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招贴设计
19095000000002

第2章 招贴设计的发展历程(1)

课题设置与教学目的、任务

课题内容

了解招贴设计的概念、起源、发展演变及发展趋势。

建议课时

4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招贴设计的发展演变及发展趋势。

重点难点

1.重点是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分析。

2.难点是结合实例准确理解与掌握招贴设计的发展趋势。

作业提示

搜集、选择有关招贴设计起源的图片。充分挖掘招贴设计发展演变的特征和规律。

建议作业数量

收集5张20世纪70-90年代的招贴,进行色彩、字体编排的分析。

1.1招贴设计的概念

“招贴”按其字义解释,“招”是指招引注意,“贴”是张贴,即“为招引注意而进行张贴”。招贴在英文中是poster,在牛津英语词典里意指展示于公共场所的告示(placard displayed in a public place)。在伦敦国际教科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广告词典里,poster意指张贴于纸板、墙、大木板或车辆上的印刷广告,或以其他方式展示的印刷广告,它是户外广告的主要形式,是广告最古老的形式之一。

也有人根据poster的词根结构及掌故来剖释招贴的词义,认为poster是从post转用而来,post词义为柱子,故poster是指所有张贴于柱子上的告示。

招贴在国内还有一个名字叫“海报”,据说我国清朝时期有洋人以海船载洋货在我国沿海码头停泊,并将poster张贴于码头沿街各醒目处,以促销其船货,沿海市民称这种poster为海报。依此而发展,以后凡是有传递消息作用的张贴物都称之为“海报”。

在国外,招贴的大小有标准尺寸。按英制标准,招贴中最基本的一种尺寸是30英寸×20英寸(508mm×762mm),相当于国内对开纸大小,依照这一基本标准尺寸,又发展出其他标准尺寸:30英寸×40英寸、60英寸×40英寸、60英寸×120英寸、10英寸×6.8英寸和10英寸×20英寸。大尺寸是由多张纸拼贴而成,例如,最大标准尺寸10英尺×20英尺是由48张30英寸×20英寸的纸拼贴而成的,相当于我国24张全开纸大小。专门吸引步行者看的招贴一般贴在商业区公共汽车候车亭和高速公路区域,并以60英寸×40英寸大小的招贴为多。而设在公共信息墙和广告信息场所的招贴(如伦敦地铁车站的墙上)以30英寸×20英寸的招贴和30英寸×40英寸的招贴为多。

美国最常用的招贴尺寸有四种:1张一幅(508mm×762mm)、3张一幅、24张一幅和30张一幅,其中最常用的是24张一幅,属巨幅招贴画,一般贴在人行道旁行人必经之处和售货地点。

招贴多数是用制版印刷方式制成,供在公共场所和商店内外张贴。当然,也有一些出于临时性目的的招贴,不用印刷,只以手绘完成。此类招贴包括告知商品临时降价优惠的信息,通知展销会、交易会、时装表演或食品品尝会的时间、地点等。这种即兴手绘式招贴,有时用即时贴代替,大多以手绘美术字为主,有时兼有插图,且较随意、快捷,它不及印刷招贴构图严谨。其优点是:传播信息及时,成本费用低,制作简便。

随着今日的宣传媒介愈来愈多样化,招贴的首席宣传效率地位已被夺去。但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后电子制版的出现,招贴设计师采用了尖端技术,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引人注目的表现语言。招贴具有的许多优点是其他任何媒介无法替代的,直到今天,几乎世界上所有知名的设计院校都把招贴设计作为视觉设计最主要的学习内容。这是因为,招贴具备了视觉设计的绝大多数基本要素,它的设计表现技法比其他媒介更广、更全面,更适合作为基础学习的内容,同时,它在视觉传达的诉求效果上最容易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学生有了招贴设计的基础,再进行其他媒介设计的学习,相对而言要比掌握其他学习方法容易和有效得多。

正因为招贴具备特有的艺术效果及美感条件,广告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广告设计师,大多数都是因其在招贴设计上的突出表现而成名,从这种意义上讲,招贴设计的研究是成功广告设计家的必经之路。

1.2招贴设计的起源

招贴,poster,即张贴的告示。招贴设计的广义性是凡有“张贴广而告之”作用的都可以称为广告。招贴设计的狭义性是以经营性为目的的商业和劳务广告,称之为商业招贴设计。

招贴通常被定义为:一张被固定的彩色平面图像,再配上一段简短的文字说明,两者传递着同一个主题。

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招贴包含了两种元素:

图像和文字。图像用来吸引人们的注意,攫住观者的目光;文字介绍则可补充信息,明确内容,为图像锦上添花,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招贴的图像文字浓缩了不同时代的文化——它运用符号、象征、主题等诸多元素,诉说着一个五彩斑斓的大众信念。

然而,招贴远非图像文字的简单组合。正如丹尼尔·西拉特·米拉克莱所言:“招贴是诸多符号元素的有机融合,它与其他宣传手段一起,共同构成了现代文化的一部分。”

时至今日,招贴的发展态势虽不及其他宣传手段那么迅猛,但它却已在米拉克莱所提及的“现代文化”中留下了绵长的印记。不论是被运用于传达信息、宣传还是教化审美,招贴都为迎合大众品味、激发受众兴趣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招贴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它的清晰明了(于固定的时限,突出明确的主题),这一点由招贴的基本特性之一——用于都市环境——所决定。在阿伯拉罕姆·莫莱斯的眼中:“张贴于各种公共场所的招贴无偿地为大众提供信息,同时奉上一场视觉盛宴。你我和其他路人一样,可能在地铁里漫不经心地读着招贴直到列车进站,也有可能在一张招贴跟前倏忽而过。就在这短短的几秒内,它将所含的信息迅速无误地传达给我们。因此,这种信息必须采取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最起码它要让读者认出上面的商标。”

和其他平面艺术一样,招贴直观地揭示社会、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及三者之间存在的联系。此外,它也清楚地折射出多种艺术潮流的演变,并反映出不同时期的审美趋向。它与绘画艺术同生共赢,相互影响,彼此借鉴。招贴还是连接大众与“先锋”的纽带,从而使开拓者们的新发现逐渐转化为一种“日常艺术”。

1.3招贴设计的发展演变

世界上最早的招贴设计是英国军队在埃及古城底比斯遗址发现的一份3000年前的寻人文字招贴。这招贴用的纸是尼罗河上游的芦苇类植物——“纸莎草”精制成的,当时这种手工纸很贵,纸幅尺寸只有20cm×25cm大小,只有富商才用得起它。这幅招贴上的文字表述的意思是:主人愿意悬赏一个金币捉拿“逃跑的奴隶”。目前,这份招贴仍保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

国外最早的一张通过印刷手段完成的招贴则是在中国的印刷术于中世纪传入欧洲后,德国的谷登堡于1450年发明活字印刷后才出现的。当时英国第一个印刷家威廉·凯克斯首先采用印刷手段制成招贴,并将这种招贴沿伦敦大街和教堂门口张贴,以向牧师兜售复活节用的教规书籍,从此印刷形式的招贴大为流行。据研究,15世纪时,招贴是除了口头宣传外的唯一广告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