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战略,着力营造现代服务业企业集聚的良性互动机制。长三角地区要在打造主导产业群的基础上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门类很多,如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租赁、建筑、装饰、移动通讯、旅游业、会展业、交通运输业、法律服务等,这些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但必须明确集聚区的功能定位,结合区位优势选择主导产业,并积极吸引或培育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进驻集聚区。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辐射作用,吸引类似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和机构的集聚,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企业生态群落,突出集聚区的功能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共同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拓展。比如,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旅游协作区,依靠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完善的城市旅游集散功能,以交通运输业的保驾护航和金融业的支持,率先实现了旅游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区域旅游功能要素的配套,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一跃而成为中国旅游业最大的经济产出地。目前,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市以上海为旅游集散中心,整合三省市14个沿江城市的150多个景点,集中包装并推出36条跨区域旅游线路,利用长三角城市集聚区品牌优势和市场的辐射作用,积极扩大旅游业规模,携手创下3年实现旅游收入2300亿元的辉煌业绩,充分显示了产业集聚区的竞争优势。
3、建立信息、人才的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向企业提供良好全面的客源市场信息、市场竞争标准、规范市场行为等各项公共信息咨询服务,拓宽企业信息收集的渠道,为企业制定经营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和依据,营造公平竞争和行业自律的市场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区集聚作用的良性互动;建立和健全区域人力资本开发制度、人力资本管理体系,特别是各类人才库,包括专家人才库、管理人才库、技术人员人才库等,向中小企业推荐各类技术、管理人才,强化企业人力资源转化和使用方面的优势。
4、建立与完善产业集聚区发展所需要的体制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政府部门要立足于创造有利于产业集聚区优化升级的客观条件,建立区域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完善产业导向政策、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加强服务企业的集聚力度。提供适宜的政策环境和管理服务,立足国际化和全球化,统一规则和标准,健全政策体系,使制度体系与国际接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效率,规范服务企业的各种行为,引导现代服务企业健康发展,为本地产业集聚区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还应大力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完善集聚区内部的综合服务功能,拓展集聚区的发展空间,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世博会举办前,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正处于发育期,政府的工作重点应集中在提供集聚区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创造集聚区形成的体制;世博会举办中,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进入到成熟期,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信息服务、公共管理;世博会举办后,现代服务业已形成了产业自我发展的机制与集聚区氛围,处于升级期,政府要着重引导集聚区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积极开拓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新空间,同时积极倡导集聚区发展遵循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与机制,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八、推进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错位发展
(一)宁、沪、杭三角区生产性服务业错位发展必要性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特别是国际大都市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的亮点。生产性服务业涵盖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在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增强区域竞争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加就业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成为服务业研究的重要课题。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促进我国服务业和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第一、二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宁、沪、杭三角区制造业的发展及各城市功能的提升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错位发展。宁、沪、杭三角区作为我国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之所以能实现国内其他很多地区都难以实现的制造业的大量集聚与良好发展,主要是因为有区内各个城市相对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上海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本地区的生产性服务通过降低区域交易成本、新型资本审核、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与泛化、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增强地区创业与创新能力等多种途径与方式,极大地催生了长三角制造业的大量集聚。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及同质化倾向,是长三角经济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问题。从长三角经济区的发展角度来看,这个地区正从全球制造业基地走向全球制造业中心,如何加快提升长三角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协作水平、管理水平、结构效率、竞争能级是摆在长三角各城市面前的当务之急。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基本经济活动,具有很高的资本性和知识性,比制造业更有价值,具有很高的区域“乘数效应”,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能产生很大的带动作用,对其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迫于宁、沪、杭地区跨国公司自带生产性服务的竞争压力和长三角经济区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迫切需要,宁、沪、杭地区的各个城市,尤其是上海需要针对具体问题,采取适当的组织、制度安排和创造性改革与政策措施,进一步挖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潜力,从而更加强有力地支撑长三角制造业的集聚和发展。
二是宁、沪、杭三角区上海城市功能的发挥需要在区内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错位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央对上海发展的定位是,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四个中心”的目标定位,核心是上海服务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服务与辐射功能的强化,发挥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全中国、服务世界的综合服务功能。这迫切要求上海生产性服务业能跨出上海,依托长三角城市密集的整体优势,增强和发挥城市服务功能,借助长三角的整体优势来拓展自身的功能区间。上海作为长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部分覆盖周围一定距离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市场,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另外,由于上海在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生产线服务业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对周围城市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得周围二级城市(如苏州、杭州、无锡)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客观上处于上海产业阴影区内。考虑到这一点,二级城市的发展必须考虑到与上海都市圈的关系,它们越来越渴望融入上海经济圈,积极加强与中心城市上海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并寻求自身发展的定位,实现与核心城市上海的错位发展。错位式的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人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向中心城市集聚,也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功能的拓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宁,沪、杭三角区生产性服务业错位发展规划
根据城市层级理论,大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的输出应该在大都市区如上海。但非大都市区,也可以输出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高级生产性服务业(APS,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发展及其空间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国际化大都市,由于日益增加的国际商业金融和高级生产性服务业活动而成为公司总部和国际贸易中心,这些城市通过多级城市化使得高级生产性服务活动扩张——总部功能和高水平服务业聚集于主要的核心城市附近,而将区域市场留给了较小城市,因而,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间的分布是不平衡的。由于城市功能定位的不同,区域的核心城市和二级城市,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应该存在差别,两类城市在产业定位、服务对象、发展重点及产业组织水平上可以实现十分清晰的错位发展。根据城市层级理论及“十一五”规划国家对上海城市发展方向的定位,现阶段宁、沪、杭三角区内各个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如下:
1、核心城市——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向作为区域内核心城市,上海的城市等级应定位为国内国际中心,上海的目标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使上海成为跨国公司生产基地、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运营中心和采购中心的集聚地。(1)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组织应该朝着大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及其总部的方向发展;(2)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大宗客户、外国投资者;(3)优先发展的部门为票据清算,离岸金融交易,试验型的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证券市场,以及港口物流中心、采购中心、国际技术中介、信息中心、会展中心、跨国营运中心、内外贸中心等。
2、二级城市——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及浙江的杭州、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区内二级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主要是为本地制造业提供服务及满足于当地的基本服务需求。二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的功能定位,即能否在核心城市快速崛起的背景下,找到自身发展的空间,与核心城市实现错位发展,既有效利用靠近中心城市的便利条件,又尽量不受或少受大都市生产者辐射效应的负面影响。
为了与核心城市相配套,二级城市其城市等级定位应该立足本地,争取成为次级区域中心:
(1)侧重发展中小型的生产者服务企业和大型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分支;
(2)以中小型客户、风险投资者,本地化企业和居民为服务对象;
(3)优先发展针对中小客户的灵活的金融交易、风险投资、区域物流中心、房地产、区域技术中介、中介咨询、信息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