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优秀教师必知的八大教学先锋
19089900000005

第5章 课程的基础知识

1.课程与课程论

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课程随着社会的变化,其内涵和外延也是不断变化的。多种多样的课程定义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课程作为学科

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内容与课程过程分裂开来,并片面强调内容,而且把课程内容仅限于源自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其最大缺陷就是把课程视为外在学习者的静态的东西,对学者的经验重视不够。

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之前或教育情景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计划与课程过程、手段割裂开来,并片面强调前者,其缺陷也是忽视了学习者的现实经验。

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这种课程定义的突出特点是把学生的直接经验置于课程的中心位置,从而消除了课程中“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消除了内容与过程、目标与手段的二元对立。

课程论定义

以课程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认识课程现象、揭示课程规律和指导课程实践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现代课程论的重要代表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远离》(1950)中把课程的理论归结为四个最基本的问题:

学校应努力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教育目标?

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

泰勒没有试图直接回答这些问题,但他对如何研究这些问题提供了方法和程序。如果我们要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①学科的逻辑——学科自身知识、概念系统的顺序。

②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学生心理发展的先后顺序、不平衡性特征、差异特征等规律。

③社会的要求——社会经济、职业的需求等。

2.课程结构与内容

课程的结构

①课程计划

制订课程计划是课程编制的第一个层次。课程计划从整体上规定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和学科设置、各阶段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②课程标准

课程编制的第二个层次是制订学科课程标准,即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这个工作必须以学校课程计划为依据,为学校课程计划的贯彻落实服务。

③教材

教材的编写是课程编制的第三个层次,是根据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最后一步。

课程内容

由于对课程的理解不同,目前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

课程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是广泛而多样的,这里必须考虑如何选择课程内容的问题。通常,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该遵循以下要求:

①合目的性。课程内容一定要符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要求,通过内容的实施要有利于预期目标的达成。

②整体性。一是内容所涉及的范围要完整全面,不仅要有认知性内容,也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操作技能方面的内容;不仅要有对学生而言的间接经验,也要有学生的直接经验等。二是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要紧密,具有较高的综合化水平。

③适切性。课程内容既要适合某一特定群体学生的一般发展水平,又要适合该群体内个别学生的发展水平。

④结构性。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在各部分内容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除了考虑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和平衡之外,还要考虑各部分内容的前后衔接和相互联系,要安排好相邻内容之间的联系和照应,处理好课程内容之间的交叉、重叠和渗透各类的问题。

⑤多样性。一项目标可以通过学习多种多样的内容去实现。

课程内容的组织

一般有两种课程组织的形式:

①垂直组织。垂直组织是指课程内容前后之间的关系,即课程内容的纵向结构。课程的垂直组织有两个基本的标准,一是“连续性”,指课程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衔接和连贯一致。二是“顺序性”,即根据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将课程内容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编排起来,以方便教师施教和学生的学习。

②水平组织。水平组织是指课程内容相互之间的关系,即课程内容的横向结构。课程的水平组织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整合性”。课程的整合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经验的整合;二是学科知识的整合;三是社会生活的整合。

3.课程的基本形式结构

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以其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性、简约性为特点。

严谨:要求课程编订依照学科本身固有的内在联系,要求课程把学科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序地联合起来,以帮助学生通过分科学习把握不同事物的运动规律。

系统:把科学系统编制为学科系统,以适合于不同教育对象的认识特点。

简约:这一特点体现了人类以间接经验概括千百年文化精华、高效率地传递文化和引导创新文化的重要优势。

学科课程加深学科分离、限制学科交叉的固有弱点,不适应当代科学既分化又综合的趋势。学科课程的编制与教学都以学科为中心,间接经验的精华优势也产生了与变动不居的社会实际的隔离,于是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阻碍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限制学生主体性的缺憾也就十分突出。

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它是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优点: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有利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交往和组织能力、创新与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同时由于重视儿童的动机、兴趣,重视儿童心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

缺点:是儿童获得知识不系统、不完整,不利于高效率地传递人类的文化遗产。

注意: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的区别。

活动课程是与学科课程相对的课程形式或形态。

课外活动是与课堂、班级授课相对的不同场所和范围的教学活动。

潜在课程

潜在课程又称为隐性课程,是广义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与现行课程相对。它以潜在性和非预期性为主要特征。它不在课程规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景之中。

有关潜在课程的本质与功能的研究观点,主要分为三个代表性的观点,分别来自“结构功能论”、“现象-诠释学”、“社会批判论”。

结构功能论:潜在课程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有意或无意习得的正式课程中所未包含的或不同或相反的知识、规范、价值或态度。

现象-诠释论:潜在课程依托学校环境、通过师生接触引导学生觉醒自我意识,以顺利参与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建构过程。

社会批判论:潜在课程比较重视对学习内容背后的意识形态的批判。

4.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以往,人们把“课程设置”仅仅理解为学科课程的开设,这是不够全面的。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中,设置了学科类课程和综合实践类课程两种课程类型。课程设置主要规定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并简要规定各类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课程设置的选择与编制

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包括开设的课程合理,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方法论及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前沿。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

课程设置的形式与功能

近现代以来,随着人类对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的研究不断深入、对课程编排形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不断加深了认识。不同性质和不同对象的课程要求人们采用不同的编排形式。

①单科直线式

在整个学习阶段,各门类课程单科独进,直线排列,集中精力学完一门之后再学另一门,这种科目明晰、组织简易的编排形式即为单科独进的直线式。

②多科并进直线式

在同一时期内同时安排多种学科,多科并进。这是当代课程设置最基本的形式。

③螺旋式课程编排方式

某门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只安排一次,但几次安排均依照基本结构进行,层层提升并层层深化,形成螺旋式发展格局。

5.课程标准与教科书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从整体上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目前,我国课程改革中国家课程标准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前言部分:这一部分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描述,阐述了各学科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做了详细说明。

课程目标部分:这一部分内容明确了各门学科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共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内容标准部分:这一部分按照学习领域、主题或目标要素阐述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实现的具体学习目标。

实施建议部分:课程标准提供了教与学的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附录:包括术语解释和典型案例。

教科书

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是教程和学程的共同依据,必须体现教法与学法的一致性,它的广度和深度必须体现为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可接受性的一致性。

在当代的课程改革中,改革的思想观念往往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科书,而教科书又往往与特定的教学方法相一致,这样就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教科书。

①多样化的教学改革必然有多样化的教科书。

②教科书的编写内容呈现出许多时代特征、内容更新以及兼顾理智与情感的新标准。

③教科书的编写形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当今教科书的编写革命性地突破了以语言文字符号编制“书”的局限性,现代化教育技术创造了全新的另一类教科书如录音、录像、软件等。

④教科书编写正在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

6.课程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课程的作用

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②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③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

④是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提供标准。

课程的发展趋势

①课程价值取向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课程目标关注人的综合素质,关注社会和谐并指向终身学习。

②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现代化、生活化。

③课程类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④重视治理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倡导建构的学习。

⑤强调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学校与教师在课程改革与研究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⑥课程设计、开发将与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密切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