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长寿指南—中老年保健防病手册
19081900000002

第2章 健康与长寿(1)

第一节人的健康寿命

健康长寿是人类美好的愿望。人的自然寿命究竟有多长?目前世界上有四种推算方法:

1.生长期测算法用人和各种动物自身生长期的5~7倍来推算其寿命,人的生长期是20~25年,由此可推算出人的自然寿命应是100~175岁。

2.性成熟期推算法哺乳动物的自然寿命是性成熟期的8~10倍,人的性成熟期是14~15年,所以人的自然寿命应是110~150岁。

3.细胞分裂次数和分裂周期测算法美国海尔弗利克教授通过实验发现,把胎儿的成纤维细胞一代传一代地培养下去,培养到50代时,细胞就会全部死亡。接着他又进一步研究,发现胎儿的成纤维细胞只能分裂50次;20岁人的细胞只能分裂30次;75岁老人的细胞只能分裂十几次。于是,海尔弗利克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人的细胞分裂次数是50次左右,平均每次分裂周期为2.4年。依此推算人的自然寿命应该是120岁。

4.生物强弱推算法根据对人体器官和组织强度的测算,人只要不生病,就可以活到100岁。

以上这些都说明了人的寿命是有很大潜力的。人类进化与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人类与自然抗争过程中自身不断完善而长寿的历史。公元前1万年的结绳时代,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15岁;1000年前约为20岁;18世纪增加到30岁;19世纪末人类平均寿命约40岁;20世纪后期部分地区或国家人口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70~80岁。2002年日本公布百岁老人已经达到17934人,美国百岁老人1990年为30000人,1996年为66000人。美国人口学家指出,现在美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7岁,估计到2080年平均寿命将达到97岁。

20世纪人类寿命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控制了以感染和寄生虫病为主的流行性传染病。当前,人类死亡原因已转向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病、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有效预防和控制这几种主要疾病,有可能延长15年的寿命。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生命奥秘的深入探求,健康生活方式的逐步为大众所认同、接受和追求,以及医疗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颐养天年,长命百岁”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

一、老年人的划分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对老年人的划分提出了新的标准。将44岁以下的人群称为青年人,45~59岁的人群称为中年人,60~74岁的人群称为年轻的老年人,75岁以上的人群称为老年人,90岁以上的人群称为长寿老人。这一标准将逐步取代我国现阶段划分老年人的通用标准。

1982年我国人口划分标准为,4~14岁为儿童期,15~34岁为青年期,35~44岁为中年期,45~59岁为老年前期(初老期),60~89岁为老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但随着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我国将老年人的概念又作了修改。目前对老年人的划分已延至60岁以上,60~69岁为初老期,70~89岁为老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人的生命开始衰老的时期一般在50~60岁之间,但衰老速度缓慢;65~70岁时,衰老速度逐渐变快;71~89岁衰老最明显,但衰老速度又转为缓慢。

二、健康的概念

WHO关于健康的定义,包括了机体没有病痛,而且在生理上、心理上及社会适应能力上均处于一种完美的状态。这说明健康除了没有躯体疾病外,还包括心理健全的精神状态。过去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的概念是不全面的。

三、1999年WHO制定的中年人的健康标准

(一)躯体健康

1.吃得快进食时有良好的胃口,不挑剔食物,能快速吃完一餐饭。说明内脏功能正常。

2.走得快行走自如,活动灵敏。说明精力充沛,身体状态良好。

3.说得快语言表达正确,说话流利。表明头脑敏捷,心肺功能正常。

4.睡得快上床后能很快入睡,而且睡得好;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功能协调。

5.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且感觉轻松。说明胃肠、泌尿功能良好。

(二)心理健康

1.良好的个性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2.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

3.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有好人缘,保持心情愉悦。

躯体“五快”和心理“三良好”,是以人体生理活动的速度来衡量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正常,以人在社会活动的适应能力来衡量心理健全,这不但符合科学逻辑,而且表达简洁、准确、生动、形象、生活化,易于人们判断自己是否健康。

四、中华医学会提出中国老年人的健康标准

1.躯干无明显畸形,无明显驼背等不良体形,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2.无偏瘫、老年性痴呆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检查基本正常。

3.心脏基本正常,无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4.无慢性肺部疾病,无明显肺功能不全。

5.无肝肾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恶性肿瘤及影响生活功能的严重器质性疾病。

6.有一定的视听功能。

7.无精神障碍,性格健全,情绪稳定。

8.能恰当地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

9.能适应环境,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学习、记忆能力。

2000年WHO又提出了“合理膳食;戒烟;心理健康,克服紧张压力;体育锻炼”的促进健康新准则,为健康长寿指明了方向。

五、健康期望寿命

其实“活着”而没有生存状态的高质量,并不等于拥有幸福快乐的晚年。为此1983年就有学者提出了“健康期望寿命”这一新的概念。其含义是指人们维持良好日常生活能力的年限,也就是说日常自理生活能力的丧失就是健康期望寿命的终点。这一全新的观念已远远超出过去长寿的概念和范畴,它赋予了长寿更丰富、更客观、更具体的新标准。健康期望寿命主要是通过以下三方面来进行评估的:

1.日常生活能力主要反映老人日常生活的能力,是健康生活的基本要求。评价项目包括洗漱、穿衣、进食、上厕所及室内活动等。每项又分为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三级。

2.日常社会活动能力体现一个人日常社区活动的能力,是人们自我照顾和社会支持的反映。评价项目包括购物、打电话、串门、理财及做饭和打扫室内、外卫生,其评价也分为自理、半自理和不能自理三级。

一般将不能自理、半自理归属为功能丧失。

3.综合能力用于测量老人手脚、躯干的协调活动能力,包括端坐、站立、屈蹲、提物、步行500米等项目。每个项目分为无困难、有困难、不能做三级。

运用健康期望寿命,来评估老年人及各种老年性疾病后的生存及生活,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老年朋友若期望健康长寿,需要从日常生活规律、卫生保健、饮食及运动多方面着手,才能圆健康长寿之美梦。

第二节亚健康状态

一、亚健康状态的概念

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国际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

一般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生理功能减退,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游移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简称为亚健康,国外也称为“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目前我国大约每1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现象已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严重后果。

就亚健康的个人来说,身体不适、心理不安、情绪不佳,很容易引发疾病,自然很难说生活是幸福的;亚健康的家庭也很难谈得上宁静温馨。人的才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人的潜能得不到应有的挖掘,人的全面发展严重受阻。亚健康问题并不仅只是个人是否健康的问题,而且还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亚健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通常与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以及都市生活方式有关,被称为“现代都市综合征”,表现为许多不适、不快的感觉。

1.躯体方面如精神欠佳、乏力、困倦、疲劳、失眠、头昏、头痛、眼部发紧、双目发黑、视物模糊、虚汗、心悸、腰酸背痛、关节疼痛、性功能减退。

2.心理方面如情绪低落、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反应迟钝、神经质等。

3.情感方面如冷漠、无望、孤独、空虚、机械、浮躁、轻率等。

4.社会表现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人际、家庭关系紧张,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

三、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1.外界不良刺激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金钱诱惑、工作紧张、突发事故、事业不顺利、邻里关系不协调、人际关系紧张等。由于种种利益交织冲突,社会人际关系纷乱复杂,使得人们活动时变得困难,处理问题时顾虑重重。

2.不良情绪过高的期望值、急于求成的心态、不切实际的定位、偏畸的攀比心理、过强的竞争意识、敏感的戒备心理、脆弱的承受能力。情感交流日益减少、匮乏,孤独,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情感联系减少,而情感受挫的机会增多。自身的不足和遗憾,往往又成为情绪波动的原因。

3.不适当行为生活节奏过快,起居不规律,睡眠差,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时间的连续劳动,从事单调刻板或精神高度集中的作业等。

四、亚健康状态的对策

贯彻预防为主,采取多种措施,完全可以防止向疾病方向发展,尽快恢复健康。

1.充分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防患于未然亚健康直接影响生活质量,要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缺点,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要有正确的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生活和工作做出相应的调整。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珍视生命,热爱生活,使身心健康发展。

2.要正确应对外部刺激外部环境的不良刺激可能持续存在,这就要求人们将其副作用减至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