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肝饮食指南
19081500000022

第22章 养肝益肝食物选介(7)

9.芡实为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实的成熟种仁。

【性能】味甘、涩平。入脾、肾经。

【功效】固肾涩精、健脾除湿、止带。用于遗精、白浊、带下、尿频、泄痢诸症。

【临床应用】早在《神农本草经》指出芡实“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列为上品。

《本草纲目》也指出:“止涩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芡实功专脾肾,固肾涩精,健脾除湿止泻是其主要功用,临床常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于遗精、白浊、带下、尿频、大便泄泻诸症。芡实还是很好的食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有记载:“泽农广收芡子,以备歉荒,芡能济歉,故名芡实。”芡实老鸭煲不仅美味可口,还可治疗肝病后期肝肾亏虚烦躁失眠、多尿等症,常用芡实100~150克与老鸭同煲。

【用量用法】9~15克,水煎服,或入散剂或丸剂。

【现代研究】芡实种子含多量淀粉。每100克芡实种子中含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糖类32克,粗纤维0.4克,灰分0.5克,钙9毫克,磷100毫克,铁0.4毫克,硫胺素0.4毫克,核黄素0.08毫克,尼克酸2.5毫克,抗坏血酸6毫克,胡萝卜素微量。

10.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或枸杞的果实。

【性能】甘,平。入肝、肾经。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临床应用】枸杞子是滋补肝肾的要药,张锡纯谓:“枸杞子为滋补肝肾最良之药,故其性善明目,退虚热,壮筋骨,除腰疼,久服有益,此皆滋补肝肾之功也。能滋阴,且能退虚热。”因此,本品常用于肝肾不足,症见腰膝酸软、头痛目眩、眼目干涩、遗精潮热等。有报道用枸杞子的有效成分枸橼酸、甜菜碱治疗131例各种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对转氨酶、胆红素、胆固醇、A/G等指标的改变均有作用。原发性肝癌化疗后对造血系统的抑制等毒性作用有一定对抗,可增强抗癌免疫监视系统功能。此外,还可用于高脂血症和肥胖症。

【用量用法】6~15克,水煎服。

【使用注意】实热和脾虚寒湿者不宜。

【现代研究】本品含甜菜碱、胡萝卜素、硫胺、核黄素、烟酸、抗坏血酸、钙、磷及铁等。具有免疫调节、护肝、降血脂、降血压、增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抗衰老、抗突变、抗肿瘤等作用。

枸杞粗多糖可降低肝组织丙二醛含量,可使CCl4肝损伤小鼠肝糖原含量显着提高,提高抗体的能量储备。枸杞多糖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修复作用,可使肝小叶损伤区缩小,肝细胞中脂滴减少,细胞核增大,RNA及核仁增多,糖原增加,SDH,G-6-Pase活性增强,粗面内质网恢复平行排列,线粒体形态结构恢复,数量增加,促进肝细胞再生。

枸杞子对实验动物能显着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有增强细胞与体液免疫的作用,且能显着提高正常健康人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能提高因放疗或恶性肿瘤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巨噬细胞吞噬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枸杞子具有显着阻止灌饲胆固醇、猪油家兔血清胆固醇增高的作用。枸杞多糖能显着地改善荷瘤小鼠的一般状况,使腹水型(U14小鼠宫颈瘤,S180纤维肉瘤)荷瘤小鼠的生命延长41%和85%,显着地抑制实体型(U14小鼠宫颈瘤,S180纤维肉瘤)肿瘤的生长。

11.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

【性能】苦、甘、涩,微温。入肝、肾、大肠经。

【功效】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生何首乌润肠通便,解毒消痈。

【临床应用】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为滋补良药,历代医家均重视其补益作用。《本草纲目》谓其:“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不燥不寒,功在地黄、天冬诸药之上”。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有护肝作用,并对乙肝病毒呈现一定抑制作用,故可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又因其有良好的降脂作用,曾报道单用何首乌20克煎水,连用1~2周或口服首乌片3个月,均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8):484)因此,亦可配伍用于脂肪肝的治疗。

【用量用法】10~30克,水煎服。

【使用注意】湿热壅盛或脾虚、大便溏泄者不宜。

【现代研究】本品含蒽醌类衍生物,主要为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并含有卵磷脂、脂肪及淀粉。具有降血脂、免疫调节、通便、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及抗菌、耐寒耐缺氧、抗氧化、增加血红蛋白及促进红细胞生长、增加冠脉流量等作用。

12.冬虫夏草为肉座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昆虫绿蝙蝠蛾幼虫的尸体,简称为虫草。

【性能】甘,温。入肺、肾经。

【功效】补肺肾,强精气,止喘咳。

【临床应用】冬虫夏草,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因其冬季为虫,夏季为草,故名。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食两用品种,与人参、鹿茸齐名,并列为三大补品。

临床应用于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肺结核、咳嗽、咯血、虚喘、盗汗等症。冬虫夏草有益肾补阳之功,可以增强免疫功能,用于慢性肝炎免疫力低下的治疗,常配伍杜仲、淫羊藿、巴戟天等;亦可与鹿角胶、灵芝配伍。冬虫夏草配伍沙参、阿胶、川贝、人参、核桃肉、蛤蚧等,可以补益肺肾,平定咳嗽、止血化痰。冬虫夏草还是治疗肝硬化的有效之品,现代治疗肝硬化的“金水宝胶囊”其主要成分就是虫草菌丝等。

冬虫夏草是食疗的珍贵之品,早在古代《纲目拾遗》就记载,治疗病后虚积,以冬虫夏草三、五枚,老雄鸭一只,去肚杂,将鸭头劈开,纳药于中,仍以线扎好,酱油、酒适量,蒸烂食之。

【用量用法】5~10克,煎汤或炖服;1.5~3克,研末服。

【使用注意】实热和湿热者不宜,有表邪者慎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以及人体多种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成分,冬虫夏草多糖脂质体能显着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冬虫夏草还具有明显的提高免疫力和抗癌作用。此外,还具有镇静、催眠、抑菌等作用。

13.鹿茸鹿茸是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从梅花鹿头上锯下来的鹿茸称为“黄毛茸”,马鹿头上锯下来的鹿茸称为“青毛茸”。鹿茸是一种名贵中药,以质嫩毛细、顶端丰满、茸体圆大、皮色油润、外圈无骨质者为上品。主产于东北三省。

【性能】味甘、咸,性温。入肝、肾二经。

【功效】有滋肾壮阳、生精血,补髓健骨的作用。临床多用于阳痿滑精,血虚眩晕,肾虚腰软,精血不足,面色萎黄,耳鸣耳聋,畏寒乏力,慢性脓疮,盗汗等症。

【临床应用】鹿茸药用历史悠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鹿茸“性甘温,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不老”。

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鹿茸“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中医认为,有情之品,可补有情之物。鹿茸为血肉有情之品,其性味甘咸温,入肝肾二经,具有补督脉、壮元阳、生精髓、强筋骨等功效。在临床上,常作为补益强身药物被广泛用于不同的虚损病证。用鹿茸配合温补肾阳之品治疗阳痿早泄、听力减退、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疼痛、四肢无力等症及妇女冲任二脉失养,阳虚失养,冲任不固而引起的月经不调、小腹冷痛、虚寒崩漏、白带异常、清稀不止、宫冷不孕、流产、早产等均有较好疗效,还可用于肝病日久,阳气不足、气血亏虚所致的血小板低下症的治疗。

【使用注意】鹿茸为补阳药,属于阴虚阳亢、肝胆湿热、外感热病者忌用。

【用量用法】1~3克,多为研末冲服或入酒浸泡后服用,禁用水煎煮,以免降低疗效。入药膳可与肉共炖食之,或与乌鸡炖烂服用。

【现代研究】鹿茸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9种脂肪酸(生物活性最强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较高),10种磷脂成分及蛋白质、激素样物质、生物胺、多肽类、硫酸软骨素、前列腺素、核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鹿茸所含的鹿茸精是一种强壮剂,具有调节心律、增强心脏收缩力、稳定血压的作用,对于心律不齐、低血压、常感疲劳者,可调节心律、回升血压、消除疲劳,使人精力充沛;鹿茸补血,可使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适用于贫血患者。鹿茸所含的钙、磷、镁等矿物质,对保护心血管健康和防治骨质疏松极有裨益。鹿茸水提取物、鹿茸磷脂可显着降低老年小鼠脑和肝组织MDA、心脏脂褐素、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升高脑和肝组织的SOD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鹿茸口服液可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SGPT活性,增加CCl4肝损伤模型小鼠肝组织RNA、蛋白质、糖原含量,说明鹿茸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具有保肝作用。

14.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

【性能】味辛、甘,性微温。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宫冷、腰膝疼痛、风湿等阳虚病证。

【临床应用】巴戟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巴戟天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调整内分泌功能的作用,对各种阳虚病证具有较好的疗效,被誉为“补肾阳之要药”。

对慢性肝病属于脾肾阳虚者适宜。

巴戟天中铁元素含量高达595.75微克/克,而铁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多种酶系的合成和三羧酸循环、并在肝肾等脏器的细胞线粒内大量蓄积,具有较强的刺激生血作用。据报道,巴戟天对粒系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巴戟天还具有增加幼年小白鼠血中白细胞的功能。因此,巴戟天有较强的刺激生血作用,对肝炎病人使用抗病毒药物导致的白细胞低下,对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低下等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巴戟天还是一味重要的食疗物品,长期以来,产地民众有“与肉煲食”的食用习惯。

巴戟天、乌鸡(或猪骨)汤:巴戟天50克,乌鸡(或猪大骨)250克,同煲汤,加入调料品即可。

【用量用法】6~15克,水煎服。

【注意事项】阴虚阳亢或肝胆湿热忌用。

【现代研究】巴戟天的有机成分有蒽醌类、蒽醌糖类、氨基酸(巴戟天含11种游离氨基酸和17种水解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脂类、有机酸类、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及多种苷类。巴戟天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11种,如锌、硒、锰等,这些微量元素可能是巴戟天临床功效的物质基础之一。

巴戟天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调节作用,这可能是巴戟天温补肾阳的机制。

巴戟天所含有的巴戟天寡糖(MOO)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影响,可使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明显增强,使小鼠脾细胞抗体形成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15.三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现已有栽培。

【性能】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主治肝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高胆固醇及高脂血症、冠心病等;亦可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产后血晕、瘕、恶露不下、跌仆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临床应用】三七在临床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脂肪肝等病证。用三七粉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每次1.5克,口服,每日3次,连服6周,结果显示,三七对回缩肝脾有显着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对降低胆血红素及球蛋白,提高白蛋白有效率分别为100.00%、57.29%、90.00%。

三七由于活血化瘀,故常用于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的治疗,常与扶正药物配伍,有较好疗效。三七还是治疗脂肪肝及高脂血症的有效药物。

【用量用法】多研末服,每次1~1.5克;亦可入煎剂,3~10克,外用适量,研末外搽或调敷。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血虚吐衄、血热妄行者禁用。

【现代研究】皂苷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迄今为止,已从三七的不同部位分离得到数十种单体皂苷成分,这些单体皂苷成分大多数为达玛烷型的20(S)-原参二醇型和20-(S)原人参三醇型。

三七还含有其他药用成分,如三七素、黄酮、挥发油、氨基酸、植物甾醇、糖类、无机盐及无机离子等。

三七总皂苷PNS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的损伤,从而抗肝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PNS能减少丙二醛的形成及肝组织含水量,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Ca2+逆流,从而防止氧自由基对肝细胞膜及亚细胞结构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肝细胞膜,减轻缺血后肝细胞的改变。三七能明显增加肝糖原的含量,对肝细胞再生有促进作用,可改善肝脏微循环,能使肝细胞炎症消退,阻断肝细胞坏死。三七还有利胆、退黄、降酶等作用,可提高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浆白蛋白。三七有降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对肝内线粒体、内质网等重要细胞器功能及形态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对肝脏的糖代谢有促进作用,使肝细胞糖原储备增加,有利于肝损伤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