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19097900000007

第7章 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1)

【本章学习目的】

了解爱岗敬业的内容

理解如何实现诚实守信

认识到办事公道的实际情况

如何才能够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明白什么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第一节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首要环节。岗位和职业,既是一个人为社会服务和做出贡献的基本手段和场所,也是一个人实现自己抱负和价值的基本方式。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并有崇高的敬业精神,正确处理责、权、利的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而追求岗位的社会价值,是全部职业道德观念的核心。如果没有尊重和忠实于职业的敬业精神,就不可能从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乐趣。如果一个人只把谋生致富当成职业追求,那么,他在职业中只不过是一个“挣钱机器”,而不会有更多的人生价值和乐趣。因此,每一个职业者都应当热爱自己的职业,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一、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精神

爱岗敬业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的要求,在任何部门、任何岗位工作的公民,都应爱岗、敬业,从这个意义上说,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一个最普遍、最重要的要求,是职业道德的基本精神。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爱岗,是职业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诸多因素、条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条件。职业工作者的任何职业才能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后天通过努力而得到的。热爱则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真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主动、勤奋、自觉地学习本职工作所需各种知识、技能,才能花气力去培养锻炼从事本职工作的本领,切实把本职工作做好。

职业工作者的职业责任心,也是来自于对本职工作的热爱的情感。只要是真正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就能把智力、体力的劳动付出,看成是人生的一种乐趣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就能满腔热情、朝气蓬勃地做好每一项属于自己的工作。就能在工作中焕发出极大的职业进取心,产生出源源不断的动力,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本职工作,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任务。那种抱着“干活吃饭,挣钱养家”的态度对待所从事的职业的人,是不可能会有对本职工作那种热爱之情的,当然也谈不上持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人,在追求职业目标的过程中,当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一定会以对事业炽热追求的精神,去克服困难,战胜险阻,摆脱困境,不懈奋斗。

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职业,即对自己的工作要专心、认真、负责任。敬业是指从业人员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中,认真履行所从事的社会事务,尽职尽责、一丝不苟的行为,以及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强烈事业心和忘我精神。敬业是职业工作者对社会和他人履行职业义务的道德责任的自觉行为和基本要求。在社会生活以及任何一种职业活动中,无论是谁都必然与他人、与社会发生并保持着各种联系。由于这些联系,便形成了种种特定关系,又由这种种特定关系产生出诸多义务。凡与自己本职工作有关的义务就是职业义务。

为保持并发展已形成的或将要建立的一系列联系、关系,就必须自觉地担负起对社会、对他人负有的使命、职责和义务。也就是说,必须自觉地履行应尽的职业道德责任。而敬业恰恰是职业道德责任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职业工作者要做到敬业,首先要认识到自己从事的职业的社会价值,树立正确的社会职业观。无论哪种类型的职业,都是社会所必需的,都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而已。如果每一个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都能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尽到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义务,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就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敬业,要求职业工作者在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中,都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以饱满、激昂的斗志,善始善终地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敬业,需要每一个职业工作者在从事职业劳动的过程中,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苦干实干,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爱岗与敬业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的。没有从业人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热爱,就不可能自觉地做到忠于职守。但是,只有对工作的热爱之情,没有勤奋踏实的忠于职守的实际工作行动,就不可能做出任何成绩来,热爱本职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作为职业工作者,必须把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之情体现在忘我的劳动创造及为取得劳动成果而进行的努力奋斗过程中。要用对本职工作全身心的爱,去推动自己在职业活动中做出优异成绩。

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尽管人们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但其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却是相同的。概括说来,有以下几点:

1.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并有崇高的敬业精神

科学实验证明,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劳动质量的优劣,工作效果的高低,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从业者的态度。从业者热爱自己的工作,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去从事本职工作,那他的工作就会做得非常出色;相反,从业者讨厌自己的工作,以消极怠工的态度去“撞钟”,那他的工作就会做得非常糟糕。因此,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要求的首要之点,就是劳动者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并有崇高的敬业精神。不论他从事的是何种工作,他都应该全身心地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对本职工作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保持高度负责、尽心竭力的精神。而不应该以自己对本职工作没兴趣为借口,得过且过;也不应该以本职工作经济效益低为托词,消极怠工。记得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对一个喜欢自己的工作,并认为它很有价值的人来说,工作便成为生活中的一个十分愉快的部分。”的确,热爱你的工作岗位,你对工作就会表现出主动、认真的态度,工作就会成为你生活的第一需要。

2.保持对本职工作的信念并追求岗位的社会价值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也就越来越具有多样性。职业虽然多样,但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劳动者要保持对本职工作的信念并追求岗位的社会价值,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最有意义的,最有价值的。不管这一职位隶属哪一级,不管这一岗位归属谁管,不管这一工作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只有这样,才能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3.造就精诚协作、相互尊重、共同提高的合作关系

人们虽然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但这些职业岗位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其他岗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就是着力于调整不同职业成员之间的矛盾,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促使职业成员的利益同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协调一致,从而形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良好风尚,并进一步形成人和人之间友好、信任、谅解、合作、团结互助的氛围,形成企业、集体和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更好地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造就精诚协作、相互尊重、共同提高的合作关系,也是爱岗敬业职业道德要求的关键之点。

三、怎样履行岗位职责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敬业”、“乐业”之说。敬业,就是忠于职守;乐业,就是热爱职业。敬业是弘扬职业道德的前提和核心。只有敬业,才能爱岗,才能忠于职守,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怎样才能做到爱岗敬业呢?

1.要有正确的职业观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职业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你是当科学家,还是做清洁工,抑或是当部长,都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广大职业劳动者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职业劳动,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2.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美国着名思想家巴士卡里雅说过:“你在哪个位置,就应该热爱这个位置,因为这里就是你发展的起点。”公交行业的楷模李素丽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认认真真“钻一行”,才能专心致志搞好工作,出成绩、出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用人单位与择业者之间是双向选择的,择业者存在很大的可选择性、自由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人才的相对饱和,用人单位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踏踏实实工作,有良好工作态度的人。所以,干一行、爱一行在今天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敬业的最高境界,也是崇高思想道德品质的表现。而玩忽职守,不仅是失职行为,也是对自己的背叛,是对职业道德的亵渎。美国巴顿将军说得好:“任何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如果满足于碌碌无为,就是不忠于自己。”

4.爱岗敬业要贯穿工作的每一天

提倡爱岗敬业,并非说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呆在一个岗位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人一生可能会有很多次的岗位变动。然而无论他在什么岗位,只要在岗一天,就应当认真负责地工作一天。岗位、职业可能有多次变动,但对其工作的态度始终都应当是勤勤恳恳、尽职尽责。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老先生就说:“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第二节诚实守信

一、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根本

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根本。人无信无以立,职业无信也不能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实守信是不可缺少的道德要求。遵守契约,言而有信,是每一个经济主体得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基本条件。没有良好的信誉,就无良好的企业形象;而无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企业是这样,其他职业也是这样,做人也是如此。这种品质最显着的特点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能够讲真话。他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歪曲篡改事实,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骗别人。

诚实在职业行为中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诚实劳动。诚实劳动是职业劳动者获得报酬的先决条件。社会主义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消费资料分配制度。如果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没有有益的劳动付出,只想做“官”,不做事,只占位置徒有其职不干活,在其位而不谋其政,那么社会就无法给你收入回报,这就是“不劳不得”。提倡诚实劳动这一职业道德,是与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相一致的。

守信也是一种做人的品质,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诺言,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其中“信”字也就是诚实不欺的意思。讲信誉、重信用,忠诚地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是每个职业劳动者应有的职业品质。讲求信誉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信誉,既有个人的信誉,如职业劳动者在具体劳动中的诚实行为;也有集体的信誉,如依靠高素质队伍在本行业、本部门所逐渐形成的极好的企业形象;还有国家的信誉,如政府公务人员所代表的公共需要、公共权力就是在树立国家信誉。一个劳动者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表现,既是维护个人的信誉,也是维护集体的信誉,更是维护国家的信誉。所以,信誉是各行业立足之根本,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讲求信誉,要求每个职业劳动者都能够做到秉公办事,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职工作的条例、纪律,坚持原则,不以权谋私;讲求信誉,要求每个职业劳动者都能够做到实事求是、信守诺言,对工作精益求精,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同那些弄虚作假,坑害人们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二、一诺千金,用诚信来成就事业

事实上,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诚实守信。讲真话,守信用,重信誉。因为:

1.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两千多年前着名的思想家孔子就反复地告诫他的弟子,要“谨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性乎哉?”在孔子看来,为人处世,不要夸夸其谈,但说话就要算数;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怎么可以;如果一个人说话守信用,行为诚恳,即使是在蒙昧偏远之地,也可以顺利地自由行动;反之,即使是在本乡本土,也会处处难行。事实上,现代社会也是如此。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他就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在社会中也难以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