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眼保健知识荟萃
19080300000002

第2章 眼的视觉知识(1)

第一节 视觉生理知识

1.眼的存在为什么要归功于光

“眼睛的存在,应归功于光”。讲这句话的人不是医学家,而是德国诗人歌德,他基于生活,形象地概括了眼睛与光线的因果关系。

在光的世界里,一切生物都离不开光,没有光的照射,生物的一切活动包括人类的生命活动,就会停息下来。光不但是一切生物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类获得外界信息的基本条件。科学研究发现,人的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从外界接受的各种信息中,80%以上来源于光。由于光线的刺激,动物才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感觉光线的器官——眼睛,眼睛又通过光线来了解周围事物,分辨各种物像,以利生存和发展。

人们生活在光的世界里,一切生产活动必须在光照下才能进行,大自然的全部美景,也只有在灿烂的阳光下才能显示出来。光使我们看到了世界万物,没有光,人就会变成睁眼瞎,万紫千红的春色,姿态优美的舞台艺术,都会淹没在黑暗之中。

2.眼在胚胎时期是怎样发育的

在胚胎第3周(胚胎长3.2毫米)时,便形成视泡。视泡远端膨大,与脑逐渐远离,近脑端变窄,形成视茎,视茎就是视神经的原始胚基,以后可发育成视神经。胚胎长4毫米时晶状体板出现,以后逐渐形成晶状体泡。第4周时逐渐形成视杯(又称第二视泡),视杯下方的凹陷构成胚裂。胚裂于胚胎第5周时开始闭合,至第6周(胚胎长17毫米)时完全封闭。第7~8周时已初具眼内外组织的原始结构,即形成所谓的胚眼。

由于种种原因,胚眼的早期发育停滞或障碍,就会导致各种先天异常或畸形。

3.出生后眼是怎样发育的

胎儿出生后,眼继续生长和发育,第一年增长较快,由出生时的竖椭圆形(垂直径为14.5~17毫米,前后径为12.5~15.8毫米)渐变成球形,以后生长变慢,到青春期增长加快,20岁左右逐渐停止生长,此时眼球直径约24毫米。

角膜在出生时直径约10毫米,生后继续增大,第二年即达到成人大小(直径约10.5~12毫米)。但到老年期角膜变扁平,周边部出现老年环。前房角出生时较窄,生后继续张开,2~4岁时达成人宽度。睫状体扁平部出生时很短,出生后逐渐拉长,到7岁时达成人形状。出生时睫状肌的环状纤维尚未发育完全,5岁时发育成三角形,7岁时发育完全。老年人睫状体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变厚,睫状肌硬化,调节功能逐渐减弱。虹膜结缔组织也增生,使瞳孔运动不灵敏,引起老年性小瞳孔。晶状体在出生时较圆,以后逐渐变为扁平,且在一生中不断生长,以生后第一年生长较快,到老年时生长缓慢,同时晶状体核部逐渐硬化,使晶状体弹性降低。眼底黄斑部中心凹出生时仅能看出,出生4个月内才逐渐发育完全,出现固视功能。

4.眼的主体是什么

眼睛好比一台高度自动化的仪器,它是由主体与附件联合构成,它的主体就是眼球,眼球是一个直径大约24毫米的球形体,它有一个“外壳”,称为眼球壁,还有一个“内瓤”,称为眼内容物。

眼球壁分为三层:

最外面一层叫纤维膜,它是由前面的角膜和后面的巩膜构成。

角膜就是我们看到的“黑眼珠”,大约占眼球壁的前1/6。实际上它并不是黑的,而是一层透明的膜,厚度大约只有0.5+毫米。角膜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因此感觉非常灵敏,俗话说“眼里揉不进沙子”就是这个道理。巩膜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眼珠”,它是白色不透明的。角膜和巩膜的连结如同钟表玻璃镶嵌在钟表盖内一样。在角膜和巩膜交界处有一个重要的通道,即巩膜静脉窦,又称输林管(Schlemm),是房水排出的途径。外膜质地比较坚韧,可以保护眼内组织,并维持眼球呈球形。外膜中有许多神经和血管穿过。

中间一层叫色素膜,它包含的色素和血管都比较多,颜色像紫色的葡萄,故又叫血管膜或葡萄膜。它从前向后由三部分构成,即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虹膜就是我们透过角膜所看到的棕色的圆盘状薄膜。它的中央有一个圆形的孔,称为“瞳孔”,俗称“瞳仁”。

它可随着外界光线的强弱而缩小或扩大,它的作用很像照相机的光圈,可以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睫状体前面与虹膜相连,它藏在虹膜里面,从眼睛前面看不见。它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房水和起调节作用。睫状体的后面与脉络膜相连。脉络膜也在巩膜内面遍布整个眼球后半部,由各种大小血管构成,作用如同照相机的暗箱,同时供给视网膜外层的营养。

最里面的一层叫视网膜,紧贴着脉络膜,它是一层像纸那样菲薄的组织,主要由许多视细胞和各种神经支柱细胞所组成。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即对强光敏感、能辨颜色的视锥细胞和对暗光敏感的视杆细胞。在视网膜后极部有一个视力最敏锐的地方称为黄斑。视网膜恰似照相机的底版,物体的影像落在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

眼球内容物包括晶状体、房水和玻璃体。晶状体是一个有弹性和可塑的双凸球面镜样透明体,表面为晶体囊,前囊下有一层上皮细胞,在赤道部逐渐延长为晶体纤维,借结合质而紧密黏合形成晶状体皮质。上皮细胞终身具有增殖功能,在增殖过程中新的纤维层不断附加上去,形成皮质层,旧的部分形成晶状体核。晶体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硬化和失去弹性。晶状体位于虹膜之后、玻璃体前面的晶状体凹内,它将眼球分为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前部由角膜后面、虹膜表面及晶状体前囊构成前房;后部的大部由玻璃体所充满。被虹膜后面、睫状体及悬韧带所包围的范围叫后房。

前、后房中充满了房水。

房水是由睫状体产生的透明液体。由睫状体上皮产生充于后房,经瞳孔至前房,再经小梁网、输林管、集合管流入巩膜内静脉丛。成人总房水量约为300微升,其中250微升在前房内。

玻璃体为无色透明的胶性物质,占眼球内容积的80%,为眼球的最大腔隙,称玻璃体腔。玻璃体内透明质酸为亲水性黏多糖类,并形成纤细的胶原纤维网。玻璃体中98.5%为水分,含少量蛋白质、脂肪和盐类,成人容量为3.9毫升,起着保持眼球形态及使光线通过的作用。透明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及玻璃体总称之为屈光系统。

5.眼的附件是什么

所谓“附件”,就是指眼的附属器。为了保护和支持眼球,并使眼球能自由转动,眼球周围有眼眶、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等附属机构。眼眶为一对容纳眼球的漏斗状骨窝,底向前向外,尖向后向内,直通颅内。眼眶四壁由上颌骨、额骨、蝶骨、颧骨、筛骨、泪骨、腭骨等七块骨头所构成,起容纳、保护眼球的作用。

眼睑为覆盖于眼球前面的软组织,分上睑与下睑,能随意开合,能很好地保护眼球,免受外力的伤害。同时瞬目动作,也可使眼球经常保持湿润,不致干燥而影响角膜的透明度。

结膜为半透明的菲薄黏膜,覆盖于眼睑内面,与眼球巩膜前表面形成一囊样空隙,称为结膜囊,囊的外口为上下睑缘,它受三叉神经支配。由于位置不同,覆盖于眼睑后面的称为睑结膜,覆盖于眼球前表面的称球结膜,二者移行部分称结膜穹。结膜组织内有大量的杯状细胞与副泪腺,分泌黏液与泪液,使眼球表面得到湿润而不致干燥。

器为分泌与排出泪液的器官,分泌泪液主要靠泪腺,泪腺位于眶上壁外侧的泪腺窝内,由小叶构成,为复管腺,排泄管有数十根,开口于结膜上穹外侧,泪液即从这些管孔排泄到结膜囊。泪液为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内含少量的蛋白质与氯化钠,故略有咸味,主要的作用为润滑眼球。泪液中还含有溶菌霉,有轻度的杀菌作用。泪液排泄主要靠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等。

泪小管、泪囊周围有少许肌肉纤维与结缔组织,当眼睑启闭时,由于肌肉的收缩和组织的弹性,可将泪液自泪湖不断导入鼻腔,泪道的任何一段阻塞或狭窄,都可引起溢泪。

外眼肌为附着于眼球表面的六条横纹肌,即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下斜肌,它们司眼球的运动,由于各条肌肉协调动作,使眼球向各个方向转动自如,扩大了视野,维持着双眼单视功能。

6.什么叫视觉?产生视觉需要哪些条件

视觉包括光觉、色觉、形觉、双眼视觉。是外界物体通过视觉器官,反映到大脑视中枢的综合感觉。从眼外条件来说,主要靠光线,没有光线就什么也看不到。从眼内条件来说,主要靠屈光装置和感光传导系统。屈光装置由三个屈折面(即角膜与晶体前后面)和二个屈折体(即晶状体和玻璃体)所组成。由于它具有组织精细、结构复杂、质地透明、自动调节等许多特点,所以又称屈光系统,是获得正常视力的基本条件之一。一个人的正常视力,从生理光学的要求来说,必须具备四个眼内条件:第一,屈光系统必须正常,才能使外界射入眼内的光线经过屈折集合成焦点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第二,视网膜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必须正常,才有敏锐的洞察秋毫的感光力和辨色力。第三,视神经纤维必须正常,才能将光的冲动传导至大脑视中枢。第四,大脑视中枢所属细胞的功能必须正常,才能将传导来的光冲动,经过分析,确定具体的物像,这就是产生正常视力的基本过程。这个过程,无疑是眼外条件与眼内条件相互作用,紧密配合的结果。

7.什么叫视觉传导

外界的光线,通过眼睛的屈光系统,到达视网膜,进行信息处理并且和其他细胞相互联系的神经细胞,称为神经元。视觉器官的传导部分起自视网膜的第八层(神经节细胞层)的一级神经元,一级神经元的轴突形成视神经(视束)。视束的神经纤维分成三个主要束,一束来自外侧(颞侧)的半个视网膜;另一束来自内侧(鼻侧)的半个视网膜;第三束来自视网膜的中央部分。人的视束纤维在其往后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发生交叉,即来自每一视网膜鼻半侧的纤维的视交叉处交叉,而来自视网膜颞侧半部分的视神经纤维不交叉。交叉的纤维与另一眼颞半侧不交叉的纤维合并后,继续通向外侧膝状体,另外也有一部分通向上丘脑(即四叠体)。

由外侧膝状体发出的纤维称为视放射,最后达到大脑皮质的枕叶,即所谓距状裂区(纹状区),这里是视觉高级中枢部位。这个部位受到损伤时,会引起视觉信息的分析和综合过程的破坏。

人眼的视网膜数以亿计的感光细胞,通过约160万根神经纤维,将所得的信息传送到大脑枕叶部位。来自每只视网膜左半边的神经纤维通向脑的左半球,而来自每只视网膜右半边的神经纤维会聚通向脑的右半球,我们看东西时,由于晶状体是使视像颠倒了的,因此视野左边的物体聚焦在视网膜的右半边,而右边视野的物体聚焦在视网膜的左半边,这样,来自左边视野的图像的信息被送到大脑的右半球,而右边视野的图像信息被送到大脑的左半球。

实验和临床的结果证明,视神经交叉后的视束或视觉皮质的投射区受伤时,就会产生各种眼盲。视神经损伤会引起一眼失明,视交叉的内侧损伤会引起两眼颞侧偏盲(视野丧失),而视束、视放射损伤时,则会引起对边视野的丧失,这在神经学上称为对侧同源偏盲。视放射的下部或投射视觉皮质的下部损伤时,会引起视野上部的丧失,而视放射的上部损伤则会引起视野下部丧失。

8.什么叫视中枢

视中枢分两级,枕叶皮质的初级投射区(一级区),是从眼的视网膜中来的神经纤维终止的地方,也就是横纹区(17区)。枕叶皮质的高级区(二级区),是第18和19区的联系区,对于人类来说,高级区的面积与整个枕叶皮质的面积的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级区(二级区)的比例增大,视觉皮质二级区的结构形态和生理特性,在视觉过程中具有更复杂的作用,视觉高级部位受损伤时,会引起视觉综合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不能把有关的空间特征联合成完整的形象,因此就不能用视觉识别物体,出现“视觉不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