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粤菜烹调工艺(上册)
19092600000044

第44章 粤菜烹制前的预制(3)

3)使用

脆浆适用于炸法。原料要求不带硬骨,裹上脆浆便可下锅炸制;浸炸时间要足够,否则不脆。成品表面要光滑,配淮盐、噫汁为佐料。

2.窝贴浆

窝贴浆成品要求是外酥香甘脆,内嫩,微起发,色泽金黄。

1)调制方法

窝贴浆用淀粉和蛋液调成,用于光滑原料时宜调得稠些。

原料:鸡蛋液100g,干淀粉100g。

调制:两者混合调匀至没有粉粒便可使用。

2)调制要领

①用蛋黄调制的窝贴浆煎制时要用偏猛的火。

②根据原料情况灵活调节稀稠度。

3)使用

窝贴浆用于煎法,为窝贴菜式的主要用浆。上浆时,先分别与腌制好的原料拌匀,把肥肉排放在撒有干淀粉的碟上,在肥肉上撒上少许火腿末或榄仁末,再铺其他已上浆的肉料。下锅煎制时,先煎肥肉的一面。

3.蛋白稀浆

蛋白稀浆成品要求是色泽浅金黄,外酥脆内甘香,外表略有透明感,有珍珠泡,并布幼丝。

1)调制方法

蛋白稀浆由蛋清和湿淀粉调成。由于蛋清胶性较强,若用干淀粉调制不易调匀,故用湿淀粉,但湿淀粉以不滴水为好。淀粉用于支撑蛋泡,使其酥脆。

原料:蛋清100g,湿淀粉50g。

调制:将蛋清抽打至散,略静置,撇去蛋泡,加入湿淀粉调匀便可使用。

2)调制要领

①蛋清要打散,静置后再撇蛋泡。

①调入的湿淀粉不能滴水。

3)使用

蛋白稀浆用于炸法。待上浆的原料先拍上少许干淀粉,然后再沾上蛋白稀浆,接着下锅炸制。

4.脆皮糖浆

脆皮糖浆的成品要求是色泽大红,皮酥脆,滋味甘香。

1)调制方法

使成品色泽呈现大红的是糖,为了使皮脆宜选用麦芽糖,糖浆中的醋和酒能增加成品的香酥度。

原料:麦芽糖30g,浙醋15g,绍酒10g,干淀粉15g,清水25g。

调制:用热的清水把麦芽糖化开,加入浙醋、绍酒、干淀粉和匀便成。

2)调制要领

①上面的调料量是用于一只脆皮鸡的分量,增加鸡的数量时可适当增加调料分量。

②用于脆皮大肠时,增加醋的分量,减少干淀粉的量。

3)使用

脆皮糖浆用于炸法。用白卤水将鸡浸至九成熟,抹干表面油分,涂上脆皮糖浆,晾干。用于脆皮大肠的,先将猪肠滚焾,放进白卤水内浸卤入味,再涂上脆皮糖浆,晾干。

5.蛋浆

成品要求是香酥、色泽金黄。

1)调制方法

蛋浆主要用蛋液及干淀粉调成,必要时可加入少量清水。

原料:蛋液100g,干淀粉80g。

调制:把蛋液加进干淀粉中调匀即可。

2)调制要领

①可用蛋黄,也可用全蛋调制。

②蛋浆必须搅匀,不可有粉粒。

③稀稠度根据原料情况灵活调节。

3)使用

蛋浆既可用于煎,也可用于炸;既可作为某一个菜肴的主浆,也可作为某个菜肴的过渡浆。

6.2.3上粉

1.干粉

1)上粉方法

净料加入调味料拌匀后,在其表面拍上干淀粉。

2)工艺要求与操作要点

上粉后的原料表面均匀地沾上干淀粉,既不可露肉,也不可太厚。上粉后即可下锅炸制,但是炸制前表面的干淀粉应略为吸水回潮再下锅,以免淀粉脱落。干粉主要适用于炸鱼、焖鱼。

3)成品特点

成品色泽金黄,外酥脆。

2.酥炸粉

酥炸粉俗称湿干粉,比较常用。

1)上粉方法

净料加入调味料拌匀后,先加入湿粉(如果原料表面较湿润,则拌入干淀粉为好)拌匀,再加入蛋液拌匀,最后在表面拍上干淀粉。

2)工艺要求与操作要点

①上粉后的原料表面均匀地裹上酥炸粉,厚薄适度;若有花纹的,花纹应清晰呈现,不粘连。

②原料下锅炸制前,表面干淀粉应适当吸水回潮才能下锅炸制。

③上粉前应沥于水分。

④蛋液不宜太多,以能为原料吸收、不多余为度。

⑤遇有花纹的原料,如菊花鱼、鲜鱿等,应仔细上粉。

⑥主要适用于糖醋咕噜肉、糖醋排骨、西湖菊花鱼、五柳松子鱼、酥炸胗肝、碎炸子鸡等。

3)成品特点

色泽金黄、光亮、香酥,略有膨胀。

3.吉列粉

1)上粉方法

净料拌味后先拌入蛋液或蛋浆,然后拍上面包糠。

2)工艺要求与操作要点

①要求面包糠粘牢固、均匀,不脱落。

②吸水性强的净料上净蛋液;吸水少、表面光滑的净料,如鱼肉、肥肉等,以上蛋浆或稀蛋浆为佳。

③上面包糠后,注意用手轻轻按压,以防面包糠脱落。

3)成品特点

色泽金黄,松酥甘香。

4.半煎炸粉

1)上粉方法

净料调味后加入鸡蛋和干淀粉拌匀,再拍上干淀粉。最后的干淀粉也可以不上。

2)工艺要求与操作要点

①浆粉的厚度要足够。若最后不拍干淀粉,则应多加拌入的干淀粉的量。

②上粉前应沥干净料的水分及汁液。

③拍干淀粉与不拍干淀粉效果不同:拍干淀粉的比较焦香,但色泽、观感、工艺速度等较差;不拍干淀粉的成品外表较平整、色泽金黄、上粉速度快,对油的洁净度影响小,但焦香感不及拍干粉的。

④适用于猪扒、鸡脯、软鸭等菜式。

3)成品特点

色泽金黄,气味焦香,外形扁平,外酥内嫩。

6.2.4拌粉

1.拌湿粉

1)方法

拌湿粉就是把带水的淀粉拌到肉料中。湿粉中的含水量需视原料的湿润程度灵活调节,一般情况下,湿粉中淀粉与水的比例约为2∶1,若原料比较干,则加大湿粉中的水分含量;若原料带水较多,则应拌入干淀粉。

2)工艺要求

原料拌湿粉后,湿粉能容易附着在原料表面,不滑落。肉料拌粉后应润滑、松散,不粘连。

3)作用

①肉料拌湿粉后,加热时湿粉先受热糊化,形成浆膜,避免肉料直接接触热油、热水,因过度受热而变色,使肉料色泽鲜明、洁净。

②浆膜还能防止肉料水分过分排出,保持肉料的嫩质感。

③浆膜本身就是一种柔滑的物质,能提高肉料的柔滑感。

④浆膜附在肉料表面,填补因肉料成熟收缩呈现的凹凸肉纹,使肉料显得滑润、油亮和饱满。

2.拌蛋清湿粉

1)方法

先拌入蛋清,再拌湿粉,湿粉的水分含量适当减少。拌蛋清湿粉只用于泡油的肉料。

2)工艺要求

蛋清与湿粉必须融合均匀,其余与拌湿粉相同。

3)作用

能使肉料易于在油中迅速分散、受热一致,肉料成熟后更油亮、洁白。其余与拌湿粉相同。

6.3烹制前原料造型基本工艺

本节讨论的是原料造型的工艺技术问题。“基本”二字的含义是:造型工艺很多,这里只讨论常用的、主要的工艺;原料烹制前的造型是成品艺术造型,是呈现美感的起点。

1.包

1)工艺方法

用软薄、件大原料将主料(大部分是馅料)折叠包裹的方法称为包。软薄原料有腐皮、薄饼、油皮、糯米纸、蛋皮、锡纸、玉扣纸、棉纱纸等,馅料可以是蓉状、丝状、碎粒状或条块状。

2)工艺要求

①形状多为长方形。形状要求整齐划一。

②不露馅。

③除锡纸外,一般要求包得比较紧密结实。

3)实例

三丝卷:铺开薄饼,面朝上,把馅料放在靠操作者身体一侧,折起这一侧的薄饼,再折起两侧薄饼,使长度合适,对面薄饼抹上面浆后覆盖过来,使宽度合适,包紧。

奇妙海鲜卷:用糯米纸包,方法与三丝卷相同。

糯米纸包鸡:以鸡条为馅料,用糯米纸包,方法与三丝卷相同。

锡焗排骨:以排骨块(已调味腌制)为馅料,用锡箔包裹,方法与三丝卷基本相同,但不必沾面浆,应包得松些。锡焗鲈鱼等包法基本相同。

东江盐焗鸡:用抹了油的棉纱纸把腌好的鸡包裹起来,方法与三丝卷相同,但不抹面浆。

2.穿

1)工艺方法

将某些原料切成条形,穿插进另一种原料原有的或人为的小洞中,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的造型手法称为穿。

2)工艺要求

①穿进的原料要牢固。

②两种原料的形状、大小、长短、颜色应协调美观。

3)实例

穿鸡翅:取鸡翅除翅尖外的两节,剁去骨节,脱出中间翅骨,洗净腌制,取菜软穿进脱骨后留下的洞里。熟鸡翅穿法相同。作穿料的除菜软外,可用笋条、菇条、火腿丝、叉烧条等。

穿田鸡腿:脱出田鸡大腿的骨,穿法与穿鸡翅相同。

穿肫片:鹅肫去衣后横片出双飞片,用尖刀在接口处戳两个小孔,穿上条状原料,如笋条、菇条、叉烧条、菜软等均可。

穿爽肚:方法与穿肫片相同。

3.卷

1)工艺方法

用形薄、质软的原料把丝条形、薄片形原料或絮状原料卷成筒状的造型手法称为卷。

2)工艺要求

①成品必须紧密,结实,不松散。

②形状大小均匀。

③按用途决定大小的规格。

④若成品需剖开展示的,内部原料应注意颜色相间、排列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