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以人为本实践创新
19085600000048

第48章 校园文化建设篇(6)

关键词:统筹兼顾高校后勤协调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它揭示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统筹兼顾”具体地说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高校后勤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学校师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后勤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本文结合高校后勤工作的实际,探讨统筹兼顾的方法对促进后勤工作协调发展的指导作用。

一、统筹兼顾的方法处理后勤所面临的各种矛盾

高校后勤工作是学校发展建设的基础保障工作,“为师生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是后勤工作的核心内容。由于后勤服务工作涉及面广,它关系到每一堂课,每一餐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其次,后勤服务工作还体现了不同系列的行业特征,如学生食堂的管理要符合餐饮行业的要求,学生宿舍管理要符合物业管理的要求等等;再则,后勤服务工作持续时间长,不论是教学时段还是课余时间,后勤的服务工作都贯穿始终。因此,有效地处理好后勤服务过程中所面临的矛盾成为我们工作的焦点。后勤工作面临的矛盾主要包括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矛盾,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被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等。要处理好这些矛盾,就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比如,在处理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矛盾时,我们要重视被服务者的需求,特别是被服务者个性化的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服务者个性化的需求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但是这种满足往往是以增大服务者的劳动付出为代价,因此满足需求的程度和劳动者的适当付出是需要我们管理者统筹兼顾的内容。在处理被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时,我们也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人员不同的利益需求。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校园商业店铺为了提高营业收入,就要求延长夜间营业时间,而学生宿舍又必须严格按照作息时间关灯,如果不限制商业店铺的夜间营业时间势必会影响学生宿舍的夜间关门时间,这两个部门都属于后勤,于是,我们就按照保证教学的原则来协调和规定商业店铺的夜间营业时间。统筹兼顾的方法指导我们有效地处理了后勤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

二、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协调后勤所面临的问题

后勤所面临的问题牵涉很多方面,主要包括后勤管理体制的问题、后勤人事管理的问题、后勤经费保障的问题、后勤服务平台的问题。高校后勤改革走到今天,仍然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在高校公益性的体制下如何建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后勤管理体制,既不能一刀切,又不能放任自流。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政策的框架范围内,因校制宜,统筹兼顾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所以,在不同高校都建立了不同模式的后勤部门。不同的后勤管理体制就会产生不同的用人制度以及不同的经费渠道,也就相应的拥有不同的服务平台。如果是行政管理模式,后勤的服务平台往往局限在校园范围内,自身的造血功能较弱,经费由学校拨给,劳动用工也由学校人事部门管理,这种体制运行稳定,但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挥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些学生人数多规模大的学校选择了企业化(或模拟企业化)的后勤管理模式。成立了后勤公司,后勤与学校之间是甲乙方关系,后勤对学校的服务责任由契约化的方式来界定,双方的经费结算也以提供服务的品质和数量来核算,这种体制赋予了后勤服务更多的创造力和主动性,责权利关系更加明确,通过一定时期的运行和积累,也能够有能力去选择更广阔的服务平台,这一模式比较适合于规模较大的学校。随着后勤改革不断深化,高等院校对后勤管理及服务模式的选择更加趋于理性和成熟,能够冷静的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条件和需求来确定后勤的运行方式,没有一哄而上纷纷成立公司,也没有相互攀比和“一刀切”的简单化处理。有了这样统筹兼顾的观念和态度,才形成了今天因校制宜,多元化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

三、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解决后勤各个层面的利益

几乎每个高校的后勤都存在着编制内或编制外的不同身份的员工,都存在着财政拨款和创收经费等不同的资金渠道,也存在着不同体制的管理方式,由此后勤必然面临着复杂的利益群体构成,处理好这些利益群体的关系,才能实现后勤和学校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高校的后勤编制内的职工的工资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收入稳定,保障性强,编制外的职工多数是由后勤部门与他们议定工资,其中大多数工勤岗位职工的收入仅处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的稳定性差,所从事的又是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工作,如何调动编制内或编制外的不同身份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建立起同样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我们必须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从物资生活上帮助他们,从精神生活上关心他们,尽量缩短不同身份的员工待遇上的差别。无论是正式职工,还是合同制职工,无论是招聘的大学生还是农民工,我们都应该关注不同群体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思想,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营造和谐的氛围,制定一致的工作目标,共同为师生提供满意的服务,为高校后勤发展作贡献。

四、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推进后勤的改革

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要求我们结合实际工作,统筹好学校利益和后勤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邓小平同志也说过:“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学校的后勤是围绕着学校的中心工作展开的。学校利益和后勤利益总体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在为数不少的学校后勤的管理模式采取的是承包制或目标管理方式,因此,后勤部门又有着自己的经济利益,在不影响后勤保障的前提下实现后勤的经济效益是后勤的工作目标,但如果后勤利益和学校利益难于兼顾时,就应该以学校利益为重,后勤利益服从大局利益;在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时,后勤部门更应该注意建设节约型后勤和绿色环保型后勤。比如,后勤管理着学校水电气的使用,教室、宿舍、路灯、浴室等都是水电气集中使用的部门,落实节能减排,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减少污染,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再如学生食堂,我们严把进货关,严把卫生关,引导职工尽心尽力为师生提供满意的饭菜,煮好“良心饭”,让职工明确我们是在为未来的社会栋梁服务,因此,高校食堂决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更能够体现高校食堂价值的是它所创造的社会价值。目前,高校后勤的干部职工认识到,高校后勤的属性是“教育”,其公益性远远大于赢利性,甚至于在一些规模不大的学校,保障性服务更是后勤的主要任务。所以后勤的当前利益必须服从学校和社会的长远利益,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后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始终,掌握并运用好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推进后勤工作科学、有效、可持续的改革发展。

五、结束语

统筹兼顾是我们深刻领会和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对我们现实工作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科学方法。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后勤服务与管理的全过程,在客观和理性的改革过程中兼顾各方,综合平衡各种矛盾;要解决好后勤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的问题;要正确认识分析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把握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使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得到兼顾;要把后勤的发展和学校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既考虑当前服务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遵循经济规律,更要讲求社会效益,既要拓展后勤服务的平台,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总之,把后勤的建设、改革和发展融入学校的整体,顺势而为,因校制宜,以系统的方法谋划全局,统筹安排,促进高校后勤服务团队的和谐稳定,促进高校后勤工作的协调发展。

“大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解读——以爱心办教育

张春

摘要: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本土化职业教育理论,它集中体现了黄炎培全部职业教育思想的精华,并且在认识层面、思想境界上都获得了质的飞跃和提升,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最具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成果。其中包含的与时俱进的精神、理性的爱国情怀、富民的宏愿以及兼顾全局的战略眼光,至今还在启发着当今职业教育的工作者:用爱心(爱国、爱教育、爱社会、爱人民)办教育,职业教育才有春天!

关键词:黄炎培职业教育大职业教育爱心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位极有影响和建树的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其职业教育理论直至今天依然熠熠闪光。新时期新阶段,认真学习和借鉴黄炎培先生提出的大职业教育思想,对于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职业教育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新世纪多次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对职教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仅仅几年时间,我国职业教育总体规模就已经占整个高教事业的“半壁江山”,办学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社会综合效益还不够高、活力还不够强、社会吸引力比较弱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尚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必须从国家建设的全局出发,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应该继承和发扬伟大的爱国传统——爱国之心

黄炎培先生是一位爱国主义教育家,爱国主义是他的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从事职业教育实践的动因。也就是说,他是在用“爱国心”办“职业教育”。

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实践可以看出:在“九一八”事变前,他的爱国主义思想表现为“教育救国”;“九一八”事变后至抗日战争胜利前,他的爱国主义思想表现为“教育救亡”;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的爱国主义思想表现为“教育建国”。黄炎培的爱国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为我国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也给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当今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黄老先生的精神,坚定“教育强国”的信念,用“爱国心”办“大职业教育”。

二、全身心投入职业教育的实践、研究、推广,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爱职业教育之心

第一,心无杂念,专心教育。

由黄炎培先生的教育实践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他几乎全身心投入了职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当中,抛弃了发财甚至是当官的机会。1914年,因他在江苏办教育颇有影响,北洋政府两次请他任教育总长,他都坚辞不就。后来,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回答了自己不愿做官的缘由:“弟确信职业教育,为能解决人类间种种问题之最扼要办法。若一行作吏,势须抛弃半途,实违夙愿。”这种忘我的精神多么难得!当今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如果人人有此精神,职业教育怎么可能发展不好?!

第二,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告诉我们,职业教育不是铁板一块,不能一成不变:早年提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突破传统教育观念;后来提出“职业教育”思想,改正了实用主义教育的错误;最终提出“大职业教育”思想,突破了原有职业教育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办学层次,把职业教育上升到了全局的高度来思考。一遍又一遍地纠正是为了达到真理的彼岸。他的理论和实践向我们昭示: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恰恰就在于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调整办学理念、办学方法。

当今的中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帮助城镇职工实现就业再就业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战线的工作者们只要具备了对职业教育的执着的爱,能够突破旧教育观念的束缚,不断探索和研究,就能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新路。

三、办好职业教育,需要全局观念

由政府协调,激励、支持和帮扶民间办学、企业和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办学,走“大家办学”、“协同办学”之路,使职业教育进一步社会化——爱社会之心。

第一,以“大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办好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