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我们的生活环境是网络经济环境。在经济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已经给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巨大利润。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已经敏锐地预见了这种趋势,在国家863计划中,设立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主题。经过10多年的努力,863/CIMS主题为我国企业信息化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信息化工程技术方案和规范;建设了200多个示范工程。但是,从全社会的角度看,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工程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广泛使用计算机,企业员工随着世界潮流或多或少地被卷入到信息化工程当中,然而很多人并不理解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和要求,也不知道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其结果,一些企业投入了资金,耗费了人力,但是收效甚微。更严重的是,一些企业由于缺乏明确目标和技术指导,正在不断建立“信息孤岛”,实际上为全局信息集成设置了障碍。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对有关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进行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基础教育,使他们明白企业信息化工程应该解决的问题,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基础,以及如何开发企业信息化工程。
制造业和企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说来,制造业一词有比较强的行业概念,泛指制造类行业群体而不针对个体;企业一词没有行业概念,是非确定性群体或者个体的代名词。由于历史的原因,企业信息化工程的一些单元技术,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物料需求计划(MRP)等,在制造业首先得到关注和应用,于是就与制造业挂上了钩。
后来发现,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可以应用,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共同的规律。因此,信息领域的专家目前把制造业理解为具有生产行为的企业,而不仅仅指机械制造企业,这是一种广义制造业的概念。本书所指的制造业就是广义制造业,所涉及的信息技术原理,对所有生产性企业都适用,其中的一些原理对其他企业,例如商店、银行、饭店等也有参考价值。
本书共8章。第1章简单介绍企业信息化出现的背景、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实现过程。第2章到第6章按照信息的采集、传输、管理、集成、分析和决策的线索,叙述企业信息化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及工作原理。
第7章讨论企业信息化的支撑环境,包括网络和数据库的基础知识以及软件总线的3种主要技术平台。第8章列举几个863/CIMS主题所支持的应用示范工程案例。
顾冠群院士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作者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写作是在863/CIMS主题的支持下完成的,2000年5月作为863/CIMS主题的培训教材立项,11月完成并通过验收。作者把它作为2001年研究生教材在东南大学开设了相应的课程,根据教学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修改。书稿的出版得到了东南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编审人员对本书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作者对863/CIMS主题专家组和东南大学出版社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的参考文献主要来自国内CIMS专家的着作和论文,作者对涉及的所有专家表示感谢。
本书某些章节的构思和形成得到周航滨博士、张长昊硕士、张明硕士等的帮助,作者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尽管作者在写作中做了极大努力,但由于水平和视野有限,缺点和疏漏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作者于东南大学
2001年12月