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应用文写作教程(修订本)
19089200000017

第17章 事务应用文(6)

三、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占有材料。深入实际的周密调查,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调查报告应做好充分准备,查阅相关资料,拟定调查提纲,设计好调查目的、要求、对象、方法,重点等各个环节。调查时应深入全面、系统。收集资料时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典型性;注意材料的广度和深度。

2.认真分析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加以分析综合,上升到理论。对材料的研究,要用科学的方法,分清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成绩与缺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从事物发展过程中找出起支配作用的本质的东西。

3.选好题目,找准切入点。选题是否切中时弊,角度是否恰当,是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调查报告更是如此。好的调查报告,一般具有“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特点。即首先要胸有全局,善于从全局的角度发现社会亟需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以此作为写作的起点。其次要选好角度,一般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处下手,而不能一味重复、抄袭他人;或者从自己最熟悉的方面,从小处下手,而不能好高骛远。

【例文3-10】

2004年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吴正佳谢晓庆张成朱红军

(三峡大学招生及就业指导处)

为了充分了解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求状况,更广泛地搜集毕业生需求信息,为我校毕业生就业开辟新的就业渠道。11月10日-12月11日,我处以“巩固原有就业市场,开辟新的就业渠道”为目标,组织各学院分管毕业生工作的副书记及相关老师组成8个小组分赴华东、华南、西南、东北、东南等地区进行了毕业生就业市场调研。

此次毕业生市场调研的区域既有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如上海、广州、深圳,又有西部大开发的地区,如四川、重庆、云南等省市,还有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其调研地区范围较为广泛,调研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当前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一些动向。各调研组共走访了300多家用人单位,其中既有水利、电力、教育、医疗行业等我校毕业生传统的就业单位,还包括了一汽集团、美的集团、格力空调、科龙集团、格兰仕集团、佳能公司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新兴的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共收集毕业生需求信息3000余条。

此次调研获得了校友及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既宣传了三峡大学,增进了与用人单位的了解,又开辟了不少新的就业渠道,对明年毕业生市场供求状况也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同时,还收集了用人单位对于我校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有价值的建议,为进一步做好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基本情况和分析

1.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市场基本情况

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净增67万人,增幅达46.2%,加上整个社会就业工作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农村多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规模达到1000万人以上,“三峰叠加”的局面,客观上造成高校毕业生外部环境很不宽松,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突发的非典疫情,给就业工作的联系、洽谈带来了严重的障碍,给本来形势就非常困难的就业工作又增加了更大的困难。一时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2004年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又净增68万,增幅达32%,加上过去数年未能就业的一部分毕业生沉淀到下一年度竞争就业岗位,2004年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有可能突破300万人,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从全国的就业形势看,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下岗失业人员数量居高不下,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农村多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加大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可能加剧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压力和难度。2004年我校应届毕业生为5240人,其中本科3874人,专科1366人,比2003年增加1594人,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就业市场宏观形势分析

①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我国的GDP仍保持在7%以上,而到2010年GDP要比2000年翻一番。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会带动约80万人至100万人就业岗位。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比较乐观,最少在8.5%以上,这样,就为今后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②WTO的加入,客观上需要更多的高级专门人才。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者素质偏低,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去年刚达到15%,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7.8%,发达国家为61.1%,我国2000年从业人口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5%,而1998年OECD国家为26%,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在向纵深发展,各项事业急需大批人才。

③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客观刺激了毕业生需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提出在为中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为就业提供了新的契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改造、管理革新,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比较大。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传统制造业的复苏,对机械类,土建类,水利电力类毕业生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④电力公司改革导致新一轮的电力投资热,为水利类、电力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新的契机。我国电力体制将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将分为华能、华电、大唐、国电、中电等发电企业,国家电网和南方等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和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实行新的电价机制。新的机制将催生大批就业岗位,为电力类高校提供广阔的就业市场。另外,水电工程咨询顾问公司、中国电力工程咨询顾问公司、中国水电建设工程、葛洲坝水电建设公司和众多的水电施工单位仍然是中国水电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生力军,对工程设计和施工类毕业生有着强大的吸纳能力。

⑤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急需大批高校毕业生。国家投资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都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国家将继续加大投入,比如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线、东线工程年内实现全面开工,点多、线长、面广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从明年起进入投资高峰。西部地区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到今年年末,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达50项,总投资规模累计7000多亿元。同时,为缓解电力紧张局面,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建设13个电站项目。中国今年还启动了5300多个县际及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建设总里程约为7.8万公里,总投资750亿元。大批的建设项目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只要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就业前景是广阔的。

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刺激了毕业生需求。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非公有制单位正在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据武汉市人事局统计,从2000年至2002年,在武汉市每年接收的毕业生中,到三资、私营等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分别占武汉市当年接收毕业生总数的51.5%、56.9%、55.0%。不仅武汉市如此,我国沿海等许多地区的非公有制单位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如浙江省,据初步统计,在已就业的毕业生中,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业生近50%,温州地区达80%。随着人事代理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将吸引更多的毕业生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⑦研究生扩招为毕业生就业带来出路。200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安排33万人左右,比2003年实际招生约增长20%,法律、MBA、MPA等也将成为热点,统计表明,今年全国考研人数达到46万,其中在职考研人数达26万。

⑧八大热门专业仍保持较强的需求。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经贸人才;律师人才。

⑨女性进入最佳就业期。未来五年第三产业的发展、教育进入快速的发展等都对女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女生集中的外语、财务、会计、师范类等专业在未来五年中将是社会需求量增大的阶段。

⑩医药行业回暖、汽车等行业略增长。从前几年的情况看来,该领域一直呈现“慢热”状态,市场总体热度不高。而今年该领域状态明显回升。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几年的医药产业在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发展迅猛,非典是一个契机,今年可以说是该行业积聚几年来的井喷期。多个薪资调查显示,生物制药收入位列最高,特别是医药代表、中高级管理和技术研发等职位的薪酬收入可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1.5-2倍。在各个人才网站的行业排名中,生物、制药、保健、医药不断跳升,已经进入前十。另外,通信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该领域职位数也明显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