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3-4】
广州科技简报
第2期(总第50期)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2004年3月15日
1.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龙头作用显着
2.广州市崛起高新技术产业群
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龙头作用显着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区按照“一区多园”的布局,建设与发展各具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作用显。据2003年科技部的综合评价,广州高新区技术创新综合排名在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列第8位,经济发展综合排名第4位。全年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55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工业总产值385.1亿元;外贸出口12亿美元,同比增长56%。
一、广州科学城建设与发展势头迅猛。(略)
二、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规划建设进展顺利。高唐新建区6.69平方公里的前期开发工作已基本完成;软件产业孵化中心首期2.8万平方米的建设工程将于今年春季竣工并陆续投入使用。目前,天河软件园共有软件企业约830家,较建园前(1998年)增加646家。软件企业管理和产品开发迈向规范化、标准化,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CMM等级认证的软件企业分别有95家和5家。据初步统计,2003年园内软件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5.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3.27%,其中软件销售收入56.0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6.8%。
三、黄花岗信息园专业化特色明显。黄花岗信息园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积极利用社会力量,整合周边资源,以一年一个新园区的发展速度,相继开发了汇华、华盛、丰伟、云山等4个基地。2003年9月,黄花岗信息园以其专业化发展的园区特色,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正式批准为全国首家“信息服务示范园”。目前,园内企业总数已达770家,比建园前(1999年)增加660家。2003年园内企业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80.3亿元和税收2.93亿元,分别是建园前(1999年)的4.4倍和6.6倍。
四、民营科技园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略)
五、南沙资讯科技园建设进入新阶段。随着大南沙开发区的建设启动,南沙资讯科技园也开始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首期开发的26万平方米建设用地,以及园内约3000米主干道路和绿化工程已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6万平方米的办公服务中心和孵化中心也已建成,目前正在进行对外招商工作。
(办公室)
广州市崛起高新技术产业群
一、软件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略)
二、生物医药产业起步发展。广州市在加强研究开发、保持创新优势,组织重点攻关,研发一批技术成果的同时,着力推进Ⅰ、Ⅱ类新药的产业化,扶持一批生物医药企业上规模,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2000年以来,先后获得国家Ⅰ类新药证书8项,Ⅱ类新药证书17项;获得国家Ⅰ类新药临床批文6项,Ⅱ类新药临床批文9项;一批技术水平高和市场潜力大的新药项目已基本完成临床前研究,准备申报进入临床。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快速成长,并涌现出天普生化医药、达安基因、香雪制药、莱泰制药等一批知名骨干企业。全市共有生物医药生产和销售企业47家,生产销售各类药物约3000个品种。据初步统计,2003年全市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5%。
三、电子信息产业成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略)
四、新材料产业稳步发展。(略)
五、光电子产业异军突起。随着2000年“广东光谷”的提出和建设发展,广州市光电子产业相继涌现出龙马光盘、富通、亚一光电、恒光电子等一批活跃企业,初步形成了以LED、LCD为主的光显示产业群和以光盘片为主的光存储产业群,在光显示、光存储以及激光加工等领域形成了一定州地区拥有从事光电行业研发和生产的相关企业约150家,实现产值约150亿的产业规模和特色。目前广元。其中从事发光二极管(LED)技术开发和生产应用的研究机构、企业有30多家,特别是在封装应用方面已初步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如主要从事LED封装的广州恒光电子有限公司,LED年产量2亿支,产值约4000万美元。(办公室)
报:×××
送:×××
发:××、××、××共印150份
【简析】
这是一份科技简报,全文包括“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龙头作用显着”和“广州市崛起高新技术产业群”两部分内容。正文前加了小标题作为目录,用以说明简报的内容。主体部分内容分层叙述,每个层次前用一句话来概括段旨,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让人一目了然。简报的报头、报尾也齐全,符合简报的格式要求。
思考与练习
一、请用一句话来概括下面的段落主旨。
1.()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适应这一转变,高等学校的领导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市场经济观念,竞争观念,人才观念,名人观念。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发展自己。
2.()
一个人是否成为知名度很高的教师,关键在自己的努力,这是内在的、根本的因素。但是学校有关部门的宣传也是不可缺少的。在现实中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甲某和乙某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成果相当,但由于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宣传不同,支持不同,给他们出头的机会不同,两人的知名度截然不同。因之,必须从整体利益出发,加强对明星教师的宣传,形成舆论一律。
二、编一份本班在学校运动会上取得成绩的简报。
三、名词解释
1.简报2.报头3.报尾
四、简答
1.简报有什么特点?
2.编写简报有哪些基本要求?
第三节规章制度
一、规章制度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一)规章制度的概念
规章制度是规章、条例、规定、办法、细则、规程、制度、守则、公约、须知等的总称,它是在一定的范围里制定的一种具有法规性与约束力,要求有关人员必须按章办事,共同遵守的文件,也就是说,它是在一定范围内要求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二)规章制度的作用
规章制度是一种使用范围十分广泛的应用文体。上至国家最高领导机关,下至最基层的企事业单位,乃至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都需要用规章制度规定有关人员应该遵守的事项和职责或应该达到的标准,以保证公务活动、生产活动、工作、学习、生活等有序、正常、协调地进行。为了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正常的秩序,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规章制度的特点
1.要求的统一性
规章制度的统一性主要是指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有法律和政策作为依据。任何规章制度的制定,都必须以国家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党和政府制定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统一在国家法律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之下,不能借任何理由制定违背党、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规章制度。
2.规定的具体性
规定性是规章制度的主要特点。所谓规定性,是指规章制度按照所涉及对象的性质、范围,限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可以怎样做,不可以怎样做,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因此,规定的内容必须具体、严密、细致、周全,对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充分的估计。规章制度的内容要有逻辑性,要前后一致,缜密无隙。
3.形式的条列性
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几乎都是以条款序列的。这是规章制度的规定性、严密性在形式上的具体体现。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是对,怎样是错,界限要分清,要作出相应的规定,这就自然地形成了形式上的条列性。条列的安排要有层次性,层次应根据具体文种的内容需要而设置,可多可少。多的可以有七级:编、章、节、目、条、款、项;少的只有一级。常用的多为条、款二级或章、条、款三级。
二、规章制度的分类
规章制度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章程
章程是党团组织、社会团体、学术组织等对其性质、宗旨、任务、组织结构、组成人员及其活动规则作出的规定,一般由本组织、团体制定并经其代表大会通过。章程是一种根本性的规章制度,具有很强的严肃性和法规性。如《中国共产党章程》,就是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制定,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根本法规,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无条件遵守的章程。同样,任何一个组织、团体的章程对该组织、团体的所有成员也都具有约束力。
(二)条例
条例是为指导某一方面长期性的工作、活动正常开展而制定的较为原则和全面的规范,一般由主管该方面工作、活动的党和国家的相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政策制定,由党的领导机关、国家权力机关或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批准(通过)颁发。条例是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的法规性文件。在我国,根据工作、活动的性质和管辖的权限,有人大通过发布的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2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发布);由政府机构制定发布的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制定发布)。
(三)规定
规定是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针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或专门问题制定的要求和规范,也是一种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的法规性文件。规定所规范的对象和范围比较集中,措施和要求也比较具体。同规章、条例相比,规定的针对性更强,长期稳定性则相对少一点,从规定的制发机关、单位来看,有政府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规定,如国务院1990年10月22日发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期限暂行规定》;有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本团体、本单位的某种工作和事务所制定的规定,如《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国庆期间交通管理的暂行规定》
(四)办法
办法是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针对某项工作或某一方面的活动制定的具体要求与规范,办法是一种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的规定性文件,与条件、规定相比,它所规定的内容更具体,有些办法就是有关条例、规定中的某些条款制定的。如国务院发布的《产品质量监督施行办法》,就是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标准化管理条例》中的有关条文制定的,它比条例具体,更具有操作性。此外,办法与条例、规定的使用范围也不同。条例、规定多用于某些重大问题、重要事项,而办法一般用于具体事务或某一事项,甚至是比较细小的事情上。如财经领域的资金管理、票汇结算、税务管理、信贷手续等工作,一般就是用各种办法来管理、规范、协调的。
(五)细则
细则是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等单位根据上级机关发布的有关条例、规定或办法,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具有一定补充性、辅助性的详细的实施规则。它也是一种规定性的文件,比条例、规则、办法更具体、更明确。在实际工作中,细则往往是实施条例、规定、办法之类规章的补充性、辅助性文件,因为细则对原法律、法规的某一重要原则、重要事项或某些关键词语负有诠释的任务,或把上级发布的有关条例、规定、办法中较原则性的规范具体化、细密化,使其更加具体、更加明确,以利于贯彻实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26条规定:“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的,或者是以欺骗手段或者是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行为,涵盖面比较宽泛,执行时不好把握。所以,1993年7月15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第25条对它作了诠释:“(1)虚构、隐瞒事实真相或者伪造申请书件及有关文件进行注册的;(2)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以复制、模仿、翻译等方式,将他人已为公众熟知的商标进行注册的;(3)未经授权,代理人以其名义将被代理人的商标进行注册的;(4)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权利进行注册的;(5)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经过这样的诠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内容就具体、明确多了,执行起来也就比较容易掌握。
(六)规则、规程
规则和规程基本相同。它们都是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等单位管理具体事务或活动时所使用的规定性文件。通常,规则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针对某一具体事项或活动制定的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准则,规程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针对某一具体事项、活动或某项操作制定的,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统一要求和程序。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规则、规程与规定、办法等文种的异同。和规定相比,规则、规程的使用范围有所不同:规定是法规性文件,多用于重要的工作、问题,所涉及的领域较广泛;规则、规程只是规定性的文件,多用于具体的事务性的工作或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所涉及的范围较窄。规则、规程与办法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共同之处是,它们所规范的事情多是具体性的事务;不同之点是,它们在规范人们的行为上侧重不同:办法侧重于对问题的处理和解决,重点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而规则、规程侧重于统一的要求和规格,要点是提出管理事务或活动的章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