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孕前三个月——怀孕准备期
19093000000024

第24章 其他孕前必备常识(1)

1男性生殖器官

男性的生殖器官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两个部分。

(1)男性内生殖器官:男性内生殖器官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等。

①睾丸:睾丸是男性的性腺,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一般左侧比右侧低约1厘米,形态为两侧扁的椭圆体,表面光滑。一般右侧睾丸略大于左侧。睾丸是男性的性腺,是产生精子、分泌男性激素的器官。

②附睾:紧附于睾丸的后上外方,左右各一,为长而粗细不等的圆柱体,长4~6厘米,直径约0.5厘米,由许多卷曲、细小的管子组成。睾丸产生的精子,就是通过这些小管输送至附睾中储存。一切哺乳动物,包括人的精子,都必须通过附睾培养才能成熟,从而具有受精的能力。附睾是精子发育成熟和储藏的地方。

③精囊腺:左右各一,为椭圆形的肌性囊,长2~5厘米,它与输精管末端合成,构成射精管,在尿道前列腺部开口于尿道。精囊腺具有分泌的功能,其功能受睾丸激素的调节,分泌物为黏稠的蛋白质,呈碱性,淡黄色,为液体状,可稀释精液,并对阴道和子宫颈管处的酸性物质起中和作用,维持精子在阴道与子宫内的活力。精液中的大部分果糖也是由精囊腺分泌的,有营养精子和使精子活动增强的功能。精液中如缺乏果糖,可严重影响精子的活动能力。

④前列腺:是不成对的实质性器官,是男性生殖器官中最大的腺体,中间有尿道通过。

前列腺能分泌前列腺液,前列腺液为乳白色液体,也是精液的一部分。前列腺的发育与性激素有密切关系,在幼年时前列腺不发达,随着性成熟而迅速生长,平均到24岁左右达到高峰。一般认为,50岁以后前列腺的腺组织开始退化、萎缩,分泌减少。若结缔组织增生,则发生前列腺肥大。

⑤尿道球腺:为左右各一、豌豆大小的腺体,直径0.5~0.8厘米,位于尿道球的后上方。

尿道球腺分泌一种碱性黏蛋白,其功能可润滑尿道,中和尿道内残存的酸性尿液,有利于精子生成。

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均为男性生殖器官的附属腺体,主要分泌液体形成精液,对精子有保护、营养及增强活力的作用,并使精液排出后有一个凝固、液化过程。

(2)男性外生殖器官:男性外生殖器官由阴茎、尿道和阴囊构成。

①阴茎:阴茎是男性的性交器官,负责运送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阴茎上有丰富的血管及神经分布,在性欲勃起时可表现为充血、增大、勃起,性高潮后恢复疲软。阴茎头又称龟头,是男性的性敏感区。

②尿道:尿道位于阴茎内,是排尿的通道,在性生活时也是精液射出的通道。

③阴囊:阴囊是一个皮囊,包裹着睾丸、附睾和输精管的下半段。阴囊在一般情况下多处于收缩状态,表面多出现皱褶。它对温度变化特别敏感,并能随之收缩松弛和分泌汗腺、皮脂,以保持睾丸的低温环境(35℃左右),利于精子的产生和成熟。

2女性生殖器官

(1)女性内生殖器官:女性内生殖器官有阴道、子宫、卵巢和输卵管。

①阴道:介于膀胱、尿道和直肠之间,是内外生殖器官中间的一个通道。是女性的性交器官和月经排出通道,也是顺产时胎儿娩出的必经之路。作为性交器官,阴道前壁外1/3处为性兴奋的敏感区。

②子宫:子宫位于真骨盆腔内,前有膀胱,后与直肠相邻,两侧有卵巢、输卵管和子宫阔韧带,向下连接于阴道。子宫是月经的产生地、性生活时精子上行的通道、受孕后胎儿发育生长的场所。它形如倒置的梨状,可分为子宫颈和子宫体两部分。成年女性未妊娠时,子宫长约7.5厘米,宽4厘米,厚2~5厘米。

③卵巢:卵巢是卵子的巢穴,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主要的器官。卵巢是一对位于子宫两旁的扁椭圆体,能周期性产生卵子和排卵,并能分泌女性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

④输卵管:输卵管是一对位于子宫左右的细长管道,长约10厘米,一端与子宫角相通,另一端游离,与卵巢接近。游离端顶端呈伞状,能捡拾卵巢排出的卵子。输卵管是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也是运送受精卵进入子宫腔的通道。输卵管有炎症等异常情况时,受精卵的运送将受到影响,是导致不孕或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重要原因之一。

(2)女性外生殖器官:女性外生殖器官包括阴阜、大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会阴。

其中阴蒂具勃起性,是女性的性高度敏感区。

①阴阜:位于女性前腹壁的最低部分,即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有肥厚的皮下脂肪,青春期该部皮肤开始长阴毛,分布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阴阜有保护阴部的作用,防止细菌侵入阴道内。

②大小阴唇:大阴唇为靠近内侧的一对隆起的皮肤皱襞。未婚或未生育的妇女,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及尿道口,经产妇的两侧大阴唇常常分离。小阴唇为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皱襞。小阴唇表面湿润似黏膜、色褐、有皮脂腺、无毛、富含神经末梢,故极敏感。性兴奋时,小阴唇充血、水肿,可增大2~3倍。是性敏感区之一。

③阴蒂:指两侧小阴唇之间的顶端,由两个能勃起的海绵体组成,大小不一。阴蒂头富含神经末梢,极为敏感,性兴奋时会勃起,是性敏感器官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④阴道前庭:指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前庭上方为阴蒂,前庭前方有尿道口,后方有阴道口。阴道口由较薄的黏膜遮盖,此黏膜称处女膜。处女膜中间有一孔,孔的大小、形状和膜的厚薄、弹性因人而异,经血由此孔流出。大阴唇后部黄豆大小的是前庭大腺,它的腺管开口于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

⑤会阴:指肛门和阴唇后方之间的软组织。

3女性为什么会有月经

正常女性的卵巢和子宫发育成熟以后,卵巢定期排卵并分泌激素,子宫受激素的影响,内膜增厚并贮存一些营养物质。当排出的卵子受精后,经输卵管运行到子宫并停留在子宫内,即发育成胎儿。这就是怀孕之初。

如果女性卵子没有受精,它就会在24小时内死亡。排卵后的2周左右子宫内膜脱落而出血,成为月经。当下一个卵子发育时,子宫内膜增厚,如排出的卵子仍未受精,则再次出血,如此反复发生。由于排卵的规律大约是1个月1次,子宫出血也是1个月1次,故称“月经”。如果是25天或40天排1次卵,那么月经就是25天或40天1次,个别人还有3个月或6个月1次的。只要月经很规律,都属于正常范围,但如果两次月经周期相差很多,那就是月经不规律,是不正常现象,影响受孕,应请医生诊治。

4女性多大来月经才是正常的

月经初潮的早晚,和经济水平、营养状况有关,同时也受气候、健康状况、遗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近来调查表明,月经初潮年龄有提前趋势。在我国,初潮年龄早的可在11~12岁,晚的可在17~18岁,但多数在13~15岁。城市和南方女性又比农村和北方女性初潮要早些。因此,一般认为在11~18岁开始行经,都属于正常。

女孩子月经来潮,就说明卵子已成熟,已可以受精怀孕。但是,并不是来月经就适宜怀孕,因为女性身体发育并未完全成熟,如果怀孕过早,对自身和下一代都不利。女性来月经只能说明成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逐渐向成熟发展,一般20岁以后才发育比较成熟。

女性过早过迟来月经都宜早治疗。

有的女孩8岁前就来月经了,也有的18岁还不见月经。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些情况大多数是不正常的,应该去医院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治疗。

8岁以前的小女孩来月经还要注意与其他不正常的阴道出血加以区别。例如误将母亲的避孕药当糖片吃了,停药后阴道出血;阴道内放入异物引起刺伤或炎症引起出血;也有的是阴道或子宫长了瘤子而出血,并非来月经,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阴道出血。

到了18岁还不来月经,如果合并乳房发育不良或身材矮小,就要从与月经有关的各个环节检查和分析原因。如子宫发育是否正常、卵巢功能是否建全等。

没有卵巢、卵巢发育不良、卵巢有病或患有影响卵巢功能的疾病,如垂体肿瘤、肾上腺疾病、长期高热、精神病等都会影响月经按时来潮。此外,锌缺乏可引起青春期延迟,其他生殖系统以外的慢性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尿毒症、营养不良等,也可使青春期延迟。出现这些情况应尽早检查治疗,以免影响生育。

5什么是正常月经

正常月经表明女性身体健康并具备受孕的条件。那么,什么是正常月经?

(1)月经周期:自月经第1天算起到下一次月经前1天止,中间相隔的时间为月经周期。

多数妇女月经周期为28~30天,少数妇女月经周期或长或短。同一妇女月经周期也会因精神、体力、环境、疾病等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但周期在24~32天(3~5周)均属正常。有人2个月行经1次,但很规律,也属于正常。

行经期一般无严重不适,少数人有经前或经后轻度不适感,表现为下腹坠痛、乳胀、面部水肿、急躁、易疲劳、苍白等,均属于正常。

(2)月经期:也叫行经期,就是流血的时间。通常月经期为3~5天,2~8天内均属正常。开始第一天经血不多,以后两天增多,再以后逐渐减少,直至干净。也有的人月经行经三四天就干净了,过一二天又来一点,也不是病,属正常现象,俗称月经“回头”。但是,如果经期长达10天,甚至20天淋漓不尽,或者经期过短,只是“一晃”而过,这两种情况都属于月经不正常,应请医生诊治。

(3)经血量:女性经血量多少,个体差异很大,一般是整个经期出血20~100毫升,平均50毫升。月经的第二、三天出血量多,以后逐渐减少。如果每天换3~5次月经纸,就属于正常现象。有的人经血过多,换一次月经纸很快就湿透了,甚至经血顺腿往下流,这就属于非正常情况了。经血长期过多,对人体健康不利,会引起贫血。贫血对怀孕不利,应去医院治疗,治好后方可怀孕。

(4)经血颜色:经血中混有脱落的子宫内膜小碎片、宫颈黏液、阴道上皮细胞,其正常情况下不凝固,无血块,颜色是暗红色的。如果经血完全是凝固块;或者稀如水,颜色仅有点粉红色;或发黑发紫,都不是正常情况,应及时诊治。

总之,在怀孕前,要保证月经的正常,如有不正常现象,应在怀孕前治疗好,这对受孕有利。

6了解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也称月经失调,为妇女常见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月经初潮异常(或太早或太迟),月经周期异常(月经先期、后期、先后不定期),月经期异常(经期延长、经期过短),月经血量异常(经量过多、过少、忽多忽少),月经色质异常等。此外,月经或月经期间,全身情况表现异常,如经前乳胀、经行头痛、经行吐血、衄血、经行水肿、经行泄泻、经行失眠等,也属于月经失调范畴。所以,凡是月经在周期、经量、经色、经质等方面有异于正常情况,同时伴有身体其他方面的异常不适,都属于月经失调。

造成月经失调的疾病主要有生殖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如生殖器炎症、肿瘤等,可引起月经失调;生殖内分泌系统功能的疾病,如心理性闭经,导致内分泌失调,性激素分泌异常,使卵巢、子宫的周期性变化失常,导致月经失调;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糖尿病、结核、肥胖病也会影响生殖内分泌系统正常功能,导致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直接影响受孕,故发生上述变化,必须请医生检查治疗。请医生检查前,应将月经起止日期、出血多少(可用纸量的多少来说明)做记录,同时测量基础体温(在熟睡刚醒,未起床,未做任何体力活动时测量口腔温度),1个月左右,以使医生尽快检查出月经不调的原因,采取治疗措施。

育龄女性如月经不调,应及早去看医生并积极治疗,不要等到想怀孕时才去治疗,月经不调会影响受孕。

7了解排卵期和排卵规律

妇女子宫两侧各一个卵巢,卵巢里有许多似水状的小泡,叫“卵泡”。未发育的卵泡叫做“始基卵泡”,每一个始基卵泡中有一个没有发育的卵细胞。卵细胞早在胎儿期3个月时就开始发育,胎儿7个月时这些初级卵细胞保持在静止状态,直到青春期后才开始发育。女性胎儿出生时,卵巢内约有10万个以上的始基卵泡,但妇女一生中仅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

妇女到成年期,在下丘脑和垂体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每个月有8~10个卵泡向成熟阶段发育,但一般只有一个卵泡中的卵子发育成熟,逐渐向卵巢表面移行并向外突出,当卵泡接近卵巢表面时,该处表层变薄,最后破裂,发育成熟的卵子由卵泡中排出,此过程即为排卵。排卵时一般没有特殊感觉,但少数人可有下腹一侧酸痛,基础体温稍有升高。

卵细胞离开卵巢后叫做卵子,落在输卵管附近。月经正常有规律,排卵的时间一般在两次月经的中间,月经周期28天的妇女,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期的第14天。如月经周期不是28天,缩短或延长,则排卵期约在下次来月经前14天左右。卵子可由两个卵巢轮流排出,也有的一侧卵巢连续排出。排出的卵子经输卵管伞端抓起,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壶腹部与精子相遇即受精。如24小时内没有受精,就开始变性。卵细胞在卵泡外生存的时间为数小时至4~5天,而排卵后15~18小时受精能力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