法。这将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在这里把学生的认知心理分成3部分加以分析。

(一)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地位的认知心理

一方面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心理存在一种“自身免疫效应”,当与人自身固有的思想体系相区别的外界思想进入人的思想时,人自身的原有思想就会形成一个“防护层”,阻止外界思想的“侵入”。并且,这种外界思想被人感知的程度越大,它所受到的抵触也就越强烈。然而,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实现人的思想转化的过程中,片面地注重了显性教育的力度,而忽视了隐性教育的效果,没有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反过来说,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先进的思想意识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之中。另一方面,随着我们大众传媒的发展,学生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为随着传媒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由于社会生活的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又出现了新情况,即意见主体的多样化。在发达的传播体系中,由于同时有多种多样的意见,主体进行不同的信息表达,学生就处于一种能够进行多种选择的信息环境中。传媒越发达,学生的选择面就越广。

这样反映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就起了变化。本来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为主客观原因就存在一定难度,而如果我们的教育者不能看到学生的角色心理,那么教学必然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必须把握教育传受信息的规律。也就是说传受双方彼此换位思考能取得利益一致。常言道“了解别人最简单的方法是把自己看作别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者要获得成功,教育者必须学会扮演接受者的角色,树立以接受者为中心的观念,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心理状态,即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平等地看待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地位,选择他们需要的信息,采取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吸引、打动他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学者一定要向学生说明,教学者期望学生采取的行动,不仅对国家和社会有利,而且符合学生的自身利益。实践证明,成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总是在教育开始就暗示人们,他们是要平等地看待学生,希望从学生那里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

(二)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指信息接收者的情感心理状态。在传播过程中,学生是最大的变量。他们有性格、民族、思想倾向、兴趣爱好、个人心理与群体心理等诸方面的差异,这使他们的经验范围、接受习惯、接受心理往往有很大的区别,那么他们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者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也就有着不同的心理状态,有人采取比较积极的态度,而有人可能会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他们会因为不同的情感心理产生不同的心理接受态度。因此,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态势,做到有的放矢。有句俗话叫“人逢喜事精神爽”。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人们接受信息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情绪愉悦时,人们能够迅速地接收信息,并强化理解、记忆或行动;情绪低落时,人们会抑制信息的接收量,从而可能放过许多有利的机会。因此,传播行为的发生、延续和发展,应建立在双方心里愉悦的基础上,心灵不通,传播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便是这种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者在实施传播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了解和把握所面临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心情.快地接受教学者的教学,才能获得理想的信息反馈和情感共鸣,进而产生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者所传播的信息引起学生的认知心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被教育者——学生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被教育者的需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进行的原动力,是教育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被教育者又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只有符合了学生需要的传播活动才能够实现传播者的意图,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目前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实际,联系社会热点,师生互动进行十七大精神传播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广大学生普遍欢迎,因为学生对其传播的信息非常感兴趣。当然,我们的教育也要对学生需要有所区分,学生需要有正当与不正当、合理与不合理、健康与不健康、积极向上与消极落后之分,绝对不能对学生的需要不加区分地一味迎合,以免影响传播效果,给社会带来负面效应。

进一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否取得实效要看信息是否为学生所接受,这是因为学生接受信息不是任人灌输,而是根据各自的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习惯、价值观等,对信息进行选择,包括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所谓选择性接触,是指人们只愿意接触自己感兴趣或者自己需要、关心的信息;选择性理解是指人们容易记住自己合意的东西,忽视、忘却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影响学生对信息进行选择的有结构性和功能性两类因素。结构性因素即刺激强度、对比度和新鲜度等,功能性因素包括情感、价值观、理想等方面的延缓性因素和情绪、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即时性因素。那么,这些因素就对传效产生了干扰,这种干扰在争议较大的问题上表现突出,在争议小的问题上不太明显,在学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几乎没有选择性干扰,也就是说,学生容易接受崭新的观点和事物。所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者在信息传播中,不要奢望改变学生的选择性,而应改变自己顺应学生的选择趋势,要牢记“改变自己比改变学生容易”。要学会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教育者自身传播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在这里,并非要改变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方向,而是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加以选择。比如,常见公共场所有这样的告示:严禁某事,违者罚款等。事实上这种宣传的效果并不理想,其强制、生硬的口号易引起人们心理上的逆反,而那些诸如“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的倡导,则很容易深入人心,引起共鸣和共行。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效应

所谓心理效应,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播信息活动中的一些心理现象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影响。传播活动所针对的对象——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具有鲜明的群体性和社会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者在考虑传播的效果时,不应该忽视学生的群体心理特征及其产生的心理效应。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者的威信效应

这里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者个人或群体的权威性、可信性对学生心理的作用及由此产生的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学生威信效应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信息源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一旦学生发现信息源的可信度并不如心目中所期待的那么高时,信息源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就会大打折扣。传播学研究认为,传播者或信息来源的威信越高,其说服的效果就越大;威信越低,传播的说服性效果就越小。

(二)学生的从众效应

这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个体在接受教育者传播信息时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常是在“一对多”的场合下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会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产生压力。个体往往因为害怕被孤立而被迫或潜移默化地服从多数意见,与群体达成一致。对于一般学生而言,这种群体压力现象是很普遍的,在信息接受中,从众效应一方面能够规范人们的接受行为模式,趋向于群体一致;但另一方面又通常会导致个性的压抑,影响个人独创性的发挥。

(三)学生的逆反效应

这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由于受某种原有立场、思维定式的影响,而产生与传播者的传播意图相反的心理倾向。学生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或对教学者的不满、怀疑、反感、抵触乃至否定、排斥,致使教学受阻甚至产生负效应。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因素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者因素。从学生方面的原因来讲,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本身所持有的思维定式,他们一般会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让他们服从教育、接受教育,所以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者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思维,而且通常伴随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评价和感情好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者如果利用得好,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利用不好,则可能会产生负效果。对消极的心理定式,我们应该好好引导,使其向积极的方面发展。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者方面来讲,传播内容的不实、传播办法的不妥当,都会引起逆反心理。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学生心理特点的对策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而大学政治课教师应从青年大学生本身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做到以下几点。

(一)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1.在“新”字上下工夫,以适应大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特点。巴甫洛夫最早发现,当环境中出现新异刺激时,动物或人类会暂时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而把注意力转向这个新异刺激,并把这一现象称为探究反射。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在探究反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新的学习需要就建立在这种原始的学习需要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意采取新形式、新技巧,善于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形式,当今时代是“读图时代”,当代青年大学生比以往青年对图片和录像等更感兴趣。因而,切忌把大篇幅的文字呈现给学生,教师只充当解说员的角色;另外,教师授课中要注重运用“新”信息和事例,尤其要避免同中学阶段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尽量贴近大学生关心的问题,真正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此外,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还要注重语言的运用,对于理论内容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严肃性,但对于其他内容则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学生中比较喜欢的流行文化中的流行用语,使课堂既严肃又生动活泼。

2.针对大学生的反叛心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握好全面性与科学性,切忌照本宣科,把讲课内容作为无味的干巴巴的政治教条向学生灌输,也不应单纯地向学生传导“信息”,而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从理论中一步一步地领会,真正做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结合。教师应尽量和学生形成平等的关系,善于倾听学生的呼声,并给以积极的疏导或引导;在课堂中要特别注重情感的沟通;对于学生不成熟的观点,不能全盘否定,而应在适当给予鼓励的基础上加以积极引导。

(二)以“授课内容”为中心,发掘理论本身的魅力

1.要调动大学生对政治公共课的兴趣,形式固然重要,但最中心的工作还是要发掘理论本身的魅力。“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专业技能课,但它本身具有很多的魅力。它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条条到条条的纯理论式方法。任何一个理论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它的每一条原理都有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都发挥过或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善于引导学生同目前的其他文化和价值观作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主动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并要合理利用流行文化,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