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结尾
古人说:“结句当如撞钟,消音有余。”演讲稿的结尾,必须有力有味,妙趣横生,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结尾常用以下方法:
⑴收拢全篇,深化主题
用极其精炼的语言收拢演讲内容,深化主题思想,使演讲的要点烙印在听众的脑中。如《理想,无数闪光点凝聚的结晶》的结尾:“理想不是五彩的梦幻,也不是飘渺的太空,愿我们大家都从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平凡小事、从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做起吧。理想永远是人生无数个闪光点凝聚的结晶!”(于国俊《公关应用写作》261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北京)
⑵抒情议论,催人奋进
结尾时用感情浓烈、富有鼓动性、号召性的抒情议论,激发听众的情绪,促使其行动。如郭沫若在一次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演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徐中玉《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上海)
⑶引用警句,震耳发聩
引用权威人士的名言、警句来结尾,使演讲生色,强烈撞击听众心灵,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如用马克思的话结尾:“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证明他们是最幸福的人。”
⑷重申要点,强化记忆
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在一次公司演讲结束时说,以上我讲的六条不都一样重要,其中第一、二条才是公司生存发展中最致命的,那就是松下永远以质量战胜一切竞争者,松下的凝聚力高于一切。这样结尾,强化了职工对重要内容的记忆。
三、演讲稿写作要求
(一)要有鲜明、深刻的思想性
首先要有一个鲜明的观点,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清楚明白。全篇围绕一个中心观点,安排材料,展开说理,切忌含糊其辞。然后在正确,鲜明的基础上,还要站得高,看得远,说得清,讲得透,使演讲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给听众以深刻的启迪。
(二)要发挥艺术感染力
在演讲中要注入作者真挚、强烈的感情,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感人。为此要选取真实感人的典型事例来叙事说理;要借鉴小说的形象性、故事的生动性,以具体形象、可感的生活画面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要借助比喻、拟人、双关、对偶、排比、成语、典故等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像磁石般吸引听众;要借助相声的幽默、诗歌的激情、戏剧的悬念与高潮,极大地增强演讲的魅力,使听众既得到理的启迪,情的感染,又得到美的欣赏。
(三)要控制篇幅,做到短小精悍
演讲受时间的限制,不宜过长,而在于精。德国着名的演讲家海因兹·雷德曼在《演讲内容的要素》中指出:“在一次演讲中不要期望得到太多。宁可只要一个给人印象深刻的思想,也不要五十个让人前听后忘的思想。宁可牢牢地敲进一个钉子,也不要松松地按上几十个一拔即出的图钉。”内容集中,主题单一的演讲稿当然就不能像“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例文5-11】
在《北航》报学生记者元旦晚会上的致辞
项金红
同学们好:
刚才主持人说:“请宣传部长发言”。很抱歉,今晚我不当“宣传部长”,只作为一名20年前的老学生记者,来和大家聊聊,请接纳我这颗依然青春的心!
20年前,当我开始我的大学生涯之时,就十分荣幸地成为了《北航》报通讯员,在这块园地上,我第一次将自己写的文字变成了铅字,也最初萌发了我与文学终身为伍的信心。人生漫长,但影响和改变人生命运的,有时候仅仅是个偶然的事件或者是一个看来很小的机会。它的意义,大概要等到很久以后才能看出来。我想说的第一句话是:同学们,你们同我一样,十分幸运!真的,十分幸福!
我想说的第二句话是“抓住机会,干出‘人模’、‘狗样’来!”什么叫“人模”呢?《北航》报是校党委、行政的机关报,同学们是学生又是记者,是精神苗圃中耕耘者。我们用笔,讴歌校园新人新事新风尚,抨击不良风气,我们自己应该先有崇高的精神追求,要注意严于律己,成为同学中的模范。什么叫“狗样”呢?只要哪里出现“动静”,就立即捕捉住,要敏感,要勤奋,努力写出更多的好作品。
我想说的第三句话是:“你们羡慕我,我更羡慕你们!”刚才,主持人多少带有些夸张地讲了我这几十年的“成就”,在国家大报上写了上千篇文章。同学们有些羡慕。我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面对着充满朝气的你们,我记起一位久负盛名的老学者说过的一段话:“假如我是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人,哪怕是你们中自以为倒霉的一个,我都感到无限的幸福。因为你们拥有时间,拥有一次选择的机会,这就意味着拥有广阔的未来。”时代给我们的最好礼物,就是伟大事业激起的巨大热情,让我们在这庄严的时刻互励:我们珍惜时代赋予我们的每一个机会,让奋斗充实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祝同学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选自《演讲与口才》1992年第6期)
【简析】
这是一次即兴演讲。首段是开场白,用谦虚、亲切的语言与观众进行感情交流,为下面的演讲内容作好情感铺垫。2——4段为主体部分,每段一个内容,每个内容用一句话引出,显得观点鲜明,结构紧凑。用语平易亲切、生动活泼、风趣幽默,极富感染力,如作者引用一位久负盛名的老学者说过的一段话,道理深刻,语言纯美。又如:“抓住机会,干出‘人模’、‘狗样’来!”让听众在欢笑声中欣然接受演讲的观点,效果很好。末尾“我们珍惜”一句,韵律和谐,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琢磨起来内容深刻警醒,余味无穷。
【例文5-12】
在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尊敬的领导、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集一堂,共迎新学年的到来。作为一名教师,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
又是一年花果硕,一年更比一年丰。春耕夏耘,寒来暑往,我们又送走了一批学业有成的青年,迎来了更多的莘莘学子。同学们,你们将在这里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在这里平添动力,扬起风帆。你们要珍惜青春,把握机遇,用勤奋和智慧创造更加辉煌的人生。
今天的世界充满着激烈竞争,机遇和挑战并存。在信息时代的教育平台上,我们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作为教师,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驰骋千里的风光。但是细雨无声润沃土,平凡岁月写人生。讲台三尺,演绎幽微世界,黑板一方,集成浩瀚乾坤。人生岁月有时尽,惟有教坛日月长。我们要以教书育人为根本,以服务教育事业为职责,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言传身教,语化春风,倾吐丹心,甘为红烛。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逐步完成学科上的整合与提升。要不断更新知识,深入探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用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以卓有成就的教学工作,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我相信,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在我们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我们学院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我们学院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
××年×月×日
(摘自张建《应用写作》第84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北京)
【简析】
这是在迎新学年典礼上一位教师所作的演讲。是一篇完全符合写作要求的、结构规范的演讲稿。
在十分得体的称谓与问候之后,表示了送走“学业有成的青年,迎来了更多的莘莘学子”的无比激动的心情和对新同学的欢迎与期望。在正文主体部分,则用较多的篇幅代表教师表态,要在新学年里,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树立良好师德形象,言传身教,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结尾展望前景,满怀信心地说:“在我们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我们学院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我们学院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全文结构完整、谨严,语言形象生动,内容丰富深刻,值得学习。
【例文5-13】
找准定位彰显特色
高世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既然是讨论,就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我们学校近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不管是学校的规模还是生源的质量,还是毕业生的素质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认为我们的定位还是不够准确,我想就此发表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高职究竟姓什么?标准的答案是既姓高又姓职,这当然最好,但是正如AB型的血要么偏向A型,要么偏向B型一样,我们会有一个偏向和侧重的问题。我们学院应该姓高还是姓职呢?一种认为现在人才市场对学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一个高职生很难找到好的工作,我们应该努力向本科靠拢,引进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功底和专业素养。另一种则认为偏向职,高职的存在的原因是国家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我们国家要由一个制造大国成为一个创造大国,需要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我们应该向职业学校和企业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每个学生在毕业时都有一专长和一门过硬的技术及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态度。因此,我认为高职应该更多地偏向姓职。
有人说我们是三流的大学,开初听起来特别的不舒服。但是仔细想想,比起一流的清华、北大,比起二流的一般本科,在师资设备上我们是有差距的,而且我们学生的基础比他们低。就目前我院的现状而论,要像清华、北大或其他重点本科高校那样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如果将目标定位成职业人,即具有职业技能和具有一般管理知识的企业员工,我们是可以做到一流的。我们应该正确地评价自己,扬长避短。
我们要做出一流的教育,得进行真正的改革,要拿出行动来。我们还在亦步亦趋地走着旧路,这是走不出名堂的!我知道一所大学,在英语教学上分层教学,基础好的一个班,教学内容不同,考题也不一样,好的要求过四六级,差的从ABC学起,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我们应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企业联姻,了解企业,把车间搬到学校,开进教室,让老师成为师傅,成为车间主任;把学生拉出去,把课堂带到企业,建在车间,开在生产线上,与学生探讨,给学生指导。
目前软件研究所的试验就非常好,就软件开发直接与课程联系起来,老师以项目为教材,边教学边开发,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掌握开发的技术,在完成一个软件开发的全过程时所学到的知识比起单纯的课堂教学要好得多,有用得多。我们应该有更多的这样的实验开设在各专业的教学中。
我不认为本科是我们发展的唯一目标,而认为办好一个有特色的高职学院同样的光彩!
【简析】
这是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交流大会上的一篇发言稿。开头,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点明演讲的主要内容,总领全篇。主体部分先树立观点:高职“偏向姓职”。然后,就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方面讲在教学中如何体现高职教育的鲜明特点。末尾收束全文,升华主题,认为办好一个有特色的高职学院与清华、北大同样的光彩。全文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内容具体实在,语言生动活泼;设问、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加了演讲的魅力。
【例文5-14】
但愿我不会让大家失望
——一位指导员的就职演说
各位战友:
我一到这里,就收到了大家送来的不少“礼品”(惊讶、疑惑)。而且现在,准确地说,在我说话的此刻,很多同志,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同志,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
大家不要纳闷:我没送什么给你呀。其实,大家确实送了,只不过没有在意,或者说不知不觉罢了。这“礼品”就是:目光。(笑)
目光?是的。我发现,大家向我投来了各种各样的目光:有信任的,有期待的,有疑惑的,也有无所谓的……我觉得,大家的这些目光,就像为我这个指导员走马上任而准备的一堆礼品:有玫瑰,有玉兰,也有仙人掌,也有霸王鞭……(大笑)不管是什么样的目光,不管是怎样的“礼品”,我都愿意收下,我都收下了!(热烈鼓掌)并且,我还应说上一句:谢谢大家!(再次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