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点体会是:要保证半年生产、全年供应,就必须在稳定蔬菜基地面积的同时,积极建二线菜田、发展保护地生产,以解决菜源问题。
要解决全年均衡供应,必须首先解决莱源问题。近两年来,特别是去年,我们采取了四项措施抓菜源。一是在稳定16万亩蔬菜基地的同时,在远郊县区发展二线菜田,作为基地面积的补充。从19××年开始,我们在与沈阳接壤的新民县大民屯……新建二线菜田2.2万亩,共投资110万元。二是发展保护地生产……每建一亩大棚给1000元、一亩温室给1500元额度的贴息。19××、19××两年拿出2000万元额度的贴患贷款,保护地面积发展到4.2万亩。
第二点体会是:要保证半年生产、全年供应,就必须在控制物价指数的同时,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以引导生产和经营。
一是提高前期菜收购价,稳定中期价,保护后期价,引导农民提早延晚,排开市场。二是重新规定批零差率,并实行价格补贴的办法。对批发价在0.8元以下的执行30%一35%的批零差率,0.80元以上的执行25%一30%的批零差率……
第三点体会是:要保证半年生产、全年供应,就必须在发挥国营商业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农贸市场的补充作用。
我们通过引进帮销,引导菜农减少盲目性,增强计划性。引进环节采取了四条措施。(一)建立信息网,及时为本市与外地的贩运户提供需求、价格等信息。(二)建立固定的供应关系,按市场需要组织货源。(三)建立贩运管理小组,指导贩运活动。(四)派人外出引进,开辟货源。
第四点体会是:要保证半年生产、全年供应,就必须在市场管理上发挥作用,市、区共同负责,保证市场的繁荣。
具体做法是承担一个责任,下放两个权力,承包三项任务,达到四个目标————
沈阳市人民政府
一九××年×月×日
【简析】
这篇总结点面结合,能抓住重点进行叙述。同时抓住了本单位最突出,最能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特点,写得具有个性特色。
思考与练习
一、写计划或总结时,经常要用数据。请在下面空格中填上恰当的数字。
1.某公司七月份利润由1万元增加到1.5万元,增加%。
2.×商品由40元降为10元,降低了%。
3.原计划生产1万件产品,超额5%,实际生产了件产品。
二、修改下列句子。
1.我们必须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去研究问题。
2.员工超产百分之二十以上的给一等奖,超产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给二等奖。
3.今年元旦以前河北区约能修筑公路十多公里左右。
三、请修改下列计划中的句子。
1.前阶段,由于我们重视了抓生产,因而忽视了抓安全。
2.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厂增产幅度大,上缴利润之多,是绝无仅有的。
3.据不完全的判断,我公司有三分之一的年青人是具有主人翁精神的。
4.今年要千方百计做好增收节支工作,使我乡的经济状况有显着好转。
5.经济核算搞得好不好,对办好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亲爱的同学,你进入大学第一学期的生活即将结束,期盼已久的寒假快到了,你有什么打算吗?请为自己制订一份寒假学习计划。必须有明确的要求,具体的措施。
五、你进入大学第一学期的生活即将结束,请根据你半年来的生活、学习情况写一份总结。
第二节简报
一、简报的概念和作用
(一)简报的概念
简报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组织用来汇报、反映、沟通情况和交流经验的一种载体,它不能代替正式公文,也不公开出版。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以及各种生产、经营、服务机构等的通讯、动态、情况反映、信息通报、内部参考资料等都属于简报的范围。由于简报具有简短灵活的特点,因此,它的使用范围很广,是一种有用的载体。
(二)简报的作用
1.汇报作用
简报虽然不是公文,但可以通过它向上级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系统、本地区的工作情况和重要动态,使上级能及时了解下情。实际工作中大量的情况通过简报呈报,既方便领导有针对地指导下级的工作,又便于领导进行决策时作参考。
2.交流作用
通过简报可以向平级单位传递信息,交流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成绩,便于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促进各项工作。
3.指导作用
简报可以用于向下级单位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达有关会议的精神,交流推广典型经验,倡导、表彰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指出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对下级工作的指导,有时就是以通过下发简报的形式实现的。简报常常是上级领导开展工作、推动工作的重要工具。
二、简报的分类和特点
(一)简报的分类
简报的形式多样,内容繁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简报可以做出不同的分类。常用的简报有以下三种:
1.情况简报
情况简报也叫工作简报,一般有两种常用形式:一是综合性情况简报,二是专题性简报。综合性情况简报是在明确的主题贯穿下,综合反映生产、经营、服务等工作的情况和问题。这类简报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不是有闻必录,什么都反映,而是抓住主要问题,反映最有价值的情况。专题性简报主要是将某一项专门工作的动态、进展、问题向主管部门反映,或向有关部门、下属单位作通报,借以传播信息,推动工作。
2.动态简报
动态简报的特点是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地反映新近发生的时间、情况。这种简报内容新,反映快,动态性、时效性强。动态简报一般也有两种:工作动态简报和思想动态简报。工作动态简报主要反映本系统、本部门内部工作的正反两方面的新情况和新动态;思想动态简报主要反映公众对政府重大方针、政策的反映和认识,社会上某种思潮或思想倾向,各行各业各阶层的思想状况等。这类简报多见于有关单位编发的“内部参考”。这种动态简报一般具有内部参考和保密性质,其流通、阅读范围有较严格的限定。
3.会议简报
会议简报主要是及时报道某种会议的概况,会上交流的情况、经验,探讨、研究的问题,反映会议形成的决议和基本精神。会议简报不能只反映会议的一般进程,或者罗列一些议程,而要突出要点,为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新鲜内容和信息。会议简报一般以报道会议内容为主,既可以综合报道会议各个阶段的情况,也可以摘登大会发言或小组讨论发言。在编发发言摘要时,要力求准确、全面、如实地反映出发言者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倾向,并且尽可能送交发言人或大会秘书处有关负责人审阅后再编发。
(二)简报的特点
1.真实性
编写简报是一项严肃的工作,简报中所反映的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对事物的分析解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符合实际。事件、材料、数据要仔细核实。不管是反映成绩还是反映问题,都必须杜绝锦上添花或隐瞒真相的做法,更不能出于私情或个人好意而作夸大或缩小报道。
2.准确性
简报的准确性体现在内容、材料和语言等几个方面。内容要选择具有价值、值得重视的情况和问题;所运用的材料要经过调查研究,仔细核实,确保其真实性;语言的使用要准确、规范,要避免用词、用语不当,语义混淆。
3.及时性
简报要写得快、编得快、印得快、发得快,以便及时向有关人员提供情况,使他们不失时机地处理问题,制定政策。重要的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加以反映,一日一报,甚至可以一日数报,以便更好地发挥简报的作用。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传真和专线电话等现代化手段,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
4.新鲜性
新鲜事物的产生,往往包含着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普通性。简报报道的新情况、新经验、新动向应具有较大甚至很大的参考价值。如果简报反映的都是人所共知的旧闻,或仅有个案价值的事件,那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和意义。
5.简明性
简报的篇章通常都比较短小,因此,其内容必须简练。除综合性的简报外,一般简报均为一事一报,字数以千字左右为宜,最多不超过2000字,过长就不是“简报”了。如果可报道的内容确实很多,可以分几期编发。内容力求简明,行文平实为宜,不需作艺术描述、理论阐述,只将“什么情况”、“怎么回事”写明即可。
三、简报的格式和结构
(一)简报的格式
1.报头
报头设在第一页的上方,约占全页1/3的篇幅,下边用横线与正文部分隔开,通常报头有四方面的内容:
(1)简报名称。用大号字写在报头正中部位,如“财经简报”、“金融动态”。简报名称可以套红,也可以不套红。文字常用印刷体或书写体,一般不用美术字,以示正规。简报名称宜相对固定。
(2)期号。在简报名称下面居中写明期号并用括号括起来,一般写成“第一期”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序数形式,如“(1)”。
(3)主编单位。在期号之下,间隔横线之上的左侧,顶格写主编单位的名称。
(4)印发日期。写在期号之下,间隔横线之上的右侧。
(5)密级与缓急程度。如简报需注明秘密等级、缓急等级,应在简报名称的左上方标明。
2.按语、标题和正文
简报如有按语,则先写按语,再写标题,后写正文。正文一般由开头、主题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3.报尾
报尾在简报末尾页的下方,也用横线与正文部分隔开。它有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发送范围,写在版尾的左方;二是印发的份数,写在报尾的右下方。
(二)简报的结构
1.按语
简报的按语是简报编者针对简报的某些内容所写的说明性或评论性的文字。按语一般写在标题之前,并在这段文字的开头之处写上“编者按”、“按语”或“按”等字样。转发式的简报一般都加上编者按语,其他重要的简报也要加编者按语。简报的按语常常是根据领导的意见起草的,但按语不是指示、命令,没有指令性公文的作用。按语的特点是把简报的内容和现实工作联系起来,表明领导的意见,帮助人们加深认识,正确把握工作的方向,对下级的工作起到督促、指导的作用。
简报的按语一般有两类;一种是说明性按语,它常常是对简报的内容、作用和现实意义等作一些说明。这类按语一般文字很短,有时就一句话,如:
编者按: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意见,现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东南亚金融风暴的报告摘登如下,供各单位参阅另一种是批示性按语,它常常是针对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反映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评论,表达领导机关的看法、意见或下级的要求。
2.标题
编写简报十分讲究标题的写作。好的简报标题能准确、简要、生动、醒目地概括全文的内容。一般说来,简报标题的写法类似于新闻标题的写法,但又不像某些新闻标题那样引题、正题、副题一应俱全。简报的标题可以采用正副标题的写法,正标题揭示文章的思想意义,副标题写出事件与范围,对正标题起补充说明作用。
3.正文
正文是简报的中心部分,它通常由开头、主题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1)开头。简报的开头,常见的有三种形式:一是叙述式,即开门见山地把要反映事件的时间、地点、任务、起因和结果在开头部分直接写出,使读者一目了然;二是结论式,先写出事情的结果或因此而得出的结论,然后再作具体说明或得出结论的理由;三是提问式,即一开始就用一个或数个问题把主要事实提出来,引起读者的注意,然后再用回答的语气在主体部分作具体的叙述。
(2)主体。主体是简报的最主要的部分,一定要写得充实、有利。要用有说服力的事实、数据、情况、问题等典型材料,支持简报的结论或让读者了解真实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判断。主体部分常用的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按时间顺序写,即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自然顺序来写,这种写法比较适合报道一个完整的事件;二是按空间变换的顺序写,这种写法适用于报告一个事情的多个场面,或者用于围绕一个中心,综合报道几个方面的情况;三是归纳分类表达,把所有的材料归纳成几个部分、几条经验、几种倾向或几种做法,分别标上序号或小标题,逐一写出;四是夹叙夹议法,就是边叙述情况,边议论评说,这种方法适用于反映具有某种倾向性问题的简报;五是对比法,即在对比中展开叙述,既可以作纵横对比,也可以作好与坏、正与反的对比等等。
(3)结尾。简报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把主体部分情况、事实叙述完后,干净利落地结束全文。另一种是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收束全文。收束全文的句子,或用来总括全文的内容,或提出今后打算。对于未完事件或连续性事件,常用“事情正在处理中”,或“事件发展情况将随时给予通报”等语句结尾,以加强简报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