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以人为本实践创新
19085600000030

第30章 思想政治教育篇(18)

6.在人际交往中,喜好自我吹嘘,轻易许诺,却并不能守信,实现诺言。为了在同学中树立高大形象,获得大家认同,或为了其他目的如竞选干部、评优等,往往夸大自我能力,家庭背景,社会关系,许诺自己没法完成的事情,为了不让谎言被揭穿,又继续下一个谎言,恶性循环。

二、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负面的社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同时一些不良影响也在蔓延开来。当今社会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良的风气,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商业中的偷税漏税、欺诈、假文凭、乱收费等现象,使大学生认为这就是社会的实际全貌,是社会潮流,不跟着做,就会吃亏,影响自己的前途,却不知这仅是一小部分现象,盲目跟从,一步步偏离正道。

2.来自家庭的负面引导。家庭教育很关键,伴随着人成长的各个时期,其中家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耳濡目染。有的家长看重的是子女的高分数、读名校、找好工作、挣大钱,对思想品德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或根本就不重视,甚至自身认识就是错误的,认为社会就是要用各种手段,从而获得想要的地位、财富等。以这样的指导思想教育孩子,结果可想而知。还有的家长未能以身作则,如对子女撒谎,言而无信,或者自身就有弄虚作假等行为。这样,要想子女诚信,难度就很大了。

3.教育体制的局限。长期以来,学校重视升学率、竞赛获奖,忙于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等,对诚信教育不够重视,对教师着重考察专业素质,而忽视了对教师道德的考察。而教师也为了评职称,抄袭论文,弄虚作假,对自身缺乏约束,不太重视上课纪律,迟到,提前下课等现象也反映出某些教师自身就不够诚信,给学生做出了不好的榜样。

4.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一些大学生缺乏集体意识,缺乏集体荣誉感。做事只考虑自己,不计后果。没有意识到个人的行为极可能代表的是一个团体、城市甚至整个国家的形象,认为个人的行为与他人无关,失信与否只是自己的事。往往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别人弄虚作假都没出事,自己也能成功的。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触犯法律,根本未引起重视。

三、培养大学生诚信观念的措施

1.学校要大力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内涵、内容、方法的研究需要深入和创新,用大学生诚信教育理论指导教育的实践,在实践中又总结升华理论。只靠直观经验是不够的,必须由表及里、层层剖析,找出深层次原因,提升到理论高度,制定出完善可执行的实施方案,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充实丰富理论。并充分结合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创建科学的教育体系。

2.家庭是诚信教育的基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凡事总是从一个家开始的。诚信教育更是如此。孩子在家庭中长大,首先接收的就是来自家庭的教育,看到听到的是父母的言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不用说父母直接告诉孩子就是应当不择手段,创造对自己有利的条件给孩子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了。教育孩子诚信守信,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做出榜样,要从小时候起就不间断,贯穿一生,家长也应随时反省自己,多多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与学校联系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3.建立大学生信用度评估机制。没有约束监督惩罚,教育的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高校要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度评估机制,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表现做好记载,在学生毕业求职时供用人单位参考,走上社会后,也作为参考。就像现在银行信用记录一样,跟随大学生终身。让大学生体会到好的诚信记录对他今后的就业和事业的发展帮助是很大的,而坏的记录则可能在关键时候起反作用。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只有空洞的说教,往往效果不大。多开展丰富多彩、来源于实际生活的诚信教育活动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可以由学校、老师组织开展,邀请社会人士、专家参加,也可动员同学,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感,以各种形式进行。如模拟法庭、舞台剧、小品等,让同学充当角色,亲身感受。在娱乐中接受了教育,且映象深刻。

5.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引入法制教育,展开普法活动,增加法律约束。有时,道德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加上法律约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不诚信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只有当意识到可能因自己不诚信而触及法律,会受到严厉制裁时,自我约束才会加强。一方面对法律常识如《民法通则》等作了解,另一方面可通过实际案例,让大学生体会到违法的严重后果,起到警示和震慑的作用。这对大学生一生都有很大帮助。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是社会安定之基石。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是高校的责任义务,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方面,是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们的长期课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渠道、方法、形式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进行研究探寻。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结合多学科,丰富工作方法,努力让大学生做到以诚信为本,诚实守信、言行合一,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浅谈高校图书馆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黄映雪

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和科研机构,它不仅是高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和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而且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及特殊优势,对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途径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文献保障基础。在信息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要成为现代化信息的传播站,各种信息载体将附于电子媒介,并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或传播,为广大师生员工所利用。同时,被誉为大学“心脏”、知识“喷泉”和形象“窗口”的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是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学,而自学的主要场所则是图书馆。图书馆具有接触学生广泛、频繁、深入的特点。据有关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大约有2/3的课余时间是在图书馆中度过的,所获得的知识中也大约有40%来自图书馆。因此,高校图书馆成为大学生阅览学习、获取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是继课堂教学之外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们学习成长的自由天地。我们应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自身优势,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文化氛围的熏陶

高校图书馆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文化氛围,可以对大学生产生间接的情景暗示和细腻的文化熏陶,引起大学生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变化,促进他们文明习惯和高尚行为的形成。

(二)网络教育的导向

高校图书馆采取一切有力措施,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倡导“网上环保”,清除“网上垃圾”,建设“网上绿色通道”,使大学生能够合理使用、占有网络资源,让网络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园地和成才的基地。

(三)教师的言传身教

高校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的优质服务和个性化的特殊服务活动,倡导服务语言文明、服务程序规范、服务态度热情、服务制度完善,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让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二、高校图书馆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优势

无论是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还是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来看,高校图书馆都有独特的优势作用,这些优势主要表现为:

(一)具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

大学生一般认为课堂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而图书馆是学习其他知识,博览群书的地方。因此,图书馆成了广大学生经常汇集的场所,相比于课堂,这里更多了些民主、自由的气氛,而思想问题的解决必须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才能实现。在这种氛围中人们会互相切磋、互相学习、互相比较、互相督促,因此,若引导得当,可以让学生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受到熏陶,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审美观。

(二)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提高大学生知识素质提供了重要载体

高校图书馆是吸引大学生经常读书交流的第二课堂,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充大学生的知识、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坚定大学生的意志。高校图书馆丰富的、优秀的、高质量的信息内容对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陶冶大学生的心灵、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至关重要。信息资源的独特优势有利于向大学生进行爱祖国、爱民族的教育,培养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社会的高尚情怀;有利于向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人生的理性认识;有利于向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倡导保持和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

(三)先进的信息设施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

图书馆有自己的电脑,许多学校已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广大师生非常喜欢到学校图书馆上网,一是消费低廉,二是信息量大、针对性强。图书馆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优势,在传播各种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性地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现在有许多学生沉湎于不良网吧,浏览一些不健康的内容,若大学图书馆能把学生们都吸引到自己的网上来,无形中就会起到其他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四)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了良好机遇

高校图书馆适当引进大学生参与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有利于促进图书馆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扩招后图书馆工作人员相对不足,很多高校在图书馆设立了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了机会。大学生在参与图书馆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其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大学生通过参与图书馆工作实践,锻炼了他们的毅力和耐心,为今后走向社会积累了经验。

三、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自身优势,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优化藏书体系,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图书馆要想更好地配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结构合理、质量较高的藏书体系。这就要求书刊采购人员既要有近期的采购计划,又要有长远的采购目标。我们不仅要根据学校的性质与任务采购专业文献资料,组成一个科学的、适用的、有特色的知识体系,还要合理采购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书刊,以便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完善和提高大学生的个性、才能、品质等整体素质。优秀书籍不仅能使大学生得到熏陶,而且还能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育。

(二)优化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图书馆要配合学校,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宽敞明亮的学习知识的场所,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学习氛围,是图书馆最基本的服务条件。各类书籍资料摆放有序、阅览室安静优雅、自习室清洁明亮,以此来吸引大学生走进图书馆,坐下来阅读学习。还可以在图书馆的大厅、走廊等地方悬挂标语警句,张贴伟人画像及名人名言。这种有形无声的服务形式,不仅能够使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和补充,还可以潜移默化的给大学生以思想启迪,起着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作用,促进学生文明习惯和高尚行为的形成,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道德观念教育融入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创新高校图书馆优秀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就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信息资源,为培养人才服务,高校图书馆必须时刻恪守育人宗旨,在服务布局的设置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将人性化渗透到服务布局的各服务部门,主要体现为服务布局要实现尊重大学生、理解大学生、关心大学生,不断满足大学生的全面需求。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只注重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技术引进与应用、管理模式以及对内部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忽略了自身的文化创新,使图书馆的各种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要以创新图书馆优秀文化为基础,建立具有时代感、号召力、凝聚力、导向力的高校图书馆人本文化,铸造高校图书馆灵魂,使大学生在感受高校图书馆文化亲和力的同时,自觉地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优势,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高校图书馆作为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信息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部门,它既是知识和信息的宝库,更是培养人才的基地。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堂和信息资源的中心,是大学生与信息资源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它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提高为他们锻炼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们可以在阅读丰富的馆藏文献过程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