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运动竞赛学(第2版)
19093200000022

第22章 球类项目的编排(1)

本章导读

循环制

淘汰制

混合比赛制

7.1循环制

循环制(轮流比赛制)是较早为人类采用的古老的竞赛方法。循环制始于英国,原是在公园举行的一种轮流签名,以示机会均等的团体活动。所谓循环制,即每一竞技者均以除自身以外的所有参赛者轮流捉对比赛,依据全部场次的比赛结果,判定竞赛名次。这种方法较为公平合理,每一参加单位都有相遇的机会,能较合理地产生优胜者,对提高技术及普及作用较大,队数不多比赛日期长时可用此法。其缺点是场数多,时间长,需要的裁判多,在人力、物力上都不经济。

7.1.1单循环

每一竞技者均与除自身以外的参赛者轮流比赛一次(包括轮空),称为“单循环赛”。

比赛场数的计算为

场数=队数×(队数-1)

比赛轮数,一般为双数队,比赛轮数比队数少一,单数队的轮数与队数相同。

1.传统编排方法

用数字代表队名排出轮次及比赛场次草表。排表时把参加的队用数字“U”形排成相等的两行,然后固定任一个角上的数字不动,其余数字按逆或顺时针,每一轮向上或向下轮转一位。如果参加队为单数,例如5个队比赛,排表时以“0”代表一个队,哪一队遇到0即为轮空。

在排草表时,所固定的数字,必须在角上,否则在各轮内即要发生遗漏或重复现象;数字次序顺序排定后,以后各轮数字次序不能变更(变位置而不变次序)。同一草表的各轮必须用一种轮转法。轮次草表排定后即可把每一数字代表的队(抽签结果)排成正式表并公布之。

2.贝格尔编排

依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贝格尔”编排法在我国最早见于《中国排球》杂志1985年第2期“贝格尔表编排法简介”一文,作者署名“元第”。文中指出,国际排联所举办的世界排球锦标赛、世界杯排球赛、奥运会排球赛及世界青年排球锦标赛,其单循环赛的编排方法与我国传统的单循环赛迥然不同,均按贝格尔表编排。此后,“贝格尔”编排在全国逐步推广。目前国内大小排球竞赛基本上都采用“贝格尔”编排法编排,且这种编排法已在其他球类项目中被广泛应用。实际上它就是一种单循环,只是排表的方法有所不同,“贝格尔”编排草表的方法是“大数两头摆,右下角提上,逆时针旋转”。

例如:6个队进行排球赛,采用“贝格尔”编排可计算场数、轮数并排出草表。

7.1.2双循环

每一竞技者均与除自身以外的参赛者轮流比赛两次(包括轮空)称为“双循环赛”。

一次单循环完毕,再循环比赛一次,即为双循环;也可以于第一次循环完毕后,再重新抽签排表循环一次。其方法与单循环相同,只是计算比赛场数时不除以2。

场数计算公式为场数=队数×(队数-1)

此法能增多比赛机会,产生的冠军更合理,但场数多,时间长,所需裁判多,在人力、物力上都不经济,很少用。(其记录表同单循环,可以把单循环记分表的记录成绩栏一分为二,上边记第一次循环成绩,下边记第二循环成绩)

7.1.3分组循环

如参加队数多而比赛日期短,可采用分组循环,分组越多比赛场数越少。分组循环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比赛方法,下面详细述之。

1.一次分组循环

第一种规定预赛取几名,然后合起来再循环打决赛,最后排出参加决赛队的全部名次;其他队只打一个分组循环不再打决赛。

第二种将各组预赛同名次的队编为一个组,决赛出全部名次,例如12个队分3组;各组第1名合为一组决前3名;各组第2名合为一组决46名;各组第3名合为一组决79名;各组第4名合为一组决1012名。

第三种也可将预赛各组的第1、2名合起来决16名,各组的第3、4名合起来决712名。(12个队分3组)

第四种在预赛中相遇的队,如决赛相遇即不再比赛,即按两队在预赛时相遇的比赛成绩来排列名次。

第五种交叉比赛法,即预赛分两个组循环,然后把第一组的第1名与第二组的第2名,第一组的第2名与第二组的第1名进行比赛,赛出两个胜队,再比赛决第1、2名,两个败队决第3、4名。预赛两组的第3、4名再交叉比赛,然后决赛出第5、6名和第7、8名。以下以此类推。这种方法适用于双数队,目前大型国际比赛常采用此法。

分组循环要注意把种子队尽量分开,既可使比赛精彩,又可公平合理地产生优胜队。编排方法和单循环相同。

一次分组循环法的场数计算方法按分组的队数,用单循环公式分别计算,计算的总和再加决赛场数即为比赛的总场数。这一方法排表及抽签的次数都比单循环多。

此外,分组循环也可以用图示法表示,每组有几个队即相应地画出几个角的图形,图形的每一个角代表一个队,各个角都把所有的对角线画出来,一个角上共有几条线,就是这个队所要打的场数,共分几组就画出几个同样的多角形,最后选出几个队决赛,然后再画一个与队数相等的多角形。此法在基层,特别是初中与小学应用,可以增加比赛者的兴趣,但须另附时间、场地及裁判员表,其场数等计算方法与分组循环同。

总之,一次分组循环就是把参赛队(运动员)一次性分成若干个小组,第一阶段每个队(运动员)在各自小组内进行循环,获得一定名次的队再在第二阶段进行循环。

例7-212个队一次分组循环取前6名,试计算场数、轮数并排出草表。

2.两次分组循环

所谓两次分组循环,就是把所有参赛队“两次分组循环”,其作法是把所参加的队分组后,再把每组分为若干个小组并取出每小组的优胜队,再作各优胜队的循环赛,最后每大组的优胜队再作总决赛。这个方法可以比一次分组循环减少很多比赛场数。

7.1.4积分循环

此循环计名次的方法,是以在全赛中把共得的分数减去共失的分数,如篮球比赛某队在整个预赛过程中共得800分,输了300分,则净胜500分。按积分的多少选出前几队再进行单循环赛决定名次。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始终保持比赛的紧张。

7.1.5循环制名次记分方法

1.关于循环制竞赛的名次

在循环制竞赛中,当参赛各方有了确定的竞赛对象,有了确定的竞赛次序,且按照确定的竞赛对象和确定的竞赛次序完成了全部比赛之后,接下来的自然应该是如何依据比赛结果判定参赛各方的竞赛名次。合理判定竞赛名次,是任何一种竞赛方法都必须妥善解决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对于循环制这种以所有参赛者为竞赛对象完成全部场次比赛的竞赛方法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如前所述,对抗性竞赛的比赛结果可比性差必然导致名次判定的复杂化。实际竞赛的事实表明,各种竞赛项目在同样采用循环制这一竞赛方法时,其确定竞赛名次的办法各不相同。采用同样的竞赛方法,却采取不同的排名办法,这不仅证明了循环制竞赛名次判定的复杂性,同时反映出各种竞赛项目在循环制名次判定的复杂性,同时反映出各种竞赛项目在循环制名次判定上的不同特色和认识差异。

任何运动竞赛,都要求在比赛前明文规定所采用的竞赛方法及其确定名次办法,这是组织竞赛的必需。运动竞赛采用循环制这一竞赛方法,其确定名次的办法有两种形式:其一,在该项目竞赛的“竞赛规程”中,明确规定其循环制竞赛的确定名次办法;其二,该竞赛项目的“竞赛规则”对循环制的确定名次办法有明确规定,在竞赛规程中只指明采用规则的版本,除特殊需要外不再作具体阐释。

竞赛项目的竞赛规则,是该项目竞赛法规,在该项目的所有竞赛活动中都必须无条件执行,不仅具有高度的权威性而且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因而凡竞赛规则中对循环制确定名次的办法通常恪守不变。运动竞赛的竞赛规程,是该次竞赛活动的法规,在该项目的该次竞赛活动中必须无条件执行,具有明显的时限。所以,凡竞赛规则中对循环制确定名次办法没有明确规定的运动项目,在竞赛活动中采用循环时,其确定名次的办法不时发生变更。

下面是对抗项类各竞赛项目的竞赛规则及对循环制确定名次办法的规定情况。

运动竞赛采用循环制时,其确定名次的办法有两种规定形式,这给考察循环制的确定名次办法带来一定困难。基于两种规定形式的不同属性,考察过程中首先以竞赛规则为准绳;而对于竞赛规则中无明确规定的竞赛项目,则力求以最有代表性的竞赛规程为依据,系统整理对抗性竞赛中循环制确定名次办法。

2.隔区对抗项簇项目记分方法

1)排球

(第10届全运会排球竞赛规程)

(1)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计1分,弃权取消比赛成绩。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2)如遇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C值(C值=A(胜局总数)/B(负局总数))高者名次列前。

(3)如C值仍相等,则采用Z值(Z值=X(总得分数)/Y(总失分数))高者名次列前。

(4)如Z值仍相等,则采用抽签办法决定名次。

2)沙滩排球

(第8届全运会沙滩排球竞赛规程)

确定名次办法与排球基本相同。因此竞赛采用一局制,如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Z值高者,名次列前。

3)藤球(2002年全国青少年藤球锦标赛竞赛规程)

(1)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为0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2)如两队积分相等,两队间比赛的胜者名次列前。

(3)如三队或三队以上积分相等,按积分相等队相互间比赛的净胜盘数、净胜局数、净胜分数决定名次,多者名次列前;如仍相等,则按同一循环全部比赛的净胜盘数、净胜局数、净胜分数决定名次,多者名次列前。

4)乒乓球

(乒乓球竞赛规则2005)

(1)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计1分,弃权为0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2)如两个或更多的队积分相同,按他们相互间的比赛成绩决定名次。首先计算场次分数,再根据需要计算个人比赛的场、局、分的胜负比率(胜/负),直至排定名次为止。

(3)如仍不能排出名次,则以抽签决定。

5)羽毛球

(羽毛球竞赛规则1995-1998)

(1)按获胜场数决定名次,获胜场数多者名次列前。

(2)两人(对)获胜场数相等,两者间比赛的胜方名次列前。

(3)两人(对)以上获胜场数相等,则以比赛的净胜局数、净胜分数决定名次。如遇计算后还剩两人(队)成绩相等,则两者之间比赛的胜方名次列前。

(4)如仍不能排出名次,则以抽签决定。

(5)团体赛按以上体例,依盘、场、局、分顺序计算成绩。

6)网球(第10届全运会网球竞赛规程)

(1)获胜次数决定名次,获胜次数多者名次列前。

(2)如两队获胜次数相等,两队间比赛的胜者名次列前。

(3)如三队或三队以上获胜次数相等,则按以下诸条顺序依次判定名次;在同一轮次的判断名次中,只剩两个队仍然相等的情况下,按照两队之间的胜负关系决定名次。①该队在本组全部循环中的获胜场数;②该队在本组全部循环中的获胜盘数的百分比;③该队在本组全部循环中的获胜局数的百分比;④该队在本组全部循环中的获胜分数的百分比;⑤抽签。

百分比计算公式=胜数

胜数+负数×100%

7)软式网球

(软式网球竞赛规则1995)

(1)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计1分,弃权为0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2)如两队积分相等,两队间比赛的胜者名次列前。

(3)如两队以上积分相等,相互间比赛的积分多者名次列前;如仍相等,则按相互间比赛的胜负场差、胜负局差、胜负分差(胜-负)决定名次。

(4)如仍不能排出名次,可采用加赛、增加比较层次、抽签等方法决定名次。

由上述隔区对抗项簇的循环制确定名次办法,可以看出,各项目确定名次均以“积分多者名次列前”,各项目确定名次的主要差别在于对“相同积分”的处理。

3.同场对抗项簇球类项目记分方法1)足球(第8届全运会足球竞赛规程)

(1)胜一场得3分,平局各得1分,负一场为0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2)如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则以相互间比赛的积分、净胜球、进球总和决定名次,多者名次列前;如仍相等,则以同一循环全部比赛的净胜球,进球总和决定名次,多者名次列前。

(3)如仍相等,则抽签决定名次。

2)篮球

(2004年全国传统项目学校篮球竞赛规程)

(1)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计1分,弃权为0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2)如两队积分相同,以两队间比赛的成绩来决定名次。

(3)如两队以上积分相同,则以积分相同队之间的比赛成绩、得失分率(得分/失分)来确定名次;如仍相同,则以这些队所有比赛的得失分率来确定名次。

(4)如仍相同,用抽签决定最终排名。

(5)技术委员会可决定弃权队在名次中降至最后;如该队再次出现弃权,则自动将名次降至最后。

3)手球

(2004年第9届全运会手球预赛暨全国手球锦标赛规程)

(1)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为0分,弃权者取消其全部比赛成绩。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2)每队比赛必须决出胜负。

(3)如遇两队以上积分相等,则以相互间比赛胜负决定名次,胜者名次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