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中国学生的十万个为什么·人类文明1
19088600000006

第6章 智慧的起源(6)

公元纪年是如何来的?

公元纪年是国际公用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的耶稣基督生年为公历元年。这是为什么呢?

在1世纪的巴勒斯坦,由于罗马帝国的强权统治,贫民和奴隶们渐渐产生了一种悲观消极的情绪,希望能有个“救世主”(古希腊语为“基督”),来拯救他们脱离苦难。传说这个救世主就是耶稣,他许诺穷人死后可升入天堂,而富人要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孔还难”。因为这种传说很能拨动精神苦闷的下层人民的心弦,于是基督教便逐渐从巴勒斯坦传播开来。这引起了罗马统治者的不安,传说他们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但第三天耶稣又从坟墓中复活并升上天堂……基督教徒把这些传说和耶稣的言行用文字记录下来,编成了《新约圣经》。由于这时的基督教预言罗马帝国的残酷统治即将崩溃,因而遭到当时统治者的多次镇压。但到了君士坦丁统治时期(公元306—337年),统治者看到了民心所向,为了更好地控制民众,一反过去的做法而采用怀柔利用政策,将基督教宣布为国教,从而使基督教变成了他们的政治工具。

在这之前,各国基督徒计算时间都保持着各自的地方特点,显然很不利于交往、传教。到了6世纪,建立一个统一的记录时间的体系就显得越来越必要了。基督徒们便开始尝试使用救世主耶稣纪年,当时有个罗马修道士乔尼西宣称,基督降生已有254年了——据一些史学家推测,乔尼西可能是根据《新约圣经》中的传说推算出来的。在书上记载,耶稣是在3月25日复活的,这是个星期日,于是乔尼西就在自己编的那本计算复活节日期的表格中向后搜寻3月25日是复活节的那一年,查得是在38年后,因为耶稣是500多年前的人,所以上推532年。当时所采用的纪年——戴克里先纪年为241年,那么耶稣纪年的纪元就应该是戴克里先纪元前253年3月25日。《新约圣经》上还说,耶稣复活时为30岁,所以再上推30年,耶稣降生就是在当时戴克里先纪年的纪元前283年。这也就是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公历纪元的元年。

为何把新年的第一天叫“元旦”?

在大约4500多年前的远古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名叫颛(zhuān)顼(xū)的首领。颛顼是个爱护百姓的好首领,就是他首先提出,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的。元,在汉语中有“开始”的意思;旦,在汉语中有“早”的意思。元旦,就是指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

颛顼之后许多年,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商、周、秦三个朝代。这三个朝代都觉得:自己建朝的那一天,才应该是一年的开始。于是它们分别将元旦定为农历十二月初一,十一月初一,十月初一。

接着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根据长期的天文记录,又将元旦改成农历正月初一。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先生宣布:“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每年的公历1月1日称元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正式明确了公历的1月1日,是我国的元旦。

虽然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与我国一样,是以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的,但是有的国家和民族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元旦。比如说,居住在寒冷的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他们就以当地第一次下雪的那天为元旦,这被称为“雪花元旦”。

再比如,聚居在尼罗河边的埃及人,世代靠尼罗河为生,对尼罗河有着深厚的情感,因此他们就以尼罗河水上涨的那天为元旦,这被称为“涨水元旦”。

过元旦,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风俗。像我们中国人,在元旦这天,总要全家欢聚一堂,说说笑笑,共同吃一顿丰盛的年饭。墨西哥人则要在元旦来临前,在屋后挖一深坑,把家里的破烂埋进坑中,表示除旧迎新。

意大利在元旦这天,要摔瓶、砸罐(ɡuàn)、扔脸盆,以祈求“岁岁(碎碎)平安”。

匈牙利人更有趣,他们在过元旦这天,决不吃飞禽。因为他们认为,飞禽长着翅膀,吃了它们,新年里的吉祥、幸福,就会随之飞走……

我国古代采用了哪些纪年法?

我国古代采用了多种不同的纪年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干支纪年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简称。天干有10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中的字,可以与地支中的字依次相配合,成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所以人们又惯称干支为“甲子”。

天干地支可以组成60对干支,称做一轮甲子。因此,人活到60岁时称为“年满花甲”或“花甲之年”。

我国使用干支历史悠(yōu)久,早在夏朝的国君中,就有以干支命名的。

考古学家从甲骨文中考证到,商朝纪日就采用了干支。而以干支纪年,据说起于公元前720年春秋时期的鲁隐公,到现在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了。

二、帝王纪年法

古代帝王即位叫作“建元”,这一年称作“元年”,其后即二年、三年……。编年体史书《左传》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如书中的“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十年春”即鲁庄公即位的第十年(公元前684年)。

三、年号纪年法

年号纪年法是古代帝王在位年间用所取的年号来纪年的一种特殊方式。古代帝王使用年号的是从汉武帝刘彻(chè)开始,一般帝王在位时都要取年号,多数皇帝在位时只取一个年号,也有取几个、十几个年号的,然后根据年号进行纪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公元纪年法比古代的几种纪年法更科学、更合理、更简便。

历书为什么称皇历?

相传,我国在4000多年前就开始有了历法。3000多年前,已经有了用甲骨文记载的历书。

我国第一本雕版印刷的历书,是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的《宣明历》。该书对日月、时辰和节令已有详细的记载。当时,为了防止滥(làn)印,唐文宗下令历书必须由皇帝本人“审定”,官方印刷。因此,人们把历书称为“皇历”。

另一种说法为,宋代有位学政主持考试,批阅试卷时,发现不少秀才写错日期。问其原因,秀才回答说:“书生昼夜读书,只能夜观星月,计算日期,哪有不差一两天的。”为此,学政奏明皇帝,请翰林院修撰历书,以便秀才们掌握日期,由于是皇帝命令修撰的,所以叫“皇历”。

21世纪应从哪一年算起?

21世纪究竟是从2000年算起,还是从2001年算起呢这是个争执已久的问题。

对如何划分世纪,国际上一直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世纪”与“年代”的关系。在我国报刊中,“年代”一词的应用十分广泛,无一例外都从“0”年起始。我国天文学界专家学者认为,如果主张2000年为21世纪的第一年,那么2000—2009年则可称为21世纪的初十年代;如果主张2001年为21世纪的第一年,那么2000年则无法纳入任何年代的一年。因此我国天文学者认为世纪应从“0”开始,2000年应是21世纪的第一年。

谁是三皇?谁是五帝?

谁是“三皇”谁是“五帝”相信任何人都不能提供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历史学家对这些“皇”呀,“帝”呀,各说各话。比方,“三皇”的名单,就有六份;“五帝”的名单,也有三份。

先列“三皇”的六份名单:①天皇、地皇、泰皇;②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③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④伏羲氏、神农氏、祝融氏;⑤伏羲氏、神农氏、共工氏;⑥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再列“五帝”的三份名单:①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②太白皋、炎帝、黄帝、少、颛顼;③少昊、颛顼、帝辛、唐尧、虞舜(shùn)。

上述名单,见于不同史籍(jí)。有些“帝”,名不同而人同。比方太白皋,又叫太昊,即伏羲氏;炎帝,即神农氏,举此两人之名,便知“三皇”与“五帝”也有混淆。再说,少即少昊,帝喾即帝辛;帝尧,陶唐氏,故名唐尧,帝舜,有虞氏,故名虞舜。

“三皇”、“五帝”,都是传说中的人物,尤以“三皇”,神话气味浓厚,既无当时的文字纪录留下来,也没有地下文物可资引证。

不能以为古书的记载,就是“历史”了。也不能把传说当真事,作“考证”。今天科学日新月异,对历史的考证就更加严格,讲史就更要具备各种科学常识。

你知道黄帝战蚩尤的传说吗?

在遥远的古代,我国的黄河流域居住着许多分散的人群。他们按照亲属关系组成氏族,好些氏族又组成了部落。黄帝和蚩尤就是两个大部落的首领。

黄帝姓公孙,改姓姬,名叫轩辕(yuán),所以人们又叫他轩辕黄帝。他的部落联盟原来居住在我国西北部。蚩尤是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原住在我国东南部。后来,两个部落联盟逐步向中原地区推进,不断发生冲突,最后酿成一场异常激烈的战争,史称“涿(zhuō)鹿之战”。

传说蚩尤长得凶猛异常,他是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头上生有坚利的角,耳朵旁边的头发直竖起来好像剑戟。他还有81个弟兄,都是铜头铁额、兽身人语,蚩尤与他的81个弟兄率领大军,浩浩荡荡从东方杀向涿鹿(今河北涿鹿县)。

当双方的军队在原野上战斗正酣的时候,蚩尤呼风唤雨,吹喷烟雾,一时间漫天遍野的大雾把黄帝和他的军队团团围困在核心,不辨东西南北。黄帝手里挥舞着宝剑,大声地喊道:“冲出去呀?冲出去呀?”但是冲杀了老半天,还是在白茫茫的大雾的包围中。

黄帝的一个名叫“风后”的臣子,非常聪明。他运用鬼斧神工的本领,很快地替黄帝做了一辆“指南车”。靠着这辆车子的指引,黄帝才统率着军队冲出大雾的包围。

黄帝亲自擂起战鼓,指挥将士奋勇冲杀。雷鸣般的鼓声,在战场上空轰响,吓得蚩尤的兵士魂飞魄散,四散奔逃。黄帝打了一场大胜仗。

蚩尤逃到北方,请来夸父族帮忙,再与黄帝决一雌雄。但他们毕竟抵不过黄帝的谋略,终于失败。在最后一战中,蚩尤落入黄帝军的重重包围,被活捉,杀掉了。

后来孙中山先生赞颂黄帝时写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炎黄古战场在哪里?

黄帝和炎帝“阪泉之战”古战场究竟在何处这个史学界长期悬而未决的课题,经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专家和延庆县历史研究工作者多方考证认定:炎黄“阪泉之战”古战场就在着名古迹八达岭下延庆县的张山营镇上阪泉村、下阪泉村一带。

炎黄二帝所处时代,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后期,他们开创了中华民族文化之源。炎黄是我们共同的祖先,中华民族称“炎黄子孙”盖源于此。

1992年6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魏开肇(zhào)、尹钧科会同北京史学研究会会长曹子西组成专家小组,先后查阅了《左传》、《史记》等10种史籍文献,多方论证分析认定:当今延庆县上、下阪泉村一带就是炎黄“阪泉之战”古战场。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纪念炎黄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所作的伟大贡献,北京延庆县有关部门已决定在上、下阪(bǎn)泉一带树碑、建炎黄纪念馆。届时,这里将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好去处。

你知道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吗?

天地是怎样形成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今天都已有了正确的科学答案。然而,在这些“谜”未解开之前,几千年来只能靠神话故事来回答。当然,神话故事往往很荒诞离奇。可是,它却反映了人类祖先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天真解释充满着美好的幻想和向往。

自古以来,流传着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传说在遥远的古代,天地还没有形成,宇宙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既不分上下左右,也没有东西南北,没有光,也没有声音,犹如一颗浑圆的鸡蛋,蛋清中间有个蛋黄,人类始祖盘古氏在这个浑圆的东西中间孕育了18000多年,终于像孵(fū)化出的小鸡一样,破壳而出。这时,盘古氏挥舞起一把神斧,把这一团混沌辟了开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清而轻的气往上浮升,一天能浮升一丈,天长日久,就形成了蓝天;一部分浊而重的物质往下沉,一天能沉一丈,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大地。而盘古氏一天也能长一丈高。这样,又过了18000年,天升得很高很高,地长得很厚很厚,盘古氏也长成顶天立地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