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19097900000002

第2章 职业道德(2)

经济全球化带来生产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技术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同时,也将导致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全球化。我国职工将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国内的外资企业工作,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劳务交流、劳务输出到外国工作,与外国员工直接竞争。这就要求我国职工在职业道德素质方面尽快与国际接轨,特别是提高竞争意识、生存意识、敬业意识、与自己工作的企业或单位共命运的意识。对于我们这些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学生来说,自觉、认真地学习职业道德这一必修课,将有助于我们在人生的这一重要转折路口,调整好心态,做好足够的思想、心理准备,迈好新的征程的第一步。

(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人生的成功之道

如前所述,人们从事职业活动的目的可以归纳为两个层次: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生存,更高、更终极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人生的幸福。幸福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历史环境的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理想和需求的实现而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幸福的获得必须靠我们在职业生活中用双手来创造。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人生的成功之道,也是幸福之道。为什么这样说呢?人的幸福实质上就是需求的满足。这些需求从性质上来分析,可依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需求,一类是精神需求。人的需求按照高低层次来分析,可依次划分为三个层次: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发展需求。国外心理学家按照人的需求层次来分析,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为五类: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人生价值实现需求。这些划分方法大同小异。然而,要满足每一种需求,都离不开职业道德。

1.人的生存需求与安全需求离不开职业道德

人的生存需求是指人对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的需求,生存需求是人作为高级生命的最基本、最原始的需求。安全需求主要是指人身安全、职业安全、社会保障、财产保护等方面的安全、稳定的需求,这是人在满足了生存需求后产生的略高一步的需求。实现这两方面的需求,没有职业道德是不行的。在今天的生活中,竞争机制无处不在,包括人才、就业岗位也时时充满竞争。任何企业、单位总是喜欢那些职业责任心强、工作兢兢业业,具有敬业精神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道德可谓生存之道。

2.人的社交与尊重的需求的满足,离不开职业道德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其社会性。任何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之中,离开了一定的生产关系,离开了人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交往关系,人类就无法进行社会生产活动,个人也就无法生存。因而,人类不同于动物,必然会产生社交的需求。社交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既包括人们围绕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而进行的复杂的经济交换、财产占有、分配等生产关系交往,也包括人们之间进行的有关政治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宗教的、民族风俗的相互交往,还包括人们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及其他人情交往等。显然,一个人社交范围的大小,社交层次的高低,社交内容的雅俗及重要程度,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人又都有自尊心,因而人又有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尊重需求是指个人受到一定社会组织、阶级或团体的赞赏,受到他人尊敬、赏识,被人关心、重视,或者得到提拔晋升等方面的需求。显然,尊重需求的满足,不仅意味着对个人已有成就的肯定,更意味着个人发展的空间,对个人前途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上述两种需求属于人生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范围。也是人在满足了生存和安全需求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更高的追求。一个有着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人,往往是诚实守信、待人宽厚、严于律己、善于与人合作、在工作上乐于吃亏的人。这样的人,因其人缘好,人际关系融洽,走到哪里都能受到欢迎,大家都乐意与他交往共事,因而他的社交需求就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他的社会交往的层次会不断提高,个人发展空间也随之得到拓展。

同样,一个人的尊重需求怎样才能得到满足呢?勤于钻研,业务能力出众,善于与同事合作,会受到同事的尊敬、佩服;为他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会受到顾客、用户的尊重、称赞;工作踏实卖力,为单位、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会受到领导的器重、提拔;为社会乃至全人类做出杰出的贡献,会受到全社会、全人类的褒奖、颂扬,直至青史留名,万代景仰。一句话,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获得他人尊重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道德又是为人之道。

3.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职业道德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社会关系中包括了价值关系。所谓价值关系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所具有的特性、功能或积极作用。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的特点,表现为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不可分割的,这就决定了人不仅是价值的享受者,同时又是价值的创造者。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即为满足个人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另一方面,个人必须努力为社会尽责,尽可能地奉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人类造福。我们主张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满足个人的发展需求,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是人最高层次的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是指人的个性、能力、智慧、潜力的充分发挥,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人生价值的核心内容是个人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即人的社会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客观标准,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及对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即个人为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

因而,只有具备高尚职业道德情操的人,在意识到个人的存在对社会负有某种使命,意识到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才会将全部身心投入到他所从事的职业工作中去,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贡献,获得社会的充分肯定,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从而在奉献社会中体验到人生的最大、最永久的快乐,也获得个人的幸福。

全国商业劳动模范,上海华联商厦的王震,虽然是一位普通的售货员,但是他以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勤勤恳恳的工作,在平凡的职业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凡的业绩,不仅赢得了顾客的信赖和社会的广泛赞誉,而且也为他带来了物质财富。2000年7月8日,王震以自己名字的商誉价值20万元入股,成立了上海华联王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占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的4%。这是上海零售行业首次用全国劳动模范的品牌价值创办的新兴企业。公司将利用王震多年来在顾客中形成的良好声誉,在全市发展更多的“华联王震”营业网点。王震的个人商誉价值是由审计事务所经过严格而科学的评估计算出来的。王震的参股方式证明了劳动模范通过自己的奉献精神而形成的个人品牌效应,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价值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道德又是成功之道。

三、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

理想是人们基于对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规律之上形成的心理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正是由于人自身所独有的主观能动性,人对美好未来的永不满足的追求,才产生了理想。所以,理想是人生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并在实践中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对未来的想象。它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们的理想也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理想、生活理想、事业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等。职业道德理想,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所确立的对职业道德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也就是人们为自己在职业道德理想方面所设定的追求境界。树立职业道德理想是创造职业成就的前提。每一个行将踏上职业生活道路的同学,在整理行装“上路”之前,有必要认真地审视一番自己的职业道德理想是否明确,是否健康。因为这对于每个同学走好将来的职业道路是十分重要的。

(一)职业道德理想是职业工作的指路明灯

人们常将理想比做人生航线中的灯塔,这是很有道理的。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在大海里没有舵的船,只能随波逐流,难以到达理想的彼岸。所以树立正确的理想,这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无数事实证明,人生有了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心中就有了一个“奔头”,就有了一个追求的目标。盯住这个目标去努力,人在整个职业生活中就不会迷失方向,不会误入歧途。

当然,不同职业道德理想的导向作用是不同的,它既可以产生正效应,也可以产生负效应,这就取决于一个人选择怎样的职业道德理想。陕西某学校金融专业毕业的王某,在走上工作岗位时,一门心思想的就是如何捞钱,尽快成为潇洒的“大款”。在这样的“职业道德理想”的引导下,他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某县人民银行工作,钻管理机制的漏洞,在仅仅半年时间里便利用电脑将公款资金共691万元窃为己有,走上犯罪道路,2001年8月2日被刑事拘留。职业道德理想决定了人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朝什么方向努力。所以,对这一问题,每个同学都不得不慎重思考,做出清醒的抉择。

(二)职业道德理想是职业生活的精神支柱

人不同于动物,它不仅有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更具有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人的生命是靠物质能量支持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人同时又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不承认这一点,也不符合唯物辩证法思想。宋代文学家苏轼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也说过:“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伴着工作来。”有志者事竟成,就说的是这个道理。职业道德理想的内涵,主要是指人们在精神上追求高尚的职业道德理想人格,从而使自身变得更加完美。对这种美好愿望的实现抱有强烈的欲望,就可以构成一个人的强大精神支柱。

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才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职业工作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创造性,做出令人称赞的职业成就来。我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同志,就是因为有了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才能够毅然放弃在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在荒沙大漠之中隐姓埋名,默默奋斗了28年,为共和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职业道德理想是职业生活的动力源泉

职业道德理想确立以后,就能转化为人们为实现职业道德理想而奋斗的动力。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能够给人以勇气和毅力,催人奋进,不为困难所压倒,不达到目标誓不罢休。所以,在走上职业工作道路之前,每一个同学要充分认识树立职业道德理想的重要性,确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为今后漫长的职业生活注入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党和人民对你们寄托着殷切的期望。希望你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第二节职业道德概述

人们的职业活动是人类社会基本的实践活动,职业工作是人们为社会做贡献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阵地。人生需要职业,职业需要道德。职业道德水平高低关系到一个人的职业理想的实现程度和职业成就的大小,关系到一个单位的生存、兴衰,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每一个有志青年,要不断地培养和健全自己的主体人格,锻炼、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道德素养,就必须学好职业道德这一课。

一、道德与职业道德

道德素质是构成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青年人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这是无数的事业成功者和伟大的人生履历都昭示了的朴素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