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优秀教师必知的八大教学先锋
19089900000002

第2章 认识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是什么

“教育”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ducare,意思是“引出”。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对教育的定义,各国学者认识不同。如美国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英国的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中国的李壮认为“教育是强迫或引导被教育者接受特定的知识、规矩、信息、技能、技巧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科学的教育是立体的,它分为4个层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

学校教育:指以学生智商(IQ)的提高为目的的教育行为。

家庭教育:指以学生情商(EQ)的提高为目的的教育行为。

社会教育:指以学生德商(MQ)的提高为目的的教育行为。

自我教育:个人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行为。

通俗地讲,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一种以某些主观意识形态去适当改变另外一些主观意识形态的方法;是改变他人观念与思想的一种科学的方法。

教育具有多方面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

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教育的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经济发展。教育的最直接功能是影响政治发展。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的发展。

2.教育的目的

所谓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受到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学生的家长和亲友、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那样的希望,这些期望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指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无不受教育目的的制约。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教育目的强调培养军人或武士,教育体系遂有强调基础教育和注重培养民族情感的倾向;教育目的强调个性自由发展,教育体系遂有灵活多样和自由活泼的倾向。教育的价值观决定了教育的目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的思想,即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这一思想很快被全球各国所认可,并被称为学习的四大支柱。

3.教育发展的历程

教育活动与人类的活动一样古老,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它与人类的生产过程、社会生活过程是同一过程,教育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积累、语言文字的不断丰富,独立的教育形式——学校教育逐渐孕育产生。

中国古代教育

①古代中国教育起源情况:《孟子》夏、商、周设庠、序、学、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②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较完备,具有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有“国学”与“乡学”之分。教学内容为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③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的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

⑤隋唐的科举制度使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⑥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四书》、《五经》作为基本教材和考试依据。

西方古代教育

①古代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与钻研经义。

②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埃及教育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③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内容丰富,方法灵活。斯巴达教育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

罗马:学习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方法是背诵。其次是骑士教育。

近代教育

16世纪以后,世界进入近、现代社会。东方的四大发明、新大陆的发现、蒸汽机带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进入冷战期,科学技术魔术般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教育,在发展中国家被看做是追赶现代化的法宝,在发达国家被看成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教育在数量上迅速膨胀,特别是高等教育突飞猛进;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结构的重组,人类对自身的生命价值、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重新认识,也极大地影响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得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均发生深刻的变化。

4.教育学是什么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和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目的是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决策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教育学与其他许多社会科学一样,有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历史。

我国在公元前约403~221年期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但是,作为教育科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是在总结人类教育实践经验中逐步形成,经过长期积累而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墨子、朱熹等,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罗马的昆体良等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作出的经验总结,为教育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经验、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日益丰富。

一般认为到了17世纪,捷克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所着《大教学论》(1632)是教育学产生的标志。而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专着则是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约翰·菲力特力赫·赫尔巴特的着作《普通教育学》(1806)。

5.教育学的分支

下面介绍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几所教育学着称的名校的教育学专业分支情况,这几所学校分别是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伦敦大学,以及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宏观研究方向:

①教育人类学

教育人类学主要研究教育中不平等现象的起源(例如种族、性别、社会阶级等)。研究范围包括教育与就业、民族学、女性研究、教育中的性别因素、新移民教育、多文化教育、学校现象、学生行为、教育私有化等。

②比较教育学

比较教育学主要研究世界各国的教育政策,对比研究政治、经济、宗教、语言、地理环境等对于教育政策的影响,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借以找出适合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政策。

③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教育学中的经济问题,例如社会个体在教育中的投入与产出,教育投入对社会的效应,以及建立模型测量教育政策对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等等。

④教育史学

教育史学主要研究教育学发展的历史,以及从历史学的角度考察教育学,将会涉及家庭史,需要大量阅读以及写作,比较适合喜欢历史的学生。现在的教育史学更加趋向于研究全球化以及移民对教育学的影响。

⑤教育政策研究

教育政策研究主要研究教育政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互动关系,熟悉教育部门、地区、国内、国际现行的教育政策,以及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学校管理方向:

①教育管理及领导学

教育管理及领导学主要研究学校、教育类型机构以及非盈利组织的管理,认识教育系统及其政策,提升管理者的认识水平以及管理能力。

②课程设置研究

课程设置研究主要研究课程论以及课程设置中的问题,一般大多数学生将这一专业与其他专业结合,交叉学习。

教学方向:

①学习与教学

学习与教学主要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现象,例如课程发展、教育哲学、教师角色、人类发展、教育科技以及不同种族、宗教信仰、社会阶级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

②学科教育(如数学、美术、音乐、体育、历史、地理学科)

学科教育除了学习相关知识以及学科背景,还需要学习如教育心理学、课程设置,以及性别、种族、宗教等因素对于教学的影响等。

③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主要研究智力或身体残疾学生的教育,需要学习包括认知论、语言学、社会发展、手语、教学手势与符号、个体差异与社会的关系等内容。

心理学方向:

①人类发展与心理学

人类发展与心理学主要研究人在童年、青少年以及成人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以及其与教育的联系,课程将发展论与多元化习俗、性别平等问题、双语教学、识字发展、边缘人群的学业成绩、移民教育、多种族融合、儿童保护、儿童隋绪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结合。

②儿童研究

儿童研究主要研究有关儿童成长的理论、儿童权益维护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儿童成长所面对的社会问题。

申请者需要有相关社会学背景,最好有与儿童相关的工作经验。

③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育中的心理学问题,包括知识的习得、认知与情绪发展等等。

教育技术方面: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主要注重教与学,技术作为教与学辅助手段。需要做人类发展、认知论、社会政策以及教育领导学的研究,并且将他们与科技结合,实现现代化的学校管理、教学以及开发新的教学产品。

6.教育学百家争鸣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的教育观是二元论的。一方面他强调儿童的兴趣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教学的依据;另一方面,他把教育看成主要是接受过程,强调教师、教授、教材的主导作用。在政治伦理观上,主张教育应从国家理念、国家思想出发,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做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杜威的教育思想

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

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掌握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包含两个因素:一个是智慧,一个是探究。

智慧与冲动相对立,由于人类能善于运用智慧,就与动物的“尝试与错误”区别开来。

探究则与传统学校“静听”的方法相对立,它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它的价值在于可以使学生在思维活动中获得“有意义的经验”。

7.如何学好教育学

学习与研究《教育学》这门课程,总的思路与方法就是《中庸》中的那段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结合《教育学》课程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具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①热爱学习是学好教育学原理的关键

对学习来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自己所学的学科,这比任何外界刺激都更强有力地推动自己的学习。教育问题往往看上去很平常,教育的书籍读起来也不困难,似乎其中没有什么奥秘,不值得好奇。其实要真正领会其中的真理并非易事。我们应当在平常的现象中探寻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②要理论联系实际

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但又高于教育实践。学习《教育学》的目的在于以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在学习教育理论时,要常到学校去接触教育实际,了解中小学教师怎样教书育人,怎样进行教育改革实验,中小学生怎样学习、成长,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并努力把学到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挂起钩来。

③要坚持学、思、练结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有三种水平,记忆水平的学习,理解水平的学习,思考水平的学习。记忆水平的学习不可少,但不能呆读死记。为了记忆,需要理解。对学习的进一步要求是思考水平的学习。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思考。通过思考,问题得到解决,标志着理解,也就“自然”地记住了。

④要努力寻求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方法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学习风格是不同,为了有效地学习,每个人应当努力探寻出适合自己学习方式与学习特点的方法。例如分析一下自己认知的特点,在对待多种信息的加工方面,是即时加工,即逐一识别、处理的,还是同时加工,即对多种信息浏览、概括,对问题的解决,多用分析方法,还是多用综合方法,长于记忆与原有知识结构相同的东西,还是不同的东西……

⑤要努力掌握理解教育问题所必需的有关学科知识

《教育学》又是在不断地综合其他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为了深刻理解教育理论,就必须具有其他有关学科的知识,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生理学、教育史等学科的知识。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教育学》不仅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而且还广泛运用数学统计方法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认识方法进行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