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应用文写作教程(修订本)
19089200000003

第3章 绪论(2)

在应用文中,有些文体的模式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如书信、条据、日记等,如不按约定俗成的模式写作,则会贻笑大方;有的则是由权力机关以法规的形式加以认定而形成的,如行政公文、司法文书,如不按规定格式写作,则会影响文件的传递和办理。写作应用文时必须了解这些规范和程式,不能随意更改。

(二)应用文的分类

应用文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交际领域,因其目的、性质、特点、使用范围、格式的不同,而形成众多的文种,现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类。

1.公文

公文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公务时使用的文书,包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种。

2.事务应用文

事务应用文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内、外部事务时使用的文书,包括计划、总结、简报、调查报告等。

3.日常应用文

日常应用文指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运用的各种应用文书,如一般书信、介绍信、证明信、感谢信、慰问信、申请书、述职报告等。

4.宣传应用文

宣传应用文是指起宣传、报道、鼓动、介绍作用的应用文体。常用的宣传应用文主要有新闻、通讯、广播稿、演讲稿、解说词等。

5.法律应用文

法律应用文指解决企事业单位之间经济纠纷时使用的文书,包括民事起诉状、刑事自诉状、上诉状、经济纠纷起诉状、申诉状和答辩状等。

6.经济应用文

经济应用文指企事业单位处理各类经济事务时使用的文书,包括经济合同、市场预测报告、市场决策方案、协议书、招标书、投标书、产品(商品)说明书、商品广告等。

7.科技应用文

科技论文指记录各项管理经验及总结各种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包括实验报告、学术论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报告(说明书)等。

8.礼仪应用文

礼仪应用文是一种带有礼仪色彩的应用文体。常用的有欢迎词、欢送词、请柬、聘书、开幕词、闭幕词、贺信、贺词等。

三、学习应用文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要学好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1.学好理论,指导写作。应用文写作的理论对应用文写作实践有具体的指导作用。学习掌握理论知识,正确认识各类应用文的特点和写法,无疑会帮助人们进行写作实践。但是有的人存有一种偏见,认为实践性强的课程就不必学习理论,只要苦练,就能练出真功夫。很多事实证明,不学习理论,就不会有理性的提高,做起事来,容易走弯路,事倍功半。有的人学习理论,不与实践相结合,就把它束之高阁,想都不去想它,那么理论就什么作用也不起。有的人上课,记完笔记,下课再也不想看,也属于这类问题。要把知识化为己有,需要认真掌握基本概念,理解本门课程的理论框架,把握其中的规律,这样,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在实践中才能应用。

2.模仿例文,典型引路。应用文写作的学习需要经历模仿、熟悉、自如三个阶段。尤其在各类文种的体式训练中,阅读例文、模仿例文写作是第一步;熟悉应用文的格式,领悟各类文种的写作思路是第二步;反复练习,最终达到写作自如是第三步。因此,对例文的分析和模仿是学习应用文写作的重要途径。例文分析可以使人们从中领悟具体的写作规律。典型例文可以帮助人们开拓思路掌握技法。

3.突出训练,形成技能。将应用文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主要依靠有目的、有计划的写作训练。尽管写作能力是各种知识的综合性体现,但有重点地针对各文种特点进行训练,对于掌握其基本写作方法是十分有效的。因此,学习本门课程必须重视训练。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吃苦。那种只想听听课,不想动笔的人,永远也不会有真正的提高。

四、应用文体的语言特点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表述准确、恰当,不能使记载与传递的信息变异、失真而导致接收者产生误解,从而贻误工作。应用文的语言表述,应遵循下述要求。

1.严谨庄重

应用文中的公文代表机关发言,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其用语应当严谨、庄重,以体现出公文的严肃性。具体要求如下。

(1)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规范化的书面语言词义严谨周密,正确使用它可使读者准确理解公文,不产生歧义,从而能认真执行。因此,不宜使用口语,也不宜运用文学语言。如:在文件用语中,使用“商榷”、“批准”、“颁发”、“共同”、“表彰”、“掣”等书面语言,而不使用“商量”、“答应”、“发给”、“合伙”、“夸奖”、“打算”等口语,这是因为口语比较随意,欠庄重,且不严谨,意思不明确,有碍内容的准确表达。同时,不宜使用形象性、情意性的词语。如:把“显露真相”表述为“浮出水面”,把“结束”表述为“尘埃落定”。

此外,不使用生造的晦涩难懂的词语和不规范的行话、方言或简称,使读者费解,影响到公文传递信息的功能,而且也影响公文发文机关(制发机关)的尊严与文件的权威性。

(2)使用专用词语。长期以来,人们在公文中沿用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专用词语。这些词语具有单义性、稳定性及一定范围内的可读性。尤其是公文中的专用词语,虽然与旧文书中的套语有一定的联系,但经过历次公文改革的筛选提炼,已去除糟粕,保留了至今仍具积极作用的部分。应用文中使用一定数量的专用词语,有助于文章表述得简练、平实、易懂。

2.恰当准确

正确地记载与传递信息是撰写应用文的基本要求,遵循这一要求,应用文的语言表述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符合逻辑,既要概念准确、恰当,还要符合语法修辞的规范。

词语的信息容量与信息的确定性成反比例,如果一个词语的信息容量太大,就会使人们对词语所含内容认识模糊,从而影响对文章的准确理解,甚至因为主观因素的不同而发生歧解,因此,在撰写公文和科技文章时,要避免使用词义不确定的词语。如“最近他表现不好”这句话,就难以给人以准确的认识。首先,“最近”是指什么时间?而“表现不好”又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衡量标准,在公文和科技文章中表述事物状态时,宜用含义单一、意义确定的数量词、名词、动词和代词,尽量不用或少用副词与形容词,如:说明一项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不如说“已完成80%”更为确定;表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应确切地写出:“××时××分”,而不要写“太阳已经落山”或“时近黄昏”,因为后者会使读者对时间产生模糊认识。在表述事物的性质时,也应选用词义确定的词语,如因事物性质复杂,无确切的词语表示,就要增添附加词语,作必要的修饰与限定,使概念得以明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6条对于“首要分子”的界定是“在犯罪集团或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首要分子”的概念,经如此说明之后,就非常明确了,有利于在执行时划清政策界限。与此相反,如果使用词义不确定的词语,则无法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态以及作者的意图。

3.朴实得体

应用文是处理事务的工具、又是沟通信息的基本方式,因此,强调用语朴实和得体。

朴实,即文风朴实无华,语言实在,强调直接叙述。不追求华丽词藻,也不搞形象描写,更不用含蓄、虚构的写作技巧。

得体,即指应用文语言应适应不同文体的需要,说话讲究分寸、适度。例如:撰写公文,其用语就应当符合公文的行文关系,使用范围与作者的职权范围(地位与身份)。对上行文,宜用语尊重、简要,体现出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负责的精神;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要体现出诚恳配合、自愿协作的态度,用语谦和礼貌;对下行文,要体现出领导机关的权威与政策水平,用语明确、具体,分寸得当;公布性文告的用语宜通俗、明白,尽力避免生僻难懂的词语、典故及专业术语。用于社会公共服务的文件,更要注意词语平和而有礼貌,表示出热诚服务的愿望。

4.简明生动

为了加快阅文办事的节奏,应用文语言必须简明精练,即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浓缩大量的信息,做到言简意赅。如果是面对听众的报告、演说词,就需要语言生动一些,以加强文章的感染力。

思考与练习

一、什么是应用文?

二、简述应用文写作的历史沿革。

三、应用文有什么特点?

四、应用文可分为哪几类?

五、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自己的应用文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