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粤菜烹调工艺(上册)
19092600000029

第29章 原料初加工技术(2)

(1)浸烫法

将表皮带有黏液的鱼,如鱼、泥鳅、鲶鱼、鳝鱼、鳗鱼等,用热水浸烫使黏液凝结,然后再将黏液去除。烫制的时间和水温要根据鱼的品种和具体烹调方法灵活掌握:一般鳗鱼的水温在50℃~100℃之间;黄鳝、泥鳅的浸烫水温在60℃~80℃之间为佳。

在烫制的水中,可加入葱段、姜块、香醋和精盐,加醋可使鳝鱼体内和体表黏液中的三甲胺被中和,大大减轻土腥味。

(2)搓揉法

将宰杀去骨的鳗肉或鳝头放入盆中,加入盐、醋后反复搓揉,待黏液起沫后用清水冲洗,然后用干抹布将鱼体擦净即可。该方法多用于“生炒鳗鱼片”、“炒蝴蝶片”等原料去除黏液。去除表皮上的黏液后,再经去骨、切配等一系列加工过程。

7)煺沙

主要用于加工鱼皮表面带有沙粒的鱼类(如鲨鱼)。煺沙的水温及时间应根据原料的老嫩来确定。对质老的鱼类,水温要高些,时间要长些;对质嫩的鱼类,水温要低些,时间要短些,以能煺掉沙粒又不弄破鱼皮为标准。具体方法是:将鱼放入热水中烫泡,待沙粒能煺去时,立即捞出,再根据鱼皮的老嫩分别采用小刀、软布或用手煺沙。

沙粒煺净后要洗涤干净,再进行其他初步加工。

8)体内加工

(1)开膛去内脏

在烹调工艺中利用鱼制作的花色造型菜肴非常多。各种造型除了跟花刀处理有密切关系外,还跟开膛的部位乃至大小都有关系。例如,松鼠鲈鱼,开膛可以从腹部下刀,但刀口长度应在胸鳍至肛门之间,因为下颌将用来做松鼠的头,如果剖开整个腹部,就无法形成头部的造型。所以,选择开膛部位时要根据菜品的要求进行。

(2)内脏清理

鱼的内脏中,除鱼鳔、鱼肠、鱼子外,一般都不作为烹饪原料。个别原料在制作特色菜肴时可保留某些部位,但必须经过卫生性的加工处理后才能使用。

①鱼鳔。鳔是位于鱼体腔背面的大而中空的囊状器官,多数硬骨鱼类都有鳔,软骨鱼类则无鳔。鳔的胶原蛋白含量丰富,是很好的食用原料,特别是鱼鳔、黄鱼鳔更是鳔中精品。加工时应先将鱼鳔剖开,用少量的盐搓揉一下,再用沸水略烫,洗净后即可。

②鱼肠。鱼肠一般不作为食用的原料,只有少数菜肴需要保留,如粤菜中“鱼肠煎蛋”。加工时用剪刀剖开,加盐搓揉后略烫即可,再用清水洗净。

③鱼卵(鱼子)。在鱼卵中加4%的盐水,用木棍搅动,使衣膜与卵脱离,滤出衣膜即可。大马哈鱼的红鱼子、鲟鱼的黑鱼子都是上等美味。但应注意鱼卵(鱼子)营养虽然丰富,如果食之不当,则易中毒。例如,河豚鱼,北方的狗鱼、鲶鱼,南方的斑节光唇鱼,青海湖的湟鱼等的鱼卵均含有毒素,不能食用。食用大量的河豚鱼鱼卵则有致命危险。

④去除胆液。胆囊位于鱼腹外侧,剖腹时容易将其划破,会给整个菜肴带来苦味。

⑤去除黑膜。有些鱼的腹腔壁内粘附着一层黑色的薄膜,带有异味,且影响菜肴的美观,但它与腹壁粘连较紧,清水冲洗并不能将其去除,加工时要用小刀轻轻刮除。

2.水产品原料初加工实例

1)鲩鱼、大鱼、鳊鱼、鲮鱼、鲤鱼、鲢鱼的加工方法

(1)用于原条蒸菜

先用刀在鱼鳃下横拉一刀放血,再将鱼放侧,用食指和拇指扣紧鳃部,一手执刀从尾至头削去鱼鳞,再从鳃下至尾鳍用平刀在鱼腹开肚,挖出内脏、刮去黑膜,用刀挖去鱼鳃,洗净(鲩鱼还要挖去鱼牙)。

(2)用于炒、炸菜

将已经取出肠脏的鱼侧放在砧板上,用平刀由尾部开始,紧贴着脊骨逆刀而上至头部,将鱼肉起出,最后斜刀起出腩骨。

2)桂鱼、鲈鱼、斑鱼、黄花鱼的加工方法

用于原条蒸菜时,应首先将鱼拍晕死,削去鱼鳞,在肛门上0.5cm处横切一刀(将鱼肠切断),用火钳从鱼鳃两侧插入鱼肚内,顺一方向扭动至鱼肠脏粘附在火钳上,随即把火钳连肠脏拉出,洗净(若大条的斑鱼,应用热水略烫,再刮去鱼鳞)。

用于炒、油泡、炸、蒸菜式的加工方法与鲩鱼起肉方法一样。

3)生鱼的加工方法

(1)用于原条蒸菜

用刀拍鱼的头部至晕死,在鱼鳃根部戳一刀放血,从尾部至头部削去鱼鳞(鱼头的鱼鳞也要削净),然后将鱼的腹鳍、尾鳍起出,用刀从头部沿着背脊将鱼肉与鱼骨分离,破开鱼头(鱼嘴部位相连);用刀从尾部沿着背脊将另一边鱼肉与鱼骨分离,并把脊骨从头部至尾部的一段截断、取出,去除鱼鳃和肠脏,在鱼肉上刻“井”字花纹,洗净。

(2)用于煲汤菜

用刀拍鱼的头部至晕死,用刀在鱼鳃根部戳一刀放血,从尾部至头部削去鱼鳞(鱼头的鱼鳞也要削净),刮去潺液,用刀开肚取内脏,挖去鱼鳃,洗净。

(3)用于炒片、油泡、炸菜

用刀拍鱼的头部至晕死,在鱼鳃根部戳一刀放血,从尾部至头部削去鱼鳞(鱼头的鱼鳞也要削净),然后将鱼的腹鳍、尾鳍起出,用刀从头部沿着背脊将鱼肉与鱼骨分离,并用刀在近头、尾处下刀,用刀从尾部沿着背脊将鱼肉与鱼骨分离,最后取出鱼肉(两侧脊肉与鱼腩应相连),洗净。

(4)用于斩件蒸的菜

用刀拍鱼的头部至晕死,在鱼鳃根部戳一刀放血,从尾部至头部刮去鱼鳞(鱼头的鱼鳞也要削净),挖去鱼鳃,刮去潺液;按0.8cm厚切断呈“金钱片”,挖去肠脏,洗净。

4)山斑鱼、乌鱼、笋壳鱼的加工方法

用于整条蒸、浸、煲汤、滚汤的菜式时与生鱼的加工方法一样。由于这些鱼的肉质较为软,因此在刮鳞时要用筷子从口插入肚内,使鱼挺直,便于刮鳞。

5)白鳝

(1)用于原条蒸的菜式加工方法

用刀在颈部侧斩一刀(不能断)放血,用热水兑白醋将白鳝烫过,再用刀刮去黏液,洗净;分别在脊骨两边对称下刀至脊骨,刀距约1cm,最后用筷子挑去肠脏,洗净。

(2)用于红烧、煎的菜式加工方法

用刀在颈部侧斩一刀(不能断)放血,用热水兑白醋将白鳝烫过,再用刀刮去黏液,洗净;用刀剖腹取出肠脏,挖去鳃,按厚1cm切断,洗净。

6)水鱼的加工方法

水鱼必须要活宰,加工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1)用于清蒸、红烧、炖汤的菜

①将水鱼腹部朝上,待头伸出即从颈根处割断血管,也可用手捏紧颈部,再用刀切断颈部。

②将水鱼放入80℃左右的热水中浸泡2分钟左右,取出后趁热用小刀刮去背壳和裙边上的黑膜。如果几只水鱼同时加工,要将水鱼放在50℃左右的水中进行刮膜,因为裙边胶质较多,凉透后黑膜会与裙边重新黏合在一起,很难刮洗干净。去膜后,用刀在腹面剖个“十”字,再入90℃左右的热水中浸烫10~15分钟。

③捞出水鱼后揭开背壳,并将背壳周围的裙边取下,再将内脏一起掏出,除保留心、肝、胆、肺、卵巢、肾外,其余内脏均不要。特别注意体内黄油,其腥味较重,如不去除干净,不仅使菜肴带有腥味,还使汤汁混浊不清。黄油一般附在水鱼的四肢中,摘除内脏时不能遗漏。最后剪去爪尖,剖开尾部,用清水冲洗后即可。

(2)用于生炒或酱爆的菜

在水鱼刮膜以后不再入热水中浸烫,而是直接用刀划开背壳,清除内脏后改刀成块,用清水冲洗后,沥干水分即可备用。

7)海狗鱼和蚶鱼的加工方法

海狗鱼是有手脚和锐利板牙的野生动物,宰杀时,动作要快,拿到砧板上要迅速在头部横斩一刀(不要断)放血,用90℃热水浸烫后,刮洗黏液。例如宰杀5千克以上的大海狗鱼,烫水要加盖压牢,防止海狗鱼挣扎伤人。

蚶鱼的宰杀处理与海狗鱼大致相同,但蚶鱼不需要热水浸烫。

8)蟹的加工方法

蟹在加工前,应将其静养于清水中,让其吐出泥沙,然后用软毛刷刷净骨缝、背壳、毛钳上的残存污物,最后挑起腹脐,挤出粪便,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加热前可用棉线将蟹足捆扎,以防受热后蟹足脱落,要保持完整造型。

(1)用于炒、蒸、炸的菜

将蟹背朝下,在蟹肚中部处斩一刀,但不能斩断;翻转蟹,用刀压着蟹爪,将蟹盖揭去,刮去鳃,然后用手执着蟹爪,在刀背上敲去蟹身内的污物(如膏蟹应取出蟹膏另用),洗净后,斩出蟹螯并拍裂,蟹身每边斩四块,每块附一只爪(小的每块附两只爪),斩去爪尖,用斜刀削去蟹盖旁的硬边,去掉盖内污物,洗净即可。

(2)用于原只蒸或原只焗的菜

应先用牙刷把蟹身、蟹爪刷干净,斩去爪尖,然后用刀撬开蟹盖,再放回原样。

(3)用于烩羹等菜

将蟹斩死,去蟹盖、鳃和污物,洗净,然后蒸熟或浸熟。将熟蟹斩下螯爪,用刀跟将蟹钉撬出,把蟹身破开顺着肉纹将蟹肉挑出;蟹爪用刀柄碾压出蟹肉;蟹螯拍裂,去壳取出蟹肉即可。

9)塘虱鱼的加工方法

(1)用于原条蒸的菜

用刀拍鱼头至死,开肚取肠脏,挖去鱼鳃和头花,去黏液洗净。

(2)用于红烧菜

用刀拍鱼头至死,开肚取肠脏,挖去鱼鳃和头花,再按1cm厚斩件。

(3)用于炒、油泡的菜

用刀拍鱼头至死,用横刀从尾至头贴脊骨分别将肉起出。

10)鲜蚝的加工方法

多用于炒、炸的菜。撬开蚝壳、取肉,洗去蚝头两旁韧带的壳屑,每500克生蚝用盐3克擦匀,除去黏液,每500克生蚝加入淀粉25克拌匀,用清水洗净,使生蚝的泥味随粉洗去。

11)乌贼和鱿鱼的加工方法

加工乌贼时,除保留外套膜和足须外,其他皮膜、眼、吸盘、唾液腺、胃肠、墨囊、胰脏肌腭片和齿舌都要去除,包埋于外膜内的内壳可保留作药用。在批量加工时要将体内的生殖腺保留,雄性生殖腺可制成墨鱼穗,雌性产卵腺可制成乌鱼蛋。因其嘴、眼中有少量泥沙,加工时要挤尽并用水冲洗。

鱿鱼与乌贼加工相同,两者都是常用的海味原料,多用于炒、油泡等菜式。

12)响螺和田螺的加工方法

(1)响螺的加工方法

左手执螺尾,用锤子将螺嘴部外壳敲破,取出螺肉,去掉螺掩,用盐或枧水擦掉黏液和黑衣,挖去螺肠,洗净;多用于炒、油泡、灼等菜式。

(2)田螺的加工方法

先将田螺静养(可在水中放少量植物油,便于泥沙排出)2~3天,待其吐尽泥沙,然后刷洗外壳泥垢,用铁钳夹断尾壳,便于吸食。如果需要直接取肉,可将外壳击碎,逐个选摘,切不可将碎壳带入肉中;然后去除残留的沙肠,用盐轻轻搓洗,再用清水冲洗即可。

13)虾的加工方法

虾类原料洗净后,可整只烹调,既方便又美观;如需加工,主要是剪去额剑、触角、步足,体型较大的需要剔去背部沙肠。大龙虾一般不需剪去触角,因为触角中也带有肉质,而且装盘时还有美化作用。加工时要将虾卵保留,经烘干后可制成虾子,它是非常鲜美的调味料。

(1)明虾的加工方法

①用于煎菜。先用手抓住虾身,让虾背向上,剪去虾须、枪,在枪底下用剪刀尖剔出虾屎,再将虾翻转,拇指按住虾尾,掌心托着虾身,从头至尾剪去虾仁爪、足,再将虾背翻转,在虾背中节部位用剪刀尖剔出虾肠,最后在三叉尾处剪去四分之三的尾后剪齐底尾,洗净。

②用于炒、油泡菜。剥去头,两手执着虾尾,撕去虾壳取肉便成。

(2)龙虾的加工方法

①用于焗、炒等菜。活龙虾先用竹签插入尾部底端,然后抽出竹签,放尿(因为虾尾部有一黑色分泌腺,吃虾时会有一股异味),再按菜肴要求开边斩件或起肉;若用沙律酱凉拌,则放尿加热至熟后再起肉。

②用于原只蒸的菜。用软刷将活龙虾身上的青苔等污物擦去,洗净;若大只或用于其他菜式时则要去壳。

14)鲜鲍鱼的加工方法

鲜鲍鱼是一种高档的烹调原料,初加工是制作鲜活鲍鱼菜肴的一个关键环节。下面以一只500克重的澳洲活鲍鱼为例,说明鲜活鲍鱼的初加工。

(1)宰杀

应将餐刀刀刃贴在鲍鱼的内壳,轻轻地来回划动,使其壳肉分离,然后取出鲍鱼肉,除去内脏。为了保证鲍鱼肉的形体完整,宰杀时切忌用力过猛。

(2)浸泡

在鲍鱼肉的外面有一层黑膜,故要先将鲍鱼肉放入加有小苏打的清水中浸泡约6小时,再进行刷洗。水与小苏打的比例一般为60∶1。

(3)刷洗

经苏打水浸泡后的鲍鱼肉很容易进行刷洗。先用软毛刷轻轻地将黑膜刷掉,再将鲍鱼肉放入清水浸泡约2小时,以漂净鲍鱼肉中的苏打味。

(4)定型

就是将洗净的鲍鱼肉下入清水锅中加热煮至定型。注意,一定要冷水下锅,如果是热水下锅,鲍鱼肉会因突受高温而使表皮出现很多裂开的小口,而且使成形后的鲍鱼肉出现软心,影响到下一步的烹调。另外,鲍鱼肉在定型完毕进行剪头时,切忌剪破枕边,以免在下一步烹调时枕边开裂而影响到外形。

(5)煲制

定型后的鲍鱼肉应放到特制的高汤中,以文火煲8~10小时,然后捞出,封好放入冰箱内保存。煲鲍鱼肉的汤汁需保留,以供烹调时使用。

15)蜗牛的加工方法

蜗牛是我国最大的一种陆生软体贝类动物原料。蜗牛死后极易腐败变质,因此必须选用鲜活无病的蜗牛。一般蜗牛体重在25克左右的适合做汤,体重为30~40克的适用于炒制,体重为50~60克的适合烧烤或用于油炸。其常用的初加工方法如下。

(1)饿养

选好蜗牛后,将其放入18℃~35℃的潮湿容器中饿养2~3天,以便蜗牛排出体内的污物,中途喷洒清水,取出蜗牛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2)挑选

将蜗牛置于4%~10%的盐水溶液中,浸泡约10分钟后捞出,由于食盐的刺激作用,蜗牛会自动将头、足部缩进壳内;而没有缩进壳内的蜗牛,则表明为病蜗牛或将死的蜗牛,应拣出不用。挑选出的蜗牛要及时进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